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竹子漂亮的句子比喻
【第1句】: 描寫竹子的優美句子 比喻,擬人,排比句
【第1句】:遠看,那竹林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
【第2句】:一株株翠竹高聳挺拔,頂天立地,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征著山區人民正直、質樸的品格和積極向上、艱苦奮斗的精神。
【第3句】:一場春雨過后,竹林吮吸著滋潤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們探出了黃花花的小腦袋,向大地展示著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第4句】:霧靄的天來到這里,煙波浩渺,露水浸透了你的心扉。神神秘秘的霧嵐中,一座座飄渺的山峰,像一個個羞澀的竹海妹,演繹神奇夢幻的浪漫情調。
【第5句】:它們迎著春風,貪婪的吸吮著春天的甘露,在陽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長,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第6句】:他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頭上還戴著一頂頂綴有黃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可愛極了。
【第7句】:山上長滿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發了芽,微風吹過,發出沙沙的響聲,遠遠望去,好像起伏著的大海的波濤。
【第8句】:晴朗的天來到這里,金燦燦的陽光灑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漫天彩虹快樂地跳起舞蹈,笑逐顏開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情歌。
【第9句】:飄雨的天來到這里,淅淅瀝瀝的雨聲,讓人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蕩滌了奔波的塵埃;叮叮咚咚的泉水,流淌出一曲曲與心靈對唱的歌謠。
【第10句】:你看那片細細密密的竹林,四季常青,一根根輕盈細巧,未曾出土先有節,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第11句】:冬天來到這里,綠色依然掩飾你的視線,只是竹枝象柳絮低下頭來,搭起月牙的形狀,團結在一起交流談心。一年內短短幾天的雪花飄飄,銀裝素裹,多姿多彩,竹枝也象游客一樣歡欣地笑彎了腰。
【第12句】: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炯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
【第13句】: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
【第14句】: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第15句】:春天來到這里,竹林間花卉盛開、飄香的野花在竹叢中微笑,與翠竹交相輝映,爭芳斗艷。春意盎然的景色中,一支支春筍破土而出,生機勃勃,迸發出向上的精神品格。
【第16句】:春姑娘悄悄地來了,和煦的陽光從竹林的葉片枝桿中灑下了千絲萬縷的金線,為竹林增添了生機。
【第2句】: 描寫竹子的比喻句
我家門前的竹子
在我家門前的空地上,栽種了幾棵竹子。前兩年還不見有什么動靜,這兩年竟迅速擴張,并越長越高,尤其在一場春雨過后,尤為明顯。怪不得有個成語叫“雨后春筍”呀!原來是因此而來呀!
它的快速生長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打量了竹子一番。茂盛的樹葉,蒼翠挺拔的竹干,十分精神。走上前,我仔細地看了起來。只見一般竹葉長12厘米左右,為翠綠色,在與枝干相接處還略有小細毛。竹干呈墨綠色, 一截約長20厘米,摸上去十分光滑,竟讓人愛不釋手。難怪自古以來的文人雅客們都喜歡竹子。就連蘇東坡也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陣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既像位位技藝高超的樂師,正在合作演奏悅耳的交響曲,又像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在風中翩翩起舞。
聽爺爺說,竹子不僅可以作為觀賞植物來種植,竹筍還可以食用,富有韌性的竹干還可以編筐、籮等。竹葉還可以造紙。就連燒完的竹炭還有用處呢!竹子真是渾身是寶呀!
竹子
學校里有一片小小的竹林,里面有許多翠竹。
竹葉細細的、綠綠的、長長的,好像一位大人的中指。怪不得在少數民族的舞蹈中,常擺動手指,原來是在摹仿竹葉擺動的姿勢呢!
竹子一生中只開一次花,那就是竹子要死的時候。開出的花兒白白的,聞起來香香的。花形像廣玉蘭一樣。過了幾天,竹子便會漸漸枯黃,最后死去。所以人們把開花的時候形象的叫做“死前的美麗”。
竹子,為人類做重要的貢獻。竹竿可做竹器,雕刻成藝術品。竹瀝、竹茹方可用藥。竹筍可以吃,防便秘。竹子的用途真廣!
