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活動感言
世界健康飲食新理念感想
中國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征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并且講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于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面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并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
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第一,風味多樣。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
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營養學的學習感受
營養學可以說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學科了,他對于人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營養與膳食》學后感
既然是“飲食營養”,那么主要是你對照課上的授課知識,看看你的生活習慣有什么差異。
重要的是對自己有什么幫助,指改善你的營養知識、飲食習慣,所學的知識要在實踐中檢驗是否適合自身的個體需求。
凡事量力而行唄
我們學到了許多對身體有益的健康知識,比如:小米、麥子性涼,可以配合熱燥的食物吃。
素飯菜再配小米不好。
綠豆是寒涼的,解毒消暑,傷腎。
寒涼是泄,溫熱是補。
各種豆,紅豆、黑豆等豆制品都很難消化,利尿,讓氣血往下走,頭面部缺血的人不能吃紅豆、黑豆。
吃后只要感覺肚子脹,表示吃的寒涼了。
肚脹的小竅門:吃兩片生姜,中和寒涼。
菌類,生長在陰濕地帶,寒濕最重。
菌類要少吃,吃的時候可以中和多放辣椒、蔥、姜、蒜。
水果,天天吃水果的人沒有身體好的人,吃新鮮的水果才可以,儲存四個月的蘋果一點營養也沒有了。
只吃應季的新鮮的水果,不吃錯季節的水果。
飲食誤區:不能空腹喝牛奶。
牛奶,性涼,不要喝。
她告訴我們其實所有的飲料都不如喝白開水的好處多。
魚:河魚被污染的機會太多了,現在說魚飼料里面的三聚氰胺是很多的,因此盡量吃海魚。
吃魚要和肉結合起來吃,頭面部毛病多的人少吃魚,肥胖危害等等,使我受益匪淺。
1500字學習世界健康飲食新理念感想
上個世紀末,世界上數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齊聚一堂討論二十一世紀什么最重要?他們討論了幾天之后,一致認為,二十—世紀追求健康是大趨勢。
健康也許是自古以來,人們就十分關注的話題,眼下,二十一世紀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到了今天,我們應該用知識生活,不應該用習慣生活。
而一個人如果沒有時間學些健康知識,將來一定有時間生病,俗話說:“病來如山倒,不如早預防”。
從這句話,我們深刻感悟到預防疾病,維護健康的重要性,如何保持身體的健康,輕松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呢
要健康,就必須把握身體健康的四大要素:
【第1句】:樂觀的心態
【第2句】:充足的睡眠
【第3句】:適當的運動
【第4句】:均衡的營養 一、樂觀的心態 心理活動是否正常,尚無公認的統一標準,眾多心理學家紛紛提出了健康人應具備的心理特征,如舉國心理學家坎布斯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個基本特征。
l、積極的自我觀念:能正確評價自己,也能被他人所接受,體驗到自豈存在的價值,能處理好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第2句】:恰當地認同他人:既能認可別人而不依賴別人或強求別人,能體驗到自己有許多方面和別人是相同的,相通的,而且能與別人分享愛與恨,喜與憂,能和好友深交,相聚而同享歡樂,又能獨處又無孤獨感。
【第3句】:面對現實有自信心:能接受許多方面的信息,傾聽不同意見,把握事實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
【第4句】:主觀經驗豐富:在自己主規經驗的“寶庫”里儲存許多有用的信息、知識、技能,并能隨時提取發揮其作用,以解決遇到的問題。
