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憂感言
喝酒喝出人生感悟的好句子有哪些
謊言、誓言、格言、名言、寓言,預言、食言、遺言、謠言、代言、輕言、揚言、有言
酒后感悟人生的句子
古典詩詞中十大經典“酒后失態”今日,不妨將古典詩詞中描寫的一些酒后失態行為選擇出來,以現代流行的評比方式輯成“十大”,還原當年歷史上那些酒后失態形象,以資示范,及作趣品。
第十位: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陶淵明)這是酒仙兼詩仙李白同志的詩,詩意直白,基本不用翻譯成現代漢語就能看懂,可知古代的人們口語化的詩詞還是和如今的并無太大差別,現代人絕對不要以高深莫測、故弄玄虛的手法去學漢語、古文,而是要悅讀,持之以恒,自能讀懂。
那些在學生時期課本里見到的古文只是古人的書面語而已,考驗及炫耀的是其實不值得提倡的象牙塔里東西,是用來擺門面的,而古人的口語文化還是和如今的相差無幾,不必高山仰止。
回到本詩來。
李白在醉后大聲叫退朋友,讓對方不要打擾自己睡覺,其實已是酒后失態的了,即使該友是多么熟悉,因為古代是遠比當代講究禮節的啦。
不過,李白描寫的不但是自己的醉態,其實還連帶描繪出另一他的前輩文人的醉態,那就是東晉名士陶淵明同志。
原來,“我醉欲眠卿且去”并不是李白的原創呢。
《宋書·隱逸傳》:“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
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陶淵明不懂音律,但喜歡藏放不加裝飾的古琴一張在家,琴上不設琴弦。
每次和友人酒喝到舒服時,就上前作彈琴狀以寄托自己喜歡音樂卻不懂音律的遺憾之情。
凡友人來訪,不分貴賤,他都會擺酒宴接待。
如果自己喝不過友人先要醉的話,就直接對客人說,我要醉倒睡覺了,你可先回去啊。
他的直率性格由此可見一斑。
) 可見,李此詩第三句幾乎襲用陶潛陶淵明的原話,正表現出一種真率坦蕩的風度。
在文才及酒量上,兩者應堪稱雙雄。
但酒場有趣的現象是,往往越是能喝的人,直率的人,醉得越是快,因為“沒遮攔”不使心計也
第九位: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及友人) 這是李大才女著名的《如夢令》小詞,由于被收錄入課本,所以很多老師在解釋“沈醉不知歸路”時都解釋為作者及友人是沉醉于美景而誤入歧途的。
其實不然,詞人雖是女人,但卻是酒中豪客,從未嫁趙明誠開始就以酒、詞結交濟南乃至附近名士的,出閣后夫妻恩愛,自然要繼續喝酒享樂了;后期逢國破、夫亡等一連串變故,更是嗜酒如命,也寫下了很多酒后的詞作以寄愁懷,比如“濃睡不消殘酒”等等。
品讀李清照同志的詞,十有八篇必有酒、醉等字眼,所以應先熟悉其生活狀態及愛好,才能更好理解她的詞作內涵。
本詞描述的是一群醉友盡興玩樂后回舟溪中,中途因酒發而無法控制船只引發的故事場面,你看,她是一女流之輩,卻還和男友人如此瘋玩,船入蓮花叢中走不動了還拼命爭著向前,驚得本趁夜色要棲息的鳥兒都不安穩了,可見酒后失態之一斑。
看來,婉約派的人酒后還是和豪放派者一樣的,酒使人回復本性也。
第八位: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陸游) 這是陸放翁同志的《劍門道中遇微雨》詩作所述場面。
該詩作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陸游同志入蜀赴任途中已47歲,但宦海浮沉、人生坎坷,多愁的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無望,無時無刻不令詩人憂心忡忡,只好在途中不時借酒澆愁,使自己在麻醉狀態中進入劍門關。
此時,他已忘記了自己是來做官的,而是在昨夜醉酒弄得一身酒痕都不換衣服的狀態下,自言自語:我這樣喝,喝成這樣,在遠行的旅途中都常常喝酒消魂,如今在毛毛雨中騎著這只瘦驢進入四川了,應該是符合“詩人”的標準了吧
此時此刻,他的心中絕對有“幸福不是毛毛雨”的感覺。
顯然,他此時的潛意識中,殘存著與李白對照的影子。
自唐一代后,李白以才聞名,多少潛移默化使后代的文人都喝上一點小酒了,否則如何符合“文人的標準”呢
因此,宋代酒風也是極盛的,到哪里一歇腳,都是三碗渾酒一盤牛肉上桌來的(類似于今天的風干牛肉),更不要說會寫一點詩詞的“文人”了。
不然,連酒都不會喝,誰承認你是“文人”啊。
這也奠定了后代文人與酒的情結基礎。
你看,陸游可是一個干部啊,在白日大庭廣眾之下滿身酒痕“頹廢”上任,影響可想而知,這不是一種酒后失態么
換在當代,早被人舉報到四川省紀委那里了吧。
第七位: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白居易) 詩出自白居易同志的長詩《琵琶行》,太長,不用盡錄。
其失態的語句在最后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濕”上。
這描寫了古文人歷史上堪稱佳話的一大夜幕下之潯陽江頭夜宴場景。
白居易同志到江邊夜送客人,古文人是很重視送別的,且白同志好歹還是當時的江西九江市委書記啊,所以送別就要設宴、喝酒,尤其是面對茫茫大江,生命顯得何其渺小,船的質量及技術在當時也沒保障的,故此那時的一別,等于生死各茫茫,送別是有真情實感的,不比當代那么“無情”,反正還有電話可打嘛。
當時的潯陽江頭是一大碼頭,停泊了很多出航的船只。
既然有江中送別宴會存在,自然就會有歌女伴唱生意這一項目了,何況是市委書記大人親自出馬呢。
本來酒宴都差不多了,人該走了,但此時恰巧出現了彈琵琶的歌女,酒至半酣的白書記就自然請其過來一彈,于是就重新擺宴了,于是只好再喝酒,無酒不成席嘛。
由此,也可知古文人是對送別很感傷的,依依不舍,恨不得找多個借口和朋友多聚聚。
一般酒后話就多,白書記也不例外,畢竟他也是凡人嘛。
就問到了歌女的身世什么的一大堆,另外加上該女的藝術造詣很高,這也引發了書記的感嘆
草根中藏龍臥虎啊,只是他們沒運氣不能憑技藝登上國家的各行各業最高殿堂而已,反而是高高在上的人卻盡是蠢才啊。
這些想法在酒精作用下,一發不可收拾,送別的宴會被延遲很多了,“滿座”其他客人都知道是市委書記設的宴啊,船到時間了仍不敢開,只好陪著坐著聽音樂。
