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站練聲感言
進學校廣播站心得體會
“最美的聲音” 用聲音詮釋生命,訴說心靈,第一時間捕捉熱點新聞,留心最新動態,這就是山東外國語學院的“校園之聲” 聽,月下風吟,信天卷云,林間鳥鳴,黃河浪驚…… 聽,書聲瑯瑯,洋洋盈耳,娓娓動聽,鏗鏘頓挫……手放在耳邊聆聽的姿勢,音躍在線符譜寫的瞬間,我抬頭遙望那片藍天,遙望藍天上漂浮著的那片云……校園之聲就如彩虹彼端那片風姿卓然的云彩,七種顏色連接不一樣的過去,揣著通往繽紛的夢想。
如蓮花在天際綻放,優雅地漂浮在一群擁有美麗青春的青年心中。
沉淀漂浮的不平,靜靜地聽一聽那個熟悉的聲音,那不一樣的過去還有繽紛的現在以及像橘黃色美麗的未來,一下子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傾瀉著沉香的氣息。
聽,那片云在啜泣。
他們在煩憂中摸索,一點一點的攀爬努力,沉重背囊的壓抑,他們揮去額角的汗珠,劃開云霧繚繞的幕紗,把那片云托上了銀灰色的天空。
啜泣聲驀然消失,滿意和幸福的聲音在校園里講述青春的激情。
聽,那片云在嘆息。
他們在徘徊中前進,一步一步的努力突破,稚嫩步履的猶豫,他們緊握同伴的雙手,推開布滿塵灰的舊門,把那片云引向了蔚藍色的穹宇。
嘆息聲悄然離去,自信和陽光的聲音在校園里宣召青春的奇跡。
聽,那片云在絮叨。
他們在前進中駐足,一刻一刻的回頭審視,不安心思的煩憂,他們熔鑄戰友的熾心,架起色彩明快的彩橋,把那片云捎上了青春色的天際。
絮叨聲隱隱消散,沉穩和欣喜的聲音在校園里回蕩年輕的狂想曲。
成長是這樣一個艱難的過程,然而有這樣一群熱愛聲音熱愛廣播的青春同路人,校園之聲就在這群青年的努力中慢慢地在天空中綻放屬于她的精彩......聽,那片云在歡笑。
我們在微微倦意中同嬉鬧,揚起年輕的面孔,看嬌俏的倩影,看她朦朧又清晰的昨天,看她稚嫩又堅強的過去;看她蕩漾著的安詳與平靜,看她綻放著的希望與回憶……我們這群有個共同夢想的青春同路人就這樣滿懷激情地把那片云裝進了年輕而富有生命力的心靈,任歲月的輕風吹過我們清晰可數的足跡,盡情放飛我們的夢想,用心吐字,用愛播音,也遙望那片云更加美好的明天。
音樂在線符譜寫的瞬間,手放在耳邊聆聽的姿勢,聽時政新聞的最新動態;青春賽場的激揚旋律;異域風情的五彩世界;文海書苑的墨香印記;光影樂風的時尚經典;情感棲息的暖暖溫馨……輕輕的,那一聲叩響校園青春之門的“傾聽來自校園的聲音,感受來自校園的激情”耳邊回響,載著那片云樸實而絢麗的色彩飛翔在清新的空氣中。
一學期即將過去了,廣播站一學期的播音、導播工作也告一段落。
回頭看看,由于新生力量的融入、節目的改版、廣播質量的提升,廣播站工作日趨完善,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渴望更長遠的發展。
對于廣播站,每天30多分鐘的節目,也許很多同學并不了解這背后的勞動和付出。
以每天中午的午間新聞為例,每天我們要奔走在7樓之間,每一期的節目,需提前三天擬定主題、確定感情基調和表達內容,然后各成員收集資料、找素材、寫播音稿,提前一天把文章熟悉。
之后的播音過程更不允許有任何的瑕疵,開弓沒有回頭箭,沒有重新再來的機會。
一般我們從剛放學就要急急忙忙的跑上那對于我們來說的“黑色天階”,因為沒有電梯,所以每天我們都要從負一樓爬上7樓,我們曾想過退出,但想到以前培訓是練基本功時也就釋然了。
所以每一期節目,都是一個組或多個組全體成員精心準備的結果,從來沒有過偷懶、從來容不得缺陷,而我們不求任何獎勵,只希望能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幫助,為同學們帶來一些歡樂,讓同學們在每天的生活和學習中能有一個好心情。
作為12級的成員,我們加入廣播站已經將近一年,在學姐學長的照顧、各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中,我們成長很多,在那里沒有炫麗的舞臺,只有揮灑的汗水;沒有勾心斗角,只有家的溫馨。
清晨短訊里總會有來自兄弟間的問候和鼓勵,在這里總是會想起曾經一樣教過我們的學姐學長,09級的學長畢業了、10級的學姐即將走了、11級的學長學姐逐漸退居二線了,12級的我們變成了頂梁柱,肩上的擔子是越來越重了。
看著12級的我們從一點點熟悉播音工作,直到現在完全可以獨擋一面,心里很是欣慰,廣播站是一個團結溫馨的集體,我們一起成長,一起為營造良好的校園氣氛而努力。
