李白山水詩句優美句子
【第1句】: 李白經典的山水詩句有哪些
【第1句】: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第2句】: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第3句】:最狂傲不羈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第4句】: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
【第5句】: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第6句】:最細膩的景物描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第7句】: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第8句】: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9句】:最摧人淚下詩句: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第10句】: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第2句】: 李白山水詩 名句
【第1句】:《望廬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2句】:《望天門山》 李白· 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第3句】:《送友人入蜀》 李白· 唐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第4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唐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
【第5句】:《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唐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
【第6句】:《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李白· 唐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
【第7句】:《橫江詞其一》 李白· 唐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第8句】:《橫江詞其二》 李白· 唐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
【第9句】:《橫江詞其三》 李白· 唐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
【第10句】:《橫江詞其四》 李白· 唐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
【第11句】:《橫江詞其五》 李白· 唐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
【第12句】:《橫江詞其六》 李白· 唐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
【第13句】:《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李白· 唐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東海橫秦望,。
【第14句】:《杜陵絕句》 李白· 唐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第15句】:《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唐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
【第16句】:《上三峽》 李白· 唐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
【第17句】:《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李白· 唐 三門橫峻灘,六剌走波瀾。石驚虎伏起,水狀龍縈盤。何慚七里瀨,。
【第18句】:《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李白· 唐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第3句】: 山水詩句優美句子
1: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
2: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3:山一重,水一重,夢里蝴蝶翩翩飛,歡笑在江南,歡笑如夢里,江南玉湖水清清,唱歌的是長發女。深愛故鄉水,詩情似流水,點點落紅皆珍貴,收cang的總是你。云影幾片片,桃花謝甘雨,幾番夏日風情銘謝的是江南水。踏著一江碧綠,走遍了江南寶地,朵朵桃花衣衫上畫著的是你的嫵媚。
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5: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6: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
【第4句】: 李白吟詠自然山水的詩句
山中與幽人對酌
【年代】:唐
【作者】: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內容】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日出入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日出入行》
【內容】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在。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沒于流淫之波?
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
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荊門浮舟望蜀江
唐五代? 李白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登金陵鳳凰臺
【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第5句】: 李白的山水詩
漫談李白的山水詩
五岳尋仙不辭遠
--漫談李白的山水詩
李白一生的大半歲月是在隱逸漫游中度過的。他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他不慕儒家圣人,愿為道教信徒,志在求仙,跡同隱游,所以“心愛名山游,身隨名山遠“(《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然而他是一位天才詩人,傲岸不羈,蔑視權貴,“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呤》)。所以在他創作的許多驚天動地的詩歌中,也有不少山水篇章,把山水詩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開拓了一個新的境界。
“莊老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龍·明詩》)。寒門庶族的劉裕當了皇帝,王謝大家的門閥受到打擊,詩人謝靈運憤憤然遨游山水,卻體會到大自然山水之美是具體的實在的。他說:“夫衣食,人生之所資;山水,性分之所適。”(《游名山志序》)就象人生必需衣食一樣,大自然山水是適合人們憩息游賞的對象和環境。在觀念上擺脫了漢代禮教化了的、魏晉玄虛化了的山水觀,他發現了浙東山水絢麗多姿的自然美,大量創作了以欣賞山水為主題的詩歌。因此,他的山水詩雖然有明顯不足,但卻使大自然山水從古來神化、禮教化而玄虛化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變為造化的藝術品,煥發光彩,供人游賞,人化了。從此,詩中游子增添一類新的活動,便是宦游;詩中隱士也多了一種新的樂趣,便是隱游。但南北分裂對峙,政治動蕩多變,宦游得意者少,隱游情真者寡,詩人胸懷不廣,志向不高,眼界趨窄,情趣轉細。因而不論宦游隱游,山水詩的思想境界有限,卻使藝術表現精致纖巧,出現許多形象生動有致的觀賞名句。其代表詩人便是李白深為感佩的謝朓:“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呤》)可見李白山水詩接受了謝靈運、謝朓的藝術滋養,承繼發展了大、小謝山水詩歌藝術傳統。
隨著隋代的統一,大唐的昌盛,詩人們經歷觀望徘徊,增長著人生的樂觀,擴充著前途的展望,在宦游中開闊眼界,在山水里抒發激情。山水詩的思想境界逐漸高遠闊大,藝術表現由形似趨向神似,而詩里的山水形象也從纖巧變為雄壯,從觀賞自然形態變為表現詩人自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抒寫朋友宦游離別情誼,以山水起興:“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前途的展望雖然迷茫,但胸懷開闊,情感悲壯。而在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中,這位從中原宦游江南充當縣丞的詩人卻感到江南早春物候景色的新鮮:“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洋溢著溫暖美好的春意,流露著詩人樂觀的情緒。到了大唐鼎盛伊始,約在唐玄宗開元初,出現了王灣《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位宦游詩人的眼里展現出一望開闊、前景燦爛的壯美氣象,敏銳地預見到一個光輝年代的來臨,顯示出詩人對太平昌盛的樂觀信心和舒暢情懷。所以當時文宗張說對此詩大為贊譽,“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殷璠《河岳英靈集》載)。明代胡應麟則評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顯示了初唐與盛唐詩的“界限斬然”(《詩藪·內編》)。這是抒寫宦游生活的山水詩的嶄新特點,是李白少年時代的詩壇所達到的一種高度。
與此同時,出現了一類新型隱士。他們有志濟世而不慕榮祿,自負才智而不愿科試,表現為不仕而其實不避世,并且也不拒絕做官,只是不附權勢,不受束縛。這使他們博得清高德望,隱士聲譽,實則為大名士。他們并不消極隱逸,而常常遠游,蹤跡甚廣,交往甚眾,三教九流,貴賤不拘。他們的隱游便與南朝大不相同,廣闊天地恰如其胸懷,清明景物正可作寄托,放聲歌唱于名山大川、五湖四海,傾訴衷情于明月清風、松間花下。開元年間的山水詩人孟浩然便是這類盛世隱士而名士的一個代表。他雖曾歸隱鹿門山,吟唱“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夜歸鹿門歌》),但他更有慷慨的高歌:“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水天相連,波濤洶涌,正見出詩人的胸懷和氣勢。他也有親切的抒情:“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旅途客愁,從開闊天地和江水月影中得到解慰。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這位聲聞天下的孟夫子:“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贈孟浩然》)贊美他不慕榮祿、不事君王的清德風流。可見這時的隱游山水詩也呈現嶄新特點。而比較起來,這類山水詩對李白的薰陶更為深切。
【第6句】: 李白描寫山水的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送別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第7句】: 描寫山水的詩句古詩李白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夜宿山寺(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譯文: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這里,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