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孤寡老人獻愛心感言
當上看望孤寡老人義工的感想的作文800字
孤寡老人”活動后的每個人都經不住時間的打磨,歲月情的,不管年輕時你有多么風總一天你會變老。
當你老了,你看重的還是身份,地位,和金錢嗎
你會不會為失去的什么而后悔
今天,我們去探望了一位孤寡老人,老人叫姜啟華,今年89歲 ,除了眼睛有點問題外,老人的身體很健康。
當我們到老人家里時,老人很熱情的招待我們。
她很健談,給我們講述了許多她的故事,我們知道老人年輕時當過民兵,和日本人做過斗爭。
那些曾經在電視上看到的故事,現在,從老人嘴里講出來,使我們更加確切更加真實的了解這段歷史。
老人還向我們講述了她的家人,從老人的言語中我看到了老人的孤獨以及對她的家人的思念。
我們不禁的落下了眼淚,老人不斷重復的告訴我們家人的重要,她叮囑我們要常回家看看,常與父母聯系。
看著滿頭白發的老人,我想起了我已經逝去的爺爺奶奶,當初的他們是不是也這樣的孤獨
當初的他們是不是總是在等待他們的兒女,等待他們的孫兒,等待者我們的歸來,等待我們的陪伴。
然而這些都無處考證了。
他們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即使要彌補也來不及了。
我想我要珍惜現在,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日子,珍惜每一通父母的電話。
不要到失去才知道珍惜,不要讓父母總在等待,時光匆匆,轉眼即逝。
現在的我,漸漸發現父母已經不在年輕,也許現在該是我為他們遮風擋雨的時候了。
歲月無情,誰都經不起歲月的打磨,當老了的那一天。
誰會陪在身邊
誰又會不會為失去什么而后悔
馮晶關于4月24日慈善義工服務總結報告4月24日我山東工商學院義工服務隊來到了位于煙臺市口腔醫院對面的一幢家屬樓,對住在里面的兩位孤寡老人進行探訪,我們分成兩個小隊分別來到了兩位老人家里,詢問了奶奶們的生活狀況以及健康狀況,從日常生活瑣事到國家大事,從老人們年輕的艱苦生活到現如今的幸福生活,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到對我們的告誡,奶奶們用樸實的語言的向我們訴說著這些生活經驗,年輕時他們是如何當民兵打鬼子的,過著怎樣的艱苦生活,現在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她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奶奶告誡我們要多做好事,不要勾心斗角的爭奪一些小事,應該學會寬厚待人。
就這樣在快樂氛圍下我們結束了我們的服務工作,臨行前奶奶們還叮囑我們要好好學習,做有用之才,為國家做貢獻。
人,是平凡的動物,人也終會衰老,有的老人會與家人安詳的度過自己的晚年,但也有很多的老人卻只能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生活。
他們雖然看起來樂觀開朗,但是實際在他們內心深處確無時不充滿著孤獨,他們需要像其他老人那樣的家的溫暖,他們要的只不過是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團聚。
雖平淡如水,卻情暖人心。
老人們的心思要我們義工們去體會和理解,老人們的渴望我們義工們爭先去滿足。
他們就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義工也將會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的對待他們,滿足他們的愿望,這也正是我們義工服務的意義所在。
也許現代的我們還可以到處逛逛,隨處玩玩,有使不完的力氣,有花不完的經歷。
我們用盡各種方法尋求刺激,可是對于年過花甲的老人們,他們的圈子在一天天的縮小,能玩的活動也在一天天的減少。
他們的身體等等限制了他們的活動,但并不意味著好動的心也停止了轉動。
他們也想用些方法改善下自己的生活。
他們并不稀罕那些大魚大肉,他們也不稀罕那些繁榮富貴,對于處于晚年的他們來說,能和別人聊聊天,回憶回憶年輕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認為義工是一個神圣的工作,對于大學生來說,做一名義工是一種義務不如說是一種責任,我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的行動就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動向,雖然我們做的很少,但我相信我們定能影響更多的人來加入我們的隊伍,義工們默默的穿街走巷,去過一個又一個的孤寡老人家中,為他們帶來問候,帶來希望,只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來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帶來明天的希望 。
