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家長感言
家長去敬老院感悟700急。
。
去敬老院獻愛心的感受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年青一代,我們應弘揚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和諧的良好氛圍,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送溫馨獻愛心,是他們從小就學會感恩。
寒假里,我們紅旗小學六年五班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組織了一次去石河敬老院,為老人們做義工獻愛心活動。
一月二十日早八點還沒到,家長和孩子們就早在的趕到學校門口,家長們忙著準備禮物,孩子們也異常的興奮,不少家長開來自駕車參與本次活動。
對六年級的孩子來說,美好的小學時光只有半學期了,所以,他們對這次獻愛心活動很看重,態度也很積極。
孩子與老師和家長們一起,把“關愛永駐人間”的橫幅,送給了老人。
孩子和家長在學校門前照了相,留下了這美麗的瞬間
我們的車在愛的起跑線上出發了
轉眼間,敬老院到了,那里的李院長把我們迎進院內。
院子里干干凈凈,四周也很整潔,看得出這里的工作人員為老人們付出了很多。
走進二樓大廳,那里的老人們都笑盈盈地向我們打招呼,院領導向我們講述這里的服務很規范,全天二十四小時護理,衛生設施和娛樂設施也很好,特別是講到這里的老人很多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癥或老年癡呆癥等疾病時,我們對服務于這些老人的工作人員有著由衷的敬佩,他們是我們尊老愛老的榜樣
起初與老人們接觸,孩子們還有點拘促,但老人們的熱情感染了他們,使孩子們大方了許多。
平時嬌生慣養的孩子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朋友一樣聊天,幫他們整理衣物,擦拭桌椅,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讓這些老人露出了笑臉,孩子們也體會到感恩帶來的快樂
老人們開心的笑容與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融在一起,孩子們緊緊拉著老人們的手,爺爺好,奶奶好的叫著,孩子們依偎在老人的身邊,給老人遞上買的香蕉、橘子和糖果,用為老人買來的健身小錘為老人們輕輕地敲打著后背,給老人們按摩和揉肩,孩子們還為老人表演了許多節目,和諧的場面令人難忘。
快到中午了為了不更多的打擾老人的休息,我們與老人告別離開敬老院,車開動了,我們回頭望去,老人們還在那里向我們揮手,我們的心酸酸的,孩子們也一直在向爺爺奶奶們揮手,表示他們還會再來這個溫馨的地方,為他們按摩、表演。
這次活動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使我們懂得社會上有很多需要我們關愛的人群,我們應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為這些人群獻上自己的愛。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讓我們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關心他們的今天,就是關心自己的未來。
伸出你的手,讓我們手拉手,肩并肩,多給弱勢群體帶去自己全部的愛吧
去敬老院有感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被窩里拉出來,說:“今天我們去敬老院給叔公拜年,你叔公沒有子女,一個人在敬老院一定很孤獨。
” 我和媽媽去商場買了一大堆補品和水果出發了。
一到敬老院,只見大門口的大理石上刻著“北侖新矸敬老院”幾個醒目的大字。
遠遠望去,幾幢嶄新的樓房在四周綠陰的環繞下特別引人注目。
走進大門,寬敞整潔的馬路邊栽滿了花花草草,前面綠油油的草坪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健身設施呢
我們找到了叔公的房間,推門進去一看,整潔明亮的房間鋪著地板,嶄新的家具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
叔公躺在被窩里,我和媽媽把餅干、水果……放在柜子里。
媽媽剝了根香蕉給叔公吃,他的嘴角滿是笑容,話也多了,問了媽媽許多家里人的事。
媽媽對叔公說:“您這樣整日呆在被窩里不好,我扶您去外面曬曬太陽,看看風景吧
”于是,我和媽媽扶著他一起去外面,叔公帶我們參觀了敬老院的活動室、醫務室……路上我們看到有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個做護理的阿姨正在給一位老人剃頭呢
老人閉著眼,阿姨一邊剃頭一邊給老人講故事,聽到有趣處,老人就忍不住開懷大笑。
該回家了,媽媽拿出一些錢給叔公,叫他留著自己用,叔公拉著媽媽和我的手舍不得我們走,我和媽媽對他說:“以后我們會經常來看你的。
”老人家欣慰地笑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其實老人需要的是那片最珍貴的親情啊
我一定和媽媽多去陪陪叔公”上個學期的小隊活動,我們小隊活動去好幾次了敬老院,和老人們談談心,聊聊生活上的一切事情。
我們來到長橋四村的養老院里,院里能看到的是潔凈的庭院內綠樹成蔭,老伯伯婆婆有在樹陰板凳上談笑的,有在自家房里看電視的,還有的在曬太陽。
他們都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切。
那里沒有喧囂,有的是鳥鳴蟲叫。
他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和關心。
他們樂于享受他們那自由閑適的生活,也樂于和慰問團體交流心聲。
敬老院的老人雖然年紀大了,有的還生活不能自理了。
但是他們有一顆堅強的心。
來到敬老院后發覺老人們很可愛,我們會問他們“你的子女來看你嗎
”或是“你們覺得這里的菜好吃嗎
”之類的話啊。
他們有的笑而不答,有的則笑嘻嘻地說“好啊,好啊,這里的一切都很好啊
”等等。
我們還在敬老院里還用上海話和老人們交談,他們很是高興。
我們還看見一個老奶奶,她是信佛的,我的奶奶也是信佛的,我便和她討論了起來,什么“你信佛幾年啦
”,“你去過哪些寺廟啊
”,“每年都去燒香拜佛嗎
”等等。
在我們和她說話時,她正在用紙折“金元寶”,我們就幫她一起折,雖然剛開始還有點生疏,之后就漸漸會折了,我們還幫她整整折了一大袋呢
我們都很快樂,因為我們能幫他們做到也就是這些。
平時能夠多幫助幫助老人們的衛生問題,這樣也是為老人的健康做鋪墊。
幫助老人我們開心,老人快樂。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輩子,他們養大了父親和母親,沒有他們,便沒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更沒有我們。
所以,我們應該孝敬他們,對他們特別講禮貌。
我們應該尊老愛老,盡力去幫助老人干點什么,行動起來吧
讓這些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讓他們的晚年過得快樂一些。
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現在的社會敬老院特別多,說是“敬老”“敬老”,但是有多少人會去“敬老”呢
有多少人會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呢
周立波說的好:“每次在學雷鋒日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會去敬老院。
有一批人去敬老院幫老人洗澡,那些老人們原本是很開心的,可是又來了了一批人,又洗了一次,又來了了一批人……就這樣重復。
”唉,現在的社會真是太……只要細細地品味,就可以感覺到生命的流動,就會體會到難以名狀的快樂,看到的每一個笑臉,聽到的每一聲問候,都是世上最美麗的語言。
想要別人關愛你,首先要學會關愛他人,只有這樣,就更能體會到人間的冷暖
去敬老院心得體會
今天從敬老院回來,回想一天的經歷,有很多感慨。
雖然沒有給老人們什么有價值東西,但是我相信我的祝福也會給他們帶去一份溫暖. 今天我們早上
【第7句】:30去到老人院幫手了擦窗戶和老人們聊天,然后我們又幫他們打掃衛生,雖然室內老人們已經打掃的干干凈凈,但是我們為了現出自己的愛心主動地幫助他們,問寒問暖,老人們十分感 動。
這次敬老院的經歷是我想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如果我們把更多的微不足道集結起來,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
希望我們不要忘記這些生活在角落里的老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
我們也都是有父母的人,總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了,身邊沒有兒女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換位思考一下,也許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那些老人的悲涼了。
希望大家可以去關心一下那些老人,只要一聲問候,一點關心足矣。
今天我懂得了當父母的辛苦心得體會800字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
是父母給了 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 我們成長。
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 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
