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總結感言
暑期安全隱患調查感言
1.前言。
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
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
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
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大學生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大家是否對自己周圍的人、事、物做過深入的調查與分析?是否發現隱藏其中的內在價值呢?其實,對我們身邊的每件小事進行一次調查,都會發現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應該是我們大學生活的兩個重要部分。
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會,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大一第二學期,裴云老師教授的《社會調查》課程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
整個學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先是每位同學各寫出自己的一份調查方案,接著每人設計自己的問卷和提綱,然后分別展開調查,最后寫出自己的調查報告。
第一階段:設計調查方案。
“萬事開頭難”,大家畢竟是第一次寫調查方案,不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格式不對,項目不夠,內容不符,質量欠缺等等。
但是,所有這些錯誤,在裴老師的認真指導下,都逐漸地改正過來。
他一次一次地指點學生,學生也一次一次地改,一次又一次地取得進步。
由開始的被動(只要完成任務就行),到以后的積極主動(盡力做好該做的事),大家從心態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大家都想,第一次進行社會調查,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完成好。
全班47位同學設計出了各不相同,各具實際意義和特色的調查方案。
如:趙旭英的《關于某村兒童入學問題的調查研究》,趙建欣《關于現代大學生“拇指族”的調查研究》,李衛芬《關于武鄉一中學生學則文科情況的調查》,張世娟《關于“網戀”的個案調查》……在裴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呈現出一派積極上進,激情高漲的火熱氣氛。
第二階段:設計問卷和提綱。
調查方法很多,有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等。
也有同時采用幾種方法的。
采用問卷法的同學設計了問卷,采用訪談法、觀察法的同學設計出了提綱。
所有這些問卷和提綱都由裴老師親自來批改,每個人的問卷或提綱都至少修改過三次。
有21位同學采用了問卷法,他們將最后定稿的問卷存入軟盤。
在院系領導的支持下,由教務處為我們印制了將近800份問卷。
在這一階段中,楊亞林和張俊花設計的調查問卷,翟琪和黃佳慧設計的訪談提綱,是優秀典型,格式規范,內容全面,設計新穎、合理。
第三階段:展開調查。
問卷和提綱設計好以后,接進入調查的展開階段。
同學們紛紛出動,利用課余時間,尋找對象,采訪和詢問對方,努力使被調查者以自己的真實想法填寫問卷和回答問題,從而讓我們獲得可靠信息。
大家想方設法,采取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親自到各個現場進行實地調查。
例如:李君霞同學到華美超市調查關于商品包裝情況,黃佳慧,孫志芳堅持每天到閱覽室觀察大家閱覽的情況,王玉英到忻一中采訪高中補習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李衛芬同學利用暑假到武鄉中學調查,成俊敏在家鄉深入農戶訪談,趙旭英走訪輟學兒童的家長,……。
“實踐出真知”,大家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獲得了許多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鍛煉和提高了我們參加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和增長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閱歷。
第四階段:總結并寫出調查報告。
這是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難的一步了。
同學們經過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分析,調查與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最后得出結論,提出建議,寫成報告。
可以說,我們在這一階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費的時間也最多,大部分同學都寫出了十幾頁紙的報告。
裴老師對每份報告都逐字逐句地一次次地批啊改啊,然后同學們再加啊改啊寫啊,一次次地完善著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勞動成果。
好多同學都在報告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比如王瑋、郭躍同學將長達三千字的報告進行了四次“改良”,盡最大努力完善著自己的作品。
趙旭英調查關于某村兒童入學問題,也做了數次修改,在裴老師的精心指點下逐漸成為一份成功的報告。
黃佳慧同學憑著自己的細心觀察和對幾位同學的耐心訪談,寫出了五千多字的報告。
就是在打印這些報告的過程中,大家也費了很多心血。
不只是需要掌握打字、排版、制表的技術,最苦惱的是病毒的侵擾,大多數同學都因此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孫志芳同學的報告,四次因為病毒侵害,部分乃至全部文件丟失;黃佳慧同學的報告被病毒損害,五千字全部重新打印,……盡管如此,大家熱情不減,反復修改,不斷追求規范和美觀。
