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寒節氣優美句子
【第1句】: 小寒時節的美文抒寫心情
小寒,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每年1月5日至7日,視太陽運行到黃經285°時開始。
小寒的小,小寒的寒。題目有些模仿正如日中天的笑星小沈陽的口吻。
一個“小”,將以朔風、冰霜與雪花為代表的寒冬的嚴肅緩解了幾分,增加了些許輕靈和調皮。 小寒,若把她當作女孩子的名字,是最合適不過了,本身就有嬌小玲瓏的氣質,就如同小雪,有楚楚動人的意味。
只不過,這個小寒又非小雪能夠比得了的。小寒與大寒,若光從字面來判斷冷的程度,就難免要犯顧名思義的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說:“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意思是小寒節氣還不是太冷,要到半個月以后的大寒節,才算冷到了頂點。
其實不然。小寒一般在二九的第六天,再過三四天就是三九,可以說小寒節氣才是全年最冷的節氣。
為了御寒,我國的青少年在小寒時有一些特別的體育鍛煉方式,如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墻壁相互擠)、斗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斗)等。多數時小寒更冷。
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氣溫是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也可作佐證。
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這樣看起來,似乎古人的記載有些偏差。
但其實怨不得古人。節氣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黃河流域一帶,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并且冬季的小寒大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大暑相對應,所以便如此流傳下來。
在這個小寒節氣沒有到來之前,大地已經為我們鋪墊好了地凍天寒的氣氛。1月4日,一天一夜的大雪刷新了半個世紀以來北京的降雪紀錄;1月5日夜間和6日夜間,華北、黃淮、江淮、江漢等地的日最低氣溫達入冬以來最低,華北北部最低氣溫下降到零下3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p>
柳宗元的這句詩,該是小寒期間酷冷天氣的寫照吧。這個冬天,除了小雪節氣來的一場大雪,再也沒有看到雪的蹤跡。
因為沒有雪,“莫道隆冬無好景,山川草木玉妝成”的景象是難以看得到了。 但,這也沒什么遺憾的。
我們聰明的祖先早就為我們設計好了,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季還能感受生活的詩意。古人基于長時間的認識和把握,提出了著名的“二十四番花信風”說,即從小寒到谷雨共八個節氣,有一百二十天,每五天為一候,應一種花信(所開的花),共有二十四候,應二十四種花信。
特別喜歡“花信風”這個詞,喜歡這一個“信”字。風有信,似有德行,如期而來;花有信,似有靈氣,迎風盛開。
守信,是中國傳統最尊崇的一種美德。如期而至的春風,因遵守信用,被人們稱為信風、德風,也恰恰反映了中國古人萬物有靈、以德為上的觀念。
在小寒節氣之內共有三種花信,第一花信是梅花,第二花信是山茶,第三花信是水仙。 梅花自古就是詩人們詠贊不衰的題材。
人們或寫梅品質,或詠梅風姿,或繪梅神韻,或歌梅情懷,但大都借傲霜斗雪、不畏嚴寒的梅花以抒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笨芍^一語雙關,啟人心智。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冰天雪地的季節中讀這些梅花詩,真是暗香浮動令人陶醉!山茶呢?似乎應該在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在中原的小寒節氣里難覓她的倩影,盡管嶗山也有每年與苦寒相遇、在滴水成冰的季節里存活的叫絳雪的大山茶。“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笨础短忑埌瞬俊?,知道“大理有一種茶花,叫做‘十八學士’,是天下的極品,一株上共開十八朵,朵朵顏色不同,紅的便是全紅,紫的便是全紫,絕無半分混雜。
而且十八朵花朵朵形狀不同,各有各的妙處,開時齊開,謝時齊謝。”散文大師楊朔先生在《茶花賦》中曾用“春深似?!眮硇稳莶杌ㄖ疂饬覊延^,想來山茶也有一番風姿綽約、神韻天然的樸實之美。
看《天龍八部》,還知道山茶花又名玉茗,另有個名字叫做曼陀羅花。所以王夫人的莊園又叫曼陀山莊。
但有資料說,曼陀羅花和山茶花不是同一種東西。有的地區,把山茶花叫做曼陀羅樹。
曼陀羅是有毒的,作家亦舒似乎寫過這樣名字的小說。這一點,或許是金庸先生的筆誤了。
至于水仙,倒不陌生。這根莖像蒜頭一樣的花兒,卻有一大串極其好聽的名字:凌波仙子、玉玲瓏、金銀臺、姚女花……在中國的傳說中,水仙花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在希臘神話里,是美少年納西塞斯的化身,這天下第一美男子,因為迷戀自己的容貌郁郁而終。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水仙花對生活也挺簡單樸素,適當的陽光和溫度,只憑一勺清水,幾粒石子也就能生根發芽。
寒冬時節,百花凋零,水仙花卻葉花俱在,自然儀態超俗……除了上面的花兒,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寒流侵瘦竹,瘦竹節更堅……和這些傲寒植物一起裝點冬天景色的,還有那美麗異常的霧凇和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冰窗花呢!這樣的冬天還有什么可寂寞的呢? 與這些花兒相伴的還有節日。農歷十二月稱作臘月。
一般的年份,小寒時節往往與臘日相鄰不遠。小寒節氣中的“臘祭”在古代很重要,祭先祖與百神。
臘八則是釋迦牟尼成佛之。
【第2句】: 小寒節氣詩詞鑒賞大全 關于小寒著名詩句有哪些
【第1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第2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小寒(元?。?/p>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駐輿遣人尋訪后山陳德方家
【第3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黃庭堅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飄五老發毛斑。
城中咫尺云橫棧,獨立前山望后山。
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中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第4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寒夜(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第5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鷓鴣天(周紫芝)
讀盡牙簽玉軸書。不知門外有園蔬。
借令未解鑾坡去,也合讎書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滿斟長壽碧琳腴。
不須更問荊州路,便上追鋒御府車。
【第5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元?。?/p>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聚茅。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第7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早發竹下(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第8句】:小寒節氣詩詞鑒賞:小園獨酌(陸游)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
