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教育孩子的感言
教子心得怎么寫
家長感悟怎么寫
【篇一:家長感悟怎么寫】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問題來共同探討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好的經驗。
以下是小編為各位準備的關于教育孩子的家長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家長心得體會一、敢于放手,做個“懶”家長。
我相信所有的家長都非常愛孩子,但愛孩子要有個度,過度的愛就是溺愛,就是束縛孩子的手腳。
適度地愛孩子,就是讓孩子嘗試孩子力所能及份內的事情,而不能替孩子包辦一切。
我女兒5歲多上學,剛開始走入學校,我也向所有的家長一樣特別關注擔心孩子會不會記作業,會不會整理書包,會不會削鉛筆,會不會做值日等諸多問題。
但我雖然關注和擔心,可是并不當面過問孩子作業的事情,只任她自己做作業,自己削鉛筆,自己整理書包,她的事情就由她自己處理,我只履行家長簽字的義務而已,也不給她檢查作業,以免她平時作業不認真,光等著家長檢查出錯誤來改,這樣會助長她馬虎的小毛病。
我女兒8歲開始就能自己做飯菜招待小伙伴,也能自己獨自走回家,自己坐公交車去學特長。
孩子的事情就應該有她自己來處理,大人過問多了,孩子就有了依靠,你催一點孩子就做一點,這樣一來孩子的家庭作業就變相地是家長的作業了,家長頭疼,對孩子還不利。
每個孩子都很優秀,要充分的相信孩子會做好他份內的事情,做個“懶”家長。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都是這樣慢慢培養出來的,他們的習慣也是平時一點一滴形成
家長送老師禮物,老師如何發信息感謝
當我們用文明的語言交談,和人平等相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以貌取人,不以權勢取人,不以財取人,這就是所謂的文明人,文明人講的‘人言人語’。
可是那些仗勢欺人,說話惡言惡語,污言穢語的人,為什么要稱做‘禽獸’
他們的話就叫‘鳥言獸語’呢
這和那些動物們扯上什么關系了
讀了這則故事,難道就不為小鳥小動物打抱不平嗎
故事大意麻雀和松鼠聽說人們看不起我們這些動物,說他們說的話都是高貴的,而我們講的話就下賤,相差很遠,他們說的話值得寫在書上,刻在碑上,或用電視廣播送出去,而我們不配。
為了證實這新聞是否真實,麻雀和松鼠決定親自調查一番。
都市的街道上“我們有手,我們要工作
”“我們有肚子,我們要吃飯
”全體人的喊聲融合到一起,非常響亮。
這兩句‘人言人語’并不錯啊,有手就要工作,有肚子就要吃飯,頂簡單頂明白的道理。
“不許喊
你們是什么東西,敢亂喊
再像狗一樣亂汪汪,烏鴉一樣亂聒噪,我們就不客氣了
”一群拿著木棍,腰里別著手槍的人說。
真的如同麻雀所想:人們把自己不愛聽的都稱作‘鳥言獸語’,小學教科書排斥‘鳥言獸語’也許就是為這一點。
講到這里,也就是如同麻雀說的,從自己嘴里說出的話都是‘人言人語’,而別人說了自己不愿意聽的話就是 ‘鳥言獸語’了
戰場上侵略者一方 用咱們的快搶,重炮,飛機,坦克,叫他們服服帖帖地跪在咱們腳底下,說什么保護自己的國土,真是豬亂哼哼,鴨子亂叫喚
保護國土一方 敵人來到咱們的土地上來了,他們要殺咱們,搶咱們,簡直比強盜還不如,咱們只有一條路,就是給他們強烈的抵抗。
哪怕只剩最后一滴血
正像麻雀的感動:如果我是人類,憑良心說,這里的人說的話才是‘人言人語’。
侵略者拿著自己所謂的文明的武器,到他們所謂的野蠻人的土地上做什么,燒殺搶掠,他們做的事情還稱得上文明嗎
所有的人們都把自己的話稱作‘人言人語’,根本不去理會別人的感受,而動物的‘鳥言獸語’一是一,二是二,用道理說話,這‘人言人語’和‘鳥言獸語’的區別就在這里。
人言人語是人類交流的語言,鳥言獸語是動物們的交流的語言。
我們不能把自己憎惡別人的話語歸結到鳥言獸語之中,畢竟在動物之中沒有所謂人類的污言穢語,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更不能把人的罪惡栽贓到動物身上。
育人先育己,為有一個和諧文明的環境,自己就不應出言不遜,甚至傷害別人。
教育孩子,首先從自己的言語做起,不能總是認為自己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想怎么教訓就怎么教訓,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做孩子的朋友,平等的對待孩子,只有這樣說出的話語才更具親和力,孩子也非常喜歡的接受。
孩子在家長的熏陶下,相信那些文明的‘人言人語’也會出自孩子的口中。
自評:讀過這則故事,經常出現一些不文明的語言,特別是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中,更不允許有不文明的言語,孩子的成長受父母的熏陶時間最久,做文明人,從自己做起,相信在家長的熏陶下,孩子一定會更優秀,說話時時都是文明用語,在這樣和諧文明的環境里,誰還會把‘鳥言獸語’列入不文明的范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