這門課程從開始到結束共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最后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
大家寫出了47篇各具價值和特點的報告。
在整個學習、調查過程中,師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占用了大量時間,然而也收獲了許多…… 我們首先體會到了裴老師的嚴謹認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厭,一絲不茍,和藹可親,熱情奉獻和全心負責。
我們也體會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與努力上進。
學習委員張俊花同學做了大量組織工作,無數次的收回、發放,無數次的督促、幫助,在每一份報告上撒下了她的汗水。
李君霞等同學,為了展覽加班加點,廢寢忘食。
特別要說的是楊嬋娟同學,她只上了兩次課,就轉到了法律系,但她從開始的設計方案和問卷,到后來展開調查和寫作報告,整個過程都跟著同學們的進度,一步步地修改完善,直到課程結束寫出了優秀的調查報告。
這種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在學習、調查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在完成一項任務,更是在熱情追求完美和執著探索知識。
調查結束后,大家都受益匪淺,獲得了很多我們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以及對我們今后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價值和幫助的東西。
大家真正體會到的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體味到學有所用的樂趣。
同學們將會把這種精神用于今后的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自己該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大學生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我對于貴州的第一印象來自大學同寢室的一位貴州籍苗族同學,他很善于用一些難辨真假的傳聞軼事來渲染苗鄉苗民的神秘;他樸實豪爽的性格,幽默風趣的談吐,也受很大家的喜愛,調研心得體會。
該同學最愛用兩句話來形容貴州,一句是“好山好水好窮”,另一句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
當時大家都認為該同學過于謙虛,先入為主地篤定貴州絕對是個好地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嘛,“貴州貴州,富貴之州”。
2008年5月份,第一次親身來到貴州,去了黃果樹瀑布和黔東南州的凱里,在蜿蜒于崇山峻嶺之中的杉木河上痛快地玩了一把刺激的漂流,在充滿民族風情的亮歡寨飽嘗了酸味鮮美,辣勁十足的酸湯魚,充分領略了貴州的多姿多彩和好山好水,對于貴州的良好印象更上一層樓。
2012年6月,我跟隨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調研實踐團再次再來了貴州,走進麻山腹地的長順縣交麻鄉,與偏遠農村的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感受當地鄉村干部和群眾的血肉相連之情;走進熱火朝天、大搞建設的長順縣威遠工業園區,見證一個傳統農業縣如火如荼的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進程;走進歷史文化名城遵義,重走長征路,再次觸摸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切身體會長征的艱難。
在短短七天時間里, 我感受到了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的沖突和交替,歷史與現實對比和交融,看到了一個與印象中完全不一樣的貴州,留下了一段難以磨滅的寶貴經歷,其中有幾個片段尤其讓我感觸良深。
一、刺痛人心的貧困 我們蹲點調研的長順縣交麻鄉是貴州省極為典型的貧困“麻山”鄉之一,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一方面土壤極其貧瘠,石漠化十分嚴重,耕地零星破碎,種植業發展受到限制,老鄉們只能靠種玉米來維持生計;另一方面,山高溝深,道路崎嶇,交通運輸極其困難,也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特別是該鄉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十分緊缺,地下水又深埋于150米以下,難以開發利用,生產生活用水無法保證是長期困擾群眾的一塊心病。
與老鄉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幾天里,看到他們缺錢缺糧缺水的生活狀態,看到他們天天走的是崎嶇陡峭甚至有幾分危險的羊腸小道,住得是根本無法遮風避雨的木板屋、茅草屋,喝的是需要長期貯存,達不到飲用水標準的地窖水,鮮明的對比,殘酷的現實,出乎我們意料的貧窮與落后,深深地刺痛了我。
讓我最感到揪心的一幕發生在交麻鄉中心小學。
當一位老師揭開學校里儲藏生活用水的水窖,水面上漂浮的腐爛樹葉,破敗塑料袋,還有其他一些不知名雜物立刻映入我們眼簾。
“天啊,孩子們每天就喝這樣的水!”一位團友不禁脫口而出。
陪同的校長萬般無奈地跟大家解釋,學校附近沒有任何固定水源,只能依靠幾個月的雨季收集雨水來積攢全年的生活用水。
水經過長期貯存,難免會受到污染,有時甚至會有死老鼠浸泡在水窖里,但即使如此,大家也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喝。
二、小姑娘的微笑 到達交麻鄉的第二天,我們便自帶干糧,翻山越嶺,深入翁落、掛拔、干代、擺幾等村組慰問貧困農戶,了解當地民情。
一路走來,亂石叢生、艱險崎嶇、沒有盡頭的一彎接著一彎的山路折磨著我們的身體;無處不在、撲面而來的貧困則繼續滌蕩著我們的心靈,)。
我們跋涉6個多小時,趕了20多公里山路,終于走到了今天的目的地翁落村干代組,此時每一個人都已精疲力竭。
在村口休息的時候,我們與上圖這對小姐弟不期而遇了。
最初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小姑娘的干凈得體的穿著,尤其她頭上漂亮的發箍和小粉花,和我們沿路見到的其他小孩子有一定差別。
