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所副所長離別感言
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出自哪里?
出自大慶電力集團所屬的星電所。
星火變電所自1981年12月投產,干部員持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以為油保電為己任,不斷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形成了以“塞尺精神、風扇作風、線圈原則、電容品格”為內容的“星火特色文化”和“星火人”崗位價值觀,培育出一支“嚴細認真,勇創一流”的優秀團隊。
其具有以下精神:嚴細成風的塞尺精神 塞尺精神源于大慶的“三老四嚴”,嚴細精準,一絲不茍的優良傳統。
即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三老四嚴”是大慶老一輩石油工人在會戰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是石油工人高度敬業、奉獻精神的最真切的體現。
后來,星火人嚴細精準,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在星火的各項工作中得到發揚。
全體干部員工以一流變電所標準作為日常工作管理標準,嚴細認真,提高標準,來不斷提升基礎工作水平和設備運行質量。
這個所先后獲得東北電網“標準化變電所”、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金牌變電所”等多種榮譽稱號。
自覺加壓的風扇作風 風扇作風源于大慶的“四個一樣”優良傳統,自覺加壓、主動工作。
即對待工作要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一個樣;沒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
在2002年的一次檢修中,星火變電所黨支部書記對一名新調來的員工說:“你看,這變壓器的風扇,一遇到負荷增大或溫度升高,它就自動轉起來。
我們‘星火人’在工作中就要像風扇一樣,學會自覺加壓,主動工作。
”就因為如此,“星火人”在這種觀念指導下,不斷自覺加壓,不斷創新培訓機制,改進學習方式、豐富內容,培養員工學習興趣,提升員工素質,形成了“教不會不撒手,學不會不出手”的學習理念,在員工隊伍中形成“人人學習、時時學習、事事學習”的良好氛圍。
團結和諧的線圈原則 線圈原則源于大慶的“崗位責任制”,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統。
在變電所的變壓器中有高、中、低壓三個線圈,它們之間只有通過一定的接線組合,才能輸出正確的電壓等級。
“星火人”在實踐中認識到一個團隊只有按照線圈原則做事,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效率才是最高的。
多年來,星火變電所領導堅持重團結協作,重賞識激勵,重親情給予,用信任、用情感、用理解營造了人與人、人與設備、人與企業和諧相處的氛圍,使員工真正感到“變電所是家園,晝夜值守苦也甜”。
無私奉獻的電容品格 電容品格源于不求功利、無私奉獻的大慶精神,即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奮斗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
電容品格體現了星火人不求功利、無私奉獻的博大胸懷。
在電力系統中,電容器是用來進行無功補償,改善電能質量,充分發揮其他供電設備的效率。
星火變電所歷任的干部,在工作中都主動肩負推進星火發展的重任,帶領員工艱苦奮斗,為星火創造了眾多的榮譽。
但是作為個人,他們從不攬功邀獎,不求自己有功,只求集體立功。
電味濃、特色濃,形象生動、特有的企業文化,全面加強了星火變電所建設,他們先后榮獲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集團公司百面紅旗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案例獎、黑龍江省“工人先鋒號”和“大慶油田十面紅旗單位”等130多個榮譽稱號。
截至今年6月底,星火變電所已累計實現安全供電113億千瓦時,無責任事故安全運行上萬天,為大慶油田年產4000萬噸原油和生產經營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培訓學習總結怎么寫
一、通過培訓我進一步增強了對重和迫切性的認識培訓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是提高業識的最有效手段。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是電子化、網絡化、數字化社會,其知識更新、知識折舊日益加快。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個人,要適應和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通過培訓班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認識要面對不斷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學習,要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
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新思維,以創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
我真正認識到加強培訓與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業務知識水平的需要。
加強培訓與學習,則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們提高業務水平的迫切需要。
只有通過加強學習,才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組織重望,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二、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清楚地體會到要不斷加強素質、能力的培養和鍛煉1是要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全局意識”,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場考慮問題,表現在政治上是一種高度的覺悟,表現在思想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表現在工作上是一種良好的姿態。