酒到較高境界時,往往會勾起當事人的愁腸百結,想到不如意之處多多,就會醉后痛哭,即使是市委書記也是,自己是被“貶”來的呀,九江是多么貧窮偏僻啊,離首都長安多遠,這對于16歲就吟誦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進入長安躊躇滿志“有才如此,其居亦易”的白同志來說,簡直就自覺悲慘過歌女的身世了
兩相作用下,白同志居然就酒后失態了,哭得一塌糊涂,全個夜場的人就他哭的眼淚最多了。
而“滿座”的“哭”,我想,一些是給白書記面子跟著哭的,而不都是性情中人。
至于船老大,也得等到書記說離開才可以開船了吧。
第六位: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 粗看之下,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一首醉詞,蘇東坡同志在寫這首詞前,醉得一塌糊涂,但這才更激發了他的文思,終于成就了這首“從此中秋無詩詞”的千古名篇來。
酒,妙趣無窮。
很簡單,該詞在前面有段小序說得很明白了:“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丙辰年,是指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懷念不在一起的兄弟蘇轍,于是作了這首著名的《水調歌頭》。
大醉之下,他才翩翩起舞,飄飄欲仙的。
酒精作用之下,太守也就是市長大人在高朋滿座情況下以為自己已是神仙了,希望飛到天上,飛回去和自己的兄弟團圓。
但此時此刻“人在高位”,貴為一城之長,走不得的,其豪放派的性情就此畢露無遺。
高處不勝寒啊,而山東可是喝酒高手多的是之地呢,市長大人不被灌醉那才怪啊
因此,蘇同志大醉之下已知道自己失態了,回府后乘興急忙寫下這詞,第二天清醒后拿給眾人看,借此轉移大家注意力,將昨夜自己的酒后失態亂舞窘境及場面忘掉。
呵呵,眾人于是心照不宣,也嘆服他的文才,高,實在是高
第五位:白發對綠酒,強歌心已摧。
君不見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梁王已去明月在,黃鸝愁醉啼春風。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臥桃園東。
(李白) 又是李白同志入選,這回排名又升高了。
因為這次的醉后失態不是和友人兩人而已了,也不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自醉,而是“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當眾而“醉臥桃園東”了,人可就丟大了吧
這是一出典型的召妓酒后失態圖,盡管唐代的妓遠比如今高檔得多,不只是純賣身、兩腿一張開就收錢那么簡單的貨色,而是需要懂音律、會將文人隨時隨地所作的詩詞當即譜成曲現場彈唱助興,兼會配合飲酒而后才能入闈的“藝伎”(日本的也源自大唐),層次可不低呢。
但無論如何,李白同志在有人款待之下,如此喝酒,喝到隨便就地躺倒而不顧旁人及封建禮節的情況,還是非常荒唐的啦。
就算在當代,也應算是嚴重失態之一,進入本排行榜“罪有應得”。
第四位: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棄疾) 一向嚴謹的辛同志居然也有如此酒后失態舉動
他之前即使喝再多,也還能“醉里挑燈看劍”,軍營中還是無人敢趁他酒后冒犯這位文武全才的辛將軍的啦。
而這次他之所以醉成如此,原來是在一番頓悟之后,心情極端愉快,才放開喝成如此的。
他說,最近才覺得古人的書,有時候真的不可相信啊,這和《孟子》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吻合了,書都是人寫的,就都存在著人為的痕跡,和天道比起來,有些道理真的不是“道理”啊,還是不可完全相信。
而是需要從生活中去感悟真理,才好
換在當代,所謂的“科學”也都是人造出來的啦,不是天然的,只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一個層次而已,誰又能驗證科學就是最符合“天道”的學問呢
所以,人,必須擁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才能漸漸和天接近,而減少人為的痕跡,順其自然,歸于自然。
嚴謹的辛同志悟了,就不再刻板了。
放開喝酒吧,只要心情好。
最后,他喝得和松樹較上勁兒了,畢竟他武術功底還是不錯的,哪里需要“松來扶”啊,他此時肯定落入“我沒醉”的俗套不能自拔了,推了松樹還大喊“去
” GO、GO、GO,法國世界杯早該以他為形象大使了。
第三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 這是喜好喝酒的王翰同志在《涼州詞》中寫到的醉態。
涼州,在今甘肅河西、隴右一帶,州治在現在的武威。
王翰的《涼州詞》共二首,此是第一首。
而王翰,出生及死亡的年代已無據可考,只知道他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710年)進士,喜縱酒游樂、豪蕩不羈,史稱“發言立意,自比王侯”。
他的自比王侯,一般是在酒后,這符合他的性格和喝酒者的秉性。
這首詩在酒史上的一大貢獻就是辨清“葡萄酒不是民間誤認的源頭在西歐”這一理論,只不過西歐的是在發明了蒸餾技術之后才將葡萄酒推上一個劃時代的新水平而已。
王翰守邊疆,自然是要喝酒的,而且因為豪放,每喝必醉才罷休,即使是在古戰場上,當然不是戰時的戰場,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喝特喝葡萄酒,不管軍中號令已要催動部隊出發了。
他的喝酒狀態及膽量可想而知。
而他的理由則是催人淚下的:古來征戰幾人回
知道此去是死,又為什么還要拘束人,不讓人好好地喝上一次酒后再去死呢。
這是千古以來一大悲壯但難解的情結。
而根據歷史事實,秦能滅六國,其治軍之道之秘密其實正在于“酒”字。