一個同事還不由地打趣道,這個肯定是村里富裕人家的閨女。
但一番攀談之后,我們發現事實與我們想象的截然相反。
小女孩今年6歲,弟弟1歲半,他們的爸爸則常年在外打工,媽媽是翁落村干代組希望小學沒有報酬的義務老師。
媽媽平時很忙,基本上顧不上他們姐弟倆,小姐姐上學之余,既要照顧弟弟還要操持家里的大部分家務活。
小姑娘的講述讓我們既心生同情又肅然起敬,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安慰她鼓勵她開導她,但小姑娘沒有再言語,只是微笑地抬頭看著我們,然后默默地把同事給的糖果挨個分發給圍在她身邊的其他小孩子,只剩下最后下一顆,才小心翼翼剝開放進自己嘴里。
那一刻,我覺得所有言語都是多余的,這些留守、半留守的孩子們,已經用超出我們想象的勇氣和堅持,堅強地承擔起了她們本不該承擔的坎坷和風雨, 三、老鄉的眼淚 經過翁落村擺幾組的時候,曾遇到一位趕路的中年漢子,本想請他帶路去探訪一戶貧苦人家,但漢子滿臉焦急地說他兄弟病了,必須趕緊下山去請醫生,便匆匆與我們擦肩而過了。
兩天以后,在返回鄉政府的路上,遠遠看到一戶人家在辦喪事,一個滿身素白的婦人趴在漆黑的棺材上哭得十分傷心。
同行的鄉干部過去詢問情況,帶回了讓我們十分錯愕的消息。
這位逝者就是兩天前那個趕路漢子口中的病人。
由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無法及時送出大山就醫,鄉里的衛生院又對復雜病癥束手無策,這個四個孩子的父親不到兩天時間就匆匆走了,甚至到臨死也沒有確診患的到底是什么病。
聽說這個情況,大家都唏噓不已,帶隊的廖書記還立刻自掏腰包給那位大嫂送去了一些慰問金。
而同行鄉長的一席話則讓我們心情更加沉重,他告訴我們,因病致窮,因病返貧的事情在貧困山區太普遍了,可以說每天都會發生,每個家庭都可能發生;現在盡管有了新農合、新農保,但真的遇上了大的變故,這些貧困的農村家庭還是很脆弱,還是不堪一擊。
再聯想到前兩天訪談一位老鄉,聽他說起他的侄子在修路炸石頭時發生意外不幸身亡,整個家庭因此失去支柱,陷入困境的事情,我的心情猛地一沉:中國普通家庭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貧困家庭,抵抗風險的能力太脆弱了,任何一點不可預見的疾病、意外或自然災害,都可能斷送了一個家庭所有的希望,使整個家庭陷入永久的泥淖。
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如何為這些最需要保障的貧困家庭打造一張抗風險安全網?這是擺在我們保險人眼前的迫切問題。
調查報告或這活動總結(感想)。
從下面選一個來寫 少一點的,三四百字就夠了。
前言社會在向前發展,時代也在不斷進步,各行各業的人們都以新的形象展現在新的時代。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同樣也要與時俱進,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對新的時代,以新的特點去適應新的時代,這對每個中學生是十分重要的。
我認為中學生應具備這樣的新形象:敢于創新,重于實踐,還要學會為人民服務。
創新對一個國家來說顯得極其重要。
創新慣穿于人類發展的任何時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社會發展的樞紐、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創新加速了社會的進步,豐富了社會的財富。
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不創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滅。
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創新能力的競爭。
在新時代中,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如果沒有創新精神,是難以適映現代社會的。
所以說,勇于創新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除了創新,實踐也很重要。
有了新方法,不去實踐,也只是夸夸其談,毫無實際意義。
學校之所以重視我們中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就是想讓我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將新的創意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有利于我們良好素質的培養,同時,我們創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發揮。
而且,我們能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知識,只有你親自做了,體驗了,才會有新的感受,“絕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重于實踐也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創新和實踐,我認為它們最根本在于為人民服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中學生必須做到的。
一個不熱愛國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談得上具備新時代的新形象呢
如果不為人民服務,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難以有所作為的。
有些中學生認為要為人民服務就得大有作為,其實不然,只要能補一塊磚,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
所以說,為人民服務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在新的時代里,我們中學生要具有新的形象。
我堅信,只要我們具備敢于創新、重于實踐、樂于為人民服務的新形象。
我們中學生是能夠與時俱進的
學習性研究報告總結的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
