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敏感期感言
微感言怎么寫
微的意思和微博微一樣——少短的、小的 感言就是寫自己、感受的文章一、“圈點感悟”式“微寫作”“圈點感悟”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微寫作”,類似于現代人在博客中發評論。
這種議評式的“微寫作”,有很強的即興性,是閱讀者思想火花的靈光一閃。
如果能長期堅持,積累下來,思維能力會逐漸提升,思想也就逐漸豐富,有了深度,還會讓閱讀者和寫作者對事物、世界和文字保持一顆敏感的心,讓作文有了源頭活水。
如在學習文言文《伯牙絕弦》時,我們可以依據原文圈點批注對伯牙與子期情深似海的感悟。
有同學在“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處批注:“鐘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所以對他的音律都知曉得一清二楚。
二人的心有靈犀讓我羨慕。
”短短兩句其實就是一篇精彩的小型議論文;又有同學在“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處批注:“伯牙啊
你對鐘子期的深情厚誼讓我佩服
但是,古人云:莫愁前路無知己。
說不定你能找到更通曉音律的知音呢
就這樣破琴絕弦,未免太可惜了。
”這樣真摯的言語,難道不是孩子們的真情流露嗎
父母對孩子進入初中后的感受
學余下個圍棋打個籃球孩子學習也很自覺,升高中輕輕松松就過。
關鍵是我看到孩子走正道,作為進入青春期少年的母親,我放心了。
一位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的媽媽對“青春期”格外敏感,她認為,孩子的人格、素質、品質教育均屬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些都是在高中階段開始逐漸成熟、成型。
而重點高中校風好,學校抓得緊,生源好,同學在一起就有個競爭。
孩子與強者一起競爭、摔打,這對將來有好處。
在家長眼里,重點學校師資優良、環境優越,普通學校誤人子弟、難有作為。
有了這樣的觀念,“擇校熱”也就不足為奇了。
金錢能否買來孩子的前程當筆者問正在那里排隊,“自愿”捐資助教的家長,“花這么多錢上學值不值”的問題時,這些人幾乎眾口一辭,回答“值得”。
從他們樸素的衣著來看,這些人既非暴發戶,也非大款,拿出幾萬元對他們來講并不輕松。
但為了子女,他們寧愿省吃儉用,甚至負債度日。
但是,把子女送進了理想學校,是否就等于進了“保險箱”
進入理想的學校,日后就能大有作為嗎
在某省屬重點中學門口,筆者碰到了一位剛被該校錄取的女生,她告訴我,她本來可以進入縣一級的重點中學,但他的父母不甘心,非把她送到這所學校,并為她交了一萬元贊助費。
父母為籌這筆錢,四處奔波,東挪西借。
她說:“能在這所省級重點中學讀書,我很高興。
但我也焦慮,父母的收入不高,他們像炒股票一樣,付出了風險投資,是‘賠’是‘賺’,全看我的了。
每當我看到父母那滿含希望的雙眼,我心里壓力就特別大,真怕以后學習跟不上,愧對他們。
又怕將來萬一落榜,辜負他們。
”本該是一張活潑可愛的面孔,此刻卻心事重重。
我對她深表同情。
她那柔弱的雙肩,能承受父母對她的厚望和日漸繁重的功課嗎
準備將孩子送進普通中學入學的王先生對擇校有精辟見解:“現在許多家長花錢買重點,往往是只盯住其一不顧其二。
孩子沒有這份天資,其實并不意味他們在智商上或別的能力上有什么問題。
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許多世界聞名的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上學時并不是出類拔萃的好學生,日后照樣卓有成就。
”王先生說:“關鍵是要善于發掘他們的才能,善于引導激發出他們的才能。
我的外甥在中考時,感覺是可上可下,孩子一考試就緊張,又顧慮上了重點太累,跟不上。
家里就決定尊重他的選擇,考穩拿的吧,上了一所普高,孩子心里放松踏實,功課也上去了,各方面都挺活躍,還當了校學生會的干部,榮譽感挺強,對自己要求也嚴了。
所以說,家長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要冷靜地、明智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看究竟有無發展的可能,從而決定怎樣投資。
”辦好每一所學校 讓家長放心家長面對擇校現象的看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而專家們對擇校現象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和重重顧慮。
南京師大教育系的馮教授說,擇校是解決目前經費緊張的一個辦法,但它的負效應遠大于此。
擇校引起了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兩極分化。
好的學校老師每月獎金能發個三四百元,差的發個二三十元就不錯了;好的學校老師個個往里鉆,差的學校人心思動留不住人;好的學校人滿為患,一個班級六七十個人,差的學校門庭冷落。
擇校使這種差距越拉越大。
這種犧牲絕大多數普通學校和絕大多數學生的利益來換取重點學校的繁榮,是得不償失的。
一位有40多年教齡的特級教師認為擇校現象加劇了一部分家長和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以往學校劃分重點,讓分數高的學生進好學校,現在可好,誰有錢誰就能讀好學校。
以家庭經濟條件而不是以孩子的才智為招生標準,這樣的競爭不公平,好的教育體制應該是鼓勵人才脫穎而出,而不是別的。