加油,廣播站
在閑暇之余請細心聆聽那來自7樓播音間的聲音
播音感言怎么寫
我是2008級播音與主持 專業的 ,很榮幸可以站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回味剛剛過去的那充實而又難忘的實習生活。
我所在的實習單位是< >。
在 的 時間,可以說是每天都有成長、每天都有收獲。
月,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立在國家電臺采訪、寫作、口播和制作傳輸的“準記者”、“準主持人”; 月,我從一個毫無經驗的0起點學徒成為一個實習單位鑒定中認可和稱贊的“中央臺上手最快的實習生和最多產的實習生。
” 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使我對未來的新聞生涯充滿豪情與信心,讓我的理想更加堅定。
我是今年 月來到 臺記者中心北京站的。
我很慶幸可以分配到這樣一個部門開展工作,因為在這里,可以讓播音主持的學生實現采編播合一的夙愿。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針對北京市發生的重大時政新聞進行采訪、錄音、寫稿、口播、合成和終期傳輸。
在這樣一個崗位上,我可以實際操作廣播節目運作中除編審環節外的每一個流程。
同時,很多重大時政新聞外的其他消息還要加工成網絡新聞稿向 廣播網和國際在線兩大網站供稿。
所以我說,在這個部門自己的身份有4重:廣播記者、廣播播音員、廣播制作和網絡編輯。
每天近12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讓我體會著新聞傳播工作的艱辛,但每天的艱辛換來的卻是第二天清晨,億萬聽眾收音機里《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中傳出的自己的聲音和文字以及各大著名網站相繼轉載自己的報道,這種職業的自豪感和認同感早已超出了艱辛的價值本身。
媒體的兩大重要職責,其一是傳遞主流聲音、唱響主旋律,第二是開展輿論監督、傾訴百姓疾苦。
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來講述我的故事。
中間填寫什么內容就是經歷的事情一路走來,一個個人,一件件事,仿佛都近在眼前,是他們教會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他們讓我感受到國家的強大,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更讓我由衷地熱愛自己的專業,堅定了自己不惜一切投身這個熾熱事業的信念。
從這件事我深深意識到,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所要肩負的責任。
那是多少雙眼睛的守望,是多少雙無助的手對你的期盼。
這件事也增強了我的職業自豪感,新聞人的聲音與文字,可以改變和影響社會的進程。
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 學院領導和各位老師三年來對我們的教誨,循循善誘的專業老師們讓我們將新聞理想薪火相承、可親可近的學工組老師們給我們后方最有力的支持與幫助。
我還要特別感謝 級播音主持班的導師兼播音專業課老師 老師,我們是你第 屆的學生,你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都獻給了 播音這三年的成長,清晨你帶著學生練聲,傍晚你帶著學生試鏡,如今我們這個集體已經從進校時的稚嫩成長為今天的省級先進班集體。
學生有今天的豐碩成果, 老師功不可沒
太多的感謝匯成一句誓言,今日 播音,明日傳遞中國聲音
謝謝大家
怎樣練習播音發聲
.首先是呼吸問題.播音員要胸腹結合呼吸.盡量用鼻子吸氣,把氣吸到肚子里,感覺兩肋漲滿的感覺.當然,如果很著急的話,恐怕練氣息是來不急了.我想你應該聽過播音腔吧.注意普通話的調值,讓感覺有點拿腔作勢就好.另外,如果你的稿件是專題類的,也就是要抒情點的,在普通話的基礎上,可是盡量抒情..但是如果是新聞類的,建議你加快語速(保持在每分鐘250字左右)找到新聞的感覺.早上起來,按著腹部大喊”嘿.嘿”感受氣息的運用平時多練唐詩.可以夸張點的練習練繞口令的時候,注意口舌的力度
怎么做好廣播員?