以上所述,樂觀、寬容、自強、自信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而悲觀、嫉妒、自卑則是有損健康的。
?心理學家馬斯洛(MOSLOW)和麥特曼(Mittelmann)也提出了正常心理所具備的十個方面特征:
【第1句】:有充分的適應能力,充足的安全感。
【第2句】: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對自己的能力作恰當估計。
【第3句】: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第4句】:能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酌接觸。
【第5句】:能保持人格的完整。
【第6句】:以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第7句】:情緒的表達和控制適度。
【第8句】:能保持適當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9句】:在不違背集體意志和前提下,能有限度發揮個性。
【第10句】: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情況下,對個人的各種需求能恰當滿足。
如有8項符合,說明您心理健康,如有6項符合,則基本正常,4項以下符合,說明您需要找個心理醫生咨詢。
出現哪些癥狀需要心理咨詢: 隨著生活質量提高和心理衛生知識普及心理咨詢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哪些心理癥狀作心理咨詢呢??? (1)憂郁癥:指一種持久性的心情低落,常伴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
(2)焦慮癥:指一種持久性緊張或發作性驚恐的狀態,并非由實際威脅引起,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生活不 (3)恐怖癥:指對一種特定的情景、物體或人產生強烈的恐懼和緊張,從而不得不回避,雖知明不合理,但在相同的情況下,仍要反復出現,難以控制。
(4)強迫癥:指一種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反復呈現的觀念,情緒或行為,常伴有焦慮或恐懼。
(5)疑病癥:指過分關注自身健康,懷疑身體某一部位異常,盡管臨床檢查無異常證據,但總認為患有某種疾病,同時伴有焦慮不安。
另外還有:睡眠障礙,老年心理問題,更年期心理問題,多動癥,無緣無故擔心事情會發生,行為怪異,悶悶不樂等等都應求助心理咨詢。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項忠告: l、愛別人,先給別人以快樂。
【第2句】:不生悶氣,不斤斤計較。
【第3句】:多交知心朋友,常談心
【第4句】:搞好夫妻和家庭關系
【第5句】:搞好同事、鄰居和上下級關系。
【第6句】:努力學習,精通業務,做好本職工作。
【第7句】:期望值不要太高。
【第8句】:堅持鍛煉身體,做好自我保健。
【第9句】:加強自我修養,寬厚待人。
【第10句】:熱愛生活,興趣廣泛。
心理健康還有許多方面要作,要注意。
二、充足的睡眠 睡眠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很多人都知道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的疲勞,使腦神經、內分泌體內的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充分休息,一夜酣睡醒來后,可以精神抖擻的投入工作,可以對身體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好的,很重要的“營養方式”之一。
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養容覺”(美皮膚)的時間。
凌晨1點到3點,是養肝的。
3點到5點是養肺的。
5點到7點是養大腸的時間(排便最好的時間)。
因此,睡眠能促使身體各部分組織的生長和發育和自我修補,增強免疫功能,提高人體對疾病抵抗力,所以說:“睡眠是天然的補藥”。
您如果對自己的睡眠不滿意,怎么辦呢? 常言道:睡的好是補藥,睡的不好是毒藥。
您能做到嗎(改變損壞睡眠的不良習慣)
【第1句】:禁酒:少量飲酒雖能幫助入睡,但能不同程度地影響睡后的睡眠深度。
【第2句】:能導致睡眠障礙。
【第3句】:睡前不宜喝茶,茶有興奮神經的作用,易導致失眠。
【第4句】:睡前不宜吃烤肉、奶酪、巧克力、茄子、火腿、馬鈴薯、泡菜、糖、臘腸、菠菜、西紅、紅酒這些食物含酪氨酸,會增加去甲腎士腺素釋放。
【第5句】:晚餐不宜過飽。