人為造成學生之間的差別,將會給他們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
誰有錢誰就能讀好學校,這實質上是一種倒退,平等競爭的意義蕩然無存。
他說:“我怎么向我的學生解釋什么是‘票子生’,怎么說明努力學習比有一個‘好爸爸’更重要
”國家教委基礎司司長王文湛在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時認為: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應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辦好每一所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展。
抓一部分升學有望者,而忽視甚至歧視那些升學無望的同學,是違背基礎教育的宗旨的。
我們要求的教學質量是宏觀質量,不單是少數尖子學生的質量。
“辦好每一所學校讓家長放心”,已成為全社會的呼喚。
從根本上杜絕擇校現象,也只有辦好每一所學校。
簡述蒙臺梭利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特征
【第1句】:“心理胚胎期”與外界環境 認為,人似乎有兩個胚胎期,一個是生理胚胎期,是在出生之前,這種情況與動物相同,另一個是心理胚胎期,是人所特有的,是在出生以后至3歲這段時間。
在她看來,從心理學上講,嬰兒在出生時空空如也,他所獲得的任何能力都非遺傳所得。
經過吸取外界刺激和信息,積累材料,兒童形成許多感受點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產生心理。
【第2句】:“吸收心理”與教育方式 認為,在各個物種中甚至在昆蟲中,都存在著一種無意識心理。
它驅使生物主動地吸收外界的養料,以滿足自己生長的需要。
兒童亦不例外。
受生命潛能的驅使,所有兒童天生具有一種“吸收”文化的心理,他們因此能自己教自己。
在看來,“這一發現給教育界帶來了一場革命”。
其一,我們不應把兒童視為一種弱小的生物,而應賦予兒童一種巨大的創造能力。
他們正在進行著創造人的活動。
其二,這種能力屬于無意識心理,而只有通過活動、通過生活經驗才能變為意識。
因此,我們應意識到幼年心理不同于成人。
我們不能通過文學教學來達到目的,也不能直接干涉兒童所經歷的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過程。
蒙臺梭利據此認定:“教育并非教師教的過程,而是人的本能發展的一種自然過程。
不是通過聽,而是依靠兒童作用與環境獲得的經驗。
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而是在為兒童設置的特殊環境中預備和安排一系列有目的的文化。
”“所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兒童提供一個能夠發揮大自然賦予的力量的環境。
”
【第3句】:發展的敏感期與教育時機 受荷蘭生物學家(Hugode Vries)的影響,蒙臺梭利認為兒童與各類生物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特殊的環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時期。
這種情況和生長現象密切相關,并和一定的生長階段相適應。
當某種敏感期出現時,兒童就表現出對一定目標和操練的特殊興趣,并表現為一種“精神饑渴”,它驅使兒童長時間地重復某種練習,并最終能自如地對付和學習其特殊敏感性所及的事物。
依據自己對兒童的觀察與實驗,蒙臺梭利試圖區分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敏感期,如兒童從出生到5歲是感覺發展的敏感期;1至4歲左右時秩序的敏感期;出生后2個月到8歲是語言的敏感期;出生到5歲是動作的敏感期。
兒童通過各個敏感期及不同活動的交替進行,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
蒙臺梭利關于敏感期的定義和描述是模糊的、不具體的,但卻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她的有關思想充分肯定了幼年期在過程中的價值,為的重要性找到了科學的依據。
這些問題后來成為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并稱為教學法的重要基礎。
如何面對挫折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把挫折煩惱的一頁翻過去,時間會撫平一切傷痛,對未來充滿希望,就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小學家長感言怎么寫
家長感言: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復反省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導一個孩子除了經常督囑他學習,在學習上刻苦用功學習之外,還要叫他為人處事,使自己的孩子學會怎樣為人,待人,為人處事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明確學習目的,這樣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明顯地提高.通過這次家長會我體會到:
【第1句】: 要時常和孩子溝通,要把孩子當朋友.不要以命令口氣去教育和強迫方式教孩子去做事.
