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的感言
考上大學的感言
大學畢業感言精華版似乎真的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向這段充滿歡笑,充滿浪漫,充滿豪情壯志, 也充滿酸澀與淡淡憂郁的學生時代。
想要用更多的語言把它一一描述出來, 可是當提筆之時, 卻發現過往的一幕幕不停閃現, 而我的手,卻什么寫不出了…… 第一次踏入大學校門時孩童般的欣喜, 與即將告別大學時那好似暮年回首般的眷戀, 第一次牽起伊人纖纖玉手時的絲絲甜蜜, 與徹夜回想“我們還是很要好的朋友”時的肝腸寸斷, 第一次站到演講臺時的慷慨激昂, 與得知自己閑時隨感獲獎后那種超然平靜, 第一次月下憧憬未來美好畫卷時的興奮不已, 以及畢業在即,日頭下奔波于面試公司時汗流浹背的艱辛。
欲回首,曾經的林林總總,甜蜜與歡笑還有那淡淡青澀的味道, 言回首,也只是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難以自拔而已。
又回首,那曾經的人,那曾經的夜,那曾經的一切一切。
止回首,深藏過去,遙望遠方,那目標是否還依然清晰…… 又下雨了,今年的沈陽似乎真的很多雨, 淅淅瀝瀝,如絲線從天空垂下, 涼涼的感覺打在臉上,那感覺又像是打在心里, 冰涼的刺痛,一下一下的敲擊。
駐足,仰面,享受最后的痛。
似乎明白了一句話,什么才是痛并快樂著。
但我只是冥冥中可以感覺到,卻無法用語言完整的表達。
最后一次作為學生走出校門的一剎那, 我對我的青春回憶做了一個告別, 將一切的記憶,深深地烙在心靈的最深處。
語言隨之塵封,激情隨之湮沒, 欲觀星雨夜行山路崎嶇峰頂 言響私語閃顏有心橫跨兩岸 又憶彩燭搖曳松林游戲路叢 止于思愁深鎖相見遙遙無期
談談你對大學生活感悟
我上大學時,流傳著一句話,“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當時不明白,現在知道了也晚了。
剛進入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或者上大學的目的不明確,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方式。
只有在學校里慢慢跌爬滾打,才逐漸了解大學的目的,掌握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
其中了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們說的悟性好的人,就會如魚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學成功順利的歷程,獲得滿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憶。
了解晚的人,不但在學校不會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后離開大學后,會追悔莫及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惜沒有人和我說這些道理,以至走了很多彎路,很多事情再補救就要付出比當初多百倍的時間和努力了。
所以我才衷心的希望我已經了解的一些事情,你也能夠盡快的了解。
關于快樂 快樂,就是高興,就是心里舒服。
誰都希望快快樂樂的生活,現在我們說說在大學里怎樣才能快樂的生活,也就是說,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快樂。
你也聽說過一個類似故事吧:一個漁民在海邊悠閑的曬太陽,一個路人看不下去,對他說:“天氣這么好,你為什么不出海打魚呢
每天多打些魚,你就能攢下錢,有了錢你就能買條大船,打更多的魚,掙更多的錢,然后雇很多人打魚,開辦自己的漁業公司,掙很多錢后,你就成了當地的富豪,就可以不用打魚,在海邊悠閑的曬太陽了。
”漁民說:“可我現在就在海邊悠閑的曬太陽啊。
”乍一看這個故事,可能會覺得勤勞的漁民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快樂是一樣的,甚至懶惰的漁民更加舒適,可是實際上,兩種快樂完全不同,勤勞的漁民得到的是充實的,充滿希望的生活,他的快樂是自信的快樂。
而懶惰的漁民得到的是豬一樣的生活,完全沒有自信的快樂。
舉例說明: 例子A,我剛進大學,想這下可輕松了,初中高中那么苦,現在好好玩吧。
當然,學習我也不能完全不管,差不多混個中上等就行了,反正在這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說了算,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了。
于是我學習并不用盡全力,有時也曠課、抄作業,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兒打牌,看電影,玩電腦,玩一切時興的東西。
人嘛,都好面子,年輕人更喜歡出風頭,我可以炫耀我對某款游戲如何熟悉,某部電影怎么好,某個地方怎么好玩,我是多么灑脫多么滿不在乎,等等等等。
享樂和刻苦是一對天敵,嘗到享樂的甜頭,我就更覺得讀書學習越來越苦,越來越難熬。
我就更加愛曠課更加愛抄作業,很快,對我喜歡的東西我就能集中精力大干一場(如玩游戲,上網,看小說),而對我厭煩的東西我就很難堅持5分鐘(如背英語,做作業)。
有時候看到別的同學天天去學習,不免嘲笑,其實自己非常心虛,可轉念一想,反正大學的東西沒什么難的,我這么聰明,過幾天好好看看書補回來就是,實在不行考試前突擊刻苦一下就行了。
可是這都是想象啊,等到我想認真看書時,發現我以前的刻苦精神沒有了,看不進去了,而且我落下的功課太多了,別人認真聽一節課就懂了的東西,因為我沒有聽課和做作業,在下面要費好幾個晚上看書消化才搞個大概。
