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感言古詩
旅游感言
這一路變幻的景致,頹廢的、滄桑的、精致的、優雅的……各有各的美感,而沿途的風景是上天賜予我們這些游子最豐厚的禮物
旅游感言
旅行,其實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這種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
旅行,有一種蒼涼,“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旅行,不要害怕錯過什么,因為在路上你就已經收獲了自由自在的好心情。
切忌貪婪,恨不得一次玩遍所有傳說中的好景點,累死累活不說,走馬觀花反而少了真實體驗,要知道,當你一直在擔心錯過了什么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錯過了旅行的意義。
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無返的火車上。
與那些新人和舊人們共同經歷吧
也許這就是一個人無法抗拒的命運,有你有我也有他。
寫一首關于旅游的古詩 要七言的
【第1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游山西村》)
【第2句】:路轉不見君,雪上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3句】: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第4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第5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蘇軾《題西林壁》)
【第6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第7句】: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第1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第2句】: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第3句】: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蘇軾)
【第4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第5句】: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
【第6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第7句】:“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
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復”(《循役朱方道路》)
【第8句】:“山嶂遠重疊,竹樹近蒙籠。
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游沈道士館》)
【第9句】:“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
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
【第10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第11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第12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第13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第14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第15句】: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第16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第17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第18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第19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第20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
【第21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第22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第23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第24句】:山重水復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第25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第26句】: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第27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第28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第29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七言古詩 夢游天姥吟留別書名:唐詩三百首 作者: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邱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第162卷003首〖蜀道難〗書名:《全唐詩》 作者:李白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泰國旅游感悟唯美句子
我想旅游可以分為 心靈之旅 或是 傳統意義上的出行旅游您指的多數是為外出旅行是嗎
出門旅游是有利于身心靈健康 釋放往日的工作壓力 舒緩調節慣常的快節奏 來點休閑 來點放松 就像調味劑般為自然純樸的原味帶來可口 芳香的美味 調劑生活中的枯燥和乏味但是如果你選擇在更充滿自然元素的氛圍中旅游 那么更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如果在淳樸清新的自然簇擁中 那我想 感恩的不只是我們的家人 身邊的親友給予我們往日的關愛照顧 更是對大自然造化的一種發自心靈的慰藉。
感恩來自于我們對生活點滴恩惠的知足感恩發自于我們對大自然生靈們互生的贊美感恩出自于我們對旅行在地球任何角落 所見所聞的稱道是滴 旅游教會了我們很多 沒有言語 更多的是心靈的觸動...北美 加拿大 戶外旅行 華人專家領隊 翱翔萬游 祝您旅游 收獲頗豐
恩惠皆滿
中國人對旅游的感悟 作文800字
說到旅游,從小我也沒少在中國的大江南北轉悠,從長白天池的煙霧繚繞到五大連池的泉水叮咚,從北京故宮的紅墻綠瓦到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從泰山之巔的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到孔府孔廟中的中華文化之悠久,從五臺山的晨鐘暮鼓到云崗石窟的燦爛輝煌,從上海的繁華到蘇園的清幽……游覽過了名山大川、歷史古跡,當然沒少長見識,可是,無論現在回想起哪個地方,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要我細說,究競看到了學到了什么,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記不得了。
為什么呢
當然,也許那時我還小吧
可是我覺得不全因為這個……從客觀上說,游覽不少地言時都令我感受到中國人真是太多了
自古人們稱蓬萊為“仙境”,可蓬萊給我的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人間”,那里匯集了黑頭發、藍眼珠、黑皮膚的來自七大洲五大洋的人們,英語、普通話、粵語及各個地區的方言在它的上空交融,肩挨著肩、踵接著踵——別說是妄想見到其盛名遠揚、十幾年才一遇的海市蜃樓,就是想仔細的看一看所謂“仙境”的亭臺樓閣也難有空檔機會。
所以蓬萊給我最深的印象恐怕要是人了。
中國人真是太忙了
如果跟著旅游團走,那恐怕沒有哪處景觀你是能真正看懂看透的。
每到一處,總會在長長的人流后面側耳細聽導游的講解,而往往導游已將大隊人馬拉向另一處景點時,你還沒能看見導游剛才講述的那座廟、那間殿中到底是何般景象。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旅游給我的印象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
中國人把名勝搞得太商業化了
不和說很多景點過一道門就要收一次費、檢一次票,更可怕的是,過度商業經營已經使一些景觀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記得在煙臺某處香火鼎盛的寺院,我們游覽時正值某位大師在寺中講禪論道,不少人都站長排,尤其是帶孩子的家長們,都想讓大師的靈光照一照,輪到我時,在一位小僧的引導下,我們進了一間暗室,一位蓄有極長的白須的年老僧人盤坐在地上的一個蒲團上,然后說了聲“阿彌陀佛”,就對在旁的另一位小僧使了個眼色,叫他把我們帶進了另一間屋子,只見那和尚拿出一個紅布裹著的小盒子,打開后是一塊玉佩,他說了大師認定我與佛門有緣之類的一些話,宗旨是需要哪塊玉佩的保護,而那一塊小小的玉佩的售價竟是一千五百元
這就是所謂的“佛門圣地”
我有些懷疑。
當然還少不了主觀原因,就像沒有知識就算再富貴也談不上高雅,不了解就談不上喜愛。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自己不曾讀過有關的書籍,當然也就談不上對某處景觀能存有深刻的理解,當然就不曾有過真正地感悟,沒有感悟的游覽就像是過眼云煙,一會就散,沒有什么東西是真正刻在腦海中的。
然而不涉足名山大川,不游蕩江河海湖,就不知祖國地域之廣大,歷史之悠久。
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就不知其絕。
讀萬卷書,不須行萬里路。
不如此,哪能知徐霞客“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真諦
不如此,怎能悟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就算某些古跡已被現代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或者已被現代文明摧殘的面目全非,但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并靜下心來去感悟,拋開世俗加在那些景觀上的東西,那么“旅游”就有了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我記起曾經有人說過:“旅游,不在于看到了什么,而在于感悟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