竹子是一種堅強的植物。冬天,在些花凋謝了,有些草枯萎了,有些樹的葉子掉光了。只有竹、梅、松這“歲寒三友”挺立在雪中。
然而,我更欣賞在雨中的竹子。雨滴滴嗒嗒的下著。沉重的雨滴拍打著竹子,打幾下,它只不過彎幾下腰,多像一個寧死不屈的戰士呀!
竹者,吉祥,富貴,平安也。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說,更是道出了竹與人類特殊的感情。“花開富貴,竹報平安。”古人更是把竹報平安作為平安家書的代名詞。“家有一園竹,平安日日居。”中國民間的風水觀也認為,庭院中有一叢竹,村落旁有一片竹林,是風水好的標志之一。古人更以竹的四季常青作為老人長壽的象征,以竹是否茂盛作為家道興盛與否的象征。就是神圣的愛情,也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形容最為純潔的感情。
竹徑通幽處,人在畫中游。竹青翠欲滴,格高韻勝,明凈深邃。試想,如若邀請幾個親朋好友,在“日出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聲,雨來有清韻”的竹林中,縱酒酣歌,談詩論文,說古道今,即便是醉臥竹林,也該是何等的淡泊超逸啊!
我喜歡竹,更想擁有竹,因為擁有竹,便擁有了自然,擁有了恬適,擁有了永不消逝的春天!
【第3句】: 形容竹子的句子
【第1句】:遠望綠竹林,郁郁蒼蒼!重重疊疊;近看呢,有的修直挺拔,直沖云霄;有的看來剛出世不久,卻也亭亭玉立,別有一番神采。那綠竹林的枝葉猶如一頂碧綠色的華蓋,遮住了太陽、白云、藍天,給大地投下了一片陰涼。
【第2句】:綠竹林是美麗的。夜晚皎潔的明月映照竹林,灑下一地月光、竹影;清晨,陽光親切地撫摸著竹林,那一顆顆晶瑩透亮的水珠,仿佛是一只只美麗的眼睛。綠竹林在晨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中午,是綠竹林最熱鬧的時候,可愛的金龜孑開始演唱它那動聽的歌曲;蟋蟀豎起翅,彈起了琴;螞蟻身著油黑發亮的禮服,翩翩起舞……綠竹林也跟著節奏,輕輕搖擺,不時發出“沙沙”的響聲。這一切構成了一首美妙的《林間交響曲》。
【第3句】:竹子長得很高,是普通樹的幾倍。它的桿子是一節一節的,像一個大炮似的。桿子上長著許多細長的枝條,要是把它折斷來打人,那是很痛的。細長的枝條上長著許多刀片一樣的葉子,它還是一個巧奪天工的樂器呢!只要你把葉子放在嘴唇上一吹,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第4句】: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都被太陽烤得火熱,然而,我在那小竹林里卻覺得好似春天一樣的涼爽。我還招呼了爸爸媽媽一起來到那小竹林里納涼。在小竹林里,有時,我還和爸爸擺開棋局,“大戰”幾個回合。只要住在竹林里,那涼風就會一陣陣吹來,令人心曠神怡!