通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這次培訓讓我難忘,不僅使我更系統的把握新課程,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專題學習,互相評論,互相討論,集眾師之見,使我的眼界得以開闊,并且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認識。
調查報告成功地完成我感到無比欣慰。
特別讓我受益非淺的是對這次調查的過程,更多讓我體會到成功的秘訣。
調查過程中,許多事都不能如愿。
找到了目標,卻總是不見人,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就耽誤了時間,因此失去了機會。
得到教訓后,我們開始努力工作,確定目標后,大家開始收集材料,整理數據,時時想著要抓住機會,要抓住時機大干一場。
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們便進行采訪,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具體內容,然后記好,整理成資料備用,逐漸的,我們的調查報告就撰寫出來了,這讓我們很高興,于是把這些全部收好,開始修改、整理,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就呈現在我們眼前,接著我們就開始打印了,然后上交,提出修改意見,我們的任務也總算完成了。
御下重擔以后,迎接我們的又是“心得體會”,認真仔細地回顧整個調查過程,感慨頗多,收獲頗多,深刻體會到了實踐的好處。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這個組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從來不傷和氣,這使得我們進步。
我覺得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讓我受益非淺,這么多人合作起來做一件事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更讓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徑——重在實踐,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回報,才能得到收獲。
只有自己勤動腦勤動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悅,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灰心,因為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有奮斗才會有結果。
不過最重要的是精誠團結,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來幫助、支持、鼓勵,所以說團結是成功的保證
“堅持就會勝利
”我們憑著團隊精神做到了這點。
望采納,謝謝您
~
招生的心得體會 1500字
今年,我校招生工然不像想象中的那美,但是我們全力以赴得到的果實,所為此項工作的負責人之一,我同樣深感欣慰。
能有今天的成績,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要感謝給我們做招生指導的老師們,使我學到很多知識,下來之前的每堂課老師都講述了在招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招生研討會真正起到了引領作用。
招生過程中,盡量做到“天網,地網,人網”。
天網就是通過網絡,用qq聯系,方便快捷
地網就是在各個學校設立學校標準性宣傳物,人網就是通過朋友了。
對于在招生過程中我總結有以下幾點:第一:注重宣傳面對各省各大高校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嚴峻形勢,我主要對各個學校作宣傳,把我們學校的招生簡章發給他們,不過不是每個人都發,我會到班級介紹我們學校,向他們介紹我們學校的優勢,和我們學校的教職工團隊,讓他們知道我們學校老師對每個學生負責的態度。
通過自己的努力,會得到專科甚至本科文憑等等,除此之外,我還通過學生聯系到了他們的年級主任,讓他們幫我們宣傳,這對于我們的宣傳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拓寬渠道在招生工作的黃金時段中,每分每秒都很重要,要盡快的和高中同學、大學朋友聯系,從他們那里收集高中生的信息,以便于以后的聯系,再通過聯系他們,從他們那里盡可能都收集同學的信息,不過,最好的方法是在班級宣傳時讓他們在預先準備的表格上寫上自己的姓名、班級和電話,我們今年采用的是用點查表的方式獲取學生信息,調查表內容是“關于應屆高中畢業生心目中的大學”而且我們還舉行了一個小活動,即:在同學們將調查表填完交上來時我們在每個班級進行了抽獎活動,這樣可以增加同學們填表的積極性,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完美。
同時,和老師合作也能快速取得效果,因為大部分同學對老師比較信任,相信老師介紹的學校沒有錯。
這樣有利于開展宣傳工作。
第三:加強溝通在考試前后,我了解了許多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習、生活等。
在高考前,我盡量的幫助他們,讓他們認識高考,認識成考,認識我們學校
在考前,要多和同學溝通,給他們心里減壓,以至于更好地面對高考,發揮自己的水平,這樣讓同學知道我是在幫助他,讓他們知道我是他們的朋友。
在高考以后,對于那些想出去工作的學生,應該隨時跟他們保持聯系,或者直接幫他們在北京找份工作,便于隨時知道他們的信息。
在他們回來以后,可以第一時間抓住時機
對于那些沒有出去打工的,也要和他們聯系好,不過,也不能總能聯系。
讓他們感覺有壓力,否則前期的工作就白費了。
對于招生過程中的困難我給予部分建議:在招生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當跟他們講解我們學校的時候,他們不認真聽你說,你應該改變一下思路,最好用問答的方式進行交流;如果在招生過程中對于他們的問題,你一瞬間想不起來怎么回答他,你也不要誠實的說:“我不知道”。
這樣也不好,你應該說:“對于這個問題,我還是第一次碰到,我會回去查一下資料,了解了以后我會告訴你的。
在招生即將結束之際,恰逢收獲的季節,也給我如下啟示和感悟:第一:在送學生去學校的路上我們要注意他們的安全,不要讓他們和陌生人說話,因為去學校的途中,可能會有一些招生的人員,提前和他們說,讓他們有一定的警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