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表達詩人志向的句子
【第1句】: 馬詩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表達的方法有什么
《馬詩五首》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的《馬詩》共有23首,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這里所選的是第五首。
《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zhì) 。是一首贊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風傲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面對現(xiàn)實,像在石縫中的竹子一樣剛強勇敢,體現(xiàn)了愛國者的情懷。
《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第2句】: 《馬詩》的作者詩人借馬來表現(xiàn)自己什么的志向
《馬詩二十三首》是唐代詩人李賀的組詩作品。
這組詩雖然名義上是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以及建功立業(yè)的志向和愿望。以下是《馬詩二十三首》組詩作品:其一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其二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其三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其四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其六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fā)斷鋸長麻。其七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其八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其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其十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其十一內(nèi)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其十二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其十三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其十四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其十五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其十六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其十七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其十八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其十九蕭寺馱經(jīng)馬,元從竺國來。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其二十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一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其二十二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其二十三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第3句】: 詩言志于謙在巜石灰吟巜中表達了自己的節(jié)氣是什么李賀在馬詩中表達
石灰吟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fā)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從深山里采出來的石灰,對熊熊烈火的焚燒看得跟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清白長留人間.馬詩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tǒng)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yè). 此篇寫良馬出自名地,而邊陲天地廣闊,正可奮勇奔馳,唯待知遇名主也.何當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zhèn)割據(jù),戰(zhàn)事頻頻,作者以名馬自喻,言雖然生逢用人之時,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這是李賀馬詩的基本意旨.李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一直懷有建功立業(yè)之心,為此,他甚至寧愿投筆從戎.但這一理想終難實現(xiàn),所以他的詩中總會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憤之氣.已亥雜詩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xiàn)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jīng)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于人材,而朝庭所應(yīng)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征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