【第2句】:多給予孩子以鼓勵和表揚,孩子做錯什么事情不要一味的去批評和指責.
【第3句】:要培養孩子自信心.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習慣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命運.
【第4句】:培養孩子在學習中需要有一個積極心態.回想自己的教育方式,確實需要許和改進.首先沒有放下身架和孩子做朋友,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對于孩子的優點和成績,覺得理所當然,應該是這樣的,而對于他的缺點和失誤,只是一味的訓斥他,沒有正確加以引導和分析,鼓勵他勇敢走出低谷,培養他的自信心,重新去主動進取.我覺得今后是我們做家長的更新觀念,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時期,改變以往的方式、方法,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抽出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去交流.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給他足夠的自主權,不能加給自己的觀念.同時給孩子經歷失敗的機會,讓他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笑對人生,給予他足夠的力量,盡可能的多鼓勵,讓他知道健康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失敗,不過是重頭再來.還有就是和孩子一同去多看積極向上、豐富的課外書,和孩子共同學習,對于困難,共同面對.健康、向上,樂觀、進取,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夏令營活動完后感想
所謂青春期的青澀事件,就是有我,還有一個女孩兒出現的事件,事件發生在我的青春期,內容涉及或不涉及青春期敏感話題,性質基本都是因為我的木訥造成了尷尬或者趣事。
事件出場順序基本按照時間先后吧。
事件一:我要“衛生巾”事件時間:高中的時候地點:教室人物:同班同學經過:我從小鼻炎就特別厲害,老,經常要不就是自己的衛生紙用光了,要不就是因為換了衣服忘了帶,反正上學的時候要常常靠別人來救濟。
有天又鼻涕流的厲害,兜里沒紙,很著急,于是趕緊去找一個平時老支援我的女同學,心里想問:有衛生紙,或者有餐巾紙嗎
結果心里一著急就問了:有衛生巾嗎
……哭啊,好在對方知道我要啥。
感想:后來給護舒寶做廣告,我還想收集一個包裝呢,不過覺得實在太不好意思了,雖然喜歡奶茶也不能干這么變態的事情了:)有好友畢業去銷售婦女用品,一定感慨頗多吧,啥時阿東看到這個帖子來談談感想吧。
事件二:坐草席事件時間:2000年夏天高考已經結束地點:叔平同學夏令營、某招待所樓的天臺人物:某叔平同學mm,已經忘記了對方的名字:(經過:當時大概是我們小組排練話劇,我和一個mm一起串詞兒。
不知誰找來了一個小小的席子,我們鋪在了地上。
因為席子比較小,兩個人坐很容易發生身體接觸,我冒出了一句:“咱倆各坐1\\\/4,中間留1\\\/2保持距離……”當時一下就把一個在旁邊幫我們串詞的師姐給逗得樂得前仰后合的,而跟我串詞兒的那個mm好郁悶,肯定心說哪里來的白癡啊~感想:我還真保守,怪不得初中的時候,女生給我寫的賀年卡都說我封建思想太濃了,得改改。
看來高中畢業都沒啥改變,不過大學畢業就……嘿嘿開放多了,不過總得來說還是屬于乖的范疇。
事件三:請女孩兒看戰爭題材電影事件時間:2001年勞動節期間地點:周邊人物:大學同學經過:當年和這個同學約賭,誰績點高誰要請吃飯。
大一第一學期,她
【第3句】:7,我PI(
【第3句】:14),所以我一直催著她請客。
直到五一期間,某天我在寢室睡大覺,她一個電話打來說:我有錢了,今晚請你吃飯。
我那真是受寵若驚啊,趕緊起來清醒清醒。
當晚大家約在了肯德基,整個過程很愉快,而且我那時才知道那天是她生日。
我一高興,就提議請她去看電影,于是大家共赴翔鷹電影院。
(注:翔鷹電影院曾經是五角場地區的一座電影院,是我大學期間自娛自樂或者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現在已經因為中環線的建設而被拆除,于是只能在記憶中緬懷了)記得當時有兩部可以選擇,一部叫、另一部叫,我居然選了。