要求我們用正確的思路來思考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超前的思維,要有悟性,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做好自己負責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牢記“全局意識”,自覺適應目前形勢發展需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和調整好精神狀態,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
要樹立群眾利益第一位,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的原則,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增強勇于攻克難關的進取意識,敢于負責,勇挑重擔。
2 是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熟練工作方法。
要學會溝通與協調,要善于與領導、職工、相關服務單位進行溝通,要學會尊重別人,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要經常反思工作、學習和生活,把反思當成一種文化,通過反思,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3是要敢于吃虧、吃苦、吃氣,弘揚奉獻精神。
“三吃”是一種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社會的主流風氣。
就是要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
要多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
要樹立奉獻精神,樹立“吃苦、吃虧、吃氣”的思想。
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忍別人忍不了的事,嚴格要求自己。
萬能工具——手
手 shǒu 英文名稱: hand (1) ㄕㄡˇ (2)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
棘~(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
著(zhu?)~(開始做,動手)。
~不釋卷。
(3) 拿著:人~一冊。
(4) 親自動手:~稿。
~跡。
~令。
~書(a.筆跡;b.親筆書信)。
(5) 技能、本領:~法(技巧,方法)。
~段。
留一~。
(6) 做某種事情或擅長某種技能的人:國~。
扒~。
生產能~。
(7) 小巧易拿的:~槍。
~冊。
(8) 鄭碼:MD,U:624B,GBK:CAD6 (9) 筆畫數:4,部首:手,筆順編號:3112 (10) 金融術語。
買賣股票以手為單位,每手是100股。
每次買賣以1手起。
如果你要買的股票每股是1元,則買1手所需的資金是100元,如果每股是10元,則買1手所需的資金是1000元。
大于100股的買賣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
參考詞匯 -------------------------------------------------------------------------------- a bunch of fives fist hand manus mauley pud 腳 足 詳細注解 -------------------------------------------------------------------------------- 手 shǒu 〔名〕 (1) (象形。
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
本義:人體上肢的總稱,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義 [hand] 手,拳也。
——《說文》。
段注:“今人舒之為手,卷之為拳。
其實一也。
故以手與拳二篆互訓。
” 艮為手。
——《易·說卦》 三陰在手。
——《素問·陰陽別論》。
注:“手謂氣口。
” 則不手拜。
——《禮記·少儀》。
注:“手拜,手至地也。
” 頭至手曰拜手。
——《公羊傳·宣公六年》注 攜手同行。
——《詩·邶風·北風》 攜手同歸。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邶風·擊鼓》 (3) 又如:手紐(手銬);手杻(手銬之類的刑具);手腳了得(手腳厲害,指有武功);手帕交(舊時妓女間的結拜姐妹);手擊子(和尚念經時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屬見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猶手勢,以手作勢示意);手靈(手指靈巧);手械(手銬);手梏(手銬);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紋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機械部分或動物的感觸器 [hand]。
如:扳手;觸手;機械手 (5) 專司某事或擅長某種技藝的人 [a person good at a certain trade or doing a certain job] 得快射手八百。
——《宋書·黃回傳》 (6) 又如:國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機手;彈藥手;手作(手工業者;手藝,本領) (7) 筆跡 [sb."s original handwriting] 天子識其手,問之,果為書。
——《漢書·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親手寫的墨跡);手痕(手跡;筆跡);手卷(只能卷舒供案頭欣賞而不能懸掛的長卷) (9) 手藝;本領 [skill;means;ability] 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