第一、口部訓練口腔靈活,說話才利索。
有沒有感覺早晨起來說話沒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順當
當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當然沒那么靈活。
所以做做口腔體操,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嘴巴——
【第1句】:口的開合練習張嘴象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
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頭自然放平。
做這個練習,克服口腔開度的問題。
【第2句】:咀嚼練習張口咀嚼與閉口咀嚼結合進行,舌頭自然放平。
【第3句】:雙唇練習(這個練習還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雙唇閉攏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轉圈雙唇達響
【第4句】:舌頭練習舌尖頂下齒,舌面逐漸上翹舌尖在口內左右頂口腔壁,在門牙上下轉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舌在口腔內左右立起舌尖的彈練,彈硬腭、彈口唇舌尖與上齒齦接觸打響舌根與軟腭接觸打響第二、氣息控制訓練沒有氣息,聲帶不能顫動發聲。
但只是聲帶發出聲音是不夠的。
想要嗓音富于彈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斷供給聲帶氣流。
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氣息控制的方法,幫助大家控制氣流,進而控制聲音。
一、吸氣后兩肋擴大,橫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是朗讀時應該掌握的方法。
這種呼吸活動范圍大、伸縮性強,可以使氣息均勻平衡。
理想的狀態是做到“吸氣一大片、呼氣一條線;氣斷情不斷,聲斷意不斷”。
練習方法:
【第1句】:慢吸慢呼總體的要求——站穩,雙目平視前方,頭正,肩放松,象在曠野呼吸花香一樣,慢慢吸足氣。
要感覺到腰腹之間充氣膨脹,氣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
保持幾秒后,輕緩呼出。
可以在呼氣的時候加入以下練習:呼氣時練習xiao lan(拼音小蘭),一聲聲漸漸遠去;或者數數
【第1句】:
【第2句】:
【第3句】:4……,嘴上用力,發音之間不要閉住聲門,不要跑氣換氣,數得越多越好。
【第2句】:快吸慢呼快速短促地吸氣,并保持氣息;呼氣時緩緩呼出,配合聲音,平穩均勻。
培訓講課過程經常用到這個方法。
呼氣時,可以通過以下發聲練習:巴 拔 把 爸 低 答 底 大夸大上聲練習:好 美 滿 想 仰 場……換氣練習:廣場上,紅旗飄,看你能數多少旗,一面旗,兩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相聲小品里的“數來寶”經常用這個形式,大家可以觀察演員的呼吸。
二、強控制練習要求氣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氣要均勻、通暢、靈活。
強控制練習需要一點聲樂練習知識,在這里不好介紹。
大家可以回想:里喝酒唱歌那一段,最后結尾有個“啊——哈,哈,哈,哈哈哈……”基本的感覺就是這樣。
要體會隔肌和腹肌的作用,發聲的時候氣息是應該下沉的。
參考練習詩詞:岳飛,,陳然播音員在播報簡訊的時候,一般都用強控制。
三、弱控制練習
【第1句】:吸氣深呼氣勻。
緩慢持續地發出ai uai uang iang 四個音。
【第2句】:夸大聲調,延長發音,控制氣息。
花紅柳綠 H--ua H—ong L—iu L—v (發音時,聲母和韻母之間氣息拉長,要均勻、不斷氣)
【第3句】:通過夸大連續,控制氣息,擴展音域。
參考練習詩詞:李白,孟浩然等。
氣息控制訓練可以把握“深、通、勻、活”四字方針,注意氣息和內容的結合。
單純的語音、氣息訓練效果并不好,需要大家在實際朗讀過程中不斷體會、運用。
第三、共鳴控制訓練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越在嘈雜的地方,我們說話越大聲,結果聲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
其實培訓的時候也有,如為了讓別人都聽到,尤其人多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就提高音調嗓門,不久就有“失聲”的感覺。