而且更加超出我想象的是,大學里沒有中等的概念,前面的同學個個都拼命似的學習,比高中生還刻苦,他們就精通這些學科。
像我們這些后面的同學都看不進去書,不會就是不會。
看著同宿舍的同學天天認真上課,在教室前排和老師就學科交流討論,我卻不敢,只能盡量往教室后面坐;看著他們天天早起跑步背書,天天晚上去教室自習,幾乎從沒有任何娛樂,我就更加心虛更加自卑,表面上更加囂張更加瀟灑,裝出我不在乎的樣子,可是心里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第一學期結束,我們這類享樂的學生,有的補考,有的勉勉強強及格,不過如此。
可是我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在高中我可是尖子生啊,現在淪落到這樣了。
這種痛苦是無法想象的,我要不得不承認我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
接下來的日子,一部分人還沒意識到這種情況,或者說破罐破摔,畢業前他們就被開除了。
我認識到了,開始下決心要拼命追趕,不再玩了,甚至很堅決的要求自己要比學習最好的人還要刻苦。
習慣享樂的人想重新刻苦,很難了,首先我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要比別人吃力,也就是說一樣的東西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其次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要在克服自己好玩的基礎上,再集中精力重新鍛煉自己失去的學習的毅力,這種感覺不夸張的說,就像一個吸毒成癮的人突然戒毒一樣;而且我的朋友都是好玩的人,互相影響,更難了。
我的學習效率本來比優等生就低,他們都像在坐汽車用幾乎所有的時間奔跑,而我卻像在走路,還要用幾乎很難更多的時間去追趕。
造成我這種極端痛苦的局面的,甚至只是我第一學期中幾個星期的松懈享樂
毫不夸張,大學競爭就是這樣。
很快,優等生習慣了刻苦的學習生活,這其實就是正確的大學生活態度,他們可以學習更多的東西,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如英語會話,計算機等),畢業后,他們順利的出國深造,考研,生活越來越美好富有。
而我就算是拼了最大的努力,吃透了苦頭,整天痛苦的要命的追趕,成績能夠上去,可是有些機會永遠的失去。
當我走向社會,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更加難更加苦,工作后能在5年內考上研究生的都是鳳毛麟角了,再用更多的時間艱苦的學習,等我終于達到一定的學歷或者是目標時,可能我已35歲了。
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我的同班同學(甚至入學成績比我低,家庭條件比我差)在25歲時已經達到了。
也就是說我比他差了10年。
你可以想象現在18歲的你(大學生),和8歲的你(小學2年級)之間的比較,你會甘心嗎
我用幾個星期的自由快樂,換來的是一生的被動,一生的痛苦追趕,一生的自責懊悔,這是幸福快樂嗎
例子B,你剛進大學,當然,和大多數高中生一樣,聽說過“玩小學,苦中學,混大學”,你也認為大學學習應該比高中輕松的多,可是你給自己定了遠大的理想,你知道大學不過是你人生的其中一小步罷了,還有你覺得既然交了昂貴的學費,就盡可能別浪費。
你按照自己一直的習慣繼續學習,甚至覺得想看看自己高中一直是尖子,是不是在這些尖子堆中也行。
你仔細想想,高中時的自己并不完全自覺學習,現在比較自由了,正好可以真正刻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承受什么樣的刻苦程度,試試看。
于是從入學第一天起,你就堅持每天上課,坐在前排十分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做筆記,結果你發現,前一天你在預習高等數學時覺得挺吃力的,怎么順著老師的講解,一切都特別清晰易懂。
你明白了,老師教高等數學很多年了,如何把書上難懂的東西盡可能消化理解,沒有比老師更精通的了,這可比你自己在下面看書思考省力多了,你為發現這么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得意高興。
課后,按著上課學到的東西,你順利的將作業習題一一攻克,這么容易的事,竟然還有同學一臉崇拜的抄你的作業,這種自豪感很美妙。
大學生活中充滿了很多選擇,比如今晚沒什么事,是和盛情邀請你的室友一起去校外網吧看看
還是和關系不錯的同學聊天打牌
還是傻乎乎的一個人到教室去看英語精讀
你知道,多數人都不會選擇去教室,這也是為什么人類平庸多數,精英少數。
你跟自己賭氣,想挑戰一下人的惰性,于是你堅持去教室學習。
當你晚上背著書包回宿舍時,你會很充實很快樂,因為你發現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為,因為你發現宿舍很多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
人人都懂得努力刻苦的道理,可人人都做不到,于是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克服惰性的壓力。
這種壓力隨時存在每個人心中,當看到比自己更不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小;當看到比自己更能自制的人時,你的壓力就大。
你的刻苦和自制給你的多數同學帶來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你越來越自信自豪,他們越來越自卑自責。
你會更加如魚得水,他們會更加如履薄冰,你說你快樂嗎
