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會責任擔當人和事的感言
你對責任心的理解和感悟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她凝聚著愛、責任、奉獻等意涵,不僅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力和行為塑造力,更是推動一切事物和諧化的力量。
感恩,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境界。
職工以感恩之心回報學校,我們的學校才會健康發展,學校用感恩之心回報社會,我們的社會才能融洽和諧。
責任重在擔當,一份工作就意味著一份責任。
放棄在工作中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工作,放棄了自己。
感恩是一種陽光心態,一種存在的勇氣,她令我們跳出自己悲喜得失的圈子,讓我們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廣闊的胸襟去面對一切。
的確如此,結合本人最近所經歷的一些事情是看了此書以后讓我心胸豁然開朗,讓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一種陽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就像文中講到的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對待家中失竊的事情從中找出了三條感恩的理由。
我也試著為自己找了三條:第一,同學騙走的是我的錢財,而不是我的生命;第二,他騙走的是我的部分錢財,而不是全部;第三,也是我最值得慶幸的是騙子是他而不是我。
責任每個人都肩負著,無論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我們都要負一定的責任。
正因為擔負著這樣或那樣的責任,我們才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
一個人的責任感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他對待工作的態度,也決定了他工作業績的好壞。
如果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責任感,對出現的問題就會想方設法去解決,自然就會贏得更多的尊敬和榮譽。
同時責任感還是我們戰勝困難的強大的精神動力,他使我們有勇氣排除萬難,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
反之,缺乏責任感的話即使是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也會做得一塌糊涂。
感恩就意味著責任,無責任感的學生是不懂感恩的學生,同樣無責任感的老師也是不懂感恩的老師,沒有責任感的員工是不懂感恩的員工。
感恩讓人的內心萌生責任意識,責任意識讓每一個人表現得更加卓越。
絕不能簡單的把工作當成是養家糊口、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應心懷感恩的把工作看成是一種恩賜、一種饋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自內心地去履行這種責任。
我們的人生會因責任而充實、因責任而幸福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會主動做事,因為他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并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示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現。
所謂主動做事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而自己卻能自覺且出色的做好需要做得任何事情。
只有主動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我們要懂得感恩,視學校為家,努力工作,積極回報,同時發揚節約精神,幫助學校節省每一分錢,利用每一處可以節約的成本空間。
把學校的形象當作自己的臉面,形象往往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決策和進一步的發展前景。
作為一名教職工,我們有責任抓住一切時機為學校多做宣傳,努力增強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我們一定要以維護學校形象為榮,以損害學校形象為恥,永遠維護好學校的形象。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做對維護學校聲譽有利的事,因為輕視自己所就職的單位就等于輕視自己。
業績是感恩的外在形式,我們不僅要擁有感恩的心態,更多的是要獲得感恩帶給我們的業績,讓感恩帶領我們走向高峰。
我們要時刻懷著感恩的心態工作,保持良好的狀態,把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作為對自己的挑戰,一定會創造出好的業績來。
出色的業績要埋頭苦干才能創造出來,決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能得到。
因此,我們在感恩工作的同時,應不斷的提升工作業績。
熱愛工作即是一種感恩,感恩的員工都熱愛自己的工作。
同時忠誠也是每一個員工必須具備的職業精神,離開感恩談忠誠或離開忠誠談感恩都是行不通的。
一個感恩的人,一定是不為誘惑所動、能夠經得住考驗的人,忠誠不應是淺薄的游戲,是為人處事的原則、是職業良心、是不變的人生信條。
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受益的不僅僅是企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因為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的忠誠一旦養成,就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感恩是工作、生活中的最大的智慧。
時常懷有感恩之情,我們便會時刻有奉獻之心,我們的學校也會因此而更加繁榮,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讓我們學會感恩、承擔責任、學會奉獻,時刻用感恩的心去回報使我們成長的學校、領導及老師們
融入社會,擔當責任為題寫一段話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只有當我們擔當起了自己的責任時,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就像我們學生的責任主要是抓好學習,教師的責任主要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警察的責任主要是維護社會治安,而清潔工人的責任主要是打掃衛生……我們的社會需要負責任的人,只有人人都勇于積極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共同把各項工作做好,社會才會進步.一個人想要贏得他人的信任,在他人面前樹立起威信,就必須做到四個字——有責任心.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這句話說得十分正確.一個教師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樹立威信,想要管理好這個班級,使之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那么他自己身為一個教師,就必須擔當起教師的責任,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各個方面切實地負起責任,才會讓學生相信他,敬佩他,從而在班上建立了一個老師的威信.