其實好的用聲者,使用在聲帶上的能量只占總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發音器官的形狀和運動上面。
在產生共鳴的過程中,共鳴器官把發自聲帶的原聲在音色上進行潤飾,使聲音圓潤、優美。
科學調節共鳴器官可以豐富或改變聲音色彩,同時起到保護聲帶的作用,延長聲帶的壽命。
朗讀的發聲中,多采用中聲區,而中聲區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這就決定了用聲的共鳴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鳴為主。
在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鳴腔。
一般提到的共鳴腔有頭腔、鼻腔、口腔、胸腔,這四個共鳴腔最基本。
聲樂學習中還有提到腹腔共鳴,不過有些人不贊同這個提法。
除了口腔共鳴為主之外,胸腔共鳴是基礎,可以加多一點,如果有高音的時候,增加呼吸量,發揮一點鼻腔、頭腔的作用更好。
要想聲音圓潤集中,需要改變口腔共鳴條件。
發音時雙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開牙關,喉部放松,提顴肌、頰肌、笑肌,在共同運動時,嘴角上提。
可以通過張口吸氣或用“半打哈欠”感覺體會喉部、舌根、下巴放松,這時的口腔共鳴會加大。
在打開口腔的時候,同時注意唇的收攏。
【第1句】:口腔共鳴訓練口腔共鳴發聲最主要的一點,是發聲的時候鼻咽要關閉,不產生鼻泄露。
通過下列練習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基本都是以開口元音為主練習:ba da ga pa ta kapeng pa pi pu pai普通話的四個聲調,準確的叫法是第一聲 陰平;第二聲 陽平;第三聲 上聲;第四聲 去聲。
我們在進行聲音訓練的時候,多用陰平聲調進行,這樣有利于體會聲音和氣息。
詞組練習:澎湃 冰雹 拍照 平靜 抨擊 批評……嘩啦啦 噼啪啪 咣啷啷 撲嗵嗵 胡嚕?!鞓?宣紙 挫折 菊花 捐助 吹捧 烏鴉……繞口令:山上五株樹,架上五壺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條褲,伐了山上樹,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褲。
【第2句】:鼻腔共鳴訓練鼻腔共鳴是通過軟腭來實現的,標準的鼻輔音m,n和ng就是這樣發聲的。
有人覺得鼻音重顯得聲音好聽、有厚度,但是過多的鼻音有如感冒,是不好的。
發 a i u 的音,加點鼻腔共鳴體會加鼻輔音 ma mi mu na ni nu詞組練習:媽媽 光芒 中央 接納 頭腦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
【第3句】:胸腔共鳴訓練胸腔的空間及共鳴能量大,發出的聲音有深度和寬度,聲音更渾厚、寬廣。
“a”元音直上、直下、滑動練習詞組練習:百煉成鋼 翻江倒海 追悔莫及 ……小柳樹,滿地栽,金花謝,銀花開。
【第4句】:頭腔共鳴、腹腔共鳴基本在說話過程中用不到這兩個共鳴。
男聲發高音,體會聲音從眉心發出的感覺。
基本來說,做好胸腔、口腔、鼻腔共鳴,演講、朗讀綽綽有余。
第四部分、聲音彈性聲音具有伸縮性和可變性,這就是聲音的彈性。
有了彈性的聲音才能適應思想感情的變化,也才能適應講課內容的需要。
聲音彈性的訓練比較簡單,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
【第1句】:擴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氣息。
練習時,注意聲音的高低、強弱、虛實、剛柔、厚薄、明暗等變化。
A、a、i、u、由低音向上滑動,再從高音向下滑動。
B、\\\/a\\\/、\\\/i\\\/繞音,螺旋式上繞、下繞練習;C、遠距離對話練習,練習時隨時改變距離。
甲:喂——,喂——,小芳——乙:噯——甲:快——來——啊——乙:怎么了——呀——甲:一起去看——電——影——吧乙:好——啊
【第2句】:夸張聲音,加大運動幅度,用丹田氣發聲。
快板是最明顯的例子,想象說快板的演員發聲的狀態,自己找一段快板試試,體會聲音的彈性。
第五、吐字歸音訓練普通話音節分為聲母、韻母、聲調,也可叫做字頭、字頸、字腹、字尾、字神。
在這里,我不對這些具體音節的發聲要求作闡述,大家可以從這些字眼看出,要想說出的聲音具備“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吐字歸音是要從張嘴、運氣、吐氣、發聲、保持、延續到收尾的一系列控制,所以不要隨便,也不必拘謹,培訓師做到吐字清晰就基本夠了,更上層樓,就要勤于練習。
吐字歸音的練習,基本都是通過繞口令進行的。