還有您少不了的:維生素B族、鈣、鎂、幫助神經松馳,肌肉放松,助能提高睡眠質量,避免吃安眠藥及其產生的副作用,祝您一夜安睡到天明,盡享睡眠養生之樂。
三、適量的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早在十八世紀提出了這句名言,到目前為已經得到證實,其實每一項體能鍛煉,像跑步、走路、做操、游泳、打太極拳等等,只要您做的科學合理,對我們人體都有幫助。
l、必須選擇一個空氣新鮮的場地,如果空氣不新鮮,對呼吸道、肺部都能帶來一定的損傷。
【第2句】:循序漸進,在做體能鍛煉的時候,速度應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做到循序漸進。
【第3句】:形勢多樣,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練習要穿插安排。
【第4句】:衣著舒適,穿的太少,不利于防寒保暖,太多不利體能鍛煉。
【第5句】:持之以恒,體能鍛煉最重要的一點。
中老年人要做到:三、五、七原則。
三:每一次體能鍛煉的時間不能低于三十分鐘。
五:每—個星期必須保持五次的鍛煉。
七:做體能鍛煉必須要適量,在做體能鍛煉的時候以你的心跳計算,心跳+年齡=170次左右,比如說六十歲,在做運動的時候心跳每一分鐘應保持110次加六十歲等于1,70次。
以上幾點在做運動的時候必須做到,通過適時的運動,保持一個健康美麗的身體,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擁有的。
四、均衡的營養 我國營養改善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
通過保障食物供給,落實適宜的干預措施減少饑餓和食物不足。
降低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預防、控制和消除微量元素缺乏癥,通過正確引導食物消費,優化膳食模式,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營養狀況,預防與營養有關的慢性病。
【第1句】:膳食指南: (1)食物要多樣(2)饑飽要適當(3)油脂要適量(4)粗細要搭配(5)食鹽要適量(6)甜食要少吃(7)飲酒要節制(8)三餐要合理
【第2句】:人體需要哪幾種營養素:(1)蛋白質(2)維生素(3)礦物質(4)糖(5)水(6)核酸
【第3句】:養學家推薦的10種食物: 1)花菜(2)草莓到(3)大豆(4)酸奶(5)香菜(6)紅薯(7)金槍魚(8)洋蔥(9)麥芽(10)木瓜
【第4句】:疾病治療期的膳食配合: 服用維生素A、D、E、K時,應進食高脂肪食物,以促進對藥物的吸收,但在服用維生素時,不宜進食黑木耳烹制的菜肴,也不宜進食豬干,綠葉蔬菜。
服用鐵劑時,忌食動物肝臟,海帶、芝麻醬、花生仁等含鈣、石磷較多的食物。
忌飲茶,也不宜食高脂類飲食,而應進食酸性食物。
飲料,或多食含蛋白質的食物。
服用紅霉素時,可吃些堿性食物,如蘇打、餅干等。
服用痢特靈,苯乙胼藥物時。
不宜進食貯藏過欠或發酵的含酷胺儀器如巧克力、牛奶、乳酪、腌魚、臘肉、動物內臟,牛肉、香腸、扁豆,蠶豆、醬油、香蕉、菠蘿、豆腐、啤酒、及其他酒類、也不宜飲茶。
服多酶專、胰酶專、胃蛋白酶制劑等,不宜飲茶。
服異煙藥物時,不宜進食含乳糖食品。
服利尿藥時,多食鉀量高的食品,如番茄、桔子、無花果、葡萄干、香蕉、土豆、山芋、桃子等。
【第5句】:不同疾患者怎樣對癥吃水果 (1)膽固醇高:蘋果(2) 糖尿病:菠蘿、楊梅、櫻桃、梨(3)肝炎:梨、香蕉、蘋果、西瓜、檸檬、干果、大棗(4) 腎炎:果汁、果醬、紅棗、黑皮西瓜 (5)腸道炎:蘋果、石榴、紅果、荔枝、柿餅、忌食生棗(6) 高血壓:香蕉、蘋果 (7)冠心病:柑桔、柚子、杏子、草莓(8)哮喘病:梨、荔枝(9)百日喉:羅漢果、橄欖 (10)口腔病:西瓜、多吃桔子(11)痔瘡:無花果、香蕉(12)流感:葡萄、草莓、西瓜、木瓜、芝果(13)胃潰病:表緣香蕉(14)鋅缺乏癥:蘋果汁(15)肺氣哮喘:枇杷(16)病后虛弱:龍眼 (17)積食惡氣:柚子(18)貧血低血壓:梨、草莓。
6 、清除體內污染的食物 (1)常飲鮮果、鮮菜汁(2)常喝綠豆湯(3)常吃豬血湯(4)常吃海帶??(5)吃黑木耳和菌類食物(6)常喝牛奶(7)常吃大蒜(8)多喝茶。
【第7句】:五種保健食物可以天天吃 (1)蜂蜜(2)生姜(3)花生(4)大棗(5)大蒜
【第8句】:注意事項 (1)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2)豆漿不可沖雞蛋 (3)方便面不能長期儲存; (4)省事不宜長時間浸泡; (5)午餐肉不可多吃; (6)酸奶不宜空腹飲; (7)夏季不宜飲冷牛奶; (8)味精不宜多吃; (9)酸堿食品不可放味; (10)未經去麥處理的木薯吃不得; (11)“哈”的食物吃不得 (12)食用油反復高溫加熱對健康有害; (13)燒焦的魚、肉不能吃.
