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紀念館家長感言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觀后感(160字)
劉胡蘭紀念館觀后感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劉胡蘭紀念館。
劉胡蘭紀念館, 坐落在劉胡蘭烈士的家鄉——山西省文水縣胡蘭鎮,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整個紀念館坐北朝南,占地63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由毛澤東題詞紀念碑、劉胡蘭事跡陳列室、七烈士紀念廳、劉胡蘭雕像、陵墓、觀音廟等組成。
整體建筑以紀念碑與陵墓為中軸線對稱分布,凝重典雅。
紀念館出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耳邊仿佛又響起了烈士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斬釘截鐵的話語:“給我金娃娃都不自白”“怕死就不當共產黨”......眼前仿佛又看見了烈士在敵人的鍘刀下從容赴死的英雄形象。
面對敵人的嚎叫怒吼,她沒有膽怯;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沒有動搖;面對敵人的手槍鍘刀,她沒有屈服。
就這樣,一個偉大而年輕的生命走完了她光輝燦爛的人生歷程。
僅有十五歲的她,只是一個花季少女,怎會不知道生命的可貴,她又怎會不想用生命的延續來實現無數次編織的美麗夢想,但是,為了保護組織和黨員的安全,劉胡蘭拋棄了對生命的渴望,笑對屠刀,用錚錚鐵骨和鮮血鑄就了一顆為民族解放和國家昌盛的拳拳赤子之心,給我們留下了一句“怕死就不當共產黨”的千古誓言。
哪里有參觀劉胡蘭紀念館的思想匯報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我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
劉胡蘭10歲起參加兒童團。
1945年10月,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
第二年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
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
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的軍隊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隊員將其處死。
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
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已連鍘幾人的鍘刀前,怒問匪軍:“我咋個死法
”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的消息,使一個女共產黨員的名字在華北大地不脛而走。
隨后,毛澤東主席又為她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 劉胡蘭犧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晉綏分局決定破格(通常需年滿18歲)追認劉胡蘭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雖然只有十五年短暫的生命,但劉胡蘭卻將自己的青春書寫得格外絢爛。
毛澤東主席用“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來概括她的人生。
在那個并不缺少英雄的年代,劉胡蘭的英勇就義令無數人震撼不已。
此后,她的事跡和體現出的精神被公眾進一步詮釋為追求真理,有堅定的信念,愛憎分明,敢于和一切邪惡勢力斗爭。
劉胡蘭紀念館簡短導游詞
劉胡蘭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山西省文水縣劉胡蘭村村南。
該館座北朝南,占地六萬平方米,步入館門是一萬多平方米的廣場,潔白高大的毛澤東題詞紀念碑矗立在廣場花壇中央,碑的正面鐫著毛澤東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背面刻著郭沫若書寫的《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關于追認劉胡蘭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的決定》。
紀念碑后面是寬敞明亮的劉胡蘭革命事跡陳列室,這里陳列著劉胡蘭的遺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跡的繪畫、雕塑、照片、文獻資料等。
碑廊中陳豎著鄧小平、朱德、董必武、烏蘭夫。
郭沫若、謝覺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江澤民總書記題詞的漢白玉石碑。
碑廊北側分別是劉胡蘭事跡影視室,紀念劉胡蘭就義書畫展覽室。
翠柏中是一座宮殿式建筑——七烈士紀念廳,這里有反映七烈士刑場斗爭的雕塑和六烈士生平陳列。
過大廳是陵園,劉胡蘭的忠骨就安葬在北端正面高臺上,臺上柏翠松蒼,墓上綠草茵茵,墓前是采用最優質湖南漢白玉重塑的胡蘭雕像,雕像氣宇軒昂,正氣凜然,令人肅然起敬;雕像東側是劉胡蘭被捕、斥敵、就義的舊址,西側是碑亭,亭內陳放著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晉綏分團一九五一年給劉胡蘭建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