——宋·姜夔《滿江紅》 (10) 又如:手爪(手藝,技藝;手指);手熟(手藝純熟);手戲(百戲雜技的一種);手高(手段高強);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長的(手快或手段靈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
指控制掌握的范圍 [domain]。
如:手掌(手掌心。
比喻所控制的范圍);手上(指某人統治、管理或當家的時期);手底下(管轄之下,管理之下) 詞性變化 -------------------------------------------------------------------------------- 手 shǒu 〔副〕 (1) 親自,親手 [personally] 匪手攜之。
——《詩·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又如:手鈔(亦作“手抄”。
親手抄錄) 手 shǒu 〔動〕 (1) 拿著,執持 [hold] 莊公升壇,曹子手劍而從之。
——《公羊傳·莊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甕(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執人衣袖。
表示離別依依不舍之情);手談(下棋);手筆(謂執筆寫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風燈);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擊樂器);手燭(手執之燭);手鏝(以手持鏝。
作泥水工);手炮(手擲的炸藥包) (3) 用手擊殺 [hit and kill] 博豺狼,手熊羆。
——司馬相如《上林賦》 (4) 又如:手格(徒手格擊);手戰(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
指角力、摔跤、拳擊之類的搏斗) (5) 取 [take] 賓載手仇。
——《詩·小雅·賓之初筵》。
傳:“取也。
” (6) 又如:人手一冊;手影戲(用手向燈取影,顯出種種形象的一種技藝) 手 shǒu 〔量〕 用于技能;本領 [skill]。
如:他露了兩手絕招 手 shǒu 〔形〕 (1) 親手所寫的 [writed personally]。
如:手命(親手所寫的文書);手教(親自教育);手批(官員親手批示的公文);手奏(親手寫的奏章)手疏(親手書寫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攜帶的 [portable]。
如:手冊;手杖 常用詞組 -------------------------------------------------------------------------------- 手版 shǒubǎn [a tablet held before the breast by official when received in audience by the emporer] 古時官吏上朝或謁見上司時所拿的笏 手版倒持 手板 shǒubǎn (1) [palm] [方]∶手掌 (2) [birch]∶(手板兒)體罰用的打手心的板子 (3) 見“手版” 手筆 shǒubǐ (1) [sb."s own handwriting or painting]∶親筆寫或畫的東西 樓上下大小三間屋,共六十二幅畫,是丁陶萊陀的手筆。
——《威尼斯》 (2) [literary skill]∶文字或書畫的造詣 大家手筆 (3) [ostantation and extravagance]∶指辦事、用錢的氣派;排場 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筆就闊,氣派也不同。
——李伯元《官場現形記》 手臂 shǒubì (1) [arm]∶人的上肢 (2) [assistant]∶比喻助手 她是經理的得力手臂 手表 shǒubiǎo [wrist watch] 帶在手腕上的表 手脖子 shǒubózi [wrist] [方]∶手腕子 手簿 shǒubù [handbook] 舊稱記事;記賬的本子;手冊 測量手簿 手不釋卷 shǒubùshìjuàn [be very studious;with a book always in hand] 卷:古代指抄寫的卷帙,即書籍。
手中一直拿著書籍片刻不放。
形容勤勉好學或讀書入迷 手冊 shǒucè (1) [handbook;manual]∶匯集一般資料或專業知識的參考書 地質學手冊 (2) [notebook]∶專門用于記錄某一方面情況的本子 工作手冊 手抄本 shǒuchāoběn [hand-written copy] 用手工抄寫出來的原本的版本 那時候,這部小說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們中間廣泛流傳 手車 shǒuchē [handcart] 人推的小車 手創 shǒuchuàng [establish…with one"s own hands] 親手創立 手到病除 shǒudào-bìngchú [cure a patient by mere touch;sickness retires at his touch] 形容醫術高明 手到擒來 shǒudào-qínlái [be sure to succeed easily] 手一到就把敵人捉拿過來。
比喻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費力就能成功 手電筒 shǒudiàntǒng [flashlight] 一種用電池供電的小型手攜式電燈 手定 shǒudìng [formulate by oneself] 親手定出(規程、計劃、文稿等) 手段 shǒuduàn (1) [means]∶為某種目的采取的方法、措施 為挽救病人的生命,醫院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 (2) [method]∶待人處世的不正當方法 欺騙手段 (3) [ability]∶本領;能耐 他辦事很有手段 手法 shǒufǎ (1) [means]∶文藝創作的技巧 藝術的表現手法 作品表現手法精湛 (2) [gimmick;trick]∶待人處世的不正當方法;權術 敵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法,用一切刑具折磨宣灝。
