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聽濤的感言
看日出的感想
宋詩總量頗巨,只取一人的七便有至少三百首,字數限制,不知首。
自清平鎮游樓觀、、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詩,寄子由同作其三 授經臺(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劍舞有神通草圣,海山無事化琴工。
此臺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
驪山三絕句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嘆前王恃太平。
辛苦驪山山下土,阿房才廢又華清。
驪山三絕句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幾變雕墻幾變灰,舉烽指鹿事悠哉。
上皇不念前車戒,卻怨驪山是禍胎。
驪山三絕句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刪韻 海中方士覓三山,萬古明知去不還。
咫尺秦陵是商鑒,朝元何必苦躋攀。
入館(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刪韻 黃省文書分道山,靜傳鐘鼓建章閑。
天邊玉樹西風起,知有新秋到世間。
濠州七絕其一 涂山(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川鎖支祁水尚渾,地埋汪罔骨應存。
樵蘇已入黃能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濠州七絕其二 彭祖廟(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跨歷商周看盛衰,欲將齒發斗蛇龜。
空餐云母連山盡,不見蟠桃著子時。
濠州七絕其三 逍遙臺(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佳韻 常怪劉伶死便埋,豈伊忘死未忘骸。
烏鳶奪得與螻蟻,誰信先生無此懷。
濠州七絕其四 觀魚臺(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魚韻 欲將同異較錙銖,肝膽猶能楚越如。
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濠州七絕其五 虞姬墓(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
倉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濠州七絕其六 四望亭(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青韻 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濠州七絕其七 浮山洞(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人言洞府是鰲宮,升降隨波與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見,乾坤浮水水浮空。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蒸韻 眼看時事力難任,貪戀君恩退未能。
遲鈍終須投劾去,使君何日換聾丞。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圣明寬大許全身,衰病摧頹自畏人。
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灶請比鄰。
雨中明慶賞牡丹(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霏霏雨露作清妍,爍爍明燈照欲然。
明日春陰花未老,故應未忍著酥煎。
吉祥寺賞牡丹(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吉祥寺僧求閣名(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過眼榮枯電與風,久長那得似花紅。
上人宴坐觀空閣,觀色觀空色即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寒韻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蕭韻 獻花游女木蘭橈,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刪韻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夜泛西湖五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寒韻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
今夜吐艷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夜泛西湖五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
夜泛西湖五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
漁人收筒及未曉,船過惟有菰蒲聲①。
按:①湖上禁魚皆盜釣者也。
夜泛西湖五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夜泛西湖五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
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見空茫然。
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持獻沈,既見和,又別作一首,因用其韻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湖上棠陰手自栽,問公更得幾回來
水仙亦恐公歸去,故遣雙蓮一夜開。
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持獻沈,既見和,又別作一首,因用其韻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詔書行捧縷金箋,樂府應歌《相府蓮》。
莫忘今年花發處,西湖西畔北山前。
望海樓晚景五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望海樓晚景五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麻韻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望海樓晚景五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蒸韻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
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望海樓晚景五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
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望海樓晚景五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呼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
角巾攲側鬢如蓬。
和陳述古拒霜花(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樓上煙云怪不來,樓前飛紙落成堆。
