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參加消防隊感言
幼兒園消防演習家長的感想怎么寫
為了讓孩子們初步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滅火知識,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以及培養幼兒基本的防火意識與能力,幼兒園繼去年去消防大隊觀摩學習和消防模擬活動,又開展了消防演習活動和消防知識普及講座。
消防杜警官給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介紹了火災的事故帶給市民、社會的的危害、普及了火災知識、在我們生活易發生的常見火災的滅火知識、及面對火災時我們如何逃生等。
此次講座提高我們家長對火災的認識和警惕性,意識到生活中很多做法都是很危險,比如:我把充電器一直插在插座上、燒水壺的燒水插座也是貪圖方面從來不拔,辦公室的電器從來是不拔插座,也不關總插座等等。
以前當遇到火災想當然的用水啊,用砂啊,用濕毛巾啊等等,現在才知道很多做法是不正確或者很不現實的。
特別是車上是否帶消防滅火器、應該放在車子的哪個位置,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此次講座后很多家長都說回去給自己的車配滅火器。
作為家長,真的很感謝幼兒園此次活動,讓我們提高預防火災的意識、增長了如何自救的知識。
消防警官使用無毒煙制造火災煙。
作為照相自愿者之一,有幸提前看到孩子在演習前的狀態。
老師已經提前告訴孩子如何沖出濃煙,并讓孩子們帶好濕毛巾用來捂住鼻子。
孩子們顯得很興奮。
當警報聲響起,孩子們在各班班主任、相關老師的帶領下用濕毛巾捂著鼻子有序的跑出了教室。
沒有聽到孩子的哭聲,只看到一個接著一個貓著腰快速地往指定的安全地帶跑出去。
在孩子們的一片歡呼聲中,消防演習結束了。
整個演習過程中,孩子們都很認真,幾個班大大小小的孩子,路徑有近有遠,但總共只花了短短三分鐘。
雖然只是一次演習,真實的情況肯定不會都像我們預料的一樣。
但是所謂防范于未然,通過這樣的活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懂得在面對危險的時候要冷靜鎮定,不要慌張。
相信或多或少讓孩子們學到了一些自我保護的本領。
演習的意義就在于讓孩子能了解在真正遇到火災的時候該怎么做。
只要有了安全防范的意識,相信孩子們不管遇到什么危險,都能安全的度過。
我想楓丹幼兒園舉行這次活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家長怎樣評價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關注的中心,家長無微不至地關心、包辦,使孩子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缺乏勇敢精神以及良好的,特別是在、生存自救等方面顯得尤其薄弱,受到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了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孩子順利成長,我們應該重視從小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增強孩子,提高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
那么在家庭中如何進行安全教育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樹立安全教育的 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安全教育,不僅是保健孩子身心,使其享有快樂人生的需要,也是所有家庭幸福美滿的需要。
因此,家長們要強化安全教育的,要善于抓住有利時機,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間”,及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二、幫助孩子樹立 樹立,是培養孩子能力的重要前提。
我在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活動中,都有意識地通過講故事、讀兒歌、看圖畫、看電視等形式,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孩子樹立起意識。
比如,我告訴女兒各種物體的用處時應同時告訴她這些物體可能帶來的危險;通過做一些小實驗讓她認識水、電火等危險物體,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
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采用恐嚇的語言和手段,以免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形成膽小怕事、畏縮不前的性格。
此外,我還經常提一些安全問題,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如“爸爸媽媽都不在時,有人來找怎么辦
被壞人拐騙后怎么辦
如果你走失了怎么辦
這樣可是使幼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安全防護意識。
三、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 我們對孩子進行,讓孩子學會識別危險的同時,還必須教給他們預防意外事故的方法,以防不測。
讓孩子認識、熟悉周圍環境。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熟悉和了解這些場所中常見物的名稱、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擴大知識面,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如懂得不隨意攀爬陽臺、觸摸電器。
教孩子記住走路靠右走的規則、知道開水會燙傷、玻璃會扎傷等。
無疑,孩子懂得了這些基本的安全常識,也就在一定程度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
同時還應該讓孩子懂得應急措施,我們經常會扮演角色和女兒游戲,引導她思考和操作。
幫助她從模擬情境中揣摩緊急狀況的應變方式。
