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收看《夢回南山》感言
進入新學校的感受500字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過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大聲朗讀“床前明月光”的小學生;今天的我們已經告別童年,走向青春。
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來到了人大附中,走進了初一生活。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對新的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面一生活也有許多感受。
上初一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
校園是那樣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現代化的圖書館、電教中心、網絡中心以及實驗室又讓我流連忘返。
這一切與小學都有著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初一了,第二個感覺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
開學典禮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把美好的心愿系在氣球上,放飛到藍天。
大家的愿望各色各樣,有的希望做個音樂家,把中國的傳統音樂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個記者,讓全人類都為中國今天的飛速發展而驚嘆;有的希望做個文學家,讓人們聽到社會角落里的弱小聲音……理想要通過行動才能實現,初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朝目標一步步邁進。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覺便使緊張。
在中學,尤其是優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
稍不留神成績就會拉在隊伍后面,所以絲毫不能放松,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
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成績。
上初一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
但無論如何,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面對初一生活。
聽說南山南背后有一個很傷感的故事,有誰知道
在接到支教的正式通知后,為自己在農村的工作和學習的情景曾經作過無數次的夢,夢里仿佛又回到兒時快樂的殿堂。
那兒的空氣帶著泥土的氣息,帶著花草的芬芳,那兒的孩子更是帶著質樸的笑容,天真,純潔。
夢想春天來臨,呼吸著濃濃的春意,倘祥在花“洋”草“?!崩铮髡b著“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閑適盡在眼前又何須趕著周末擠著人流去踏青。
夏天,更可以溪里捕魚,河里捉蝦,戲水于江河之邊,納涼于濃蔭之下,讓涼涼的夏意沁透心脾。
秋天,可以山坡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喜看黃澄澄的稻穗綻開農民喜悅的笑容。
甚至還夢想著把課堂搬出教室之外,在晴空萬里下,在廣袤無垠的天地間,帶著僅有的幾個學生海闊天空 ??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同時也不得不驚訝于現代農村的高速發展。
高樓大廈,現代化的廠房比比皆是,一碧萬里的農田已不復存在,簡陋的教室濟濟一堂的是農民工的子女。
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
教材是新的,學生是新的,領導同事是新的。
盡管之前已調整好心態做好“入鄉隨俗”的應適。
但初接觸還是恍恍然然。
這些孩子的文化知識遠不如城里的孩子,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的局限,教育觀念的偏差,忙于打工等因素的影響,對孩子缺乏必要的激勵和引導,關注孩子學習的甚少,孩子回到家里要么看電視,要么在外面玩耍,甚至流連于游戲廳,網吧等。
各方面發展是“自然狀態”——順其自然。
學生雖天真淳樸,卻顯得有些木納。
學生思維緩慢,語言蒼白,作業拖拉也就不足為奇了。
學生的認知水平遠在意料之外。
通過與學生的接觸并向同事請教之后,對教學工作的策略作了一些調整。
原來,自以為成功的方法方式不再是金科玉律,只好想了一些點子,一切從頭開始。
半期考試卷發下來了,望著一張張以離題論處的作文試卷,評講課上我不再為考出4個100分而沾沾自喜,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毫無疑問,平時作文教學的形式僅在課堂上,憑著老師一張嘴間或寥寥幾個學生的發言,內容僅限于教材的要求,對于我們這樣一所以農民工子女居多的學校來說已完全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了。
孩子們的思想被完全地禁錮,下筆猶有千斤重。
對于他們,由于父母出于對生活的考慮,極少有外出旅游的機會,難以有效地拓展知識面,再因為父母本身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極少有機會能大量閱讀到課外書籍,從而從書本中汲取到豐富的精神食糧。
