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紀錄片感言
大國工匠觀后感1000字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
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
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制造中國大飛機團隊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2006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
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在節目里,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廣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于人頭發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鉆床,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12涉外 葛冬雪 大國工匠觀后感(二) 又到了五一小長假的時候,但是我們也不能光想著放假。
今天,央視新聞推出一檔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筑夢的故事。
而這個星期四晚自習的時候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大國工匠》,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胡雙錢。
而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進步,爭取做好自己。
大國工匠觀后感(三) 在這周晚自習期間班主任同我們一起看了今年五一期間的特別欄目,《大國工匠,匠心筑夢》,看完之后感慨很多。
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等等。
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給火箭焊“心臟”。
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
【第2句】: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
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
高鳳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術,不由人不折服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引路人。
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
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認真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扎實的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以創造出一個優異的成績而努力
新聞《大國工匠》心得體會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 引導語:“大國工匠”這四個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學習完“大國工匠”相關內容之后,要怎樣寫一篇心得體會呢
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大國工匠心得體會一 自從南北機車合并以后中國中車股票暴跌,為了振奮民心,大國工匠一詞應運而生。
這個成語一是表明中國是大國,二是夸獎技術工人的手藝和敬業精神。
為什么一定要是大國工匠,而不是大國大師、大國專家呢
因為這年頭大師、專家、教授、學者約等于坑蒙拐騙,造詞者想來想去只有工匠一詞帶有農民工進城般的質樸,沒人會拿這個頭銜去騙吃騙喝,所以最后決定用大國工匠。
說到中國最有名的工匠那非魯班莫屬。
魯班原名叫公輸班,祖上幾輩都是木匠,自從魯班繼承了父輩的衣缽后勤奮鉆研,發明了鋸、刨子、墨斗、曲尺等一大批工具。
但當時是戰國時期,天天都在打仗,今天剛建起的房子,明天一把火就燒沒了。
這就好比在爽朗的女生面前耍心計,在豪邁的女生面前裝純情,注定成功的機率都不高。
終于有一天魯班開竅了,既然天天打仗,那么索性就為打仗服務好了。
于是到了喜歡打仗的宋國推銷自己的攻城工具,而這些產品富有很大的時代意義,肯定備受賞識,宋國決定訂購一批。
但魯班剛跟宋王簽完合同墨子打著和平的旗號就出現了,兩人都是木匠出身,互相看不順眼,且墨子又是來砸他生意的,魯班哪里肯讓,九設圍城與墨子較量。
結果呢,魯班輸了個稀碎,宋王一看這丫的靠不住,趕
大國工匠都介紹了幾個人 都叫什么
國工匠彰顯大國風范,大國工匠托起巨龍騰飛。
央視播出的宣傳片《大國工匠》,用奮斗在生產一線的一群杰出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了一部勞動者之歌。
他們畢生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鉆研職業的技能。
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工,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者人生的平凡與不平凡,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時代為社會奉獻著人生。
他們的技藝讓人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他們是事業的脊梁。
在中國航天,53歲的高鳳林被稱為火箭的“心臟”。
他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了。
他曾說過“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火箭的“心臟”,他的作為,讓中國“神舟”系列順利升空,也讓中國科技發展達到了令人仰視的高度。
微不足道的技能發展,同樣蘊藏著較高的智慧含量,我們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極致,“品質從99%提高到
【第99句】:99%”,同樣是一種巨大的事業成就、國家成就。
“航空手藝人” 胡雙錢,工作30多年來,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胡雙錢憑著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
胡雙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己的話說:“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再干十年、二十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深海鉗工管延安在工作時,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
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
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
他曾說過“裝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裝,這是為了手感”。
因為執著,堅持,求學。
他成為了一名大國工匠。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
同時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
用他自己的話說:“追求極致,超越自己”。
手工撈曬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東紅;創造了十三里焊縫全手工且質量達到百分之百的張冬偉等等一大批大國工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
他們視技術為藝術,他們倡導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他們彰顯了愛國敬業的精神內涵。
《大國工匠》給人們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博大情懷和無以倫比的技藝。
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為動力,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要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
真正做到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
大國工匠觀后感2000字以上哪位好心人幫幫我唄
有一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國際勞動節之際,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胡雙錢 撈紙工周東紅的手,經他手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
30年來,周東紅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周東紅 在工作時,管延安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
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
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
——港珠澳大橋鉗工 管延安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
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 孟劍鋒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G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
張冬偉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 張冬偉 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
他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44列高速動車組,奔馳
【第8句】: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000圈。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寧允展 焊工高鳳林35年專注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被稱為焊接火箭“心臟”的人。
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推動下順利飛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衛星去月球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
0.08毫米,是高鳳林焊接生涯里挑戰過的最薄記錄。
——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融焊接工 高鳳林 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其組裝對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在中國,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顧秋亮。
成功把“蛟龍”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戰是組裝中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
大國工匠里講述的那8位都是誰急
這群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
最終脫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 。
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讓海底隧道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平臺。
“發動機焊接第一人”高鳳林:“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
”他為國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
周東紅30年來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胡雙錢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孟劍鋒,百萬次的精雕細琢,雕刻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絲巾”。
張冬偉,焊接質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觀上的完美無缺。
寧允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顧秋亮,全中國能實現精密度達到“絲”級的只有他一個。
八集全這里有需要就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