從系統鍛煉的方法來說,它通過不同聲母、韻母的發聲位置、氣息和韻尾,可分為:雙唇音、唇齒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翹舌音、平舌音;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還有就是十三轍訓練。
在這里推薦一些繞口令給大家參考練習:白石白又滑,搬來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河里有只船,船上掛白帆,風吹帆張船向前,無風帆落停下船。
老唐端蛋湯,踏凳登寶塔,只因凳太滑,湯灑湯燙塔。
這是蠶,那是蟬,蠶常在葉里藏,蟬常在林里唱。
在進行十三轍練習時,中國古代的詩辭歌賦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很容易找到,不再敷述。
有意識地練習肯定對我們的發聲吐字有幫助,我們不一定專門找時間、地點、材料,進行很正規嚴肅地訓練才可以,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利用:比如上下班的公車上,聽廣播、廣告、報站;家里看電視、看新聞,跟著播音員一起播報;看文藝晚會,觀察相聲、評書、快板等演員,適時模仿一點……要想讓受眾接受自己,除了必要的知識外,一些生動的語言、表情、表演等,也是吸引他們的因素。
這些訓練也可以通過上述的練習,達到融會貫通。
第六、用聲與嗓音保護
【第1句】:朗讀用聲要求朗讀語言要求要準確、鮮明、生動,富于表現力和感染力。
我們不能象平時說話那樣,在朗讀的時候要根據文章內容的不同,用不同的聲音色彩來處理。
為了使受眾都能聽到、聽清,朗讀者往往都會加大音量(除非借助話筒音響等設備),用聲時一定注意氣息運用,讓聲音更加飽滿、渾厚,穿透力更強,并有效保護嗓子。
【第2句】:嗓音與情、聲、氣在播音課程里,有“情取其高,聲取其中,氣取其深”的說法。
其實在培訓過程中,這三者的關系也是如此。
有些人在朗讀前要么過度緊張,要么滿不在乎,沒有“情”怎么有“義”、怎么感染別人呢
所以有必要提前讓自己做好準備,調整情緒,早一點進入狀態,發揮良好的精神。
有的人,發聲時狀態、姿勢不正確,比如下巴太用力、嗓子喊,或者胸部拘謹,導致發出的聲音擠、捏、窄,沉悶、暗啞。
培訓的時候,我們要做到:高音不喊,低音不散。
只有把氣、聲、情互相配合、巧妙運用,才能讓我們的聲音吸引學員,又能保護我們的嗓子。
【第3句】:嗓子的保護方法A、堅持鍛煉身體,游泳和長跑是最有效的方法,使用正確的方法堅持練聲,循序漸進;B、練聲時,聲音由小到大、從近到遠,從弱到強,由高到低,避免一開始就大喊大叫損傷聲帶;C、保證充足的睡眠是保護聲帶的最好措施;D、生病尤其感冒的時候,盡量少用嗓,此時聲帶黏膜增厚,容易產生病變;E、女性在生理周期或者其他原因鼻、咽、聲帶充血的時候,禁止練聲;F、盡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膩、甜黏、冷熱刺激的食品也是嗓子的殺手,煙酒也要避免;G、堅持用淡鹽水漱口,可以消除炎癥并保護嗓子;H、中藥:胖大海+冰糖,還有金嗓子喉寶、西瓜霜、草珊瑚含片、清音丸等,都是不錯的藥物。
【第4句】:常見錯誤發聲及糾正1)、悶暗音色:沉悶、缺少光澤(亮度)。
原因:口腔肌肉松散,牙關不開。
這樣的發聲沒有共鳴,給聽眾有聲無字的感覺。
糾正:A、加強21個聲母的重點練習,同時與開、齊、合、撮四呼結合起來練習,全面鍛煉口腔;B、雙唇音\\\/b、p、m\\\/與開口呼韻母相拼的音節練習,速度放慢,出字有力,韻腹拉開立起,收好字尾 b-ang-bang(棒) p-ang-pang(龐) m-ang-mang (忙) b-ai-bai(百)C、如果遇到發音部位靠后的聲母、韻母,應該有意識地往前送,不影響音色的前提下,發音部位前移。
D、四字詞練習:花紅柳綠 錦繡河山 山明水秀 心知肚明E、繞口令2)、喊叫音色:尖銳、刺耳、粗糙,有時跑音原因:盲目追求高音造成,呼吸部位淺,舌根、頸部、下腭肌肉緊張,喉嚨被卡緊解決:A、調整好呼吸,吸氣部位要深,呼氣控制,提起軟腭,舌根及下腭要松弛;B、不要加強高音,使聲音走向向低寬發展;C、從自己最自然的中聲區,發a o e i u v 六個主要元音的延長音,聲音要拉開立??;D、平時多練習一些柔和的詩歌、民歌、短句等3)鼻音音色:暗淡、枯澀,象感冒聲,鼻子堵塞原因:口腔開度不夠,軟腭無力塌下,舌中部抬起使部分氣流進入鼻腔,從而失去了部分口腔共鳴糾正:A、關閉鼻腔通路,用半哈欠的感覺將軟腭提起,放松舌根、牙關,讓后聲腔的開度加大;B、用上述感覺發六個單元音的延長音,發音總趨勢是下行的感覺;C、將16個鼻韻母中的主要元音與比鼻韻尾作拆合練習:ang-a-ng uan-u-a-n ong-n-g ing-I-ngD、注意少練的音節:有鼻音的人初練聲應該少練\\\/m、n\\\/聲母開頭的音節和\\\/n、ng\\\/結尾的音節。
4)、捏擠音色:單薄、發扁,聲音象從口腔中擠出原因:由于舌根下壓或舌根僵硬造成喉嚨捏緊造成。