其實你發現努力不見得就是苦,只不過是多一點克制,多一點堅持,很可能只是堅持幾個星期,盡自己絕對最大的努力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很快你就會非常喜歡上這種成就感,它讓你隨時覺得自己充實的像個富翁。
因為自信你能夠做到刻苦,你不懼怕任何挑戰任何困難,你會因為自信而神采奕奕,揮灑自如。
更重要的是,你掌握了一個戰無不勝的無敵法寶,就是勤奮的習慣和良好的自制力。
靠這個法寶,你輕松的不斷超越同學,不斷攻克學業,不斷贏得自信。
而且由于有了勤奮的習慣,你不會再有剛開始刻苦時的吃力感,一切都迎刃而解。
靠著這個法寶,你會超越你的同班同學,升級為更高檔次,并能夠選擇專業(就想很多電腦游戲中一樣,你達到一定成績就可以升級,不停的升級,你得到更多得能力和法寶)。
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后,還是靠著這個法寶,你再次成為其中的精英,可以再一次超越,升級。
這樣,你不斷的成功,不斷的獲得別人沒有的機會,你超越的人越來越多,最終,你就會站在社會的金字塔的頂尖了。
這種不停獲得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幸福,再回頭看看和你曾經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你會自豪,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慶幸,會沒有一絲遺憾愧疚的痛苦,你一直享受的是拼搏的快樂,精英的快樂。
例子A和例子B一點也不夸張,過去、現在和將來,A和B都大有人在,大家起跑線是一樣的,在你前面,很多人已經選擇了A或B,現在,你自己選。
[轉]
求一篇關于大學生獻血的感言
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學生獻言 關愛生命,無償獻血傳遞真情的紐帶,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宏揚,是我們作為社會一員所應有的責任。
而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們,更以自己博大的情懷倡導著助人為樂的社會新風尚,爭做可愛的安師人。
無償獻血是關愛、是勇氣、是真情的奉獻,在2006年4月18日的師院校園里,大家獻出了師院學子的一份真誠,一片真愛。
---------歷史系 李 雪 外語系 楊 康 “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當有幸成為光榮的獻血者, 手拿紅色的獻血證時,同學們的臉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無償獻血,感受生命的力量。
讓我們成為獻血大軍中的一員。
---------中文系 陳 寧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首《愛的奉獻》曾經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我們安師的學生無償獻血的現場,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奉獻的真誠,愛的溫暖。
------ 教科系 吳妙玉 臧 杰 獻血無尚光榮,讓我們把血獻給祖國,獻給人民,獻給偉大的社會主義。
----------音樂系 朱新陽 為何血濃于水,因有愛在其中。
獻血從我做起。
----------美術系 鄧 璐 獻血是愛和奉獻,獻血是保障,獻血也是一種責任。
當你想到自己的血液可以救回一個生命時,就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無償獻血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償獻血體現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心奉獻的新型人際光系;是連接人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是建立良好的校園文明與精神的有效載體,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團結、友愛、互助的傳統美德。
-----------土建系 王新升 計科系 劉望云“血中載情情濃于血,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記黔南師院學生二次獻血者的感言 11月22日, 記者來到黔南師院,在師院獻血現場看到,多數同學獻血都是不約而同的來獻血,排著長隊擠滿了獻血的車門,他們對獻血持平常心態,在他們看來,二次或者多次獻血都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在他們真摯熱忱的語氣中,記者體味到了一種勇氣和奉獻的精神。
以下是他們的獻血感言。
獻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作為現代的大學生,獻血更能體現大學生的責任感。
對社會作貢獻,這是大學生都應該做的。
獻完血之后,雖然針眼有點疼,但是現在感覺真的很好,為社會盡了一份力,心里面還是很高興的!------這是李艷的感言。
我是開班會的時候知道的,早上就過來獻,沒有人,今天中午獻完后,又陪同學過來獻,我覺得獻血非常好,不僅有助于自己的身體,而且還可以幫助別人。
------這是陳世強的感言。
得獻血能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一定的幫助,不會失去生命,讓他們都有一個快樂的生活。
------這是蔡娜的感言。
