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獲獎感言發言稿
工匠精神演講稿對學生專業發展影響1500字
日本的工匠精神,日語叫做「匠の精神」(たくみのせいしん)。
指的是日本工匠們特有的“精益求精的極其認真的工作精神”,而且這種精神是代代相傳的。
日本的工匠精神還包括“踏踏實實,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本很多手工作坊,店鋪不大,但是已經經營了幾代人,而且那份手藝代代相傳一點沒有走樣,店鋪并不走連鎖擴大經營的路線,而是嚴守那份手藝,嚴守對顧客的承諾,嚴控服務環節,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地經營著。
另外,工匠精神其實并不限于日本的手藝人,“工匠精神”其實是日本社會整體具有的一種工作精神。
有一個細節值得一提,在日本有過購物經歷的人也許注意到,不論在日本那個超市或者百貨商店購物。
收銀員都回將找給顧客的錢,唱誦出金額,并整整齊齊地將鈔票碼好,鈔票在下硬幣在上,身份便于顧客將找的錢確認金額,也便于顧客將紙幣和硬幣分別放入錢包的不同夾層。
再舉個例子,在日本的很多書店都有一個提供給顧客的“免費服務”包書皮。
店員會問“您買的書需要包書皮嗎
”而且書皮都是牛皮紙的,書皮上通常都設計有素雅的圖案。
另外,書店里還免費提供帶有日歷的書簽,供顧客選擇使用。
這種將“服務”做到極致的精神,其實也是日本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100字演講稿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
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概括起來,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
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當其他企業熱衷于“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準要求歷練之后,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我要寫關于工匠精神的我演講稿 要怎么寫 中間應該寫什么
工匠精神應成青年氣質“工匠精神”能在社會層面激起如此大的反響,不足為奇。
一言以蔽之,躁動的心需要沉潛。
風來了,豬都能上天,但要長久飛天,還得能御風而行,而這御風的本事,就得靠“工匠精神”了。
對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兩個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放眼當下,真正創造時代傳奇的企業家,身上也都有鮮明的“工匠精神”烙印。
日本以精細化工業聞名于世,追蹤溯源,正是他們匠人文化的底子,正如日本大企業家稻盛和夫所言:“企業家要像匠人那樣,手拿放大鏡仔細觀察產品,用耳朵靜聽產品的“哭泣聲“。
”互聯網時代,注重用戶體驗、提高用戶黏合度仍是企業的核心工作,要讓用戶以擁有自己的產品為傲,靠的正是與眾不同的那點沉潛功夫,或者說,“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工匠心(1500字 演講稿 )
演講材料
技能寶貴,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改如何去寫
今天,我很榮幸能獲得這個獎,其實,臺下有很多人沒有拿到這個獎,他們也是很優秀的,在此我祝愿他們不要氣餒,要堅持努力,你一定能成功。
另外我也要感謝各位師長,是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將以更好的成績來回報你們。
謝謝。
寫一篇《技能成就夢想 爭做大國工匠》的演講稿該怎樣寫
今年“五一”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講述了八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
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
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工匠精神,還是說社會的浮躁,讓我們忽視了這種精神的存在。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這是一群這樣的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1句】: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胡雙錢
【第2句】:撈紙工周東紅的手,經他手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
30年來,周東紅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東紅
【第3句】:在工作時,管延安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
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
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
——港珠澳大橋鉗工管延安
【第4句】: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
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
【第5句】: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G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
張冬偉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張冬偉
【第6句】: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
他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44列高速動車組,奔馳
【第8句】: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000圈。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寧允展
【第7句】:焊工高鳳林35年專注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被稱為焊接火箭“心臟”的人。
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推動下順利飛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衛星去月球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
0.08毫米,是高鳳林焊接生涯里挑戰過的最薄記錄。
——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
【第8句】: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其組裝對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在中國,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顧秋亮。
成功把“蛟龍”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戰是組裝中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顧秋亮“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當前的我們缺失工匠精神,“我們要用大批的技術人才作為支撐,讓享譽全球的‘中國制造’升級為‘優質制造’。
”而在這個過程中,代表中國實力的制造工程,其頂級工藝技術確實十分精良,但對于的中國制造領域,我們仍然缺乏響當當的“中國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礎制造業優質技術人才——大國工匠的缺失。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
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
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制造中國大飛機團隊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2006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
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在節目里,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廣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于人頭發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鉆床,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12涉外葛冬雪大國工匠觀后感(二)又到了五一小長假的時候,但是我們也不能光想著放假。
今天,央視新聞推出一檔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筑夢的故事。
而這個星期四晚自習的時候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大國工匠》,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胡雙錢。
而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進步,爭取做好自己。
大國工匠觀后感(三)在這周晚自習期間班主任同我們一起看了今年五一期間的特別欄目,《大國工匠,匠心筑夢》,看完之后感慨很多。
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等等。
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給火箭焊“心臟”。
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
【第2句】: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
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
高鳳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術,不由人不折服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引路人。
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
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認真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的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以創造出一個優異的成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