飲食與養生課 感想
年養生——順應四季的三個規律人有萬物之靈的尊稱,但人也時時刻刻都在受大自然的影響。
宇宙榮國陰陽運動,形成司機變化,從而影響萬物,也影響著人。
所以養生的原則當然要順應天時氣候的變化,四季養生就是順時養生的精髓。
我們了解了在一天當中怎樣養生的方法,那么一年當中我們怎樣養生呢
一年四季的養生也同樣要要掌握三個規律:陰陽消長運行的規律、氣機升降的規律、天氣地氣開合的規律。
掌握了這三個規律以后呢,我們就可以養生長、化收藏,養陰陽、養五臟。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黃帝內經》里關于四季養生最出名的兩句。
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四季養生的方法。
春夏養陽春夏怎么養陽呢
春天主生發,氣生發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蘇。
《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無厭于日”,就是不要討厭陽光,這個時候要夜臥早起,去曬太陽,讓我們抒發肝氣,讓我們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來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
所以,春天養生的重點是怎么樣把你的肝氣和五臟氣與春氣來合拍、來協調。
春季養生以升發疏暢為特點,我們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漸旺起來。
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癥,因而春天宜養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夏天的時候,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機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來維護我們的生命。
夏天重在養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我們的心火、對清我們的熱都很有好處。
夏天我們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
關于肉,我們就多吃一點性寒的、性涼的,比如鴨子肉,而應該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東西。
另外,我們盡量要吃夏天成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
這樣吃東西對我們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處。
夏天的最后三十天,是養脾的時候,脾主運化,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養化,就是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
而且這個時候,大地要進入到成熟的階段了,谷子在灌漿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
這個時候是我們養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時候。
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
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
還有夏季宜大量出汗,又有“汗為心之液”一說,所以心氣也最易耗傷。
秋冬養陰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春分開始“開天門”,秋分開始則“入地戶”。
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收藏,我們人體也要養收。
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后,似乎也累了。
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這叫作“收”。
秋天主要要養肺。
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來養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
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
秋天天氣干燥,“燥”易傷肺,使氣宣發的功能受影響。
從而引起干咳少痰等癥。
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肺的理論依據。
到了冬天以后,就主藏了。
這個時候萬物都閉藏,動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謝了,樹葉也落光了,那么人呢,人的身體也該休息了。
冬天最重要的養生就是養藏,藏什么呢
藏精,藏好了精則來年不會生病,所以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曾經有一個患者來找我看病,他老感冒,到春天我就不停地感冒。
我說你冬天干嘛了,他說這個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涂。
其實這就是他在冬天沒有藏精補養身體而造成的后果。
我告訴他現在補一補吧,趕快來個“春眠不覺曉”,通過睡眠保養好精氣。
天時氣候反常的節氣最需要注意一年四季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根本,因而養生要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四季的寒暑交替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的不適,我們非常有必要順從24節氣的更迭,進行養生與保健。
24節氣在我國的發祥極為久遠,它不僅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更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秘寶。
