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法紀嚴守底線感言
嚴法紀守底線保安全心得體會
敬畏生命,敬畏法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人人都應當有一顆敬畏之心,對待法律要常含敬畏,遵守法律;對待生命,要含有敬畏之心,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來。
尊重他人的生命,遵守法律。
如何樹立道德高線,嚴守紀律底線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為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標準,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黨章對紀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開列負面清單,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為政必以德,勿忘所以立”。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道德不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為官之要、從政之基。
新形勢下,少數黨員干部身上出現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就是因為一開始沒有把好思想道德這一關,一些人在懺悔中承認,成為領導干部后放松了對黨紀黨規的學習,放松了思想道德教育,才會不知不覺降低了自身“免疫力”,最后一步步滑入了墮落的深淵。
只有堅持“高線”,才能在內心深入解決不想腐的問題。
“高線”是目標、是方向,但在向其邁進的路上,也要警惕腳下,防止踩到“底線”。
對于黨員來說,黨的紀律和規矩就是要時刻挺在前沿、記在心里的底線。
以往,一些黨員干部對黨章黨規黨紀缺乏足夠的敬畏,錯誤地認為違反紀律、破壞規矩都是“小節”,沒人管、不追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突出紀律和規矩要求,就是為了讓黨員干部明確“底線意識”,做到不敢、知止。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不僅是管黨治黨的治本之策,也是對黨員干部的真正愛護。
如果把公民都不能突破的法律底線作為黨員的底線,就很容易導致黨員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就應該做到小錯提醒、動輒則咎,使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逐步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維護整個森林的健康。
“高線”和“底線”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兩個重要方面,須臾不可或缺。
“高線”是目標和方向,重在思想引領,“底線”是尺子和邊界,重在制度規范。
“底線”能否起作用關鍵要看思想“高線”,思想“高線”生了銹,“底線”的約束也很難產生化學反應,沒有“高線”,想要守住“底線”也是難上加難。
只有堅持“高線”嚴守“底線”,德法相依,相輔而行,才能真正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敬畏意識就是要敬畏哪些方面
所謂常懷敬畏心,就是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嚴格要求自己,那怕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細節上都守住底線,嚴于律己。
“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顧忌、“行”而不忘法紀。
敬畏的詞意是:既恭敬又畏懼。
敬畏不同于恐懼。
恐懼是一種本能,它是靠直覺瞬間產生的,所恐懼的對象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敬畏的形成是人們始終處在“清醒”而又“戒懼”的狀態,運用理性思索功夫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懷,是對恐懼的哲學升華。
敬畏是“敬畏相連,敬中有畏,畏中有敬”。
敬畏意識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將敬與畏相疊加,而是將二者相融通。
孔子講,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
孟子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盡心上》)。
荀子對敬畏的內容作進一步提煉:“天地者,生之本也;祖先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荀子·禮論》)后來儒家以此又概括出“天、地、君、親、師”五者為敬畏的對象。
總之,應該敬畏的對象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人民,敬畏是一種美德,而無所畏懼常常是破壞的根源,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災難。
康德說,我唯一感到敬重的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敬畏對于我們的道德養成,對于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有重要的意義。
敬畏是一種美德,而無所畏懼常常是破壞的根源,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災難。
為人要有敬畏意識,要有對生命、法律、道德等的敬畏之心。
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頭上三尺有神靈”,其實人的一生總要怕點什么,這就是中國古代的“相克”。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
不相克,也就不相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防止心靈和道德的滑坡,才能生生不息。
如何學習黨規黨紀,強化規矩意識,自覺嚴守黨的紀律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把嚴格貫徹和作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體體現,從樹立道德“高線”,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嚴守紀律“底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讓鐵紀發力、禁令得行、規矩生威。
黨員必須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敬畏黨的章程,敬畏,敬畏,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嚴守和政治規矩,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要嚴守底線,認真對照和的紀律規定,清醒認識應該做什么、追 求什么,應該禁止什么、摒棄什么,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筑牢思想防線,做到尊重紀律、遵守紀律、執行紀律。
