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文化清明憶革命先烈感言
清明節的感想
感悟清明老天爺很能體諒人,每年清明前后總把天幕切換成黯淡低沉的冷色調,灰蒙蒙的天空,時隱時現的細雨,令祭拜先人的孝子賢孫們觸景生情,憶故思舊,感慨萬千。
一般的清明節都是下雨,像杜牧那樣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沒想到今年的清明節卻是天氣晴朗。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清明節這天,我們全家都去為爺爺清理身上的雜草,穿上漂亮的新衣,給爺爺送上好吃好喝的和一張張紙錢。
我們把爺爺墳墓周圍的野草和垃圾清理得干干凈凈。
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
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爺爺的墓碑爺爺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
沒多久,爺爺的墳墓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后,便回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先人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
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
大家有沒有想過,先人功勞有多大
先人為我們留俯滬碘疚鄢狡碉挾冬錨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先人,就沒有我們,先人的功勞不可沒啊
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先人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
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有的人在祭拜先人的時候都要跪在墳前祈禱著自己能平平安安,財源滾滾,保愿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學,為孩子的將來開劈一條路,讓孩子能夠平安順利的走過這條路……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因為先人在土里埋葬著,沉睡著,不能聽見你的祈禱,而且要靠著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去奮斗,去開劈自己的道路,還不如用自己的禱告,悲傷和依戀之情換來一個新著生命,去關愛它,去呵護它,保護它,不讓它受到侵害,而那死去的生命,在生前的時候,你沒有去關愛它,孝敬它,一但這個生命的氣息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你便會傷心不已,后悔莫及,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而選擇了逃避。
繼承先烈遺志共筑中國夢作文. 400字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踏著追尋“中國夢”的步伐,又迎一年清明時。
在春意盎然的清明時節,紅花崗區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為宗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我們的節日·清明”為主題,以感恩清明、綠色清明、人文清明為主線,通過開展“繼承先烈志·圓我中國夢”、“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傳承民俗風·歌頌中國夢”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全區人民全面唱響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中國夢”時代主旋律。
感恩清明——憶先烈·承遺志“清明春草綠,明志慰英靈。
”淅瀝的春雨如泣如訴,恰如對英烈的思念。
4月3日,在遵義市紅花崗區紅軍烈士陵園,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文明辦主辦,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遵義市文明辦、中共紅花崗區委宣傳部、紅花崗區文明辦承辦的“我們的節日·清明——繼承先烈志·圓我中國夢”活動隆重舉行。
清明時分的紅軍烈士陵園氣氛莊嚴肅穆,陵園四周有序擺滿社會各界敬獻的花圈、花籃。
前來參加此次祭奠活動的有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志愿者代表、群眾代表、學生代表……,大家表情嚴肅認真。
一段革命舞蹈《殘陽如血》拉開祭奠活動帷幕,祭紅儀式程序緊湊,秩序井然,莊嚴肅穆,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凝神佇立在烈士紀念碑前默哀致敬,深切緬懷為革命事業和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
祭紅儀式過后,唱紅、頌紅文藝表演也相繼拉開序幕,表演緊緊圍繞“繼承先烈志·圓我中國夢”主題,令在場人員熱血沸騰,情緒高漲。
稚嫩童聲獻辭《紅軍山上的豐碑》感心動耳、蕩氣回腸;情景劇《烈士墓前》情深意長、令人動容;中華傳統經典傳唱《尚讀》悠揚婉轉、沁人心脾;成人宣誓儀式慷慨激昂、催人奮進。
“前進,前進,向前進,排山倒海不可阻擋;前進,前進,向前進,走向復興創造輝煌。
”當陵園上空響起齊唱《走向復興》的歌聲時,整個英烈祭奠活動掀起高潮。
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剛毅與堅強,心中激蕩著熾熱的愛國之情,更加堅定信心,負重圖強,憧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用祭紅、唱紅、頌紅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先烈的豐功偉績,充分展示了紅花崗兒女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追思和緬懷,以及繼承革命傳統,以紅軍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為激勵,推動紅花崗區“全力追趕,力爭超越,努力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的堅定決心。
綠色清明——寄追思·彰文明據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于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白色浪費”觸目驚心,造成的環境污染更是背離傳統文化、褻瀆先人、毒化社會風氣,與現代社會文明背道而馳。
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英靈。
紅花崗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多彩貴州·文明紅花崗”行動開展,積極倡導廣大市民登錄中央文明網、央視網、中國未成年人網、校外教育網、未來網、中國家庭教育網等網站“網上祭英烈”鏈接,在網上敬獻鮮花祭拜,撰寫感言體會,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進一步樹立文明祭祀新理念、新風尚,過一個節儉環保、綠色低碳的清明節。
在學校,利用計算機網絡課、班會課、活動課等時間,以“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為主題,組織廣大青少年登陸中央文明網“網上祭英烈”專題頁面,以網上祭奠、網上獻花、網上留言等形式,祭奠先烈,緬懷仁者,感恩志士,追思民族氣節,增強愛黨愛國意識,激發愛黨愛國情感。
通過“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和號召廣大青少年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
在社區,通過遠程教育平臺,組織社區黨員和普通居民參與以“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為主題的網上祭奠活動。
隨著清明將至,連日來,居民絡繹不絕,社區還特意安排網絡技術人員對居民進行解疑、協助和指導。
在網絡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居民通過網上的一鞠躬、獻一束花、發表一篇感言,表達了自己對已故親人和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和崇敬之意。
在社會,宣傳、文化、團委等部門積極發動和組織廣大網民、志愿者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等,用文明、環保新型祭奠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
“網上祭英烈”活動既有創意,又富深意,貼近時代,貼近網民,盡管是虛擬的空間,但是人們能將真情流露出來,傳遞出去,就可以達到自我精神的激勵與安慰,引得社會各界以及廣大網民、志愿者踴躍參與。