凡戰前,必由將軍總動員,帶領統一喝酒,半醉后廝殺,雖死則能因酒而減少痛苦,酒發則能奮勇當先,因此才鑄成輝煌戰績,大將軍白起、章邯、蒙恬等名人個個都是酒量過人啊
只是立國后,要禮法,才淡化這一滅六國的治軍之道,趨向“正統手法”治理國家。
酒,才成難言之隱變成潛規則,始終存在于軍中、國中及正規場合中,一直到當代還是如此。
第二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曹操) 之所以將老曹的《短歌行》列為酒后失態第二位,是因為正是這首詩,使曹操在酒后玩出了人命,一代音樂奇才師曠當眾被他酒后刺死的血腥場面至今仍讓人觸目驚心。
失態如此,一點都不比當代的醉駕撞死人那樣嚇人。
何況他還是一個高級干部呢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曹操的奸滑自古聞名,酒后的失態也打上了這個特別的印記。
當時,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曾大宴眾官,大喝杜康酒(當時可不是如今的“杜康”那么低端),甚為得意,酒興中作《短歌行》一首,樂官師曠聽后,認為歌詞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四句不吉利,性格直而告曹操,卻被酒后易怒的曹操一槊刺死。
酒醒后,曹操甚悔,下令厚葬之。
但扼殺一位音樂大師的損失則無可挽回了,不然,深受西漢大師李延年樂風影響的師大師是很有可能在“中國第一代流行音樂”方面做出比李更大貢獻的,這是音樂界的一大損失(這在以后帖子中再闡述)。
而曹大敗于赤壁,也是一種報應,更是一種酒后失態所付出的歷史上最大一宗“埋單”了。
可謂,史上最牛的“酒后失態責任事故”。
第一位: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等人) 這回高登榜首的酒后失態仍然是“千古第一酒文人”李太白同志
只不過,這回不是他的自寫了,而是一向也嚴謹的杜甫描寫的,所以更加可信。
這是他在《飲中八仙歌》描摹自己評出來的同時期“八大酒人”各自的醉態: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多么神似的畫面啊
賀知章酒后騎馬,晃晃悠悠如乘船,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琎飲酒三斗以后才去覲見天子。
路上碰到裝載酒水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遺憾。
左丞相李適為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
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政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干干凈凈。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圣。
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煙之瀉于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
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除了最后兩位三、五杯就醉顯示酒量小外,其余都是高手啊。
最離奇的還是李白了。
你看,每喝一斗酒就能寫成詩百篇,文才及急才很厲害啊,酒后失態更是離譜,在首都的酒家到處喝醉了就地睡覺,不管皇天后土了。
連皇帝有事找他,在乘舟出行前急著要找他,派人好不容易在首都某處酒家找到他并把他召來時,他還醉得不登上船去朝拜皇帝,還當著皇帝御駕大呼小叫“我是酒仙啊,你算老幾”
須知,這可是殺頭之罪啊,死十次都不嫌少,凌遲都可以的大不敬重罪啊
但酒后的李白卻不怕這些,除了表現他借酒發泄始終得不到重用的命運外,最大的一面是性情的淋漓盡致的反映。
幸好,他遇上的是一位明君,尚未進入昏庸晚年的明君。
明君能容納人,尤其是雅才、大才,明君一笑而過,不用你而已,何必取你性命。
卿自醉,干朕何事。
所以,玄宗對李白還是相當寬容的,才會在他醉臥自己宮殿時,還親自用袖口去擦拭李的污涎,讓當時人嘆為觀止。
李白,奇跡地不因酒而獲斬,但最后還是死于酒上。
醉了,以為池中月亮可撈,一跳,淹死了。
死得如此失態,人皆不忍褻瀆之,才幫他編出了一個故事來圓滿他的結局:他自水中成仙了,騎著水中浮現的一只大鯨魚羽化了,人們分明看到他,騎在魚背上出水,漸漸飛上天際,向西、向西。
這也是后人把人死隱喻為“騎鯨西去”的典故。
至今,文風流傳的潮州各地,人死后,家屬在靈堂兩側貼出的挽聯常用基本句式就是“騎鯨西去,吊鶴南來”。
行文至此,近午天了,猶望十大,自思酒史,不絕如縷。
于是罷筆,但愿隨風。
(文\\\/杜帝)
求一些贊揚喝酒的句子
問劉十九 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 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原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老友相聚的詩句
短歌行 魏 曹操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
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詩經·鄭風·子衿》 [原文]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②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④在城闕兮。
⑤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
一天不見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關于酒傷感的詩句