此時軟腭放得太低,口腔不開。
也有人為了追求聲音明亮、靠前的效果,喉嚨自然吊高升起,產生擠捏。
這樣的聲音加大聲帶負擔,影響聲帶活動范圍,很容易損壞嗓子;解決:A、改變不正確的呼吸方法,采用胸腹聯合呼吸法,氣息要有一定深度;B、發音時采用自然張口,下腭要放松,抬起軟腭,放松牙關。
元音練習。
C、練習,注意字頭發音短暫,主要時間用在“韻腹“的拉開立起階段ba pa da ta bang dang zhang chang shang bu puD、短語 偉大中國 鳥語花香 驚濤駭浪 翻江倒海E、夸大三聲練習: 好 美 滿 想 養 廠 請 跑5)喉音音色:生硬、沉重、彈性差原因:氣息短淺,上胸部緊張,舌根用力,后聲腔開得過大。
這樣嗓子容易疲勞損傷。
糾正:A、舌頭活動部位要準確,一般舌頭的活動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注意放松喉嚨;B、兩肩放松,調整好呼吸,發音時,頭位不要過于壓低,讓音波在口腔中輕輕上提;C、張口吸氣或“半打哈欠“的感覺體會喉嚨、舌根、下腭放松的感覺;D、加強唇舌的練習,如\\\/b、p、m、d、t、n、l\\\/和韻母相拼的音節;E、短詩,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以上聲音問題并非全部,其解決方法也僅供參考。
其實從實際工作用聲角度來說,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氣息太淺和發音位置不正確造成的。
胸腹聯合呼吸法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練好的,除了堅持訓練之外,在朗讀過程中從有意識使用、練習,到自由運用,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是長遠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音位置靠前靠后,都會是發音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聲音也變得暗沉。
放松喉頭、舌根,提高軟腭,讓聲音在中聲區位置發出肯定是最舒服也最自然的狀態,音色也會更好。
也許你說話有地方口音,也許你的音色不夠圓潤;也許你用嗓過度聲音嘶啞,也許你朗讀得沒有新意……不妨科學系統進行聲音呼吸的訓練,讓我們的朗讀真正做到“有聲有色“。
第二部分 發聲的分項訓練朗誦訓練與提高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當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萬萬不可急于求成。
忽視基本功的訓練,幻想一步到位,是辦不到的。
應先從分項訓練開始,即從語音、語調、語氣、等項訓練做起,一項一項地練,才能有所作為。
一、語音訓練普通話是科學語言體系,它嚴謹、豐富、優美、悅耳、又很強的節奏感與自然和諧的音韻美。
普通話的標準包含語音、語匯、語法三大方面。
成人學習普通話則應一般把重點放在語音上,即在掌握北京音的練習上。
【第1句】: 發音訓練人類發音,沒有單獨的發音器官,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來做發音器官的。
發音器包括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口腔和鼻腔三個部分。
其中,除了聲帶外,其他所有的發音器官都是“兼職”。
說話時,橫在呼出氣流通道上的兩條聲帶,迅速地一開一閉,把穩定的氣流切成一串串的噴流,進而轉換成聽得見的峰音,隨著舌、唇、腭等器官的運動,不斷改變聲道的聲學性質,將峰音變成能區別的語音,通過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組成的共鳴器放大而發出聲音。
這就是發音的全過程。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發音效果如何,與呼吸、聲帶、共鳴器等有著直接的關系。
為此,在發音訓練中,著重要進行下列訓練。
(1)呼吸訓練。
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
充足、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
有的人講話或唱歌聲音洪亮、持久、有力,人們贊嘆說,他(她)“中氣”很足,相反,有的人說話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氣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像蚊子嗡嗡叫一樣,使人難以聽清,這種人則“中氣”不足。