如父母扮演大灰狼和女兒演“七只小羊”,讓孩子從劇情對話中體驗面對的狀況;讓孩子扮演醫生,可降低她生病時吃藥打針的焦慮;扮演消防隊救火,進行失火時沿墻匍匐逃生的練習等;如模仿過馬路;模仿遇到意外了學會打電話學會撥打報警電話、急救電話;假設遇到地震如何避震逃生等等。
如果孩子具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又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動腦筋分析問題、解決困難的能力,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四、家庭孩子的體能鍛煉 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反應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響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因素。
平常在對女兒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還通過強化幼兒的體能來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手疾眼快才能迅速脫險。
所以,從提高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新角度重視孩子的體能鍛煉,我經常帶女兒一起跑步、拍球、跳繩等以及需要開動腦筋的各種游戲,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的孩子如同嬌嫩的花朵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細心呵護,給孩子過多的包辦最終會傷害了孩子,最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的孩子簡單的安全常識和防護,學會自我保護,才能讓孩子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
消防安全家長評語
小學生交通安全順口溜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要牢記,從小養成好習慣,不在路上玩游戲。
(2)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離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過,莫與車輛去搶道。
騎車更要守規則,不能心急闖紅燈 (4)乘車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隊;手頭不能伸窗外,扶緊把手莫忘記。
家長對孩子假期參加社區活動的評價怎么寫
學校布置的作業非常好,鍛煉了孩子的團結協作和實踐能力;孩子參加社區活動,培養了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
家長對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有何建議
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指學生自覺意識到作為集體一員的尊嚴和榮耀,從而更加熱愛集體、珍惜集體的榮譽,并能推動學生積極向上的一種情感。
有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就會熱愛集體并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表現出主人翁的責任感,就會不斷進取,產生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形成一種合力,從而使班集體更具凝聚力和競爭力,也為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走向并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因此,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班級建設和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但小學生年齡尚小,對集體榮譽感這個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加上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有家人護著、寵著,有的逐漸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缺乏“集體”的概念,更談不上集體榮譽感,在班集體中,甚至出現為個人小事鬧意見、打架、罵人、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等危害集體利益的行為,這些都是缺乏集體榮譽感的表現。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呢
一、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認知集體榮譽感 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
如何使他們融入集體,讓他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認識到自己是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教師,我們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在讓學生認識自我的同時,增強其對集體的認同感,感受自己是集體一員的重要。
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與集體的關系,認識到班集體的榮譽要靠班集體所有成員的自覺維護和共同創造。
要使每個學生懂得:集體的活動,沒有自己的參加,這個集體并不完整;集體的榮譽,要靠大家共同創造,個人再有能耐,離開集體也就無所作為。
就象舞臺上主角的表演,沒有配角、樂隊和舞臺工作人員的配合,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排球場上的主攻手,沒有一傳、二傳、副攻手的配合,就打不出漂亮的球……從而促使學生自覺地把自已融于集體中。
