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中的干將發(fā)硎來比喻什么
【第1句】: 少年中國說中的干將比喻什么
原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
譯文: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
干將、莫邪:古代寶劍名。鋒利的寶劍的代稱。
1軒轅夏禹劍劍氣指數:無窮大 —圣道之劍
2湛盧劍劍氣指數:10 —————仁道之劍
3赤霄劍劍氣指數:【第9句】:7 —————帝道之劍
4泰阿劍劍氣指數:【第9句】:3 )————威道之劍
5七星龍淵劍劍氣指數:【第8句】:8 —誠信高潔之劍
6和7 干將、莫邪劍氣指數:【第8句】:5 —摯情之劍
8魚腸劍劍氣指數:8 ——————勇絕之劍
9純鈞劍劍氣指數:【第7句】:5 ———尊貴無雙之劍
10承影劍氣指數:7—————精致優(yōu)雅之劍
【第2句】: 干將發(fā)硎的硎
硎xíng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硎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石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1
五筆86:DGAJ 五筆98:DGAJ 倉頡:MRMTN
筆順編號:13251113222 四角號碼:1260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784E
基本字義
【第1句】:
磨刀石:“刀刃若新發(fā)于~”。
詳細字義
〈名〉
【第1句】:
(形聲。從石,刑聲。本義:磨刀石)
【第2句】:
同本義 [whetstone]
刀刃若新發(fā)于硎。——《莊子·養(yǎng)生主》
胡不礪刃于硎以待?——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第3句】:
通“铏”。盛食物的器皿 [food vessel]
衣布褐,飯土硎。——《鹽鐵論》
【第4句】:
用同“型”。儀型;式樣 [type]
毋勞逖聽,請從近硎。——明· 錢肅樂《兩試序》
〈動〉
【第1句】:
磨 [whet]
斬材窾堅,液礦硎鋩。——唐· 劉禹錫《天論上》
【第3句】: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干將發(fā)硎”一句怎么讀
讀作:gān jiàng fā xíng
干將:gān jiàng。作為人名,因此念做“gān jiàng ”。指的是鑄劍師的名字,后泛指寶劍。
發(fā)硎,亦作“ 發(fā)鉶 ”,漢語詞匯。
拼音:fā xíng
原句:“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寶劍剛磨出來,鋒刃大放光芒。硎,磨刀石,指刀新從磨刀石上磨出來,十分鋒利,比喻初展抱負或剛顯露出才干。 亦猶言發(fā)掘整理。
擴展資料:
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寫于戊戌變法失敗后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xiàn)“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勵性。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參考資料:少年中國說_百度百科
【第4句】: 干將發(fā)硎怎么寫
干將發(fā)硎 干將--既是古代的名劍,也指春秋吳國時期的鑄劍高手。
硎指的是磨刀石。 在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里面“干將發(fā)硎”,后面還有一句,是“有作其芒” 全句的意思是寶劍剛磨出來,鋒刃大放光芒。
比喻初展抱負或剛顯露出才干。 全句位于《少年中國說》末尾: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表達作者強烈的進取精神以及對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的熱愛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