其間除了身體素質的區別外,還有一個氣息調節技巧問題,即呼吸和講話的配合、協調是否恰當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說話是在呼氣時而不是在吸氣時間進行的,停頓則是在吸氣時進行的。
如果是持續時間較長的講話或朗誦,必然要求有比平時更強的呼吸循環。
二、語氣訓練語氣是體現朗誦者立場、態度、個性、情感、心境等起伏變化的語音形式,它是思想感情、詞句篇章、語音形式的統一體。
有了恰當的語氣,才能講出一連串聲音符號,生動、正確地反映出朗誦者的本意。
語氣具有綜合性,既包括聲調,句調,還包括語勢。
在下面的聲音技巧里面,我們會講到,語氣是多種多樣的,朗誦時要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來選擇語氣。
這里,我們從實際運用的角度來練習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語氣。
【第1句】: 從語言的基本單位——語句的句型來說,有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四大類。
因而在朗誦時,相應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祈使語氣的區分。
我準備明天到北京出差。
(這句話顯然是個陳述句,讀這句話,要用平鋪直敘的陳述語氣)你怎么還沒有去上班呀
(這句話是個疑問句,讀這句話,要用疑惑不解,由衷發問的語氣)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這句話是感嘆句,讀這句話,要用帶有真實情感,有感而發的感嘆語氣)放下武器,把手舉起來
(這句話是祈使句,讀這句話,要用聲色俱厲,用命令這種祈使語氣)
【第2句】: 從語句表情達意的內容來說,有表情語氣、表意語氣,表態語氣的區分。
1)表意語氣。
通過這種語氣,向聽眾百哦打字機的意見,意思。
用這種語氣講話,句子中通常有相應的語氣詞,它或者獨立成小句,或用于小句末尾,或用于整個句子的末尾。
如:對此,你的意見如何呢
(反問)你真的事先一點也不知道嗎
(質問)你不要一意孤行,執迷不悟啊。
(提醒)排長,敵人上來了,打吧。
(催促)您把那本書借給我看幾天吧。
(請求)站住
否則我就開槍拉。
(命令)你上哪
(詢問)你昨天怎么曠課啊
(責備)2)表情語氣。
通過這種語氣,向聽眾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句子中通常也有相應的語氣詞。
哎呀,這下子可好了。
(喜悅)日本鬼子真是壞透了。
(憤恨)他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死的太早了。
(嘆息)這一仗打的真漂亮啊
(贊嘆)哦
我終于弄明白了。
(醒悟)呸
你這個無恥的叛徒
(鄙視)3)表態語氣。
通過這種語氣,想聽眾表達自己的某種態度。
句子中有時也用語氣詞。
他確實盡了最大的努力。
(肯定)這件事恐怕難以辦到。
(不肯定)我不希望看到那樣的結果。
(委婉)你認為這樣做行嗎
(商量)這種意見是錯誤的。
(否定)此外,從表達方式來說,又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不同的方式,它們各自的語氣也不一樣,還有,從所表達的內容和其中蘊含的表達者的思想感情來說,更是千差萬別,因而所用語氣的平轉急緩,張弛高低也各不相同,變化萬千。
三、朗讀訓練朗讀訓練可以使我們逐漸掌握漢語語法規律,培養敏感的語感,還可以使聲帶、發音、語氣、語調、語勢等得到全面鍛煉,相聲情并茂的境界攀登。
朗讀訓練應采用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的“五步法”有條不紊的進行。
第一步是基礎訓練。
選用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
要求是:發音準確,聲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丟字,不讀錯字,按標點符號要求進行恰當的停頓。
第二是過渡訓練。
選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讀。
在第一步訓練的基礎上,過渡到通順流暢,且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祈使等幾種句子的不同語氣、語調。
第三步是鞏固訓練。
選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重點練習朗讀技巧,并結合聽范讀鞏固前兩步的訓練成果。
要求在前兩步的基礎上能進一步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句中的輕重緩急,且依據文章的思想內容,恰當而自然地帶者感情去朗讀。