在義工這條路上,我也將堅實的走下去,不論多么困難,我都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社會,我相信這也是每一名義工所想的,以后的日子還很長我們還在努力。
山東工商學院義工服務隊 宋曉洋 義工服務感受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義工服務工作的,開始來說都是感到很新鮮,來到那位奶奶家之后,感覺很親切,說實在的我的姥姥也是80多歲的人了,雖說子女比較多,也很孝順,但是姥姥始終不肯離開自己那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家,這里和姥姥家感覺差不多,所以來到這里的時候也很親切,我們剛坐下,奶奶便打開了話夾子,而我們并沒有開始說什么,這時我們才感覺到奶奶的孤獨,還記得剛在樓下準備的時候,奶奶已經打開門,伸出頭在看我們,那時心里酸酸的,后來我們了解到奶奶膝下無子,真正的孤寡老人。
在奶奶的家里,我們和老奶奶聊天的時候可能隊里很多人聽不懂煙臺話,在交流上多少有些不方便,自己是威海人,威海話和煙臺話差不多,所以自己也盡可能的用方言和老奶奶交流,希望不會讓老奶奶感到陌生,老奶奶從解放戰爭那時他們過的苦日子講到現在的生活,那樣的記憶猶新,老奶奶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過去,一下子有精神了,這時我才覺得自己選擇義工也真的是有意義的,正像自己一直認為的一句話,對于大學生來說做義工與其說是一種義務,不如說是一種責任,我們大學生應該學會擔負這種責任,來幫助孤寡老人,他們年輕時的拼死拼活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孤獨一人,靠著國家補助來生活,嘴里還一個勁的感謝國家,其實國家欠他們的太多了,我們也只是在盡自己的一份力罷了。
臨走前老奶奶還一直在讓我們好好學習,好好做人,這次義工服務讓自己感受了很多,一直覺得和這些老人的交流可以讓自己學到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鍛煉。
宋曉洋國商義工服務隊活動感悟四月二十四日上午,我隨國商義工服務隊來到口腔醫院附近的居民小區,探望了一位年已九旬的孤寡老人,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在一個不大的房子里。
房子十分整潔,我們來之前本合計幫老人收拾一下內務,如此看來讓我們有些無從下手。
呂老奶奶對于我們的到來顯得非常高興,雖然她老皺紋滿面,但我們明顯能夠從她的表情上看得出興奮與喜悅,這也使我對于自己的到來有了一絲成就感。
我們都十分的熱情,女同學們圍在老奶奶的身旁饒有興趣地聽著老奶奶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們男同學則忙著為老奶奶燒水 喂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臨近中午時,有兩位師姐分別提出為老奶奶洗衣做飯,老奶奶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欣然接受了。
一個下廚精工巧做的為老奶奶準備了豆面湯。
另一位也自費買了肥皂認真地洗著老奶奶的小褂。
就這樣,大家忙碌而快樂地度過了半個上午。
臨走的時候,老奶奶為感謝我們對她的探望, 也毫不吝嗇自己年邁身軀僅留的體力為我們表演了一段京劇《蘇三起諫》和《四郎探母》引得在場的我們連聲叫好。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我真正感到這些高齡老人的可愛,可敬與她們晚年喪偶和沒有人共同生活的孤獨與寂寞,這是他們生活無奈地空白,這空白需要有人來填補,這份義務當代大學生首當其沖,不可推脫,能作為義工代表大學生代表社會獻出這份愛心,我想這是我們的榮幸,當然假若我們不能像兩位師姐一樣會做飯,會洗衣服,我想老奶奶就不會飽食午飯、享用我們的關愛。
所以培養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養總有一天我們會用自己的本領與力量回報社會奉獻愛心。
幫助孤寡老人的感受
感恩的心,感謝有伴我一生,讓我氣做我自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人要學會感恩,因為懂得感恩,我們才能做好一個人,因為感恩,生活中,我們才常可以看到好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比如剛剛經歷的汶川地震,無數中國人為受難的同胞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又比如我社區組織的這次幫扶孤寡老人活動。