非關文字須重看,卻被江山未放回。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麻韻 眼昏燭暗細行斜,考閱精強外已夸。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徑韻 亂山遮曉擁千層,睡美初涼撼不應。
昨夜酒行君屢嘆,定知歸夢到吳興。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天臺桂子為誰香,倦聽空階點夜涼。
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細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和沈立之留別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而今父老千行淚,一似當時去越時。
不用鐫碑頌遺愛,丈人清德畏人知。
和沈立之留別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臥聞鐃鼓送歸艎,夢里匆匆共一觴。
試問別來愁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①。
按:①去時予在試院。
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尤韻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鹽官絕句四首其一 南寺千佛閣(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豪韻 古邑居民半海濤,師來搆筑便能高。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鹽官絕句四首其二 北寺悟空禪師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豈為龍顏更分別,只應天眼識天人。
鹽官絕句四首其三 塔前古檜(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冬韻 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兩蒼龍。
鹽官絕句四首其四 僧爽白雞(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斷尾雄雞本畏烹,年來聽法伴修行。
還須卻置蓮花漏,老怯風霜恐不鳴。
后十馀日復至(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東君意淺著寒梅,千朵深紅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戲贈(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惆悵沙河十里春,一番花老一番新。
小樓依舊斜陽里,不見樓中垂手人。
和人求筆跡(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麻韻 麥光鋪幾凈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
從此剡藤真可吊,半紆春蚓綰秋蛇。
贈孫莘老七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嗟予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贈孫莘老七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虞韻 天目山前綠浸裾,碧瀾堂上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贈孫莘老七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夜來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繞郭寒。
聞有弁山何處是,為君四面意求看。
贈孫莘老七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夜橋燈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
暫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贈孫莘老七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豪韻 三年京國厭藜蒿,長羨淮魚壓楚糟。
今日駱駝橋下泊,恣看修網出銀刀。
贈孫莘老七絕其六(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烏程霜稻襲人香,釀作春風霅水光。
時復中之徐邈圣,無多酌我次公狂。
贈孫莘老七絕其七(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刪韻 去年臘日訪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閑。
不為思歸對妻子,道人有約徑須還。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吳王池館遍重城,閑草幽花不記名。
青蓋一歸無覓處,只留雙檜待升平。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上元過祥符僧可久房,蕭然無燈火(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蒸韻 門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風冷欲冰。
不把琉璃閑照佛,始知無盡本無燈。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①。
按:①湖上有水仙王廟。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發地得丹鼎,覆以銅盤,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為人爭奪持去,今獨盤鼎在耳,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人去山空鶴不歸,丹亡鼎在世徒悲。
可憐九轉功成后,卻把飛升乞內芝。
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發地得丹鼎,覆以銅盤,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為人爭奪持去,今獨盤鼎在耳,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寒韻 琉璃擊碎走金丹,無復神光發舊壇。
時有世人來舐鼎,欲隨雞犬事劉安。
山村五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麻韻 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孤煙起處是人家。
山村五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令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山村五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鹽韻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山村五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山村五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尤韻 竊祿忘歸我自羞,豐年底事汝憂愁。
