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69周年感言小學
六十周年國慶感想
10月1日,祖國母親在這五谷豐登的日子里迎來了它六十華誕,也迎來了它第十四次閱兵式。
上午十點整,我們期待已久的閱兵式開始了,只見莊嚴的胡主席站在國產紅旗轎車上,緩緩地檢閱著每一位精神抖擻的戰士。
主席站在轎車上高聲喊到“同志們好
”“同志們辛苦了
”那高大魁梧的戰士高聲回答:“主席好
”“為人民服務
”嘹亮的口號聲響徹云霄,傳遍神州大地。
隨后,祖國各族人民懷著振奮和自豪的心情觀看了氣勢磅礴的閱兵式。
只見英姿颯爽的軍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向我們走來。
在嚴肅的閱兵式中我最喜歡的是武器展示了。
它們由各種新型戰車、火炮、導彈,組成了25個雄偉的方陣,威武的空軍由132架戰機編成十個空中梯隊翱翔在祖國的藍天。
這些武器有的是我熟悉的,但更多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到心潮澎湃,回想起六十年前的建國閱兵式上,外國記者嘲笑我們的武器是“萬國牌”,因為當時的閱兵式上除了人和馬是國產的,其它的都是在抗戰時期繳獲的各國武器,而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精銳武器全都是我國自主生產的,還有很多技術都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祖國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國慶60周年感想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
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
中國像一只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國慶,總給人們帶來喜慶,帶來詩意,帶來遐想,帶來憧憬,更帶來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尋常。
在這美好的季節,共和國每一平方公里的熱土都浸透著歡欣與幸福,流淌著甜蜜與歌唱。
十三億華夏兒女以豪邁激越的歌聲放飛金色的理想與玫瑰色的憧憬,放飛堅如磐石的信念與對偉大祖國贊美的詩行。
古老的長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騰的長江翻卷晶瑩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蕩深情的馬頭琴聲,拉薩林卡正傳來牧民奔向小康的歡歌笑語。
于是,我看到祖國遼闊的大地上,華夏兒女于天地間引吭高歌。
歡慶祖國母親60歲的生日,以共和國兒女的名義,向祖國致意,為母親祝福。
祖國,您如一葉希望之帆,從共和國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中駛來;從神州7號飛船遨游太空的喜訊中駛來;從城市改革振興的藍圖和鄉村富裕文明暢想曲中駛來。
于是,我看到春風吹進億萬扇幸福的門窗,聽到了“春天的故事”響徹華夏大地。
遼闊的海疆飛駛英雄的戰艇,西部邊陲又騰起沖天的火箭。
漫漫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有過輝煌,有過挫折。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在三代領導人和黨中央領導下,眾志成城,排除萬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振興中華,壯我國威”的經濟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進軍中,華夏兒女創造了無數奇跡,在世界民族之林讓世人刮目相看。
你看,深圳,珠海,廈門等一批特區掘起座座金山,浦東新區挺起胸膛,驕傲也抒寫振興中華的醒目標題。
鋼鐵巨龍大京九騰飛南北,展示中國的雄姿。
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北京申奧成功,華夏兒女無不揚眉吐氣,豪情萬丈。
國慶60周年大閱兵的感想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
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華誕的光輝日字。
60周年的國慶閱兵慶典,激起了我們滾滾心潮
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困苦,才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啊
10時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慶典開始
60響禮炮轟鳴,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10時09分,激昂的軍樂聲拉開了國慶60周年閱兵序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陪同下,乘紅旗牌檢閱車徐徐向東,迎著受閱將士的注目禮,檢閱了在長安街威武列陣的44個地面方隊。
10時37分,閱兵分列式開始。
在鮮艷的八一軍旗引領下,陸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空降兵方隊、二炮學員方隊、三軍女兵方隊、武警方隊、預備役方隊、女民兵方隊等14個徒步方隊,邁著整齊步伐動地而來。
受閱官兵主體是改革開放后出生成長的新一代官兵,顯示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的勃勃生機。
記得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解放全中國”
15年前的今天,鄧小平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號召發揚我們的祖國。
如今,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嗎