3月5日,是第42個學雷鋒日。
許多地方都相續開展了植樹、清理垃圾、慰問老人等“學雷鋒”活動。
我社區3月7日下午,在團委書記和主任的帶領下,我們志愿者來到長江二路167號附近的一位老奶奶家里,向她致以“三八”婦女節的慰問。
通過交談,我們得知,老人常年獨自一人居住屋子里,身邊沒有親人,她丈夫早年去世多年,也沒有子女,伴隨她度過幾十年艱苦歲月的只有一間臥室和一間廚房、一張長椅、幾件破舊的衣裳和一床被子。
老人已85歲了,但身體還算硬朗,只是腿不太好使。
她一直以遺屬費450元來維持幾十年的孤獨生活,直到居委會得知老人的情況后,老人才得到了大家的關注,關心。
我們派有志愿者定期來幫助老人打掃衛生、買買菜、訂報紙,雖然這些只是些零碎小事,但足以表現當代青少年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社會的奉獻和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發揚。
她的孤單寂寞輕輕拂過我們小小的心靈: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的生活,每當見到別人的笑容,積在他們心底深層的憂郁又會涌上心頭。
我們四肢健全,天資聰明,這已經是上蒼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讓這份“禮物”得以發揮,展示出它最耀眼的一面
我們陪老人聊天,我們感觸很多,“當今社會的老人越來越孤獨,當今的年輕人越來越灑脫”,我們希望能為老奶奶驅除孤獨感,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關注老人,讓他們感受晚年的幸福。
馬奶奶對我們很好,很熱情,我很感動,在這里我只想說對馬奶奶說:“奶奶您并不孤單,我們就是您的親孫子、孫女,您不能干的事我們幫您干,無論有任何困難,請一定要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全力去完成的。
” 感謝老人們,讓我們懂得更多的知識。
感謝這次活動,讓愛把我們和老人融合在一起。
讓我們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大聲說出我們的心聲:“讓愛播灑全世界”! 接下來就到表演節目的時間了,我們每個人輪流表演了小品、相聲、唱歌、朗誦等節目,馬奶奶看了我們的節目,樂開了懷。
她不但一邊看一邊笑,而且幾個平時不愛說話的奶奶也開始來勁了,她拿著麥克風,唱起了有濃郁民族氣息的家鄉歌、地方歌,雖然我們聽不懂,但還是可以看出他們很高興,很快樂。
在這次愛心行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關愛的力量是那么的偉大,它既可以使老人們感到快樂,同時也可以讓自己感到快樂。
他能給老人家帶出一份關愛,使他們感到有人關心他們,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感到溫暖,舒適和愛心。
求一篇看望后孤寡老人后的體會500字左右
(1)5月28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卻又是一個值得回憶的日子,今天我們志愿者在團委陳宗奎書記的帶領下,來到兵團三建慰問我們結對子的孤寡老人。
早上十點我們在機關門口集合,乘坐28路公交車前往兵團三建。
在小區門口,陳書記給我講述了具體細則,然后大家分組行動,前去孤寡老人家里。
看著年邁孤獨的老人們,心里的第一個感覺是:難受
雖然去之前心里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當我親眼看到時,還是難以抑制心中的心酸,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在應該安享晚年時獨自一人…… 來到家里,冷清的房子里一片沉寂,沒有一點聲氣。
于是,我們小心翼翼的和老人們交談,談論些他們愿意談論的事情。
畢竟我們不是記者,不是以強者的身份來看望他們,不是以強者的身份來給予他們同情,我們只是一個后輩,只希望用我們的努力讓老人們的生活能多一些鮮活的色彩,讓老人們的生活少一些憂郁。
隨后,我們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收拾家務。
老人們看著我們擦窗戶、掃地……心里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
看到我們的勞動成果,雖然是很小的幫助,但是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在和他們的聊天中,他們的言語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孤寡老人的痛苦,一個孤寡老人的孤單,他們需要大家的關心,大家的呵護。