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游。
贈別(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齊韻 青鳥銜巾久欲飛,黃鶯別主更悲啼。
殷勤莫忘分攜處,湖水東邊鳳嶺西。
次韻代留別(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齊韻 絳蠟燒殘玉斝飛,離歌唱徹萬行啼。
他年一舸鴟夷去,應記儂家舊住西。
吉祥寺花將落而述古不至(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今歲東風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信花應恨,直恐明年便不開。
述古聞之,明日即至,坐上復用前韻同賦(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仙衣不用剪刀裁,國色初酣卯酒來。
太守問花花有語,為君零落為君開。
寶山晝睡(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
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云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
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
席上代人贈別三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凄音怨亂不成歌,縱使重來奈老何。
淚眼無窮似梅雨,一番勻了一番多。
席上代人贈別三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天上麒麟豈混塵,籠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閨里,更有偷啼暗別人。
席上代人贈別三首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蓮子劈開須見臆,楸枰著盡更無期。
破衫卻有重逢處,一飯何曾忘卻時。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上晚景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刪韻 秋后風光雨后山,滿城流水碧潺潺。
煙云好處無多子,及取昏鴉未到間。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上晚景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洛邑從來天地中,嵩高蒼翠北邙紅。
風流耆舊消磨盡,只有青山對病翁①。
按:①謂富公也。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上晚景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白汗翻漿午景前,雨馀風物便蕭然。
應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上晚景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歌韻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掃清風未覺多。
應似畫師吳道子,高堂巨壁寫降魔。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上晚景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刪韻 客路三年不見山,上樓相對夢魂間。
明朝卻踏紅塵去,羞向清伊照病顏。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陶令思歸久未成,遠公不出但聞名。
山中只有蒼髯叟,數里蕭蕭管送迎。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千株玉槊攙云立,一穗珠旒落鏡寒。
何處霜眉碧眼客,結為三友冷相看。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麻韻 東麓云根露角牙,細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侵韻 食罷茶甌未要深,清風一榻抵千金。
腹搖鼻息庭花落,還盡平生未足心。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庚韻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銷盡碧煙橫。
山人睡覺無人見,只有飛蚊繞鬢鳴。
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欲尋遺跡強沾裳,本自無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講堂月,滿庭依舊冷如霜。
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生死猶如臂屈伸,情鐘我輩一酸辛。
樂天不是蓬萊客,憑仗西方作主人。
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欲訪浮云起滅因,無緣卻見夢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須更問人。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是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尤韻 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①。
按:①是時新有旨禁弄潮。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五(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齊韻 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①。
按:①吳越王嘗以弓弩射潮頭與海神戰。
自爾水不近城。
臨安三絕其一 將軍樹(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陽韻 阿堅澤畔菰蒲節,玄德墻頭羽葆桑。
不會世間閑草木,與人何事管興亡。
臨安三絕其二 錦溪(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賢。
五百年間異人出,盡將錦繡裹山川。
臨安三絕其三 石鏡(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山雞舞破半巖云,菱葉開殘野水春。
應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
游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麻韻 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以詩戲之,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指點云間數點紅,笙歌正擁紫髯翁。
誰知愛酒龍山客,卻在漁舟一葉中。
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以詩戲之,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微韻 西閣珠簾卷落暉,水沉煙斷佩聲微。
