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遮那圣窟感言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指什么 是一個佛嗎 有沒有自己思維
毘盧遮那佛是金剛界與胎藏界的主尊。
金剛界是顯修生智德的智法身。
胎藏界是顯本有理德之理法身。
胎藏界毘盧遮那佛的咒語是「阿。
尾。
羅。
吽。
欠。
」五個字,而其意義是「地。
水。
火。
風。
空。
」。
「地水火風空」是象徵了宇宙物質世界的總合,「地水火風空」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毘盧遮那佛,這是最深最深的含義。
金剛界毘盧遮那佛的咒語是「嗡。
日羅。
馱都。
撼。
」,而其意義是「皈命金剛界的不可思議。
」,「撼」一字包含了以下諸義: 深不可測。
廣不可測。
無邊不可測。
無盡不可測。
不可思議的難思議。
「撼」一字是「言說不可得」,是「不可說的不可說」。
這「撼」字,是宇宙的真理,原本就是深廣無邊無盡,無法去描繪出來的。
釋迦牟尼佛也贊嘆真言密咒的功德,在「長阿含經」、「雜阿含經」、「法華經」、「般若經」、「大集經」、「寶積經」、「四分律」、「十誦律」等等。
世尊均教導四眾應如何持誦真言密咒。
什么叫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佛教密宗根本經典之一。
全稱《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亦稱《毗盧遮那成佛經》。
唐善無畏等譯。
7卷。
“大毗盧遮那”,意為“大日”。
據佛教傳說,此經是大日如來在金剛法界宮為金剛手秘密主等所說,原有廣本十萬頌,系龍猛菩薩入南天竺鐵塔,親承金剛薩埵的傳授后誦出。
龍猛又撮取十萬頌本要義,編成略本三千余頌。
唐開元四年(716),善無畏來長安弘法,偕弟子一行往華嚴寺,揀出無行游學天竺那爛陀寺搜集的龍猛所傳略本,于開元十二年在洛陽奉(福)先寺譯出此經前6卷,由沙門寶月譯語,一行筆受,兼綴辭理。
翌年,又譯出善無畏自己帶來的梵本(一說為善無畏自撰),是為第7卷,前后合為一經,共三十六品,以前6卷三十一品為正經。
約在漢譯本問世30年后,又有印度戒王菩提論師和西藏的翻譯官德積的藏譯本出現。
藏譯分為內外兩編,其中內編和漢譯的前6卷相當,內容亦大同小異,但品目的廢立和次第互不相同(僅二十九品),文字方面亦略有出入。
外編在世出世護摩法品之后,有寂靜護摩儀軌等七品,全經亦為三十六品。
但藏譯外編,漢譯全無;而漢譯第7卷,藏譯也付闕如。
該經第1卷主要講述密教的基本教義,第2卷至第6卷為密教的各種儀軌、行法等;第7卷主要為供養念誦三昧耶法門(供養方式、方法)。
全經于所說諸曼荼羅(壇場)中,特以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為正式灌頂曼荼羅,所傳密教胎藏部大法即從此出。
它開示一切眾生本有的凈菩提心所持無盡莊嚴藏的本有本覺的曼荼羅,并宣稱能悟入這本有凈菩提心的身、語、心三密方便。
此經所說不出三句法門,更以菩提即是如實知自心,眾生自心即一切智,須要如實觀察、了了證知。
從因到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
闡揚了說理平等法門。
經內所有密咒,全都寫出梵字,并逐字用漢音對譯。
漢文注疏有一行的《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疏》20卷,藏文大藏經丹珠爾中收有佛密《毗盧遮那現等覺大怛荼羅注釋》一書。
一行和佛密都是注疏此經的前6卷。
第7卷有新羅不可思議的《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2卷。
日本重要注疏有空海的《大日經開題》1卷,圓仁的《大毗盧遮那成道經心目》1卷。
此外,觀賢、信正、實范、高辨、圓爾等,也有注疏之作。
盧舍那,釋迦摩尼,毗盧遮那是什么關系
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分別是佛的報身、化生、法身。
佛的報身、化生、法身,三身其實是三位一體。
打個不恰當的譬喻,就好比水、冰、蒸汽,三種不同的身份,其實都是同一個本來面目。
毗盧遮那佛指什么 是一個佛嗎 有沒有
五方佛為 中央摩訶毗盧遮那佛(大日佛) 東方阿閦佛 南方寶生佛 西方阿彌陀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 密宗五方佛與一般所說的概念是不同的,是表法的,五方佛代表不同的方向和法門。
而實際不按上面那個談,毗盧遮那佛是圓滿報身佛,釋迦牟尼佛只是他千萬億應現身之一。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也是應現身,有說是報身佛的。
藥師琉璃光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也是應現身。
簡單說,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和阿彌陀佛是同一水平線上的。
就事相上是不同的,但本質無二無別,佛佛相通的。
毗盧遮那咒(釋迦牟尼佛滅一切惡趣王咒) 我們普通人可以修持嗎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