孤寡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我們應該用那顆熱摯的心來溫暖老人心底的那塊“寒冰”。
他們的孤單寂寞輕輕拂過我們小小的心靈: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的生活,每當見到別人的笑容,積在他們心底深層的憂郁又會涌上心頭。
我們四肢健全,天資聰明,這已經是上蒼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讓這份“禮物”得以發揮,展示出它最耀眼的一面
時間總是很快的,很快就要和老人道別了,看著老人們用著期盼的眼光看著我我們,心中一種說不出的感受。
我們真心希望社會有更多的人群能去關懷這些老人,給他們一些幫助,在此,我誠懇的呼吁大家一起去關懷一下這些老人,別再讓你我成為下一個他們。
關愛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愛我們的明天,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善待天下的老年人。
尊老愛幼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何況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個孩子,請告訴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邊有一個老人,請走近他,讓他感受到晚年的溫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請率先垂范,與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識之士,請獻計獻策,為老年人營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們也年輕過。
年輕人,我們也將老去。
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自己.(2)2010年10月14日,南海執信中學全體“學生會”成員參加了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動。
身為其中的一員,我有許多感受。
剛走進敬老院,寧靜安詳的氣氛包圍著整個敬老院。
我們分了三批人分別在一、二、三層樓在看望老人。
老人們看到我們十分開心,都喜歡跟我們聊天,他們平時都十分寂寞,每天作息時間都是準時的,雖然活動比較豐富,但是還是有許多老人很孤獨,所以我們應多去看望他們,鼓舞社會各界人士來關注孤寡老人,奉獻我們的愛心,溫暖老人們的心
——團委副書記 李晗當我們進入飯堂的時候,一些老人們正在打飯,一些正在吃飯,他們看見了我們,有的露出詫異的表情,又有沒有感覺到,也有的露出奇怪的表情,但隨后他們可能想到我們是誰,便熱情地鼓起掌,滿臉笑容迎接我們到來。
這些老人大部分說白話,我去跟一個奶奶說話,隨即發現他說的是白話,我趕緊叫一個同學幫忙翻譯一下,原來她說的是叫我好好學習。
我心里確實有點震驚,我平時總是聽老師、家長叫我好好學習。
一個老到滿臉皺紋像刀刻深深在臉上的一位奶奶,她跟我說她92了。
還有一位奶奶收了我們送給她們的祝福之后,也會贈了一個祝福:“祝同學們學業進步—二姑媽祝福。
”最后我才知道她曾經是一名教師。
在我們快走的時候,我們去扶那位92歲的老人上樓,可是她堅決不肯,她說自己走鍛煉身體。
我看著她一個人 蹣跚地走著,一步一步是如此的辛苦,可是她仍不讓人扶,堅持自己走。
人老了,行動也跟著遲緩,但是他們的感情卻不會,他們孤孤單單地一個人生活在敬老院里,不管是什么原因,我都覺得我們要把最大的關懷送給他們,讓他們感受溫暖。
——團委宣傳委員 趙宣娜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我們學生會組織活動而且這次活動不是在學校開的,而是去西樵敬老院看望一些來人家們。
目的很簡單,去到那里的目標是讓老人們開心快樂。
跟他們聊聊天;說說話,讓老人院充滿“生氣”,帶些我們班手工的小禮品于祝福,希望他們天天開心。
我們分了三批人分別在一、二、三樓看望老人。
老人都很開心。
這次雖然準備有所不足,但是我們看見了他們的歡笑已經足夠了,下次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將會為他們表演節目。
其實老人院里的老人們真的很需要社會各界人的關懷、關心、關注,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子女辛辛苦苦地養大,卻得不到他們的一句問候,只能在老人院里想象在異國他鄉的子女。
只希望他們開心,他們開心就已經足夠了。