遙知通德凄涼甚,擁髻無言怨未歸。
元翰少卿寵惠谷簾水一器、龍團二枚,仍以新詩為貺,嘆味不已,次韻奉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巖垂匹練千絲落,雷起雙龍萬物春。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絕鑒中人。
書雙竹湛師房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尤韻 我本西湖一釣舟,意嫌高屋冷颼颼。
羨師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盡日留。
書雙竹湛師房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江韻 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缸。
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雨打窗。
觀子玉郎中草圣(宋·蘇軾) 七言絕句 柳侯運筆如電閃,子云寒悴羊欣儉。
百斛明珠便可扛,此書非我誰能雙。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尤韻 一朵妖紅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閑花得少休。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花開時節雨連風,卻向霜馀染爛紅。
漏泄春光私一物,此心未信出天工。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當時只道鶴林仙,解遣秋光發杜鵑。
誰信詩能回造化,直教霜蘗放春妍。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四(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元韻 不分清霜入小園,故將詩律變寒暄。
使君欲見藍關詠,更倩韓郎為染根。
成都進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來吳中(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蒸韻 欲識當年杜伯升,飄然云水一孤僧。
若教俯首隨韁鎖,料得如今似我能①。
按:①柳子玉云,暹若及第,不過似我。
子玉以詩見邀,同刁丈游金山(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君年甲子未相逢,難向人前說老翁。
更有方瞳八十一,奮衣矍鑠走山中。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二首其一(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二首其二(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支韻 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須鬢已成絲。
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送柳子玉赴靈仙(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灰韻 世事方艱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
何時夢入真君殿,也學傳呼觀主來。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其一 退圃(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先韻 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鳊。
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①。
按:①俗說黃楊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其二 逸堂(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真韻 新第誰來作并鄰,舊官寧復憶星辰。
請君置酒吾當賀,知向江湖拜散人。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其三 遁軒(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冠蓋相望起隱淪,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來真遁何曾遁,笑殺逾垣與閉門。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其四 遠樓(宋·蘇軾) 七言絕句 押鹽韻 西山煙雨卷疏簾,北戶星河落短檐。
不獨江天解空闊,地偏心遠似陶潛。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李思思高中時學的是文科還是理科
讀阿長與海經》有感阿長個并不華麗卻溫暖的,她只有這個名字,我不知道她有什么,哦,還有那顆淳樸、善良的心。
——題記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阿長”的回憶。
她不識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連真實的姓名都不為人知。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阿長”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變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擁有偉大的神力”了
讀了這篇文章,知道了阿長的什么樣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長這個名字,應該是一個很溫柔的、纖瘦的形象,可是,卻偏偏是一個胖而矮,嘮嘮叨叨的老媽媽。
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形象,才讓我感到這篇文章是真實的。
長媽媽有些習慣招人煩:嘮嘮叨叨,“大”字形睡姿,種種古怪禮節……全文并沒有介紹阿長怎么怎么好,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真真實實活在現實的阿長。
慢慢地,她開始讓我又恨又愛。
她相信許愿,相信夢想,帶著一顆純真的心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她買《山海經》那段了,作者沒有寫這樣一個不識字的人是怎么買這本書的——識字的人都很難買到的書的,誰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問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
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她是怎樣向別人打聽這本書的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答案,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長媽媽。
這個長媽媽有很多缺點,像個小孩子,但這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有一顆到死都善良的心。
我們應該學阿長的善良和熱心,更應該學習魯迅先生,要有一雙善于發展的眼睛。