自覺加強,培養高尚道德情操,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
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堅持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齊家,深刻領會是管黨治黨的尺子和黨員的行為底線,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堅持,把守紀律、講規矩的剛性約束變成內心的自覺追求,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守紀律講規矩明底線知敬畏 什么意思
守我的紀律;尊我的規矩;知道我的底線;敬畏我,否則那些老虎和蒼蠅就是榜樣
講政治知敬畏守規矩談心談話記錄怎么寫
自覺做到黨規黨紀面前知敬畏守規矩:守規矩和敢擔當成了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
在大多數黨員干部看來,守規矩和敢擔當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必須肩負的責任。
但也有個別黨員干部并不這樣看,在他們那里,守規矩和敢擔當成了非此即彼、不能兼顧的對立關系。
有的人覺得守規矩束縛了手腳,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突出表現為為官不為;有的人則以敢擔當為由不守規矩,經常打“擦邊球”甚至越軌、越界。
這種將守規矩與敢擔當對立起來的思想認識和做法,既影響黨員干部的作風和精神狀態,又不利于工作開展和事業發展。
為此,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有創新圖變的血性和激情,以不服輸的勁頭把工作干得最好。
既不能壞規矩又要敢擔當,奮發有為地干事、把發展搞好,干干凈凈地干事、把黨風搞好。
”中國有句古話: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就是說,任何社會、任何組織如果沒有規矩,就形成不了正常秩序。
規矩是什么?就黨和國家而言,規矩就是紀律和法律;就單位而言,規矩就是規章制度。
對黨員干部來說,守規矩就是按照黨紀國法工作,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只有守好規矩,使黨紀國法和規章制度得到切實實行,才能保證正確干事,不做錯事;保證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更好地貫徹落實,各項工作正常有序推進;保證黨和人民利益不受侵犯,各項事業正常發展。
何謂敢擔當?敢擔當,就是敢于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工作有膽識、有魄力,面對困難,敢闖敢試;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黨員干部之所以要敢擔當,是因為我們的事業發展面臨著許多風險和挑戰,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對河北來講,我們既面臨全國“三期疊加”的普遍矛盾,又面臨結構性矛盾突出、大氣污染嚴重的特殊問題,適應新常態壓力更大、任務更重。
如果沒有敢擔當的膽識和魄力,沒有敢擔當的勇氣和行動,我們的坡就難以爬上去,坎就難以邁過去。
只有敢于迎難而上,破解各種難題,全面小康才能順利實現,河北綠色崛起才能成真;個人也才能有所作為,有更大收獲。
守規矩和敢擔當并不矛盾。
首先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履職盡責,為了人民幸福,為了事業發展。
其次,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守規矩前提下的敢擔當,才是真正的擔當,擔當的結果才會利國利民;而只有敢擔當,才會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體現規矩的價值。
實踐也證明,干部出問題,都是出在不講規矩、不講章法上,而不是出在敢于擔當、勇于做事上。
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先進人物,哪一個不是既守規矩又敢擔當的典范?把守規矩作為不干事的理由,該作為不作為;把敢擔當當作不守規矩的依據,肆意妄為,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
怎樣才能做到既守規矩又敢擔當?首先是增強宗旨意識。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是黨員干部自覺做到既守規矩又敢擔當的思想源泉。
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黨員干部就會自覺守規矩,不做損害人民利益的事,就會自愿為人民的幸福敢擔當、敢負責。
其次是強化制度激勵約束。
對不守規矩的人嚴加懲戒,使任何人都不敢觸及規矩的“高壓線”;對既守規矩又敢擔當的黨員干部,要褒獎重用,始終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
再次是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要通過輿論宣傳,澄清一些人的錯誤認識,使守規矩、敢擔當的黨員干部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褒揚,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努力營造鼓勵黨員干部既守規矩又敢擔當的良好社會氛圍。
如何強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帶頭嚴守紀律,嚴明規矩
現代政黨都是有紀律和規矩要求的,沒有紀律規范不能成其為政黨,沒有規矩約束就更不能成其為馬克思主義政黨。
黨的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基本規則,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體現,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執政任務的重要保證。
黨員干部講規矩、守規矩首先要學規矩、知規矩、懂規矩。
黨的規矩內涵豐富、體系嚴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
黨章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規定了黨的重要制度和體制機制,在黨內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最大的約束力,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范。
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
第二,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
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不僅要模范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堅決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