【第5句】:春天到了,地上長出了一個個小竹筍。這些竹筍一天天長大。到了夏天,竹子越長越高,越長越密,最后便長得密密麻麻的。遠遠望去,像一片綠色的海洋;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小刀片掛在枝條上。秋天到了,雖然有一些葉子已經變得枯黃,但大部分都是碧綠色的。冬天到了,雖然天很冷,但是竹子依然很挺拔、碧綠;不像其它普通的樹,早就變得彎曲了,而且葉子也已經落光了。
【第4句】: 我要一些描寫竹子美麗的片段
【第1句】:曹文軒《草房子》中有很多詩意的描寫。
十幾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規則的,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叢兩叢竹子,或【第2句】: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梅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南宋詩人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
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風霜雪雨的堅強品格,更以文靜、高雅、虛心進取、高風亮節、樂于奉獻的美德而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我愛竹、欣賞竹、崇拜竹、贊美竹,不僅是因為竹的萬般風情給人以藝術的美感,而是因為竹的自然天情和獨特品格給了我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寫得淋漓盡致。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整整,她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
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
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炯娜多姿。
暑盡寒來, 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里看。”
竹, 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了將軍;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隱者。
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 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
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贊美道:“一節復一節,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 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她不求聞達于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剛柔相濟能屈能伸,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
“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這副對聯,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條件艱苦的破巖中,竹子也能頑強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獻。竹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竹筍做的佳肴,為人類所食用;用筍衣縫的布鞋,忍辱負重,默默承受著煎熬。竹子制作的竹涼席、竹家俱、竹膠板、竹筷、竹廳、竹工藝等要有盡有。
在成寧竹鄉,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說,道出了竹鄉人與竹密不可分的關系。竹鄉人打的是竹傘、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樓、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筍……竹子還以她殘留的校丫扎成掃帚,為人類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頭等,也在 灶底燃燒,發揮光和熱。
有幅對聯這樣寫道:“竹頭雖微餐餐灶底炊肴饌,器皿雖小戶戶廚中要斗筲。”竹與人類結下不解之緣, 竹為人類奉獻了自己的全部。
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軀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
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第3句】:遠遠望去一連幾座山頭,從山麓一直到山頂,不,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層又一層的,不但分不出枝竹、枝干和枝葉,連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沒了。當一陣風吹過的時候,竹海上涌著暗浪,一浪推著一浪,一直涌到很遠,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氣勢,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
【第4句】:春天的陽光終于照進了竹林,稀稀散散的陽光卻顯得十分溫和。不是夏天的驕陽,也不是冬日無力的光眼,春天的陽光在此泛濫,還帶著一種風的感覺。
【第5句】:竹林深處,光在閃爍。無論站在竹林何處,都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陽光在閃爍,它在泛濫,當喜怒哀樂束縛你全身時,竹林的陽光卻能夠消除你心中的苦悶,讓你在迷途中不徘徊。相傳古時有個失戀者,憂郁到想去自殺,幾經波折來到了竹林上吊,當竹林的一束陽光照在他身上,頓時一種溫暖泛濫的氣息彌灌了全身。
完全沒有了當時的那種憂郁,心中充滿了信心,不僅使自己重新振作,還讓許許多多的人感受到了竹林的氣息,挽救了很多人。這個故事已經傳了好幾代,但美麗的竹林陽光,卻感動了很多人。
【第6句】:童年的記憶五彩繽紛,而印象最深的,卻是一片青色的竹林。那是一片美麗的竹林,在我外公外婆家背后的山坳里。
兒時,我常和小伙伴們在那。
【第5句】: 【描寫竹子的詩句或成語】
詩句: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瑯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嬋娟,翠涌青圍別有天. 兩兩三三荷鋤去,歸來飽飯筍羹鮮. ――清.王慕蘭《石門竹枝詞》 成語著于竹帛 〖解釋〗著:寫作.竹帛:竹簡和絹.在竹簡和絹上寫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績等寫入書中. 竹柏異心 〖解釋〗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鲇魚緣竹竿 〖解釋〗比喻上升艱難.同“鮎魚上竹竿”. 鲇魚上竹竿 〖解釋〗俗說鲇魚能上竹竿,但鲇魚黏滑無鱗,爬竿畢竟困難.后以之比喻上升艱難. 彈絲品竹 〖解釋〗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竹馬之交 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籬茅舍 用竹子圍的籬笆,茅草蓋頂的房屋.形容住房簡陋或濃郁的田園風光. 著于竹帛 著:寫作.竹帛:竹簡和絹.在竹簡和絹上寫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績等寫入書中.亦作“著乎竹帛”、“著之竹帛”. 