看魯迅的很多作品都會有一種深刻的感受“累”,是一種從身體到靈魂深處的累。
挑挑揀揀只有那幾篇讀是會稍微輕松些。
《阿長與山海經》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在文中先寫阿長的名字,然后才把生活中的點滴鋪陳開來。
阿長啰嗦的管教,阿長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長麻煩的禮節,阿長關于長毛的恐怖故事,阿長制造的隱鼠事件及阿長送的《三海經》。
。
。
。
作者這一片一段的記憶將阿長的形象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同時也讓讀者在其敘述中感受到這個粗枝大葉的女人對小魯迅細膩的愛。
如果不曾在中學課本中學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但看其雜文犀利的筆鋒,對世間丑惡深刻地揭露,很難想象這位文壇中的勇士,擁有如此溫暖的內心世界。
魯迅是人不是神,此時才驚覺這一事實。
別人看他的作品都會累,更何況作者本人。
他能看透這世間的一切丑惡,相對對生活中的美好有著更為強烈渴望。
小魯迅與阿長的恩怨在魯迅的記憶中應是這濁世中的一縷清香,能除去內心深處的無奈及疲憊。
阿長對魯迅看似粗淺實則深厚的愛在魯迅的記憶中逐漸沉淀最后釀成了《阿長與三海經》。
在經過坎坷的半生后回望記憶中哪個粗枝大葉長媽媽時,魯迅說:“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的靈魂
”這位在文壇頂端的偉人發出了內心對其平凡保姆深厚的情感每讀完一本書或一片文章,我都會有很多感受,但《阿長與山海經》給我的感受最深。
這篇文章出自魯迅的《朝花夕拾》。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魯迅小時候,家中的保姆——“阿長”懂得很多規矩,并把這些規矩都教給了小魯迅,而且經常陪伴他,因此他很喜歡她。
但自從她不小心把魯迅養的心愛的小老鼠踩死后,魯迅便很憎恨她,覺得她是故意的。
可當魯迅很想看帶圖畫版的《山海經》時,阿長卻在過節時,跑了半個城市給他買了回來,讓魯迅很感動。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像“阿長”這樣的人,她把自己知道的規矩像教給自己的孩子一樣,毫無保留的教給了魯迅,當魯迅憎恨她時,她卻毫不在意,照樣對魯迅好,甚至在得知魯迅想要《山海經》時,不惜犧牲過節時間,跑了半個城市給魯迅買了這部書。
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卻是一個善良、可愛的人,她雖然沒什么文化,但她的善良、樸實、可愛卻讓人印象深刻,讓人不能忘記。
“阿長”的美好品德讓我想到很多人,如:老師把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學生,軍人把自己的生命用在了保衛祖國,工人一生都在為祖國的建設努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他們的工作并不起眼,沒有明星的耀眼光芒,但他們的貢獻卻是極大的,是不可取代了。
這幾篇,你自己看看,選那篇
好詞好句50字左右,要寫感受。
本素描》《旅途札記》《
軍訓感言10篇
我就寫了一篇 改改應該可 時光一閃就過去了,但無數好的卻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題記 在踏入陸院大門之前我們還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孩子,可在陸院中的生活讓我們長大了,懂得了許多道理,也感受但了一份濃濃的情意。
這是一種不曾有過的感動,在老師很同學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還有我們和教官之間,升騰出一種不同尋常的情意,讓我們的心緊緊系在一起,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剛見到班主任老師的時候心中油生出一分不喜歡,因為她兇巴巴的樣子也因為一種孩子一般的心理,讓我對她產生了一種抵抗的心理。
但在軍訓的七天中我感受到了她對我們別樣的關懷,如同父母一般的關懷卻有別于父母的溺愛。
她是博愛的把自己的愛心分給每一個學生,她有時也會像父母一樣恨鐵不成鋼的對我們叫罵。
她是一個堅強的人也是一個不服輸得的人,仿佛是烈火一樣的炙熱,但在她堅強的外表下我也看到了一絲絲的脆弱,但卻因為她是我們的領導者而依然挺立著。
是毅力,也是意念使她堅持著,堅持和我們一起接受著殘酷的考驗,于是我們在她的帶領下挺過來了。
不經意之間我看到了她嘴角一絲欣慰的笑,也正是這微笑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
是的,在我們面前她必須裝的嚴肅,也是老師的身份使她必須扮演一個殘酷的角色。
但是我們卻在那校中看到了一絲溫暖,足以融化一切的溫暖,我們會為了那微笑而努力,努力讓她在陽光下以最燦爛的樣子綻開。
說起我們的教官心中不由生出一種親切感,因為他只比我們大兩歲,是一個內向的大哥哥,在他的身上我感受不到像其他教官的氣勢和疏遠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溫暖,其實他和我們一樣只是半大的孩子,但卻肩負著重任,黝黑的皮膚深邃的目光讓人感受到了一絲悲涼,但當他低下頭抿著嘴忍著笑的時候也讓我們驚詫得發發現其實他和我們一樣只是個孩子,在軍訓的最后一個晚上我們坐在一起,問了他很多問題,她說了一句話: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可以當兵,盡管有時會想家,盡管當兵很苦,但軍隊就是自己的另一個家,這讓她很幸福。
我突然想到自己以前一直在追尋著幸福的真諦,現在我終于找到了,幸福的真諦就是就是不后悔,不后悔自己做出的選擇,為此付出努力哪怕是失敗,也會感到驕傲。
雖然我們僅僅相處了七天但我們卻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在這七天里我不知學到知識也學到了一種精神一種無畏的精神。
帶著它我們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片廣闊的藍天。
不得不提的是在這七天中我還得到了另一份禮——一份真摯的友誼。
在軍訓的這幾天中我們互相幫助相互鼓勵,一起努力,一起分享快樂與汗水,可以說我們情同姐妹。
也正是這份珍貴而炙熱的情誼支持著我一路走過坎坎坷坷業余短短的七天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那份攜起手我們一起闖天下的情感卻深深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
相視一笑,感動天地,緊握雙手,打造美好的明天,我想這是我的一份向往也使每個人心中共同的夢想,為了它我們會一起努力創造出耀眼的輝煌。
軍訓雖然結束了但我們所得到的不僅僅是比以前更能吃苦了,還有一份深情一份感動和一份理解,在我們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人的期望,他們為我么付出了很多很多,卻不需要任何的回報,我想這是一份寄托讓我們為了未來而努力,七天也許不算什么,三年也可以一晃而過,但只我們們努力,只要我們可以堅持,明天的天下就將在我們的腳下
滄海一聲笑 聽后感
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 浮沉隨浪記今朝
當年看許冠杰演的《笑傲江湖》,體現的是一種超然于正邪、權力、欲望的理想主義精神,它的主題意在呼喚人性的良知,表達出一種豁達,不羈的人生觀。
衡山派副掌門劉正風與邪教長老曲洋的高山流水般的友誼的描寫,二人各冒被同道中人討伐誅逆的危險而走到一起;簫琴相對,以音樂溝通抒懷,把功名利祿,正邪恩仇通通視作了無物。
此刻《笑傲江湖》的音樂響起,讓人心中一股英雄之氣油然而生,也讓劇情達到高潮,可謂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