我在工作中,一是引導學生寫周記,這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極好形式,它可以解剖自己,分析自己,也只有分析、認識、評價自己,才能有效地改造自已,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讓學生進行自我鑒定,自己總結,這是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正確地評價自己并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學生的總結中,既有優點又有不足,還有今后的努力方向,在評價自己的同時,還評價他人,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提高自我認識,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二、開展有益活動,樹立班集體榮譽感 要積極組織學生多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集體活動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學生從中能夠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得到激勵,不斷增強集體榮譽感。
通過各種班會以及班級內部、班級之間的評比活動,讓學生能夠為班集體的成績、進步而高興,為班集體的困難、挫折而著急,感覺到集體的一切與自己息息相關。
【第1句】: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班集體教育。
主題班會的開展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它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班會應該是有目的、有意義、有特色的。
可是很多班主任在進行這項活動時并沒有認真備課,而是想到哪里講到哪里,班會課成了名副其實的空架子,講不到學生的心里,學生產生不了共鳴。
我在一次關于“增強班集體榮譽感”的班會課上是這樣做的:首先在舉行主題班會之前我讓學生們討論“我們班一連兩個周獲得流動紅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班上同學做的哪些事破壞了班集體的榮譽。
其次,在黑板上寫上主題并適當點綴,引發學生對本次班會的討論,及時地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點撥。
于是,大家紛紛發言,談自己怎樣愛自己的班集體,談怎樣為班集體爭榮譽、爭光,談怎樣搞好學習,學校每周每級一面“流動紅旗”的爭奪也成為學生們討論的熱點。
當事先準備好的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在教室響起的時候,班內氣氛十分空前高漲,同學們的決心和信心十足。
通過這次班會,全班同學都受到了感染和教育,既充分理解感受了集體榮譽感,又明白了如何去做才不能給班集體丟臉、贏得榮譽。
【第2句】:適時地展示自己,教育學生。
人人都有“愛聽好話”的心理需要,這對小學生尤為重要。
開學伊始,我的目光就被這樣一個小男孩吸引住了,他上課總喜歡左顧右盼精力不集中,放學走路隊喜歡說話,課間做眼保健操和體操時松松散散,時不時地就被檢查的同學扣了分。
但他在我提倡的“用家中的一朵花凈化我們的教室”活動中積極踴躍,很快就贏得媽媽的同意從自己的家中抱來一盆吊蘭,班級里的礦泉水總是他及時更換。
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和他談了幾次,但效果并不明顯。
就在我感到無從下手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個“家長委員會”的活動,我和他的媽媽進行了一次詳談,了解了很多信息:在學校有很多不良表現的他居然可以三個小時一動不動的繪畫,為了學輪滑,大雪天摔七八跤也不放棄。
于是,我又找機會和他探討繪畫的技巧,讓他充分把自己的所學展示出來,我及時、得體的夸獎他,同時也說了好多畫水彩畫要注意的問題,當我讓他把自己的畫帶來要貼在班級中的“豐收園”上時候,他已經是眉飛色舞了。
我及時地的對他進行班集體榮譽感的教育,和他探討什么是班集體;告訴他這幅畫不僅僅能贏得本班同學的好評,更會得到其它班級老師、同學的稱贊,他為我們班增了光;還告訴他在哪些方面只要認真、努力的去做也同樣可以為班級增光。
從這以后,他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同學們面前,因為他知道了應該做什么,怎樣做。
【第3句】:充分利用評價機制,激勵學生。
寓教于樂,才能為孩子所接受。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進行班級工作時,很多班主任認為學生越來越難管了,實際上只是學生對你的管理方式存在一種不接受的心理。
首先我利用學校整個大的評價機制的氛圍 ,在班里設立了“手可摘星辰”評比欄,每個學生的照片貼在評比欄中,作業字跡端正、桌面潔凈、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尊敬師長、文明禮貌、自覺清掃和維護清潔衛生、自覺認真地做“兩操”等等,每次都可以獲得“小果子”,積攢到十顆,就可以獲得一顆星星,直接貼在自己的照片周圍,在學期末評選出“星級少年”。
這樣學生每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與別人的差距,從而提高積極性,爭取上進。
在我的建議下,我們評比了班級之最,幾乎每個人都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健康娛樂地找到每個同學的閃光點,形象、生動、樂趣。
有激勵的,有警世的,還把內容出在黑板報上,記在大事本上。
通過這些活動,使同學間的友誼加深了,班級凝聚力增強了。
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感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逐步培養的。
良好的集體榮譽感是一種無形且有效的約束力量,它會使每一位學生感到,做了損害集體榮譽的事是一種恥辱,促使他們為維護集體利益,服從集體需要,去努力彌補自己的弱點或缺點。
同時,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又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力量。