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古代,的故事,足以讓人我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 我們感動萬分。
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 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
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 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所以,放寒假了,我決定為父母做些事。
在家時, 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空閑時, 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
因為 媽媽工作的原因,幾乎一月才回家兩次, 并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
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 都會為他我們精心準備一份禮物,讓他我們開心。
為了實現父母對 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
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 就為弟弟妹妹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次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我們關心 一樣, 會關注他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他我們端水送藥,噓寒問暖。
當 和父母發生爭吵時, 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后, 就會主動向他我們承認錯誤道歉。
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 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 我的學習放心。
因為, 我們相信,只要 我們對父母真正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雖然 我們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 我們對他我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
定會被 我們的感恩行為所感動。
我們的父母為了 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他我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我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我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 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沖天。
因為 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 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我們的疲勞,驅散他我們的心病。
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
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 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
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我們的稱贊。
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 我們應該用 我們的優異成績, 我們的健康成長和 我們給父母的“八心”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我們要給父母八心 第一,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 第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 第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 第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 第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 第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 第七,誠實坦蕩,給父母真心; 第八,持之以恒,給父母安心. 想只要 我們做到這些,到那時侯, 我們的父母將會綻開笑臉,生活定會更加燦爛
感恩是有意義的。
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
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 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 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
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孝親敬老 心得體會 500字
身體力行,孝親敬老我們在學習會上看了 2012年感動中國的人物陳斌強事跡,他的大孝大愛,給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
“愛需要一代一代傳承,有愛就有希望。
”推選委員吳孟超說,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藥。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
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難以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
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
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
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
因為我工作的原因,我并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
但是在父母過生日重磅推薦:百度閱讀APP,免費看書神器
1\\\/3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
在家我只要有空,就親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我放下所有的事,侍奉在床前,為他們端水送藥,噓寒問暖。
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后,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
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工作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沖天。
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
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
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
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
感恩是有意義的。
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
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2\\\/3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
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敬老院活動心得1000字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
為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寢室的于2011年5月4日,去了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