難道不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嗎
是啊,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未來的發展需要靠我們的努力。
讓我們五十六個名族的兄弟姐妹,團結一致,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
讓我們的祖國為有我們而驕傲
寫的不咋地,(*^__^*) 嘻嘻……
國慶征文69周年
一般來說,建國或者抗日戰爭勝利逢十或者逢五年份才可能會有閱兵式,所以今年不太可能會操辦國慶閱兵。
國慶60周年訓練感言
記84年國慶閱兵訓練 今年夏天似乎顯得特別熱,驕陽似火。
據報道,有的地方氣溫達到了攝氏40度。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大慶典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也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按常規,國慶閱兵訓練也已進入白熱化。
如果你能到各個閱兵訓練場看一看,那一排排、一列列、一路路、一個個人員、車炮方隊隊形,整齊有序、氣壯山河、排山倒海般的訓練場景,那酷熱的天氣,絲毫沒有擋住受閱部隊火一般的訓練熱情,你不會不被震撼。
然而,這又是一個不被常人所能看的到的場面。
二十五年前,作為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國慶受閱部隊一名成員,我是有著深深體會的。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我所在的英雄部隊——坦克第一師接受了參加慶祝國慶三十五周年首都受閱的任務。
國慶35周年閱兵,是在我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舉行的一次盛大閱兵,是黨領導人民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改革開放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的政治昭示;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
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在部隊內部恢復了閱兵(81年在華北地區舉行的“802”演習結束時,舉行了大閱兵),并于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了恢復閱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
這也是鄧小平同志主持軍委工作,為軍隊撥亂反正,指明了和祖國一道向四化進軍,建設一支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目標。
這是建國以來最隆重的首都閱兵。
彈指一揮三十五載,道不盡的人間滄桑,祖國母親由年輕進入了成熟的壯年;我們的軍隊同共和國一樣,在曲折中成長、前進。
當時,我在坦克第一師炮兵團任作訓股長,協助團首長組織、指揮部隊的閱兵訓練。
十月一日那天,我以普通士兵的身份,隨第37方隊通過天安門城樓,接受黨和祖國、人民的檢閱。
我師共組成四個受閱方隊:兩個59二型坦克方隊、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方隊和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方隊,在42個受閱方隊序列中編成為
【第32句】:33,
【第36句】:37方隊。
兩個自行火炮方隊均由我團組成,這是在國慶受閱部隊中是極為罕見的(許多部隊是一個團組建一個方隊,還有的方隊是由一個師、甚至一個軍選調人員組成的)。
首先是火炮、車輛、人員、器材的保障有困難,特別是優秀駕駛員的選拔是非常困難的。
其次,說明當時我軍只有裝甲兵部隊才有少量自行火炮。
當然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我團官兵的軍政素質,是非常可靠、非常過硬的。
我們受領任務后,就進入了車輛、火炮的維修、保養,選調人員,開展駕駛訓練、人員軍姿訓練等工作。
隆冬月,寒風刺骨,受閱將士們站軍姿訓練六個小時紋絲不動;剛開始還要求所有人員30分鐘不眨眼(后改為首長檢閱時不能眨眼),將士們迎風練“挺胸瞪眼”,淚水濕透了每個人的衣襟;正步訓練我的大頭鞋踢掉了底;車輛訓練在我們部隊附近一片河灘進行,從單車到列、到排、到方隊,每天訓練都非常緊張,天天都是一身塵土。
進入五月份全師四個方隊均已初步訓練成形。
一九八四年六月初,我團兩個方隊率先進駐機械化方隊閱兵村——通縣張家灣機場(當年18個徒步方隊駐沙河機場閱兵村,二炮導彈方隊駐南苑機場閱兵村),負責閱兵部隊駐訓地示范工作,從單兵到方隊,從吃、住、行到訓練、文化活動、后勤保障等等,都要搞出一套制度規范。
我記得當時北京軍區提出的閱兵要求是:“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工作更細、效果更好”。
這個“更”字,是針對802演習要求“標準要高、要求要嚴、工作要細、效果要好”而提出的。
我們團當時提出:“進京無小事,要求全團官兵高度執行紀律”。
通縣閱兵村是沿張家灣機場2300多米長的跑道北側草坪建成的。
沿閱兵村的主路南面,建起各方隊值班室、會議室、圖書閱覽室,再往南面搭建的是受閱人員居住的成千頂帳篷;主路北面依次建有各方隊食堂、淋浴房、廁所;跑道西北角建有車炮場;兩條跑道是受閱部隊的訓練場。
7—9月是北京最熱的季節,受閱訓練就是在這個季節正式展開。
預報氣溫在
【第37句】:38度,機場水泥跑道上的溫度要在45-47度上下,全體受閱人員就是頭頂烈日,腳踏火爐般的實地,進行隊列訓練,一練就是幾個小時;車輛訓練,駕駛員竟是在50多度的高溫的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車中完成訓練任務。
(作為作訓股長,我曾用測溫儀專門測量過各訓練場所的溫度。
下午三時,駕駛員進入車炮場,臨時鋪設的鋼板跑道溫度達63度;掀開車輛蓬布,車內的溫度達