誰能為集體爭光,誰就會得到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促使每一個班級成員自覺地為維護和爭取集體榮譽,不怕困難,不計個人得失而奮發努力,并以能為集體出力,爭光而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
它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熱情、自信的優良品格,促使學生的思想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所以,人只有在兒童時期就樹立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懂得為集體爭光,長大后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爭榮譽。
消防隊站觀后感50字
3月30日下午,我們參觀了消防大隊,學到了許多知識。
進入消防大隊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八輛雄偉的消防車和樓頂上的紅色大字:執特殊勤務,做消防尖兵。
門口還站著一位叔叔,表情是那么嚴肅,引來了同學們的陣陣贊嘆。
從這一點我體會到做一個消防尖兵是多么不容易呀! 叔叔首先介紹了消防車。
他們各有各的職能,分別是:云梯消防車、斯爾太泡沫消防車、高噴消防車、化學事故救援洗消消防車、泡沫車等等。
接下來叔叔給我們做演示,我們先進了一樓觀看,忽然,一片贊嘆聲響起,我一看,原來是兩個叔叔從樓上的管子上滑了下來,速度真快!我驚嘆不已。
消防官兵叔叔還給我們表演了鋪設水帶技巧和走獨木橋,那位叔叔真厲害,在一分鐘之內迅速翻越了一面木墻,并快速從獨木橋上通過,我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最令我難忘的是體驗火災時的感覺,一進入口,里面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見,只能靠墻辨別方向,我們用老師教的方法,順著墻壁成功的按順序走出了體驗屋。
最后,叔叔還教我們疊被子,同學們可開心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感受到,消防官兵叔叔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天天苦練救火技能是多么的辛苦呀!同時,我也懂得了發生火災時不要慌,要鎮定,選擇科學的逃生和救火方法,這樣才能安全逃離現常 早上八時三十分,我們去消防大隊參觀了他們的休息室、儲藏室、通訊室、供電室、消防車車庫等地方。
尤其是消防車車庫,里面那一輛輛鮮紅的消防車真好看。
消防員叔叔告訴我們,第一輛消防車幾乎每天都要出動,第二輛車上有二百多種用具,還告訴我們,第二輛和第三輛車全都是平臺等高灑水車。
另外還給我們介紹了消防用具。
有手電筒、防毒面具、消防衣等。
參觀完消防大隊,我感覺遇到災難不用怕,因為我身后有強大的祖國。
我們的祖國真偉大!祖國媽媽,我為你自豪。
祖國媽媽,我為你驕傲。
參觀消-防-隊,本來報名是要求4歲以上孩子的,我想這是出于紀律和理解力的考慮。
我幫我五歲的侄女報了,并申請是否可讓我女兒(快3歲)參加,我女兒在兩歲半時參加過一次消防演習,她平常對防災救護很感興趣,而且她的自律和專注性很強。
所以,媽網最終也同意了。
當天集合進入消-防-隊辦公大樓時,大家上樓梯就開始很吵,我當時就想,會不會影響別人工作和休息呢,如果進大樓之前工作人員先提醒一下大家就好了。
(開壞頭了!)坐下看演示的時候,大家很興奮,很吵,聽不清消-防-隊長說什么,我忍不住悄悄上去建議媽網的工作人員提醒一下大家安靜,工作人員和消-防-隊長的提醒太溫柔了,又小聲,又半說笑的樣子,大家根本沒當真,吵到后來放錄像都聽不清。
我覺得很不妥,不妥的不是我聽不清,坦白講,那天的演示和錄像,遠遠不夠我孩子參加的消防演習,甚至我平常跟她講的,所獲得的消防知識豐富。
我不妥的是現場的秩序。
我不妥的不是吵的孩子,是家長的教育。
猶豫了一下,我等到提問題的環節,舉手,大聲提問:“請問等會下去參觀的時候有沒有擴音器?”消-防-隊長愣了一下,搖搖頭。
我接著說:“那麻煩大家等會安靜一些,管好自己的孩子。
”因為我的聲音很大,現場安靜下來。
我繼續高聲說:“4歲的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吧,應該知道什么是紀律。
我孩子不到3歲,都能安靜的坐著看,關鍵還是看家長有沒有管吧。
……警隊、消-防-隊,都是紀律部隊。
什么是紀律?——如果消防員不守紀律,能不能在火災發生時,及時地趕到火災現場救人?人命啊!——很大件事的!……我們今天來參觀,除了學消防知識,也是懷著對消防員的敬佩,學習他們的勇敢和守紀。
希望家長能夠引導孩子,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 因為講得有點激動,我覺得我的臉都紅了,其實我一直挺怕在眾人面前發言的,基本上每次發完言都臉紅,或者手顫。
我這樣“多管閑事”,還可能受到白眼。
可是,我真的愛孩子,真的希望孩子好,臉面,其他人怎么看我,哎呀,不管了…… 兩天后,我問起我女兒和侄女這件事,我女兒說“媽媽太大聲,不好。
”我說,“我也知道大聲不好,我那天下午就喉嚨痛了。
那你知道,我為什么要大聲嗎?”
:珍惜生命 預防溺水家長反饋意見怎么寫
解答:首先說明“自己十分支持,并且會好好監督自己的孩子。
”然后再寫幾條自己的措施,如:“督促孩子不要讓他\\\/她在湖、江邊玩”“教孩子一些救護方法”等等。
最后再寫“謝謝老師、學校的配合”之類的即可。
補充:家長反饋意見就是家長對學校配合或對學校做法提出意見的途徑。
學校要家長反饋意見主要是為了希望家長配合,在學校之外監督孩子,讓孩子的安全受到更好的保障。
“家長對消防安全的建議”要怎么寫
具體點。
你這個問題從學校教育的點來闡述家長的建議,可這樣寫:
【第1句】:火災時,對未成年人(學生)主要是逃生,而不是去滅火。
學校應迅速組織其有序的疏散,學生也應訓練有序疏散。
【第2句】:對學校來說,要經常檢查其消防通道是否通暢。
【第3句】:學校應每月對其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滅火系統、消防給水系統等)是否完好有效
【第4句】:學校每月應檢查重點消防部位是否有火災隱患(比如:閱覽室、圖書館、食堂等)
【第5句】:學校應制訂應急方并每學期進行演練只想到這么多,你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完善下,把語言也重新組織下。
希望能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