黨紀就是紅線,處分就是懲戒。
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都是黨員干部必須自覺遵守的規矩。
第三,國家法律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規矩。
當前,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些都是黨員干部必須自覺遵守的規矩。
黨員干部要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
第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
對我們這么大一個執政黨來講,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的任務艱巨繁重,光有成文的規矩不夠,還得有不成文的規矩。
黨章等黨內規章制度、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這些是成文的規矩。
這些成文的規矩不可能囊括所有對黨員干部的要求,不可能窮盡對黨員干部思想和行為應當規范的所有事項,還必須以不成文的規矩作為補充,使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管黨治黨沒有空白、不留盲區。
紀律是成文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是不成文的紀律;紀律是剛性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是自我約束的紀律。
守紀律是底線,講規矩靠自覺。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黨長期堅持并自覺遵循。
守紀律講規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黨的紀律和規矩涉及黨內生活方方面面,廣大黨員干部都要自覺遵守。
在所有黨的紀律和規矩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最關鍵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動上自覺;政治上堅定,才能經得起考驗。
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和規矩的基礎,是堅持黨的政治立場、政治原則和政治方向的前提,是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的關鍵。
當前,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自覺做到“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
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
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
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
中國的事情,向來是上行則下效。
在我們黨內,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既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優良傳統,也是基本的工作方法。
守紀律講規矩就是要從各級領導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做起。
領導干部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越要對黨忠誠、對黨的紀律和規矩心懷敬畏戒懼。
黨的觀念、組織觀念淡薄,對紀律熟視無睹,不按規矩辦事,終將自食其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提高對黨的紀律和規矩的認識,不僅要帶頭守紀律,更要帶頭講規矩。
要堅持從我做起,向我看齊,按規矩辦事、按規矩用權,切實樹立標桿、作出表率。
要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統一,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徹底破除“特殊黨員”的思想,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脫離黨組織的監督、脫離黨規黨紀的約束。
遇到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的行為,必須挺身而出、進行堅決斗爭。
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在全黨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 黨員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黨組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黨組織疏于教育、怠于管理、憚于監督,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發現不及時,對違反黨規黨紀的行為處理不嚴肅,就可能導致小錯釀成大錯、違紀走向違法。
教訓極為深刻,必須引以為鑒。
各級黨組織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切實擔負起來,把嚴守紀律、嚴明規矩放到重要位置來抓,加強教育以提高黨員干部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嚴格管理監督以規范黨員干部行為。
要自覺對照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表現,逐條進行自查自糾,真正做到對黨忠誠,嚴守底線,心存敬畏,謹言慎行,保持定力,讓守紀律、講規矩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追求、一種常態。
要強化責任擔當,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中統籌謀劃,系統推進。
要加強宣傳教育,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入腦入心,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堅持抓早抓小,對黨員干部在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約談提醒,防止小錯釀成大錯、違紀走向違法;加強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嚴格實行“一案雙查”,形成有效震懾。
尊法紀,講規矩,有作為這幾個字什么意思
遵法紀是紀律,法是法律,即遵法; 矩,規矩是人該遵守的規程和行為準則,講規矩就是人們要遵守這些規程準則; 有作為,作為就是成就、建樹,有作為就是要有所成就,要干好本職工作。
“尊法紀,講規矩,有作為”,就是要求我們要求完美要遵紀守法,要遵守日常行為準則,要在本職崗位上有所成就(最基本的是要干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