截至目前,全區已有20多萬人次參加了“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活動,獻花、留言達30多萬條,目前活動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人文清明——傳文化·揚精神清明節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
思念墻、追思卡、經典誦讀、放飛心愿風箏、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我們欣喜地看到,清明節的傳統文化,正通過這種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群眾的方式在紅花崗區廣泛傳承和創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節,天沉沉,雨蒙蒙,飄落發絲間晶瑩的水珠”……清明前夕,紅花崗區各中小學、幼兒園以“傳承民俗風·歌頌中國夢”為主題,開展了“清明經典集中誦讀”活動。
古典詩詞的委婉意蘊、現代詩歌的磅礴大氣,真切表達廣大青少年對先輩的緬懷和追思之情,進一步感悟節日的文化內涵,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城區各大市民廣場競相上演各種清明民俗活動,市民通過放風箏,將自己對已故親人和革命先烈的哀思書寫到風箏的翼面上,放飛風箏,放飛思念,抒發情感;賞析清明節詩文祭文,引導市民群眾慎終懷遠、緬懷先輩的高尚情結;插柳戴柳,以此祈盼家人健康、平安吉祥。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清明節同樣是親近自然、感物惜春的時刻。
廣大市民群眾紛紛在清明時節走出家門,賞心悅目于花開滿枝、絢爛翻騰之間,流連忘返在花團錦簇、生趣活潑之中,盡情領略尋春、訪春、踏青、游園的無限樂趣。
這些活動不拘一格、層次多樣,使清明成為一個更充實、更鮮明的綜合體,賦予了清明節更多的人文情懷,揉入了普通市民群眾對故人、對先烈的種種情思。
據不完全統計,清明節期間有近10萬市民參與到了各種民俗活動。
清明節是中國民眾共享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
弘揚清明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可以增加民眾的文化認同意識,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財富。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的征文 盡快
拜托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
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
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
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
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在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上的講話青少年朋友們:今天,團縣委組織XX中小學生,來到烈士陵園,隆重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借掃墓之機,回顧過去,重溫歷史,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跡,聆聽革命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客觀需要。
50多年前,在XX大地,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
正是他們用殷紅的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
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民族的驕傲。
我們紀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遠不忘他們為黨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勛,永遠不忘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民族精神,永遠不忘他們的遺志和追求,我們面前這座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將永遠銘記著我們乃至世世代代對革命先烈的思念和緬懷。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刻,先烈們留下的革命精神,是我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無價之寶。
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
希望全縣各級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廣泛深入地開展學習革命先烈的活動,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增強愛國情感、確立遠大志向、培育良好品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希望全縣廣大青少年朋友們珍惜美好時光,刻苦學習知識,努力陶冶情操,繼承先烈遺志,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事業薪火相傳、不斷發揚光大
長眠在XX大地的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
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詩歌散文
《黃繼光》感含著脈脈深情讀完了《黃繼光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我閉上眼睛,心潮澎湃,不能平靜。
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怎么也揮散不去。
憶往昔崢嶸歲月,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為了保衛祖國,為了保衛家鄉,打敗美帝保衛和平,我們的先輩去朝鮮打仗,英勇戰斗是民族的脊梁,鴨綠江水在靜靜地流淌,嘹亮地軍歌在耳邊回蕩。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黃繼光就是無數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好兒女中的一員。
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
【第97句】: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豪氣貫日月,英風動大地”。
英勇的志愿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
這真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多么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啊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這句話時,我渾身發熱,黃繼光是多么主動呀。
可是我連媽媽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說媽媽常常對我說,長大了,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就拿掃地來說吧,一天,媽媽叫我掃地,我隨便掃了一下,很不干凈,媽媽見了,批評我說:“戴健,你連這點家務都做不好,還能干什么
”媽媽就要我重新掃地,我找了一個借口,跟媽媽頂嘴。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一切,我多么不對呀。
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
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
黃繼光,一個普通志愿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著他呢
哦,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
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
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試發下來的試卷,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修改,然后拿給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講解,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你沒完沒了,真煩。