這是我們這學期第一次去敬老院,所以心里激動的同時在想著該怎樣和老人們交流、該為老人做什么呢。
來到敬老院看到的硬件設施還是很完善的,住的條件也還可以呢,有老年人活動的地方,也有老年人網吧。
當我看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奶奶。
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和叔叔住在內地所以沒有和老年人交流的經驗。
所以當我來到敬老院看到爺爺奶奶們,就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奶奶。
一時間我們不太知道該怎么跟他們交流,一位在敬老院實習的社工系的學長,就叫我們就問一些“身體還好么”“平時都會有什么活動啊
”“這一輩子有什么驕傲的事”之類的話,敬老院給人的感覺氣氛很溫馨。
我們幾個人來到一個病房里,,看見一個爺爺正在看電視,病房環境很好,很干凈。
有獨立的衛生間,空調,電視。
我們問“爺爺,怎么稱呼您”他很熱情的告訴我們他的年齡和姓氏,那位唐爺爺也開始問我們家是哪兒的啊
是哪個學校的啊
后來,爺爺要出去走走,我們就帶著爺爺在院里散步。
唐爺爺給我們講了很多,包括他以前的工作,去過那些地方,喜歡的電視劇,看來爺爺很健談呢,聊著聊著我們問爺爺以前都喜歡什么活動啊,爺爺就說打乒乓球,爺爺真的很可愛,很親切。
在活動圓滿完成之后,回顧整個活動過程,我們感慨良多。
在長沙這樣的城市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一般都還很不錯,關鍵的是軟件方面做的還不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們的差距還很大。
其實老年人在硬件設施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反而在軟件精神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這一點也可以從官方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社會的養老鴨梨越來越大,然而中國的年輕一代對于老年人的關照也慢慢的淡化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值得大家思考。
當然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
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愿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
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
對此,我們感到很光榮,很自豪。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群體更多的關注。
學校十、一期間叫學生作一件事孝親敬老,家長要怎么寫感言
就說學校舉行的這個活動還是很有意義的,通過這個活動,孩子懂得了…………希望學校以后還會有類似的活動什么的就可以了
關于寒假為父母做一件事后的心得體會的作文,800字以上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
是父母給了 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 我們成長。
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 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
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我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 我們感動萬分。
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 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
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 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所以,放寒假了,我決定為父母做些事。
在家時, 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空閑時, 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
因為 媽媽工作的原因,幾乎一月才回家兩次, 并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
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 都會為他我們精心準備一份禮物,讓他我們開心。
為了實現父母對 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
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 就為弟弟妹妹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次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我們關心 一樣, 會關注他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他我們端水送藥,噓寒問暖。
當 和父母發生爭吵時, 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后, 就會主動向他我們承認錯誤道歉。
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 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 我的學習放心。
因為, 我們相信,只要 我們對父母真正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雖然 我們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 我們對他我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
定會被 我們的感恩行為所感動。
我們的父母為了 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他我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我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我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 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沖天。
因為 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 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我們的疲勞,驅散他我們的心病。
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
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 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
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我們的稱贊。
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 我們應該用 我們的優異成績, 我們的健康成長和 我們給父母的“八心”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我們要給父母八心 第一,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 第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 第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 第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 第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 第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 第七,誠實坦蕩,給父母真心; 第八,持之以恒,給父母安心. 想只要 我們做到這些,到那時侯, 我們的父母將會綻開笑臉,生活定會更加燦爛
感恩是有意義的。
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
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 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 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
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