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
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第3句】: 描寫小寒的詩句
竇園醉中前后五絕句(陳與義)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竇家園里有鶯聲。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早發竹下(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第4句】: 小寒時節的唯美詩詞有哪些
【第1句】:竇園醉中前后五絕句
作者:宋朝,陳與義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竇家園里有鶯聲。
【第2句】:小寒食舟中作
作者:唐朝,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第3句】:早發竹下
作者:南宋朝,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第4句】:窗前木芙蓉
作者:南宋朝,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
未作愁紅怨綠看。
【第5句】: 關于小寒著名詩句有哪些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小寒》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駐輿遣人尋訪后山陳德方家
《小寒節氣》黃庭堅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飄五老發毛斑。
城中咫尺云橫棧,獨立前山望后山。
《寒夜》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鷓鴣天》周紫芝
讀盡牙簽玉軸書。不知門外有園蔬。
借令未解鑾坡去,也合讎書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滿斟長壽碧琳腴。
不須更問荊州路,便上追鋒御府車。
《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聚茅。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早發竹下》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小園獨酌》陸游
橫林搖落微弄丹,深院蕭條作小寒。
秋氣已高殊可喜,老懷多感自無歡。
鹿初離母斑猶淺,橘乍經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興足,豈須落佩與頹冠?
供參考。
【第6句】: 關于小寒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早發竹下》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第2句】:《蠟梅香》
年代: 宋 作者: 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第3句】:《窗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
未作愁紅怨綠看。
【第4句】:《望梅·小寒時節》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小寒時節,正同云暮慘,勁風朝烈。信早梅、偏占陽和,向日暖臨溪,一枝先發。時有香來,望明艷、瑤枝非雪。想玲瓏嫩蕊,綽約橫斜,旖旎清絕。仙姿更誰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籠月。且大家、留倚闌干,對綠醑飛觥,錦箋吟閱。桃李繁華,奈比此、芬芳俱別。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條謾折。
【第5句】:《夢中賦秋望》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閣小寒宜遠,林荒晚帶風。
遙山秋色外,獨樹雨聲中。
念起三生異,心傷萬境同。
此邦非我圣,隨意作流通。
【第7句】: 關于小寒氣節的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氣變化無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這時南方已熱,北方還冷,南北的溫度差別全年最大。
因此,北方的冷空氣,南方的熱空氣,常易發生沖突,造成鋒面,發展成氣旋。氣旋來了,天便下雨;氣旋去了,天又轉晴。
春季的氣旋最多,天氣也就變化無常,好像孩兒面,忽哭忽笑的樣子。 冬天的冷風、烏云,非??膳?,好像后娘的兇相。
這是因為冬天北風盛行,在福建省內,正是半穩定性極鋒來回往復的地帶,所以又多烏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膳碌?。 ——福建福清平潭《農家漁戶叢諺》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個節氣,在陽歷的月日是確定的,在陰歷是不一定的。
清明節在陽歷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陰歷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閏月的陰歷年,很可能在陰歷二月初。
那末,陰歷二月行的是陽歷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歷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說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廣西貴縣 清明谷雨,凍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節氣,天氣還是很冷的,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結果。 ——廣西貴縣 雨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據我國習慣,陰歷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認為是春的開始日。
在陰歷連續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陰歷十二月中,和陰歷正月初一隔著半個月的時光。這半個月在陰歷年底,還是冬天。
這就是“兩春夾一冬”的意思。 查歷年紀錄,長江流域在陽歷一二月之交,天氣最冷。
立春在陽歷二月五日左右,長江下游的最冷天氣行將結束,天氣就可變暖了。但是照習慣說:這時還是殘冬歲底的時候,所以有此一說。
——河南開封 未到驚蟄先動雷,四十八天云不開 相傳驚蟄是全年初雷之期,實際上不可一概而論,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遲;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遲。
假使那一年,南方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別強,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氣團既經北來,此后下雨的機會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這是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現象。但所說斷雪斷霜的日期,各地不同。
大凡緯度愈北,斷雪斷霜的日期就愈遲。例如斷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蘇常州 反了春,凍斷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陽歷二月初,這正是全年最冷的時候。
冷天下雨,因為潮濕關系,所以覺得格外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