永垂竹帛 竹帛:竹簡和絹,古時用來寫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跡、功名記載于史書上,永遠傳于后世.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樣容易.形容辦事順利,毫無阻礙. 朽竹篙舟 爛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條件不佳,難能成就. 胸無成竹 謂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備用的材料. 松茂竹苞 《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興盛繁榮. 勢如劈竹 見“勢如破竹”. 青竹丹楓 青竹生南方,丹楓長北地.因以“青竹丹楓”借指南北. 曝書見竹 謂睹物思人. 破竹建瓴 勢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所向無敵. 品竹調弦 亦作“品竹調絲”.泛指吹彈管弦樂器. 品竹調絲 見“品竹調弦”. 弄竹彈絲 吹奏管弦樂器.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
【第6句】: 關于描寫國畫十分好看的句子描寫竹子的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 高駢《對雪》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 王維《山居即事》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 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第7句】: 【形容野竹的詞語】
竹報平安 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樣穩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宮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彥《磨忠記》:“祝壽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長.”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勢如破竹 形勢如劈竹子一樣,劈開上端之后,下面就隨著刀刃分開了.形容節節勝利,毫無阻擋.也形容不可阻擋的氣勢.《晉書·杜預傳》:“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九回:關勝等眾,乘勢長驅,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竹林七賢 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稱七賢.松竹梅——歲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竹山詞 詞集名.宋未蔣捷(號竹山)作.竹坡詞 詞集名.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檜,時論簿之.竹枝詞 樂府《近代曲》名.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原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此后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地風俗和男女愛情.竹塢聽琴 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寫道姑鄭彩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合的故事.竹書紀年 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竹簡而得名.竹林精舍 梵文意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竹溪六逸 據《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共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竹葉亭雜記 書名.清姚元之撰.所記有清代掌故、清宮儀制、科場典事、東北西北地區風土習俗、名人軼事等.并反映了兵制、鹽政、吏治等腐敗的情況.竹香齋象戲譜 清張喬棟輯.與《百局象棋譜》同一類型.竹打中空 即兩條傷痕,中間有長條形空隙.絲竹管弦 泛指音樂.也作“管弦絲竹”.是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斛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金石絲竹 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類樂器.也指各種樂音.《莊子·驕拇》:“多于聰者,亂五聲,謠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也.” 品竹彈絲 品:吹樂器.泛指吹奏樂器.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哀絲豪竹 形容音樂悲壯動人.哀絲:悲哀的弦聲.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衷絲動豪竹.”宋·陸游《長歌行》詩:“哀絲豪竹助劇飲,如巨野受黃河傾.” 破竹之勢 見“勢如破竹” 鉆魚上竹 鉆音(年),魚名,身滑元鱗.鉆魚粘滑,難于上行.舊比喻求進艱難.宋·毆陽修《歸田錄》:“(梅圣俞)其初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刁氏對曰:‘君于仕宦,亦何異鉆魚上竹竿耶!’”.芒鞋竹杖 芒鞋:一種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隨身使用的東西.宋·陳師道《絕句四首》:“芒鞋竹杖最關身.” 成竹在胸 與“胸有成竹”同.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之前,因反復觀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畫起來才得心應手.比喻臨事有定見或事前已有全 面考慮安排,因而顯得清靜而有把握.宋·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宋·晃補之《贈文 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肉竹嘈雜 肉:指從口出的歌聲.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主》:“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 罄竹難書 罄:用盡.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筒,用以寫字.書:動詞,寫.用盡所有的竹子也難于寫完.原喻罪行極多,寫也寫不完.也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枯竹空言 竹:竹簡.指毫無實用價值的陳舊的古書和空泛的議論.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無能出奇計,遠圖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 抱雞養竹 舊比喻宮僚坐地盤剝,不擇手段.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載,唐新昌縣縣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雞種竹子,自己坐受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