第四步是綜合練習。
選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
將分項訓練中得到的各種技巧綜合運用到朗讀中去。
要求語言流暢,語氣連貫,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第五步是發揮訓練。
選用千字以上文章朗讀。
著重在感情運用上下功夫,感情表達準確豐富,聲情并茂,使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與朗讀者的感情融為一體。
第三部分 發聲技巧一、“聲音美”的基本標準(1)正確清晰。
所謂正確,是指發音正確。
一方面,不可讀別字。
另一方面,不能用“直譯”方式將方言變成蹩腳的普通話。
所謂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確的停頓和適當的節奏,不要前言不對后語,或者結結巴巴,使人聽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
這既是指說話要開門見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虛,快言快語,有什么說什么,又是指聲音要干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帶水。
(3)圓渾清亮。
如果說“正確清晰”是要求聲音表達科學化的話,那么,“圓渾清亮”則是要求聲音表達藝術化。
其內涵主要指:聲音流暢自然,圓渾雄厚,悅耳動聽,有滋有味。
(4)富麗清新這是指聲音既要富于變化,豐富多彩,又要清爽新鮮,生動活潑。
(5)堅韌清越。
堅韌,是指聲音堅實、耐久、有力、有始有終。
清越,是指聲音宛轉悠揚,給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難以磨滅的印象。
二、達到“聲音美”的主要技巧
【第1句】: 規范語音的技巧。
(1)音節讀準。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普通話的標準和規范來吐字發音。
,使發音正確、聲調準確、字正腔圓。
也就是說,按普通話的構成要求把漢字音節的聲母,韻母,聲調念準,進而讀準每個常用的音節。
常用的漢字不過4000個左右,它們都離不開418個音節和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
因此,只要下苦功夫,讀準聲母,韻母和聲調,從而讀準全部音節都是不難做到的事情。
當然,讀準每一個音節后,不等于語音就規范了,還要進一步訓練既保持自然由于因的讀法,又在咬字上進行適當的加工,以便聽眾對你講出的每一個字詞都能聽的真切。
(2)音節協調。
適當多用一些雙音節詞,四音節詞講話或練習朗誦,可以增強語言的響度和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比較優美悅耳。
運用擬聲詞、象聲詞也是使音節協調的一種辦法。
它既可以使被表述的事物形象生動,又可使聲音和諧,達到聲與形的有機統一,增添語言的表現力。
(3)韻調和諧。
這里所說的“調”,是指聲調。
漢字一字一個音節,每字又有四聲即平仄之分,如果聲調搭配的好 ,就可出現高低抑揚,急緩起伏之情勢。
平聲字和仄聲字交錯使用,可以形成聲音的抑揚相應,高低相配,急緩相間,起伏相連,從而使聲音剛柔相濟,協調和諧。
【第2句】: 選擇語氣技巧。
語氣,即說話的口氣。
它既存在于書面語言之中,更存在于口頭語言之中。
在書面語言里,作者語氣要通過讀者的視覺引起思維才能感受,認識,體會。
而口語表達中的語氣,將句式、語調、理性、詞采、音色、立場、態度、個性、情感等融為一體,由朗誦者直接訴諸于聽眾的聽覺,聽眾當即就可直觀的感受到,因而,它對口語表達的效果產生直接的、立竿見影的影響。
語氣之強弱、長短、清濁、粗細、寬窄、卑亢等變化,均能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
語氣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復雜形態。
語氣的多樣性是語言本身豐富性的反映,也是語言能力強的一個表現。
語氣不同,表情達意也就有不同。
其中尤其以聲音和氣息狀態至為重要。
朗誦者必須通過聲音和氣息將思想感情表達出來,而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
請看下表:氣息 聲音 給聽眾的感覺 表達的思想感情氣徐 聲柔 溫和的感覺 愛的感情氣促 聲硬 擠壓的感覺 憎的感情氣沉 聲緩 遲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