我今天看到很多大學生都來獻血,我想我自己也是大學生,別人能獻我自己不能獻嗎?我覺得我應該獻血! ------這是張軍的感言。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黔南州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無償獻血已經顯為人知,越來越多的人慢慢開始加入無償獻血隊伍;固定獻血、多次獻血已成為部分群體的習慣。
據州中心血站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定期獻血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強造血功能,所以獻血者在獻血時很配合她們開展血液抽取工作;多數獻血者都是非常可靠的并且常在緊急情況下愿意獻血。
目前,州中心血站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加入到固定的無償獻血隊伍中來,為更多需要血的人服務。
《我的大學》感悟
光陰荏不知不覺我的大活已進入尾聲,仔細回想一下,四年的大學,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我學會了什么?我收獲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我遺落了什么?在即將畢業之際,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做個總結吧!當初我們從一個校門進入學校,現在我們又將從另一個校門走出學校,大學為我們開啟了未來工作學習的前奏。
學習 學習,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還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大一,由于剛進入大學,對大學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對學習有點放松,而且特別茫然,不知自己到底該做什么。
每次快要考試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應付考試,學到的知識甚少。
大二,對學習稍感興趣,這一年我報了一次英語四級考試,由于自己英語基礎差,所以這次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學習,很遺憾,沒有過,而且距分數線很遠、很遠,不過我沒有灰心,把這次的失敗作為下次成功的奮斗動力。
這一學年有幾門課和計算機有關,所以自己才下功夫學習這些知識,學習成績還算優良。
大三,開設的都是專業課,這對于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來說,理所當然要學好的,我也不例外。
所以這一年是我最充實的一年,但對自己的努力目標尚未明確,不管怎樣,多學為好,這個時候,我學了好多有關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有些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這一學年,我又報了一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考試成績還算理想,不過還是沒有達到分數線,這樣的結果很令我失望,由于一時的沖動,我徹底放棄了后面的幾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機會。
這一次,讓我真正體驗到了什么是失敗,內心雖有很多痛楚,但是我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仍以樂觀向上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
大四,上學期開始接觸網站設計,對此產生了莫大的興趣,決定以此為奮斗目標,努力學網站設計,在畢業設計中還用到了SEO技術,開始向這個方向奮進。
下學期是我大學四年最忙碌的一學期,開始找工作、參加招聘會、實習、培訓、了解到就業形勢的嚴峻,增長了見識,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學到的東西,深感慶幸。
經歷了這么多,這將是我即將步入社會、即將踏上工作崗位所積累的一點經驗,也是我大學生活中一筆財富。
在即將離開校園的時候,我的求知欲還是那么強烈,對學習充滿了激-情。
因為,心中的信念已不再灰暗,人生的目標已不再迷茫!校園活動 大學的學習生活和高中是有所不同的,大學的學習生活空閑時間較多,而且多數都是自學,在抓緊學習的同時,我還參加了一些校園活動,有篆刻、書法,很遺憾大學四年沒有參加過學校的社團活動。
不過在我院,我擔任了班級的團支部書記,新生輔導員,大二時還進入了學生會,擔任過學生會學習部部長,組織過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如硬筆書法比賽、學習交流、奧運知識比賽,這樣也讓我鍛煉了組織、交際等能力,收獲了不少,讓我第一次知道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還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綜合能力才是第一。
大三那年,新一屆學生會改選了,在同學老師的支持下,我由學生會學習部部長提升為院學生會副主席,這又是一次對我綜合素質的鍛煉,我認真工作,認真學習,做到了工作學習兩不誤。
通過學生會工作,我學會了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組織能力、分析能力,磨練了我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意識到了責任的重要性。