——社會實踐部部長 何美懿今天我們學生會組織活動,去了西樵敬老院看望老人家,與他們談談話,送點禮物。
我一上二樓就感到強烈的凄涼,沉悶感原來敬老院是這樣的,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當我看到走廊上有一排走在輪椅上,行動不變的老奶奶們,心里有種酸酸的感覺,讓人有一種照顧他們的感覺,面對我們的緊張和動作生疏,他們并沒有嫌棄,反而很高興的說:“有人唱就行。
”他們有正常過頭的生活方式,早上六點起床,晚上七點睡覺,每天自己拄著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到飯堂,很慢很慢,去完敬老院,我決定不會把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到那里,因為那里太悲涼,老人們都有種等死的感覺,兒女呢
瘦骨嶙峋,面黃肌瘦,有點慘不忍睹,既然那些老人來到了敬老院,我覺得我作為學生會的一員,應該多多陪這些老人度過這些有生之時起碼要讓他們快樂,唱唱歌聊聊天。
后來看到了躺在床上不能隨意走動的老人,實在不忍心難道他們在人生末尾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沒有原先的緊張,但心里有點難受為他們而難受。
人到了晚年被人稱為“享福之年”但是這些老人的“享年之年”在哪里呢
我看不到,我看到的是老人們那副哀愁的臉,以后應該讓敬老院充滿笑聲,多組織這樣的活動,下次來一定得學會粵語。
—— 學習部干事 潘穎茵 重陽前夕,我們懷著忐忑的心情跟著畢銳老師探訪了老人院。
在這家干凈安詳的老人院中,有一班熱情可愛的老人。
老人們經歷過了很多事情,本應該感到不行的他們仍然樂觀堅強。
看見我們送給他們的禮物時,他們很開心,不斷的跟我們說謝謝,還祝我們學業進步。
有位老教師還送我們幾個字這趟老人院之旅,雖然短暫,但我們十分愉快,希望下次能在擁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去探訪他們。
——宣傳部干事 葉蘊鈺
去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的日記200字左右
今天,爸爸組織我、姐姐、表哥一起去敬老院獻愛心。
我和哥哥姐姐拿出自己的壓歲錢,換成一些十元、二十元的零錢,為去敬老院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我們來到敬老院,已接近中午,老人們都在吃中飯了,我和哥哥姐姐一看,十分快樂,分成了三小隊,一起去發錢。
我來到一個老爺爺面前,微笑著對老爺爺說:“老爺爺,祝您馬年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是我的一點小心意,請您收下
”我將20元塞入了老爺爺的手中,老爺爺樂呵呵的看著我,滿臉慈祥的笑容:“孩子啊,謝謝你的一片好心,你真有愛心啊
那你的這點心意我就收下嘍
”我感到非常滿足,能為老人盡一點微薄之力,我真得意
這社會上,有千千萬萬的孤寡老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拿出一點壓歲錢,幫助幫助他們,為社會傳送一些正能量
愛心捐贈校服捐贈者感言
一份情、一份愛心、涓涓細流能匯成了江海,深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得美好人間.經過這次的募捐活動,我深深地感覺到募捐活動對于我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義工活動,更多的是一種磨礪,一種煅煉.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奉獻自己的愛心,體驗到途中酸甜苦辣,使是我們受益匪淺.出發前每個人都滿腔熱情,興致勃勃,到最開始募捐時我們突然支支吾吾了,怕被別人拒絕,怕被人質疑,后來認真想一下這或是鍛煉自己承受壓力的好機會,有什么可怕的,我們是為貧窮的老人獻一份愛心,這是我們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過路人從開始的不接受到后來的踴躍支持,特別是一個三歲小朋友,哭著要媽媽獻一份愛心,當媽媽給了他一塊錢投入我們募捐箱時他笑得很甜很甜,在他的笑容中,仿佛感受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后幸福.其中的酸甜只能自己體會,之前的再累再苦都是值得的,快樂所為大家共享。
差不多兩個小時,我們的箱子由一下子空的,到差不多滿了,募捐到了一千多塊,我們深知一千塊背后的意義是為素為謀面的陌生人傳遞對老人愛心,也許途中這一點累不算什么。
希望我們的這些愛心能為孤寡老人帶來一份溫暖。
吃虧是福,這是每一個義工都知道的,當老人流露最燦爛的笑容, 那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候,再多的金錢也換不來.希望這種愛心能源源不息地傳遞, 每個角落都有愛的影子