——《挺進報》 手風琴 shǒufēngqín [accordion] 風琴的一種,用手拉動風箱代替一般風琴用腳踩動風箱 手斧 shǒufǔ (1) [hand-adz]∶史前時期的石斧狀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彎曲,其切削緣似石斧 (2) [adz]∶見“錛子” 手感 shǒugǎn [feel;handle] 手撫摸時的感覺 這種料子手感好,有彈性 手高手低 shǒugāo-shǒudī [small difference] 指用手或一般器皿分的東西多少總有出入 這幾斤白糖是憑手分的,難免有點兒手高手低 手鎬 shǒugǎo [pickaxe] 一種采掘用的鎬 手稿 shǒugǎo [autograph;holograph;manuscript] 作者親手寫的稿子 手工 shǒugōng (1) [handwork]∶用手的技藝做的工作 上手工課 (2) [charge for a piece of handwork]∶給手工勞動的報酬 料子不貴,手工可花不起 (3) [manual]∶用手操作 手工操作 (4) [craftsman]∶手工藝人 請來幾個手工藝人 手工業 shǒugōngyè [manufacture;handicraft industry] 靠手工或用簡單工具生產的工業 手工業品 手工藝 shǒugōngyì [handicraft] 具有高度技巧性和藝術性的手工,如刺繡、雕花、織錦等 手鉤 shǒugōu [pew] 一種用來撿魚,有長柄并帶鉤的尖頭工具 手鼓 shǒugǔ [a small drum similar to the tambourine, used by the Uygur and other nationalities;tambourine] 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的打擊樂器,一面蒙皮,周圍有金屬片或環能夠相擊發聲 手函 shǒuhán [autograph letter] 親筆寫的信 手翰 shǒuhàn [autograph letter] 親筆寫的信 乃蒙手翰先施 手黑 shǒuhēi [cruel] [方]∶手段毒竦 那是個心狠手黑的家伙 手滑 shǒuhuá [do…at will] 指放手任意行事 茲事不宜手滑 手慌腳亂 shǒuhuāng-jiǎoluàn [ado] 指做事忙亂,沒有條理,也指“驚慌失措” 手機 shǒujī [handset] 電話的口承、耳承和相應的話筒、聽筒都裝在單個把手上 手疾眼快 shǒují-yǎnkuài [quick of eye and deft of hand] 形容做事機警、反應快。
也說“眼疾手快” 手跡 shǒujì [sb.’s original handwriting or painting] 親手寫的字、畫的畫 作者手跡 手記 shǒujì (1) [take note with one"s own hand]∶親手記錄 (2) [handwritten note]∶親手寫的記錄 他晚年的手記 手技 shǒujì (1) [workmanship]∶手藝 (2) [variety show]∶雜技的一種,運用手的技巧拋接、耍弄各種物件 手夾 shǒujiā [hand file] 袖珍公文夾,一種四邊平行的方形夾,比厚紙夾稍厚一點 手簡 shǒujiǎn [autograph letter] 親筆寫的信 手鍵 shǒujiàn [dital] 豎琴吉他中使音高上升半度的鍵 手腳 shǒujiǎo (1) [movement of hands or feet]∶指舉動、動作 慌了手腳 (2) [underhand method]∶為了某種目的而暗中進行的活動 做了手腳 (3) [extremity]∶四肢 手腳冰涼 (4) [military arts]∶指拳腳;武藝 教那廝看灑家手腳 (5) [formality;procedure]∶工序;手續 這是一道手腳,不要以后再來搞運動解決這個事情。
——鄧小平《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 手巾 shǒujīn [towel;handkerchief] 毛巾 用手巾擦把臉 手緊 shǒujǐn (1) [closefisted]∶指不隨便花錢或給人財物 此人手緊,但并不缺錢 (2) [lack of money]∶指缺錢用 花錢無計劃,到月底就手緊了 (3) [hand-tight]∶單獨用手所能達到的緊度的 用手緊的螺母 手勁兒 shǒujìnr [muscular strength of the hand] 手的力 你的手勁兒可真不小 手鋸 shǒujù [handsaw] 單手使用的靠臂的前后運動來帶動的鋸 手絹 shǒujuàn [handkerchief] 方形小塊織物,用來擦汗或擦鼻涕等 手銬 shǒukào [handcuffs;manacles] 鎖住犯人雙手的刑具 手雷 shǒuléi [antitank grenade] 反坦克用的大型手榴彈 手令 shǒulìng [personal order] 親手寫的命令 手榴彈 shǒuliúdàn [grenade] 用手投擲的一種炸彈,有的裝有木柄 手爐 shǒulú [handwarmet] 冷天烘手取暖用的小火爐。
隨身攜帶方便 手輪 shǒulún [handwheel] 手操作的輪子 手忙腳亂 shǒumáng-jiǎoluàn (1) [helter-skelter;be thrown in confusion;in frantic rush;in a muddle]∶指做事忙亂,沒有條理的 當那五點鐘的笛聲一響,大部分公司都因手忙腳亂的局面而十分苦惱 (2) [tumble]∶驚慌失措 手忙腳亂地穿上他的衣服 手面 shǒumiàn (1) [gesture and facial expression]∶曲藝術語。
蘇州評彈等一些南方曲種對手勢動作與面部表情的統稱。
泛指演員起角色及以說書人身份敘述、評議時的一切表情、動作 (2) [means]∶手段 手面靈活 (3) [openhanded;way of spending money] [方]∶用錢的寬緊 手面闊綽 (4) [ostentation and extravagance] [方]∶待人處世的氣派;排場 手面大 手模 shǒumó [fingerprint] 按在憑證上的指紋,即手印 畫了手模 手帕 shǒupà (1) [handkerchief]∶手絹兒 繡花手帕 (2) [gift]∶指賀禮 權為手帕,休嫌輕微 手旗 shǒuqí [semaphore flags] 用于打旗語的小旗子 揮動手旗 手氣 shǒuqì [luck at gambling, card playing, etc.] 