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dá)自己是一個外人的句子
【第1句】: 表達(dá)了成為了一個外人意思的古詩詞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 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是宋之問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
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鄉(xiāng)消息,擔(dān)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jīng)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
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yuǎn)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斷”字“復(fù)”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
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xì)v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
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2句】: 表達(dá)了成為了一個外人意思的古詩詞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
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是宋之問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鄉(xiāng)消息,擔(dān)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jīng)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yuǎn)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斷”字“復(fù)”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xì)v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