【第1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第2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絕句》
【第3句】: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第4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第5句】: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柳永《蝶戀花》
【第6句】: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第7句】: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李白《客中行》
【第8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杜甫《登高》
【第9句】:主人酒盡君未醉。
薄暮途遙歸不歸
——高適《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第10句】: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漢江臨眺》
【第11句】: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杜甫》贈衛八處士
【第12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曲》
【第13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第14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李清照《如夢令》
【第15句】:龍池賜酒敞云屏,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水,薛王沉醉壽王醒。
——李商隱《龍池》
【第16句】: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
【第17句】: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李白《山中對酌》
【第18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云》
【第19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
【第20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譴》
【第21句】: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蘇軾《浣溪沙》
【第22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23句】: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第24句】: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第25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孟浩然《過故人莊》
【第26句】: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第27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魏晉-曹操《短歌行》
【第28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第29句】:高館張燈酒復清,夜鐘殘月雁有聲。
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
——高適《夜別韋司士》
【第30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第31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晏殊《浣溪沙》
【第32句】:對酒當歌尋思著,月戶星窗,多少舊期約。
——晏幾道《醉落魄》
【第33句】: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
——韓愈《留盧秦卿》
【第34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陸游《游山西村》
【第35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范仲淹《漁家傲》
【第36句】: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云》
【第37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李白《行路難》
【第38句】: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杜甫《春日憶李白》
【第39句】: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酒庭寬。
——張繼《重經巴丘》
【第40句】: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
【第41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第42句】:幾日寂廖傷酒后,一番蕭瑟禁酒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晏殊《無題》
【第43句】: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