”爸爸嚴厲批評我,說:“遇到難題就繞道走,你這是逃避困難。
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
”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雖然談不上戰爭時代浴血奮戰,但連起碼的學習困難都不敢去戰勝,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學們
當你讀了這篇文章,你不感到黃繼光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
黃繼光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尸還。
”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等無數志愿軍烈士永遠長眠于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蕩蕩兮浸我尸”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
”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勇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衛了新中國搖籃,保衛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自古英雄出煉獄,拓馬長槍定乾坤
”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我們青年一代何惜百死報家國,要為祖國、家鄉的富強崛起而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
青春儒鋼的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要一篇500字的《游革命烈士紀念館有感》急急急
此次參觀鄧子恢紀念館,看到老一輩革命先輩們的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下仍然心懷崇高理想,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爭取利益,建立新中國,我實在感慨萬千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太幸福了,但著幸福來之不易,我永遠銘記,著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熱血,用生命換來的,應該倍感珍惜,決不能因優越的生活條件而遺忘艱苦奮斗的精神,時刻緊記先輩們的辛勞,一定要認真學習現代科學,立志將中華民族精神發揚光大,我們民族必將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
鄧子恢(1896—1972)是偉大的共產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福建龍巖農業工作的卓越領導人。
老前輩是偉大的共產黨員,我們應該學會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是黨的優良傳統,黨員之間能夠敞開心扉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也應在我們之間形成風氣。
我努力在營造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氛圍,黨員要有容人之度,從自己開始,虛心的聽取批評和建議,在今年的黨員發展會上,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會風,使黨員和申請人受到很大的教育。
生活工作在我們身邊,大家熟悉、了解,更容易接受,學習效果更好。
或許他們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瑕不掩瑜。
因此,我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以期早日加入黨組織,成為光榮的黨員
對特殊情況的同學的思想工作,則盡可能地做到耐心細致,對新的朋友應該給以生活上的指導,提高他們對新環境的能力;化解朋友之間的矛盾,幫助發生矛盾的朋友正確對待自己,認清自身的不足,為共同創造團結協作的校園環境而努力。
我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為身為一個團員而自豪,為能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而高興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我們擁有最年輕的笑顏,革命先輩們繪制了藍圖,積蓄了時代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為每一雙與時俱進的腳步導航,形成了世界上最坎坷的民族今天最矯健的身影
我們有幸,一次次見證歷史;歷史有幸,一回回經歷輝煌
沿著港澳回歸的足印、順著三代人“高峽出平湖”的夢想,走進西部大開發飛騰的黃土地、跨上世界貿易組織的國際平臺,展望2008年的繽紛五彩、預見未來20年的燦爛輝煌,我們會情不自禁的為祖國喝采。
歷經風雨滄桑的中國共產黨,仍有一顆年青的心臟,她讓我們青年一代憑添幾分熱情,再增幾分希望
我們不由得要為自己加油、定向。
未來13年,我們將同時代一起賽跑,賽跑在中華民族最嶄新的跑道。
中華民族又一次向偉大復興邁出了舉足輕重的一步。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歷史如鏡,可以鑒往知今,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經在新時代淀積為勤奮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歲月如山,可以登高遠望,中國共產黨多年來的風雨歷程,使曾經的星星之火已變成無數人心中不滅的火炬
站在世紀初啟的歷史時刻,無論是回眸厚重的歷史,還是俯瞰當今世界,抑或是展望未來。
我發現,當今中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偉大的祖國以她海納百川的胸懷和無堅不摧的氣概,從她這邊獨好的經濟政治形勢和捷報頻傳的歷史盛事,使世界驚嘆的目光應接不暇。
在十七大嘹亮號角奏響的時候,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順利了實現了新老交替,一批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干部進入了中央領導機構,我相信,在胡錦濤主席的“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定會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繼往開來、開拓奮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定能夠開創新局面,一個經濟更發展、民主更健全、科技更進步、文化更繁榮、社會更和諧、人民生活更殷實的社會一定會早日實現
中國共產黨的本質特征和建黨宗旨,就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群眾路線歷來是我們事業發展成功的力量之源。
在和平建設時期,雖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大大改變了,但是,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仍然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一定能永葆生機與活力。
我們參觀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時期的展覽,再一次感受到:近百年來,無數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繁榮富強,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美好的今天。
半小時的參觀很快就結束了,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邁著沉重的腳步一步步走出紀念館,并在紀念館門前合影留念。
回望著身后“隆重慶祝新四軍建軍七十周年”的標語,我感到非常激動與自豪,激動的是能夠在閩西這塊紅土地上生活學習4年時光,感到非常榮幸;自豪的是革命烈士用鮮血、用壯麗、用光榮而短暫的一生,換來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每一位后來人都應該向先輩們學習,學習他們至死不渝、頑強不息的革命斗志,學習他們戰勝重重困難,奪取最后勝利的偉大精神。
我們會自覺地自重自律、自奮自強,讓自己融入集體,順應時代,這是歷史對我們青年一代的召喚,這是黨對我們青年一代的厚望。
因為時代發展的趨勢,恰如大江東流。
我們的愛國之情、集體之心、報恩之愿、自強之志,只有順應發展的時代大潮,我們的所作所為才能有利于國家,有益于集體;才能無愧于長親,無悔于本心,我們的青春才能綻放光彩,我們的生命才會價值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