指賭博或抓彩時的運氣,特指贏錢或得彩的運氣 手氣不好 手槍 shǒuqiāng [pistol] 單手發射的有曲柄的短槍 左輪手槍 手巧 shǒuqiǎo [dexterous;deft;be skillful with one"s hands] 兩手靈巧和靈活的 心靈手巧 手勤 shǒuqín [diligent;industrious] 勤勉的;不懶散的 手勤的工人 手球 shǒuqiú (1) [team handball]∶從足球發展而來的一種比賽項目;每隊七人,可以用手傳、接和運球,一人守門,用手把球擲進對方球門算得分 (2) [handball]∶手球運動所使用的球,形狀像足球而略小 手軟 shǒuruǎn [be soft-hearted;be irresolute when firmness is needed] 指下手不狠或不忍下手 對這種窮兇極惡的家伙,不能手軟 手生 shǒushēng [lack practice and skill] 因長久不做,做起來不熟練 多年不摸機床了,有點手生 手勢 shǒushì (1) [sign;gesture]∶手的示意動作,用以表達思想或用以傳達命令或愿望 打手勢叫他過來 (2) [fingering]∶指彈琴的指法 手書 shǒushū (1) [personal letter]∶親筆寫的信 密以手書相曉 (2) [write in one’s own hand]∶親筆書寫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清·林覺民《與妻書》 (3) [handwriting]∶筆跡 有識其手書者 手術 shǒushù (1) [operation]∶醫生用醫療器械對病人身體進行的切除、縫合等治療 要是不立即做手術,這傷員很快就會死亡。
——《截肢和輸血》 (2) [medium]∶手段、技巧 各種漏稅的方法和手術 手松 shǒusōng [open-handed;freehanded] 隨便花錢或給人財物 這孩子手松,存不住東西 手談 shǒután [play chess] 下圍棋 王中郎以圍棋是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
——《世說新語·巧藝》 手套 shǒutào [glove] 覆蓋手部之物,分五指或僅有拇指孔,向上常延至臂部,用各種材料(如皮革、毛線、橡膠)制成,用于防寒或防護 手提包 shǒutíbāo [handbag] 用手提的小包 手提箱 shǒutíxiāng (1) [hanger case]∶內有掛衣鉤并能容納一、兩套衣服的旅行包 (2) [attache case]∶能用手提的小型箱子 手頭 shǒutóu (1) [right beside]∶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這本書不在手頭 (2) [on hand]∶正在做或待做的事 手頭工作挺多 (3) [one"s financial condition at the moment]∶指人一時的經濟情況 手頭不便 手頭活泛 手推車 shǒutuīchē [wheel barrow;hand barrow cart] 裝運小載荷的有手柄的獨輪或多輪小型車輛 手腕 shǒuwàn (1) [trick;artifice]∶待人處世的不正當方法 耍手腕 (2) [finesse]∶本領;方法和技巧 新來的廠長有點手腕 作者手腕高妙 (3) [stratagem;skill]∶為達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或手段 外交手腕 手腕子 shǒuwànzi [wrist] 手和臂連接的部分
寫征文題目是我的中國夢,關于中國發展的,什么經濟政治,還不能在網上抄襲怎么寫啊
大概這樣:中國的發展夢與經濟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是難舍難分的,是生死離別的
雷鋒感人的小故事
雷鋒事跡1: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
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
“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
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里。
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
“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
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幫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雷鋒事跡2: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鋒先后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
他善于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一代茁壯成長。
共青團撫順市委為表彰雷鋒的事跡,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頒發獎狀,上面寫著:“獎給優秀輔導員雷鋒同志,保持光榮,繼續前進”。
★雷鋒事跡3:模范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雷鋒事跡4:謙虛謹慎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范事跡.通過報紙.電臺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于黨,歸于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于 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雷鋒事跡5:犧牲經過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
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后,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
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
倒
”汽車突然左后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
由于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
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于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跡的文章。
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
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