感悟責任學會擔當的作文300字兒
愛就有感恩,學會感恩,才會擔當責任,這既是一個人追求生命價值的道德準則,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社會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本書通過對感恩與責任精神的深入解讀,探究了現代企業員工職業精神缺失的根源,為現代企業重塑商業倫理,完善員工職業培訓,實施心本管理,塑造企業新主人翁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這不僅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方式,而且是員工持續進步的動力。
一個合格的企業員工,不僅是創造利潤的社會單元,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載體。
做合格的企業員工,從學會感恩開始,從擔當責任開始
本書通過對感恩與責任精神的深入解讀,將為塑造企業新主人翁精神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這首歌使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為了擺脫它,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
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從我們第一聲嘹亮的哭聲起,我們要感謝的人就一個一個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出現,我們要感謝為我們付出的所有過客。
我們要感謝父母一路走來的扶持,我們要感謝朋友一路陪伴我們走過風風雨雨,我們要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
正因為我們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們應在心里默
學會負責,學會做人,學會擔當,當代大學生怎樣承擔社會責任?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應從以下幾方面,促進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自覺培養社會責任意識。
(一) 以愛國情懷、民族精神激發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 縱觀歷史,愛國主義歷來是激勵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人類社會歷史前進的精神動力。
個人的前途和命運,總是同祖國民族的興衰榮辱戚戚相關的。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應該正確判斷世界發展趨勢,深入了解中國國情,深切關愛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不負時代重托,肩負歷史使命,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上,建設祖國,報效祖國,這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而又具體的體現。
強化學生的立志成才、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通過“兩課”主渠道和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要引導學生把實現自身價值同服務祖國和人民的愿望與要求結合起來,自覺地把所學知識和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同時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不斷激發他們學習和成才的動力,樹立良好的學風,使他們珍惜光陰,刻苦學習,努力多掌握知識,為經濟建設服務打下堅定基礎。
(二) 用崇高信念、遠大理想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會責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動力,社會責任感是實現理想的條件。
理想與責任是互相聯系的,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能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培養社會責任感就要從具體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具體的活動中培養。
作為一個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既享有一定的權力,又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既從社會中獲取,又要為社會奉獻。
權力與責任和義務是統一的。
沒有無權力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力。
不講責任和義務的思想是錯誤的。
當代大學生只有樹立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才能自覺的形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增強他們的道德使命感。
在新的形式下,高校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的人,有科學文化知識和開拓能力的人,有志向、德才兼備的人”為目標。
根據青年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教育學生要學會關心他人和社會,要學會共事和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學會正確辨別是非,明確所擔任的責任;要堅持義利統一的價值導向,當不同利益發生沖突時,要顧全大局,先公后私,自覺使個人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堅持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通過為社會提供有效服務,來換取自己的應得之利。
(三) 用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 集體主義能夠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人生態度,能夠激勵人的社會責任意識。
集體主義是以社會主義集體為價值目標,以個性發展為前提的。
它可以密切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系,增強個體的主人翁責任感,然而個體對社會,個體對他人的責任離不開人的自我責任意識。
個體對自我的責任意識,是個體對社會、對他人有責任感的內在基礎。
很難設想,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能為社會、為他人負責任。
自我責任意識,意味著個體的自律,和對善的追求。
每個成員應該發揚團隊精神,培養集體觀念,自覺承擔責任,履行義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逐步培養自己作為一個集體成員的責任心,盡到自己的責任。
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責任意識,啟動了他的內力,才能進一步上升為社會責任意識。
(四) 用誠實做人、守信辦事推動大學生踐行社會責任 大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需要綜合治理的系統工程。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做父母的要從小引導子女學會全面負責,不能只對分數負責。
從基礎教育的角度來考察,要把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軌道上來,要把責任意識的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
當然,從社會環境這個大氣候而言,還需要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價值觀念,逐步減少消極的社會現象。
你對“責任心”的理解和感悟是什么
無論是生活還是生命,都應該去感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面對養了自己十幾年的父母,我們有沒有想過去感恩呢