當時我明明知道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怎么會選擇它,我現在仍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這位同學不介意,或者沒有表現出來介意:)希望那天不要成為她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生日。
感想:對于當時這個行為有種不負責任的解釋,就是下午的午覺睡太多了,有點沒睡醒,下面還有因為沒睡醒導致的惡劣事件(詳見事件五)。
我覺得通過這個事件,自己得到了一個教訓:對于看什么電影,如果想約別人,無論什么性質的,都要花點心思選一下,否則還不如不看——于是有了事件六。
事件四:游泳事件時間:大一暑假地點:電話online人物:高中同學經過:本來一放暑假回到北京就約好一起去游泳的,可是不是我有事就是她有事,結果到了8月了,還都沒定下來。
有天大家通了一個電話。
我說:“下周去游吧,我沒事兒。
”對方:“下周啊,恐怕不行,我身體會不大舒服。
”我說:“你會預測未來啊,下周會不舒服現在就知道啦。
”對方:“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傻啊。
”我說:“真不知道。
”:(后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真有點丟人了。
感想:中學生理衛生課的教育很失敗,非常失敗。
別的沒啥可說的,正統教育下反正是無法了解的,加上北京這地方又保守,很蒙昧。
事件五:卡迪那事件時間:大二上地點:校內操場乒乓房門口人物:一個大一小師妹經過:各位讀者看完千萬別笑,這可是我大學里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了。
:(大概是個周五的下午,兩節數據結構課程。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班長帶人抱來了一大箱“卡迪那”薯條食品,每人一份還有盈余,最后也不知為什么我到下課的時候手里已經
【第3句】:4包了,我是個不愿意浪費糧食的孩子,于是抱著這幾包好吃的就去了乒乓房打乒乓體鍛敲章。
因為上一批人還沒結束,只能在門口排隊等。
我前面是一個小妹妹,從她的校服能看出來是大一新生。
接下來最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我拍了拍那個小姑娘,手里拿了一包薯條,說:“同學,吃嗎
”那個mm 都傻了,呆住10秒鐘,反應過來后,馬上拉上她同學就跑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做了什么好事。
:(其實我還真沒惡意,就是手里那么多食品不想浪費,有人喜歡就送給人家。
只是方式太變態了,我真的很后悔~估計那個mm一定很后悔考了,怎么剛來學校就遇到這么位師兄,今后的四年將怎么度過啊,于是郁郁中就開始了痛苦的大學生活,也許就是因為這個事件,改變了她四年的軌跡。
:)說的夸張了點,但是不是沒有可能,心理學中一些扭曲的心理,往往就是跟從前某次的受到的不尋常經歷有關,而我的那次行為對于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孩子來說,負面影響是致命的。
如果那個mm有朝一日看到了我的貼,希望她能原諒這個本來是好意的哥哥。
感想:張鑰杰老師的數據結構課太沒意思,每次課程都像催眠,造成了我又睡了兩節課。
因為下課都還沒睡醒,所以讓我當時處于夢游狀態,傷害了無辜的小孩子。
事件六:煙雨紅顏事件時間:大二下,或者說2002年3月地點:復旦人物:前女友經過:那個時候,我還沒追到她,而且也沒明確表示過什么。
當時正在上映一個和的電影,我問她愿不愿意去看,她說好。
我周末新東方的托福班下課后,直奔翔鷹電影院(上文曾提到,我大學期間的重要舞臺),結果被告知這個片子上映兩天就拿下了,因為不好。
于是我就短信告訴她,這個電影不上映了,等以后有好的片子再一起看吧。
后來大家在一起以后,聊起這件事。
她對我當時的舉動很不解,問我為什么當時不約她看別的,既然想追她。
就連她寢室的姐妹都很不解,說這個男的怎么這么逗,要追女孩子,約人家看電影,一個電影不放了,就不會換個別的啊,到底在想什么啊。
其實現在我都不太能完全解釋自己的行為,不過倒卻是我一直的作風吧。
感想:我大概一直這樣吧,只看喜歡的電影和話劇,否則覺得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別人的時間。
事件七:課告白事件時間:大二下某節課地點:4205教室(應該是這個,如果沒記錯的話)人物:好友zoeking經過:這件事將成為我大學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雖然看上去有點冒失。