寫作一直以來就是我興趣的一部分,雖然沒獲過什么獎,但依然興致勃勃地寫著。
筆耕不輟,致死方休。
博客是我大學生活中的一位無形朋友,它給我的心找到了一個出口,同時也充實了我的大學生活。
親情、友情、師生情 雖然讀大學已不再是第一次離開家了,但對家依然那么牽掛,每當孤寂的時候;每當煩惱的時候;每逢佳節的時候;都特別的想家,家人的音容笑貌總在腦海中浮現,有時在夢中還經常夢到和家人歡聚的快樂時光,家,依然是我溫馨的港灣,我飛得再遠再高也有對家的眷戀。
大學四年,家人也給予我不少支持與鼓勵,雖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村教師,但他們的工作作風給我的影響很大。
緣分的使然,上天的安排,讓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們歡聚在天津理工大學,雖然有歡笑、有痛苦,也有過同學之間的爭執、吵鬧,但這都是四年中一段段小小的插曲,同學之間深厚的感情,大家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將是我人生中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大學四年,我結識了不少新朋友,他們——真誠,樂觀,給予我的是一種快樂和一種向上奮進的動力。
四年有多少門課程,我已經記不清楚,可是這些教授課程的老師,他們的音容笑貌,甚至某個特別的動作,還清晰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大抵如此。
社會、使命 剛進大學不久,我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入黨思想匯報,參加黨校培訓學習,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努力向黨組織靠攏,大二的時候被列入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在進步,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通過自己不斷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終于在大三那年列入入黨發展對象,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思想的升華,經過黨組織一年多的考驗,在畢業之前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這一刻的我,感受到了肩負重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發揮黨員作用,承擔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使命。
在這四年里,我對社會有很多的了解,系統的學習了“三個代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八榮八恥”,這些學習使我樹立了正確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更明確的判斷是非能力。
人民擁護黨,黨為人民工作,這才能使國家強大,社會安定。
人生的腳步,是不能停止的;人生的方向,總要朝向光明,朝向屬于自己的彼岸。
黨和國家給了我上大學的機會,畢業后一定要要為社會盡綿薄之力。
大學、青春、人生 看似平淡無奇的四年、看似什么也沒學到的四年、看似茫茫然虛度的四年,其實在這其中我們所經歷的,有意識或無意的經歷,都能成為今后生活道路的寶藏。
大學并不是僅僅傳授專業知識,它帶給學生更多的是對人生潛移默化的理解,讓我們看清這個世界。
看到一篇文章里寫道,一部電影的臺詞“世界上唯一不會改變的事情,就是什么事情都在改變。
”四年改變了很多。
用一句很老的套話“時光如梭,大學四年如白駒過隙。
”走出校門,就要飛往更加廣闊的天空,縱然有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可我們需要經歷這些,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只要擁有一顆執著的心和永不言棄的精神,才能到達那片新的天地。
堅定自己的信念,讓理想在踏實的腳印中實現。
回首過去,心中無限感慨,展望未來,相信依舊燦爛。
臨近畢業,我是激動的,學習中的收獲,生活中的點滴,思想上的感悟,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四年的學習生活,給我人生譜寫了一段美妙的樂章,它是生動的,更是多彩的;它是實踐的,更是財富的。
明天的我,將會繼續努力,起帆遠航。
如今,我將帶著對母校的眷戀、感謝和對未來的期望,揮別我的學生時代。
再見,我的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再見,我的老師同學;再見,我的朋友姐妹……靜靜的我走了,猶如我傻傻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大學結束感言
恩~加油哦~我也是剛畢業呢
大學生活的感言
我現在已經畢業,回頭想想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大學里什么都沒有學到,學到的東西在社會里 根本用不上后悔:沒有在大學里談戀愛
成人大學的感言
感謝父母能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感謝黨和人民養育了我,感謝老師教育了我,謝謝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