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的目光再一次落到試卷上,深究了作文的題目,我想應該順應兒童的心理構建作文的過程。
于是我就地取材,想到讓孩子們上一節自由活動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這些農民工的孩子幾乎沒有什么有益身心的玩具,我幫他們從體育室借來所有可以或不可以用的器材。
這些想法付諸實施后,隨著一聲“耶”的歡呼,久違了游戲的孩子們拋掉了手中的試卷奔向了操場,頓時,操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完全沒有了課堂上正襟危坐時的呆滯與茫然。
他們有的三五成群跳繩,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陀螺,更有一群男孩子玩起了踢足球(受條件的限制,只有前鋒和守門員),乒乓球桌邊更是熱鬧非凡,每一粒飛球都緊扣著孩子們的心,引得歡呼聲陣陣。
每一個孩子都不閑著,他們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游戲中去。
望著玩興正濃的孩子們,作為老師我也不閑著,我在他們中間為他們喝彩,替他們加油,我注意地觀察著孩子們每一張神采飛揚的臉,留意著每一個小組活動的過程,他們的每一個漂亮的動作,每一句經典的評論,每一個隨著勝負而不同變化的神情都深深的地留在我的腦海中。
時光飛逝,隨著下課的樂曲聲響起,游戲活動結束了,孩子們興味盎然,他們一邊走向教室一邊談論著剛才激動人心的活動————我想評講這樣一節活動類的作文應該是水到渠成了。
于是我趁熱打鐵,在第二堂課上,我讓孩子們再次審題(半期考的作文題目要求),向孩子們簡單地介紹了活動類作文的一些寫法,包括由點及面寫法的應用,側重了描述活動過程及人物心里感受的重要性。
介紹完,我并不忙著讓孩子寫作文,而讓他們先好好回味一下剛才游戲的過程,把你快樂的回憶介紹給同組成員聽(課堂上孩子們都樂意把游戲過程介紹給他人,樂于把游戲時的情趣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
在濃烈的氣氛中,我也不失時機地敲邊鼓給予肯定性的鼓勵,給他們出出點子,想幾個好詞好句,引得他們興味盎然。
然后我讓孩子們打開自己的考場作文,再仔細閱讀。
我注意地觀察,孩子們的臉上大多寫滿了不滿意。
我趁機引導他們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堂上出現了難得的安靜,只看到埋頭奮筆疾書的身影,只聽見沙沙的寫字聲。
不久,一篇篇新文便誕生了。
重新謄寫后的作文與考場作文已“面目全非”,閱讀之后,欣喜之情溢然臉上。
心里竊想:真不枉操場上那一頓筋疲力盡地來回穿梭,口干舌燥地不斷鼓勵啊。
我又舉一反三例舉了另一些活動作文的寫法,鼓勵孩子們進行練筆。
通過這樣一堂課我深有感觸,像指導這樣一類的活動作文,應該根據題意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加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讓學生痛痛快快地大玩了一把,而后下筆成文寫過程談感受,學生的興奮之情自然躍然紙上。
這樣的作文又何其稱難呢
面對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的農村小學,語文老師的作文教學更是任重而道遠,它需要老師的熱情更需要老師的智慧。
與孩子相處久了,就會慢慢感受到孩子們對老師的那份愛是何等的純真,“老師,我幫你抱作業本”“老師,下課后我們一起玩......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艱辛,以前,我總認為教師是多么舒服的一個職業呀
每年有兩個可供自己支配的假期。
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分享快樂從而擁有年輕的心態和思想,同時也就的教師是受人敬重的一個行業,因為在精神和物質上都收益不少.......而當自己親自走上講臺,這才發現,以前看老師只看到了他們頭上的光環,所以才顯得處分外的神圣,偉大。
身處其中,就會發現,老師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唯一不同的是老師出于自己的職業道德和為人師表的職業要求,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后得到的榮譽。
這其中所凝聚的又豈是筆墨所能道明說清的
短短的一個星期帶給我非常大的收獲,也重新激起了那些早已沉淪的思想,讓我以純真的眼光來看待世間的點點滴滴,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也讓我更加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我會不由自主去看照片,腦海里浮現出一張張天真無邪的臉,又想起那群可愛的孩子,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班好動的“百靈鳥”張金翠,記得班長王紅杏那燦爛的笑容,記得李一青給我畫的畫,記得聰明好動的王鑫,記得被別的學生打哭給我告狀的姚耀祖。
記得他們每個人的面孔與聲音。
更讓我會之不去的是在我每次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會把黑板布置得非常漂亮,還會寫一些打動我的話語“歡迎李老師來教我們”“李老師辛苦了”等等,就是這些真摯,樸實的話語足以讓我把在那里經歷的每一秒鐘都變成為永恒的烙印。
老師要走了,我親愛的學生,請不要拽著我不讓離去,請不要再問我“可不可以在留半天”......