當時那次課是自由發言課,每個人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上講臺來暢所欲言。
我是全班第一個上去的,說了一些自己的感想,然后下來可以認真享受別人的發言。
課程進行到后半程,我也有點進入疲勞期了。
這時zoeking同學上臺了,之前我跟她很不熟。
她說,自己喜歡古典的東西,比如古箏、詩詞歌賦,感慨在當今這個時尚的社會已經很難找到知音云云。
我當時突然感覺被電擊了一般,在她下臺之后,徑直走上講臺,來了二進宮。
我當時居然當著全班的面對她說了如下這些話:“剛才有同學說她找不到知音,其實我就愿意做你的知音……”后面說了什么連我自己也記不清了,因為當時課堂已經有些嘩然了,班上大部分都是計算機系的同學,認識我和zoeking。
后來我問我自己,如果這個事情再有一次,我還會不會再上去了。
答案恐怕是否
可能人在神智不清的狀態下,總能獲得點超乎尋常的膽量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魄力。
:)于是有人喜歡喝酒,酒醉之后說出所有平時憋在心里不敢說的話。
我很感謝當時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通過這次事件認識了大學里最聊的來的一個同班同學,當然也是摯友和知音。
感想:這種表白你敢嗎
:)哈哈,真正的友情也好,愛情也好,都是爭取來的。
有緣分也得自己努力。
事件八:商業競賽花癡事件時間:2004年元旦地點:上海圖書館——畢博全球商業挑戰賽上海區決賽人物:老大經過:當時俺們MerryMem小隊順利從復旦區出線,進入了這個上海地區的比賽。
MerryMem小組一共6人,五男一女,而這一女便是我們小組的leader,我們都叫她老大。
老大人漂亮,做事情的能力也很強,而且相當具有領導氣質,我們五個緊密團結在她的周圍,個個心服口服。
比賽當天,參賽隊伍個個躍躍欲試,我說張牙舞爪、面目猙獰也不算過分,反正說氣氛相當緊張就是了。
老大是個很認真的人,還是挺重視這次比賽的,希望能取得好成績。
而我呢,永遠都覺得體驗過程中的快樂是最重要的。
比賽開始了,大家都在緊張地討論著決策。
過了幾輪,有段時間好像系統出了些問題,大家都在各自的座位坐好,安靜地等待著下面的比賽。
而我就在這百無聊賴之時,發現了桌上我們小組的學生證,于是就順手拿起來翻看。
當翻到老大的學生證的時候,居然拿著看了半天,臉上帶著傻笑,最后冒出一句:“好——可愛啊!”這時在阿東的提醒下,才發現自己剛才那種在半沉醉狀態下的言行有點失態了。
老大學生證上的那張照片是老大高三的時候照的,還留著短頭發,面帶微笑,確實很可愛。
不過在那么緊張的比賽中,我卻這么放松和放縱,確實應該反省一下:)那天我們小組的成績不是很好,沒能進入下一輪,老大有些傷心,不過我們都盡力了。
在幾個月之后的達能商業策劃比賽中,我們再次組隊,而且也順利從海選(那時還沒這個詞兒吧)中出線,進入了上海地區復旦VS交大的final 20比賽,那天大家在一起巨放松,還常常派出“商業間諜”偷看別的組的答案拿來參考;)不過最終的結果未免有些遺憾,在忙活了大半天以后,最后提交完數據,裁判過來告訴我們說很遺憾,系統數據庫里沒有我們組的數據,而這時我們也沒有備份我們的勞動果實。
最終的結局,理所當然是被淘汰,我們也沒有什么心思去抗爭他們的爛系統,因為我們一直追求的就兩個字,就是“快樂”,這也就是我們小組名稱“MerryMem”的最本質含義——快樂的記憶。
感想:數據丟失真的是讓人棘手的事啊,居然又回到了我白天的痛苦,看來生活真的是存在輪回。
不過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失去的就讓它失去,我們要不斷追尋前面旅程中新的快樂
真正的心酸是什么感覺
舉個例子吧。
你是一個未婚女性。
對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女孩兒特別特別好。
陪他睡覺,陪他寫作業,陪他玩兒,陪他看病。
注意他的健康,注意他的心理發展。
讓他可以順利的度過心理的敏感期。
有一天他的親生父母來了。
開玩笑對你說。
你對孩子這么好啊
還是以后可是會給我們養老的。
可是不會替你養老的啊。
你驚訝的笑了。
他怎么想的
莫名其妙。
回頭安靜時想想。
就是心酸。
漸漸孩子長大了。
開始輕視你。
輕視你掙錢沒有父母多。
輕視你出去玩兒她總是父母花錢。
你總是不花錢。
卻忽略了你總是給她買零食吃。
自己不吃。
看到可愛的孩子越來越勢利。
這就是心酸了。
由心胸腔向外到喉嚨。
眼睛鼻子都酸酸的。
看不清。
這就是心酸的感覺。
有自憐的成分。
委屈。
失望。
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