【第52句】:53度,我們身穿工作服進入車內,兩分多鐘的時間,人就象從水里撈出來一般;人員訓練場地,如果有點風的情況下,氣溫在
【第39句】:40度左右,地表溫度一般在
【第42句】:43度,穿解放鞋,肯定腳燙的受不了。
)就是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下,我們全體受閱將士在認真地、一絲不茍地進行著訓練,每一個動作都千百次的演練、受閱將士都曬的象一座座黑鐵塔。
(當然部隊在訓練時,也是講科學方法的,例如,利用早晚天稍微涼快時多練習),你要問苦不苦,肯定說苦;你要問累不累,肯定說累。
但是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
為什么
圖什么
這就是軍人的崇高品質,軍人圖的是崇高榮譽。
閱兵是軍隊對祖國和人民的匯報。
國慶閱兵可以展示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展示軍隊維護祖國安全與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信心,更是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窗口。
因此,閱兵歷來被認為是展國威、揚軍威的最好方式。
閱兵的最主要職能就是檢驗部隊的軍事訓練水平和官兵基本素質的高低。
國慶閱兵,最大的看點是當各方隊以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城樓前東華表(敬禮線)的那一瞬間:隨著方隊指揮員一聲洪亮的“向右--看”口令,徒步方隊由齊步換成正步、敬禮、轉頭、劈槍,幾個動作一氣呵成,那個帶勁兒。
我們軍隊的閱兵式沒有俄羅斯軍隊那種夸張、傲慢,沒有朝鮮軍隊那種呆板、作做,一切都顯得自然、親切,也透視出威武雄壯與自豪;響徹云霄的“為人民服務”口號聲也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的宗旨。
閱兵式、分列式,那整齊劃一的隊列和嚴整的軍容軍紀,如果不經過千錘百煉是不可能做到的。
今年的國慶閱兵,軍委明確要求要以“一流的組織領導、一流的武器裝備、一流的訓練成果和一流的精神面貌”,展示人民軍隊蓬勃向上、開拓奮進的良好形象。
應該說今年的閱兵有更多的期待和看點,畢竟時代不同了。
親愛的朋友,當又一個“十一”來臨,當那天莊嚴的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升起,當各個徒步方隊以整齊的軍姿、豪邁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廣場,當各個機械化方隊以威武雄壯的隊形展現在長安街,當空中梯隊劃過長空時;當人們歡呼、跳躍的時,你知道這背后又會有多少艱辛、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嗎
讓我們期待吧,期待那莊嚴、神圣一刻。
關于2009國慶的一些感想
秋色艷陽,萬物成熟。
發生在21世紀最后一個秋天的這場大閱兵,昭示著經過50年光輝歷程 60周年的國慶閱兵慶典,激起了我們滾滾心潮
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困苦,才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啊
伴隨著共和國逐步發展壯大的步伐,半個世紀以來,我國解放軍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的帶領下,發揚光大我國優良傳統的美德。
他們三位領導為了中國能夠更好的發展,不惜獻出了他們一生的心血,他們是多么的無私、偉大啊
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的今天了……這次國慶閱兵典禮,向全中國展現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一生心血的結晶,向世界展示了新時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感到自豪……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迎來一個收獲的新世紀。
觀國慶60周年慶典有感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
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華誕的光輝日子。
通過閱兵大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
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
胡錦濤主席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
“同志們好
同志們辛苦了
”胡主席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
“首長好
為人民服務
”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
在我國解放軍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的帶領下,發揚光大我國優良傳統的美德。
他們三位領導為了中國能夠更好的發展,不惜獻出了他們一生的心血,他們是多么的無私、偉大啊
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的今天,同時,他們的貢獻也是很重要的。
這次國慶閱兵典禮,向全中國展現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一生心血的結晶,向世界展示了新時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感到自豪…… 戰士們面隊著威嚴的陣容,雄壯的節奏,整齊、矯健的步伐,閃亮的槍炮,還有青春般的口號,我真想大聲喊:“偉大的中華人民萬歲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