離別是人生的一大悲境,真正感受它的時候,才知道心是熱的,淚卻是咸的。
人生相遇或許偶然,或許緣份,離別便是偶然和緣份之后的一種痛,這種痛將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就是這樣純樸,這樣真誠的孩子們用他們那顆純凈的心靈,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向發自內心地對他們說:能當你們的老師,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莫大的感動和動力,促使我努力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己,積蓄能量,再來教這些我親愛的學生們.路,還要繼續走下去,愛,仍然在繼續?? 一星期的支教工作就這樣結束,但一顆牽掛的心還留在那里。
也許我的到來不能馬上改變什么,可是我想至少通過我能給他們帶來一縷清新的空氣。
一星期來,可以說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對一種挑戰,我用行動戰勝自我,戰勝困難,走過這一星期的歷程,將在我的實踐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也是對我人生經歷的一次極大的豐富,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獲,我感受著支教賦予我生命的精彩。
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老師來說,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
它同時給了我一個鍛煉的平臺,讓我學有所長。
支教工作時間雖然短暫,但很充實。
我將把這段經歷永遠地珍藏在心里。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
對于支教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生命也因為它而更加豐富和精彩,這將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動力。
關于鄧麗君
我喜歡鄧麗君的 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北國之春、在水一方、小城故事、愛人、奈何、幾多愁 其他的都還可以 我最喜歡的就這幾首了
寫對歷史的評價 對英雄人物的評價 和我的感想300字
清明時節雨風風,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我國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的節日。
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讀了的書。
上面記載著、、、等等英雄人物事跡。
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人。
出生在山西省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受黨的教育參加了革命,十四歲入黨。
1947年敵人突然襲擊他們的村莊,鎮靜地站在敵人面前說:“只要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決不投降,她在敵人的鍘刀下,寧死不屈,犧牲的時候只有十五歲。
為他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 讀了英雄的故事,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前仆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面對這些英雄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
我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要告慰英烈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懂得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我們要愛祖國,要發奮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請想信我們吧
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的榜樣。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見”改為“看”好嗎
不好 見可以表示為無意之舉作者采菊無意看見南山的美麗景色可表現出那自在美妙的環境而看 給人有故意觀看之嫌不如見好滿意請采納
剛去完看守所,在管理上有什么感受
今天是我校的同學去南山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參加為期五天軍訓的第一天。
莊嚴的開營儀式結束后,我們開始學習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科目:整理內務。
周教官帶領同學們到宿舍前列好隊,周教官從寢室里取出床板、墊子、被單、枕頭、毛巾被以及軍被。
首先她將墊子鋪床板上,又把被單鋪在墊子上,將兩頭多余的地方往里裹,再把所有的皺紋抹平。
接著,她又拿出軍被。
先把軍被鋪平,把它縱向分成三等份,再疊成一個長方形。
再把軍被橫向分成三等份,將兩頭往里疊。
中間部分用手拱起一道坎,再把兩頭重疊在一起。
最后把軍被上的皺紋抹去,把四個角掐直。
周教官示范的一絲不茍,我們也目不轉睛地盯著,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動手試試了。
不一會,一床軟軟的軍被,經教官一修整,就變成了一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塊”。
引來同學們一陣驚奇的贊嘆聲。
周教官示范完畢后,就讓我們自行練習。
一開始,同學們都信心十足,連忙將鋪好的床被拆了下來,學著教官的樣子做了起來,教官也不時會過來指點指點,鋪床是難不倒我們心靈手巧的同學們,可是疊軍被就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
看著軍被在周教官手里,不一會就成了一塊漂亮的“豆腐塊”,可到自己手中它就不聽話了。
擺弄來,擺弄去的,它就像一條泥鰍似的——怎么也不肯聽我們的話,十分不合作。
同學們不是疊錯就是沒把被子的形狀疊好。
這可急得同學們汗流浹背。
忽然,我們靈機一動,想起了合作,我們各自找到自己的伙伴。
你一鋪、我一疊,干得可歡了,一不小心疊錯了,也不曾有抱怨。
終于,全班同學在齊心協力的合作,各自的軍被大致都疊出了豆腐塊的模樣,再經過一些修整,一個個“豆腐塊”就出來了。
雖然,它們都有些“不正宗”,但它們可是同學們齊心協力的結果啊
南山南歌詞什么意思
《南山南》的故事背景:男主角是個酷愛旅游的男子,曾經背包走遍大半個中國。
有次來到了成都,進了一個以驢友為主題的名叫叫孤島咖啡廳休息。
咖啡廳店內墻上掛滿了各地驢友留下的照片,其中有張照片吸引了他。
是個女孩在狂風暴雪的天氣登上喜馬拉雅山的照片,男主角忍不住駐足觀看,喜馬拉雅山也是他的夢想。
。
。
當他從自己的思緒里回過神的時候發現身旁多了個女子,這個女子就是照片上的人。
于是他們就在咖啡廳里暢聊,男主發現這個女子也是一個酷愛旅游的驢友,志趣相投讓他們相談甚歡,直到天黑。
后來男主和女主在一起了,她們相約世界之旅,要看遍世界美景。
可是后來男主因為家里的緣故不得不回家去,放棄了他的夢想。
女孩很傷心的獨自踏上他們的旅程。
男子回到北京時常想起過去的日子和他的夢想,郁郁寡歡。
有年秋天在北海閑坐遇到了作者聊到了此事,作者經過他的同意用他的故事寫了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