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感言
急急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感想 200字以上
水,應該是最高級的一種狀態。
它不與萬物爭寵,身處洼處,正因為將自己的位置降得很低,所以才能把所有的一切吸納進來,反過來滋養萬物。
水的適應能力也是很強的。
如果你是一個圓桶,那它就變成圓的;如果你是一個方塊,它就變成方的;你把手伸進水里,它會自如地接納你,和你的手配合得天衣無縫。
談談你對校訓的感悟是什么?200字
厚德,闡述了為人處世之道。
厚德一詞,取自《周易》中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一詞正是定義了遼師大的校風,氣勢厚實和順,能承載萬物。
又提醒學子們繼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美好傳統,以德為先,擁有美好道德品質,追求更高道德目標。
博學,闡明為學的層次。
博學一詞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博學一詞正是定義了遼師大的學風,廣泛獵取,思而不倦。
旨在告誡遼師學子學習首先要擁有強烈的好奇心,然后要開闊眼界,不但要專攻專業知識而且要多了解課外的知識。
最后既要博學,又要篤行。
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擁有堅強的意志才能真正博學。
博學中的“博”和厚德的“厚”又有聯系,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學習上的博學能成就品格上的厚德。
從書籍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的修為,可謂是達到厚德的捷徑。
品格上的厚德又是博學的根本,唯有博大寬容才能兼容并包,才能開闊眼界真正達到博學的境界。
“為人師表”四字,簡單的四個字中包含了千千萬的師者一輩子的信仰。
也是即將成為師者的我們心中奮斗的目標。
曾記得一位名叫張麗莉的老師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行為,感動了中國。
5月8日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導致雙腿高位截癱……這個不平凡的瞬間感動了國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牽動著人心。
教師張麗莉勇救學生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學校教師中引起強烈反響。
這位叫年輕女教師,年方不過20多歲,她是千千萬萬女性中一個很平凡的女人,一位教師,在老師和學生心目中,她是一名非常敬業的老師。
學生家長賈紅杰說:“為了帶好這個班,張麗莉老師推遲要孩子,孩子懷上后又打掉了。
”她雖然沒有閉月羞花的容貌,在幾年的三尺講臺上,只知道埋頭教學,沒有十分感人的業績。
但5月8日這天,她用被碾壓在車輪下、雙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貴代價,換來了兩個孩子的安然無恙和他們家庭的幸福,這是何等的英雄壯舉呀
這就足夠了,她不顧個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為,足以說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師,不是一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懷是人生真正意義的詮釋
當那關乎個人生死命運的危急關頭,她能挺身而出保護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
讀中國傳統文化有感
人世間只有兩種人,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別人。
要讓自己和別人都愉快的話,要記住四句話。
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
當自己遇到痛苦、憂傷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讓痛苦和憂傷減輕一點。
而當自己欣喜若狂的時候,把自己當做別人,這種狂喜的心情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這就叫“以平常心看悲喜”。
人每天遇到的無非是兩種心情,一種是高興的,喜的心情,有好事、賺到錢、升了官、評上職稱、遇到好朋友,等等。
另一種就是悲,你心里難受,遭到批評了,碰到挫折、失敗了,反正是遇到不順心的事。
人每天遇到的就是這兩種心情,一個悲,一個喜。
如果以平常心來對待悲和喜的話,那就會感到愉快。
第二句話就是“把別人當做自己”。
就是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把別人的不幸看做是自己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伸手給予恰當的幫助。
還有把別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不眼紅,不嫉妒,把別人取得的成就看做自己的一樣。
這就是把別人當做自己。
,這叫“善解人意,成人之美”。
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各級領導對待員工,應該有這種善解人意,對你下屬有什么痛癢、難處、要求都要了解。
在不影響原則的情況下要成人之美,盡量滿足人家的合理要求。
智者說第三句話就是“把別人當做別人”。
把別人當做別人,就是充分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立性和個性,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意見強加給人,不要傷害人家的自尊心。
這叫“尊重人、寬容人”。
只有尊重人,才會對人家的一些不同意見、看法,甚至是缺點、弱點,采取包容、寬容的心態,使大家都感到愉快。
最后,智者講了第四句話,“要把自己當做自己”。
一個人征服世界不算偉大,能夠征服自己、超越自己才是世界上。
人性有很多的弱點、很多的劣根性,我們靜下心來想,自己身上確實有很多執著、毛病。
比如,貪婪、妒忌、癡心、愚昧、自大、自私、懶惰、推諉等等壞習氣,是不是大家都沾染了
佛學說,“”是人的劣根性,確是如此。
所以要把自己當做自己,就是要勇于改錯,勇于忍辱,勇于擔當,勇于超越,不斷克服自己身上的缺點、弱點,不斷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