二十四節氣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季節有六個節氣,一年就是二十四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四季節氣歌。
在二十四節氣里邊,有八個節氣至關重要,我們講的二十四節氣養生里面,重點講的就是這八個節氣:二至,即夏至、冬至;二分,即春分、秋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所以要挑這八個節氣,是因為這八個節氣代表了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氣候變化。
在這幾個節氣到來的時候,氣候該變化就會變化,該冷就冷,該熱就熱,該下雨就下雨,該刮風就刮風;春天刮春風,夏天刮夏天的風,冬天刮的就是冬天的風。
如果我們的身體順應四時變化,就像春天是溫暖的氣候,夏天是熱的氣候,冬天是寒冷的氣候,你秋天是涼風,那人就不容易生病。
如果反過來,如果春天刮的是反沖的風,或者叫做對沖風,就像冬天刮夏天的風,應寒反熱,夏天刮冬天的風,應熱反涼,有這種氣候變化的時候,你就要注意養生了,因為這種時令不正常的氣候是疾病最有可能會發生的時候。
天氣暴熱或者暴寒,而你的身體呢或寒或熱,身體的虛實加上天時反常,你就容易得病,此時就要注意保養。
《易經》中講的天人合一的養生,告訴我們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那么人的養生也就應該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
這種養生哲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
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與體質養生之秘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
我們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
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周我當家 活動感悟800字
3-6歲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一般來說,營養的核心是“均衡、科學、合理”。
通過每日的膳食調配要達到:一、提供、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二、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調加工,讓營養物質最大化地消化、吸收、利用;三、讓膳食結構科學、合理,既要避免營養物質的過剩、丟失,又要減少有害物質的生成。
對學齡前幼兒來說,攝取營養不僅是為了滿足生命活動和機體活動的需要,而且是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
根據這一原則,我們積極探討學齡前幼兒的平衡膳食的制訂、烹調及科學合理安排,通過不斷的摸索和總結,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制訂科學、合理,符合幼兒生長發育需求的營養食譜。
【第1句】:嚴格營養配比,確保幼兒獲得科學的營養。
制定科學合理的幼兒食譜,首先是要講究營養平衡。
廣義的營養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營養物質平衡兩個方面。
食物量平衡即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八大類食物;營養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六種營養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當,才能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幼兒每天所需的六大營養素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學齡前期較嬰兒期生長速度相對緩慢,但仍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因此單位體重的能量需要營養素的需要量仍要高于成人。
要制定營養平衡的食譜,合理調整幼兒的進食量,應根據3-6歲幼兒每日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進行食前的營養預算和食后的營養核算,再結合季節特點,選擇八大類食物,安排好由于幼兒的偏食習慣容易導致缺乏的四種營養素(維生素A、胡蘿卜素、鈣和核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訂出“三餐兩點”的幼兒帶量食譜。
熱量分配必須符合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要求,干稀、葷素、粗細、甜咸搭配要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谷類食物與動物性食品搭配時,以谷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
足量的各類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必須可提供幼兒一日熱量的55%,脂肪提供每日熱量的30%,蛋白質提供每日熱量的15%。
每日攝入的優質蛋白應占總蛋白質供給量的2\\\/3-1\\\/2,而且要求動物性食品所含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比較齊全,如此搭配才能滿足幼兒腦、體活動對熱能和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的需要。
這樣制定的食譜既保證了幼兒每日膳食中有充足、平衡的營養,保持了我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能量來源以糧食為主的基本特點,又能保證各種營養素的質量。
【第2句】:膳食組成多樣化,保證營養物質全面、均衡。