曾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一個青年人在自己三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只流下他和他母親兩個人生活。
他的母親為了養活他,就沒日沒夜的工作來賺錢給孩子讀書。
可有一天,母親工作的廠子倒閉了,她就只好去擦皮鞋維持生活。
好多年以后,孩子長大了,長成了一個英俊帥氣的小伙子,并結識一個富家女。
很快,他們結婚了,但那富家女看不上這年輕人的母親。
就這樣過了幾年,年輕人和富家女離婚了,而此時年輕人手里已有了好幾十萬的財產。
他又想起了那個窮山村,可他哪知道,他的母親早已離去,就在那個年輕人結婚的那一年……是的啊,子欲養而親不待
兒子總以為母親給予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他也想著母親永遠都安在,可當那年輕人醒悟過來時,已經遲了……花點世界去感恩,為那個含辛茹苦把你撫養成人的她,為那個為了你的成長起早貪黑的她。
否則,這將會是你一生的遺憾
還有的人,以為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就為所欲為,放肆地摧毀大自然的一切,包括花,草,樹……可他們有可曾想過,是誰給予了他們生命
又是誰給予了他們那一分一秒都離不開的氧氣和生存的價值
可以這樣說,我們甚至應該對陽光,空氣,土壤感恩,只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意識到而已。
幸福的路上,誰還在繼續尋
責任與擔當
感恩、道德、責任感恩世間種種,以來看待世界,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懷著責任心,感恩、道德、責任以的態度做好任何一件事,道德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
那么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必溫馨美滿,事業必成功,社會也必定和諧繁榮。
蔣興江所著《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這部書,書中通過對感恩、道德、責任精神的深入解讀,探究了現代人精神缺失的根源,為現代人重塑世界觀和人生觀、完善員工職業培訓、實施“心本”管理、塑造企業新主人翁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對公務員自勵自省來說也是很好的啟示。
對于“感恩”,書中這樣說道:“感恩是自律的良方。
” “當我們對工作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對于自己的言行和態度都會更加自律。
因為感恩,才會不放任自己,拖沓敷衍。
對工作始終保有一份敬意和責任。
” “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覺得今天做不完的,明天還可以接著做。
其實這種拖沓做事的心態是最要不得的。
今天的事情做不完,明天的事情也必將做不完。
這樣一天壓一天地拖下去。
到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什么都沒做完、沒做好。
最后很可能敷衍了事。
試問這樣的人如何能有所成就
” “懂得感恩的人,總以更嚴格的要求約束自己,放任自流會帶來一種內疚的,懂感恩的人只有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才能覺得滿足快樂。
的總裁說要,。
這是一種自我約束,只有懂得自我約束的人才能有所建樹。
” “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嚴格要求自己有以下幾種表現:第一,守時。
你一天早上遲到可以理解,如果你天天遲到,那就是里的不夠,不夠重視工作。
第二,保持辦公桌的整潔。
如果你連自己的辦公桌都是亂七八糟的,堆滿了文件、資料、零食。
工作起來也會手忙腳亂,沒有次序。
在這樣凌亂的環境中工作,只會增加你的焦慮和忙亂。
第三,工作要按時完成,避免拖延。
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計劃好今天要完成的事情,這樣你可以知道這些工作在具體的時間進展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有效地進行控制。
制定了計劃之后,還要堅決地執行,不給自己找借口。
這樣堅持一個月,你會發現,計劃的工作,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已經全部完成。
”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
——
【美】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釋義:最高的善像水那樣。
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上善若水”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釋義: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
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兩個詞語所蘊含的意義是一樣的,故大家常把這兩個詞語放在一塊使用。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幫助,領導的關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并把感恩意識內化成自己的一種行為。
對組織、對領導要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怨恨;對同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我們就會覺得生活是那么美好和愜意。
對于“責任”,書中這樣描述:“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所以有人說:”假如你非常熱愛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討厭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獄。
”雖然工作不等于生活的全部,但是誰又能真正地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呢
” “我們既然已從事了一種職業,選擇了一個崗位,就必須接受他的全部,就算是屈辱和責罵,那也是這項工作的一部分。
工作不僅僅是給你帶來益處和快樂。
” “當我們從事著某一項工作就不要忘記責任,時刻提醒自己工作意味著責任。
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 “學會承擔責任,最基本的就是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崗位責任,明白你的工作范圍。
對自己責任內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動地去做,千萬不要等領導來安排,事事都由領導來安排的員工,最終只能被淘汰。
同時認能清自己的責任,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夠減少對責任的推諉。
在責任界限模糊的時候,人們就會互相推脫責任。
” 從本義上理解,我覺得“感恩、責任、”都屬于道德范疇,它們是一個人對外界人和事的一種感悟,是一個人所承擔的最基本道義責任。
其中“感恩”是基礎,“責任、”是感恩的外在表現。
如果一個人對親人感恩,那他就會有家庭責任心、家族責任感;對同事、對組織有感恩之心,那他就會具有崗位責任感;對社會感恩,那他就會具有社會責任感,甚至民族使命感。
從這點來 感恩、道德、責任延伸,明白了“感恩”和“責任”,其實就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那么我們如何在海關職業生涯中做到“感恩”與“責任”呢
我認為,首先要有感恩之德。
“官德正,則民風淳;官德毀,則民風降”,仔細分析歷代那些受人敬仰的清官,無不具有感恩之心,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近幾年來,黨中央提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標準也許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把社會責任感作為考量依據。
其次要有責任之心。
工作中要淡化職位意識、樹立職責觀念,并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結合起來,自覺做到識大體、顧大局,講原則、守紀律。
作為人,理應肩負起 “感恩、道德、責任” 的傳承使命。
我們應時刻以感恩心來做人,用責任之心來做事,無愧于“個人”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