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會比喻什么句子
【第1句】: 描寫古時候寧夏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 寧夏得黃河水灌溉而形成了悠久的黃河文明。
【第2句】: 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第3句】: 西周建都于鎬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陜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陜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
【第4句】: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后,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
【第5句】: 北魏、北周時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
【第6句】: 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
【第7句】: 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第8句】: 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后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占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第9句】: 1227年,成吉思汗通過發動六次戰爭歷時23年,攻占興慶,西夏滅亡。
【第10句】: 元朝時期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第11句】: 明初在寧夏設府,后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后衛。后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第12句】: 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陜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準省級。
【第13句】: 西夏王陵國家AAAA景區,位于銀川市西夏區,是中國現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
【第14句】: 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
【第15句】: 寧夏有名的山地有賀蘭山和六盤山。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fr=iks&word=%B9%D8%D3%DA%22%D2%F8%B4%A8%22%B5%C4%CA%AB%BE%E4%D3%D0%C4%C4%D0%A9%3F&ie=gbk。
【第5句】: 形容寧夏美景句子有哪些
寧靜的夏夜月朗風清,總是能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
明凈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清光流瀉,意蘊寧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我喜歡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飲。推開窗戶,任月色靜靜流瀉在肌膚上,輕盈飄逸的韻致,清新蘊涵的情調自然流淌在心際。
月華如練,心情在月色中變的清朗而柔軟,恍然間生命中的種種感動和美麗靈動浮若。冬天,大雪紛飛人們好象來到了一個幽雅恬靜的境界,來到了一個晶瑩透剔的童話般的世界。
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給人一種涼瑩瑩的撫慰。一切都在過濾,一切都在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凈化,變得純潔而又美好。
黃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絲萬縷的情緒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洶涌,能夠淹沒一切,還有一絲揭開藏頭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態萬千、晶瑩透亮,好象出征的戰士,披著銀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戰帆在遠航…… 雪后,那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
早晨,推開門看,地上已有淡淡的、薄薄的積雪了。剛開始,只有星星點點的雪粒兒隨風飄落。
不一會兒,大片大片的雪花,便從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下來。沒多久,大地上就變得白茫茫的。
美麗的六角形雪花在空中飄飛著、狂舞著,給遠近的樹木、山川和房屋,都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潔白的棉襖。向遠處望去,嗬!整個大地變成了一個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世界。
風,那么輕柔,帶動著小樹、小草一起翩翩起舞,當一陣清風飄來,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自己的臉龐,我喜歡那種感覺,帶有絲絲涼意,讓人心曠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羅綢緞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賜予人類最為珍貴的。
五月的微風,飄著道邊槐花的清芬,輕輕地吹拂著路人的面頰與發鬢,吹拂著人們的胸襟,溫柔的慰撫,有如慈母的雙手。三月睛朗的午后,空氣真是融和得很,溫暖的微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醞釀出來的,帶著一種不可捉摸的醉意,使人感受著了怪適意不過,同時又像昏昏迷迷的想向空間摟抱過去的樣子 。
剛剛還是晴朗的天空,轉眼間云朵滾滾向東涌去,狂風不停地呼嘯而來.隨后一道閃電,天空被劈成兩半,撕心裂肺的雷聲響了起來,不一會兒天空就烏云密布,好象披上了一件黑紗袍。 初下雪時,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隨風輕飄,隨著風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來越大,像織成了一面白網,丈把遠就什么也看不見了。
又像連綿不斷的幃幕,往地上直落,同時返出回光。雪,蓋滿了屋頂,馬路,壓斷了樹枝,隱沒了種種物體的外表,阻塞了道路與交通,漫天飛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體。
你要是在路上行走,不一會兒,就會成為一個活雪人。雨滴像百萬大軍從天而降,滂沱大雨鋪天蓋地!雨像瘋狂的野獸,帶著巨大的怒吼聲,不顧一切宣泄著! 雨更大了,房頂上,街道上,濺起一層白蒙蒙的雨霧,宛如縹緲的白紗。
這時一陣風猛刮過來,那白紗裊裊地飄去,雨點斜打在街面的積水上,激起朵朵水花。漸漸地,漸漸地,嘩嘩地下著,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仿佛是從天而降的瀑布,猛地向大地撲去,簡直就是向大地進攻。
最后雨水瘋狂地涌入人間,頗有排山倒海之勢。窗戶被雨點打得叭叭直響。
整個城市都籠罩在白茫茫的雨中。突然,從積滿雨滴的云層里,從天地連接的縫隙中,發出了一聲巨響——“轟隆隆”!這是第一聲春雷,它打破了冬的沉寂,像一只正在爆炸的大球,在人們的頭頂上滾動著。
【第6句】: 表示比喻的句子有哪些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把一個很平常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用另類而形象的句子來打一比方,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隱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實比喻句就是把本體比喻成喻體組成的。什么叫本體和喻體呢?就是把一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這樣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們叫做了本體和喻體。有本體、喻體、喻詞的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使語言生動形象。(一般表述為:生動形象地刻劃或描寫了……)
(5)引起(或激發、豐富)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6)突出(或烘托)事物的特點
(7)使說明事物(或事理)、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溫馨提示:在習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實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運用比喻句還應該注意比喻的手法只能用于不同類的事物之間的比喻,同類事物不能作比喻。
【第7句】: 關于銀川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注釋: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于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于延州,再敗于好水川,三敗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沖,戰后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即作于知延州時。
滿江紅
【第8句】: 關于銀川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注釋: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于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于延州,再敗于好水川,三敗于定川寨。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陜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沖,戰后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
此詞即作于知延州時。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