任何一種或多種食物都不可能全面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只有將不同的食物合理調配,組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才能使幼兒獲得全面、平衡的營養。
為此,我們在食物的花色品種和營養搭配上格外下功夫。
(1)米面搭配——米飯和面食的搭配,粥與面點的搭配,從多種組合上保證了幼兒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2)粗細搭配——粗細糧合理搭配,如山芋、玉米、南瓜、血糯米、燕麥和大米的合理搭配,不但有營養互補作用,更重要的是粗糧所含纖維素較粗糙 ,能刺激腸蠕動,減少慢性便秘,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
(3)干濕搭配——米飯與湯組合,粥與包子、饅頭的搭配,牛奶與餐點的組合,以提高幼兒營養的吸收率,增加水分而達到補充營養的作用。
(4)咸甜搭配——干濕甜點心與濕干咸點心搭配,以控制食用糖和鹽的過量攝入,使幼兒能每天均衡地食用糖和鹽。
(5)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動物類食品(魚、肉、蝦、雞鴨、蛋等)與豆制品(豆腐、香干、百葉、黃豆、赤豆等)食品搭配,重視植物蛋白的攝入,從而保證幼兒獲得優質蛋白質和提高了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及生理價值。
(6)深色蔬菜與淺色蔬菜和水果搭配——深色蔬菜為綠葉菜(青菜、菠菜等)和深顏色的菜(胡蘿卜、黃瓜),它們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一般比淺色菜和水果高。
淺色菜包括根莖菜(土豆、白蘿卜等)和黃葉菜(卷心菜、黃芽菜等)。
水果中的蘆柑和甜橙的維生素C高于蔬菜。
它們之間合理搭配,餐后或餐前一小時供應適量的水果,可以保證和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及利用率。
【第3句】:根據幼兒生長發育規律,結合季節氣候變化,力求及時獲取更有價值的的營養素。
(1)春季天氣回暖,萬物生發,是幼兒生長特快的時候,應及時供給幼兒富含鈣質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2)夏季暑熱挾濕,容易食欲不振,是幼兒消耗體能最多的季節。
我們安排幼兒多吃清淡、消暑的食品,如瓜果、水產品、鴨、魚、瘦肉、紅綠豆,鮮果汁等,冷飲適量,碳酸飲料不喝為好。
(3)秋季萬物收斂,溫差寒涼,應提供幼兒進食有營養而且性平和的食物,比如蘿卜、梨、銀耳、芝麻、秋藕、綠葉菜等,不要多食生冷寒涼食物。
(4)冬季天氣寒冷,幼兒一方面要儲存熱能抵抗寒冷,另一方面提供日益生長的需要,我們及時供給幼兒熱量高的食品,選擇能增強肌體抵抗力的食品,并且每天為幼兒提供具有抗寒防病毒、防感冒效果的保健營養湯水。
我們掌握了以上原則,就能為幼兒提供適合的營養食譜,提供幼兒各時期的必需的營養,更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組織炊事人員精心合理烹調,促進營養素的全面吸收。
【第1句】: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生理特點,合理安排菜肴的切配和口味。
在加工和烹調幼兒食品時,首先要注意與其消化機能相適應。
在切配食物的環節上把好關,3歲左右的幼兒食物應當細、軟、碎、爛,以小絲、小丁、小片、無骨、無刺的食品為宜;4-6歲的幼兒以較大的塊、丁、片,逐步過渡到接近成人的膳食,這樣就有利于各年齡幼兒咀嚼能力的培養,又可達到利于幼兒消化的目的。
食物的烹調還應做到味道可口,色香味俱佳。
根據多年實踐的積累,我們認為幼兒調味的原則是:少鹽、低糖、弱酸、無刺激、少油量的調味方式比較適合。
不宜使用味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
因此,在制作幼兒膳食時,我們采用一些口味清淡的調味方法,如芙蓉蝦仁,要求菜肴清淡、細膩、鮮美。
同時還利用各種調味品來烹調出適合幼兒口味的各式菜肴:如干燒鯧魚,在烹調時用蕃茄醬調制出紅油,與酒釀組成咸中帶甜,甜酸適中的口味,既有成人菜的色彩,又有幼兒菜的口味,成了幼兒喜歡的特色菜。
【第2句】:烹調時注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培訓炊事員嚴格掌握洗、切、配、燙、烹、調、炒等各道加工工序的正確操作方法,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減少因為操作不當造成的營養素的流失和破壞。
比如動物類原料切絲比切塊更好,豬肉切成絲,旺火急炒,其維生素B
【第1句】:B2的損失度分別為13%、21%,而切成塊用火燉,其損失度分別為65%、41%。
又比如煮豆、燒肉時加鹽太早,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質凝結過早,不易吸水膨脹而碎爛;用來制湯的原料加鹽過早,則可因蛋白質的凝結過早而不能溶于湯中,影響湯汁的濃度。
三、恰當安排進餐時間,組織幼兒合理進餐。
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胃容量較小(350-400毫升),胃腸道排空較快(3-4小時),加之幼兒活潑好動,易饑餓,并且按每公斤體重計,其對營養素的需要量高于成人,所以適宜少量多餐的膳食制度。
我們采取的是三餐兩點制,各次間隔3-4小時。
每次進餐時間15-30分鐘,餐后休息0.5-
【第1句】:5小時再開始學習和體力活動。
四、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科學健康地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
孩子的挑食和偏食行為很容易導致某些微量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嚴重時還會出現營養缺乏病,從而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
孩子出現挑食、偏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1)受大人飲食行為的影響。
(2)孩子的口味比較挑剔。
(3)飯前吃零食影響進餐時的食欲。
(4)飯前或吃飯時喝過多的果汁和含糖飲料。