關愛孤寡老人活動感受應該怎么寫
關愛孤寡老人志愿活動總結藍天志愿志愿總結本周五下午,同學們都滿懷激情的在燦爛的陽光下等待出發。
這次我們要去安樂社區做志愿活動,去照顧那里的老人。
這些不是普通的老人,而是一群空巢以及殘障老人。
他們的兒女,都因為事務纏身而回不來、自己的老伴也早已去世。
對于老人。
我是向來有好感,因為我從小就跟我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和奶奶關系最好。
出發了,我們來到人潮人涌的輕軌站。
明知道,路途的艱辛、路途的遙遠,但是我們是非常開心的。
因為,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愛心傳遞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善良無助的人。
我們在路上,沒有想象的無聊,而是在一起歡笑在一起言語。
經過了40分鐘的車程和路程。
我們終于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安樂社區。
社區的領導隋洪志主任,我們去年就認識了。
人很好,非常熱情。
領導安排我們入戶服務。
其實當時有很多同學認為不妥,是不是打擾了人們的正常的休息。
我們就這樣懷著試探的心情,跟著隋主任挨家挨戶上門志愿。
第一家,是一個老奶奶。
露著和善的笑容,但是通過主任的介紹。
我們了解到,這位老人是一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
很多年沒有下床了。
平時只能在家秀秀刺繡。
平時一些家務,都是老伴一個人扛起。
再看看周圍,家里面沒有什么特別好的家具,都是破破爛爛的。
看著著實令人傷心。
有幾個同學,毛遂自薦、主動請纓留在這里,為這位老人收拾家務,同時我也被這些同學打動了,他們是多么的充滿愛心。
第二家,也是一位老奶奶。
她的老伴去世很久了,現在已經86歲高齡。
所以是一名空巢老人。
他的兒女,自身就很困難,所以老人都是一個人撐起家務,不想拖累他們。
這名老人,其實是我最喜歡的老人,老人很有活力,對我們十分好。
同時,還是我的老鄉,我去多么深厚的淵源啊第三家,是一名60歲老人,由于患上了腦癱所以生活不能自理。
長年收到自己老母親的照顧。
這位老人很有趣,雖然腦癱。
但是,人十分好,與小朋友玩的非常好,小朋友都喜歡他。
并且十分愛幫助別人,所以社區的人們都很喜歡他。
我們同樣派了幾名同學幫助他們做做家務。
我去的是第二家,我之前就去過,我們陪老人聊聊天。
老人,告訴我們許多生活的常識,我們懂得了許多東西和人生道理。
然后我們幫助老人擦擦窗戶,擦擦家具,掃掃地,拖拖地。
時間過得很快,大家都從各個家庭到指定目的地集合。
看見大家的眼神中疲憊帶有換了。
我知道了,我們大家都收獲這什么。
曾經有一位志愿者代表,曾跟我說過:“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發現這句活好對。
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志愿活動以后會越做越好
人數,會越做越多。
。
。
我相信,早晚這個社會,會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
。
。
。
幫助孤寡老人200字作文大全
今天,老師讓我和幾個同學去看望孤寡老人———陳奶奶。
一路上,我回想老師告訴我們陳奶奶的生活環境、身體狀況,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太想見到陳奶奶了
到了陳奶奶家,只見陳奶奶滿臉皺紋,個子矮矮的,銀白色的頭發,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看起來很孤獨……我把送給陳奶奶的禮物拿在手上,緊緊地靠在陳奶奶的身旁,與陳奶奶拍了一張合照。
拍完照片,我們進了她的房子里,她的房子既黑又小,還堆放了許多雜物,比起我們住的高樓大廈遜色多了。
我們問她:“你一個人生活覺得苦嗎
” 陳奶奶卻樂呵呵地說:“我雖然一人在家很孤獨,但是有許多好心的人關心我,就像你們一樣,我很開心。
“這時,我多么想對陳奶奶說:“陳奶奶,你要多保重身體,只要我們關心你,你就不會孤單的,我們會經常來看望你的,會時時刻刻想著你的。
”臨別時,我深情地對陳奶奶說:“我們不會忘記你的,會熱情地歡迎你去我們家、我們學校做客的
讓你感到世界充滿了愛心,讓你生活地快快樂樂的。
最后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春節快樂
”看著陳奶奶步履蹣跚的身影,我真心希望社會上有更多的人去關心孤寡老人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