針對這些原因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1句】:營造良好的就餐氛圍,進行適時的餐前教育。
教師教育孩子吃飯時要安靜,不吵鬧,使幼兒進餐能集中精力。
告訴孩子食物有營養,好好吃飯才能長高個不生病等等,激發孩子的進食欲望。
也可以在飯前讓幼兒看一些有趣的畫報,聽一些有趣的笑話,做一些游戲,以保持愉快的情緒,在良好的情緒下進餐,能提高攝食中樞的興奮性,使胃腸消化液分泌增多,蠕動增強,促進食欲。
【第2句】:尊重孩子的自尊,開展正確的心理誘導。
吃飯時,不要指責、訓斥或者打罵孩子,要緊行正確的心理誘導,讓孩子自覺自愿地愉快進食。
初次接觸某種食物時,我們可給食物適當評價,如,真好吃的胡蘿卜,好看的青菜等,成人的正確評價可起“導向”作用。
在孩子食欲不振時少吃一頓并無多大妨礙,反而可借此讓已疲勞的消化腺有休整的機會,對兒童消化功能恢復有益。
家長強迫孩子多吃,并嚴厲訓斥,非吃不可,這對孩子的機體和個性都是一種可怕的壓制,使孩子認為進食是極不愉快的事,逐漸對進食反感。
【第3句】:在花色品種上下功夫,激發孩子的食欲。
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可以引起食物中樞興奮,產生食欲,在烹調上應該經常變換花色品種,制作出兒童食品的特點。
比如說把豆沙包做成小刺猬的形狀,把點心做成小梅花或者小樹葉的樣子,都能引起幼兒的關注和喜愛。
色澤搭配鮮明的食物也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進食欲望。
【第4句】:合理安排幼兒作息,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吃飯要定時,不要無節制地吃零食,晚上早睡。
適當的活動量能促進新陳代謝,但活動量也不宜過大,特別是飯前不能玩得太高興,以免過度疲勞或一時安靜不下來而影響食欲。
培養孩子飯前洗手,不將食物放在桌上,正確使用餐具,進餐時要細嚼慢咽,杜絕邊吃邊玩的想象。
兒童健康成長有賴于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作為幼兒膳食管理人員,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通過對3-6歲兒童膳食管理的不斷實踐和探索,我們對兒童營養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和理解,也對如何做好幼兒科學合理膳食管理有了更堅定的信心。
只有遵循幼兒生理特點和學齡前兒童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制訂均衡合理的四季營養食譜,加強適合幼兒口味的營養烹調技能,豐富幼兒的膳食花色品種,開展正確的心理誘導,教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真正使每一個幼兒全面合理地攝入足夠的營養素,才能使每一個幼兒體格發育良好,健康茁壯成長。
中國有機農業網
給兒童的幾條膳食營養建議
【第1句】:媽媽不挑食。
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吃的東西以及哺乳時候分泌的乳汁,會影響到孩子日后對食物(或者說是孩子對食物的口味)的接受傾向。
同時,母乳喂養的孩子要比人工喂養的孩子更不挑食,特別是當喂奶的媽媽們不挑食的時候。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第2句】:讓牛奶成為日常兒童時期是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每天需要大概兩杯牛奶,來幫助骨骼的強健。
在孩子兩歲之后,就可以用低脂奶來代替全脂奶給孩子喝。
【第3句】:豐富的食物,豐富的口味大多數孩子開始接觸固體食物是從6個月開始的。
當你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按照通常的規則,等孩子接受了一種食物,再添加下一種,這為的是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對哪些食物有過敏反應。
孩子在小的時候接觸越多各種口味、各種氣味、不同質地的食物,對他們將來對食物的接受性越有幫助。
【第4句】:拒絕甜飲料家中不要有碳酸飲料
它除了增加熱量和滿足口味的欲望之外,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
而同時,盡管果汁相對來說會有更營養一些,但果汁飲料中,也是含有大量的糖份的。
所以,父母可以自己給孩子榨一些100%的鮮果汁。
對于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每天給他們喝110~170克鮮果汁,6歲以上可以每天喝340克。
為了沖淡其中的熱量,你也可以把鮮果汁中加上水。
當然,最好的解渴飲品其實還是白開水。
【第5句】:吃東西要有規律孩子一天到晚吃東西,就會使他逐漸喪失感覺真正餓的能力。
1歲左右的孩子,應該每天吃3頓飯,兩次加餐,每餐之間相隔3~4小時。
這時候是孩子身體結構旺盛發育的時期,所以每天要按時按頓按量(或適量)給孩子吃東西。
【第6句】:抵制壓力即使在你自己的家里堅持著健康綠色的飲食習慣,那些“垃圾食品”對孩子的誘惑還是無處不在。
首先,父母們可以盡量向親友說明自己的原則,請他們不要用這些東西來哄逗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強調這些東西有多好吃。
另外,盡量在孩子吃過飯后,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吃飽了額肚子總是對誘惑要降低幾分熱情的。
再有就是,要耐心地溫和地給孩子講為什么不能吃那些垃圾食品,久而久之,他就能形成自己的潛意識,幫助他來抵制誘惑,判斷自己的飲食選取了。
7?多補充兒童小熊復合營養補充品,針對兒童身體需要,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助于減少偏食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幫助改善虛弱體質,增強抵抗力、草莓口味深受孩子喜愛 。
tips: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臺,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