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創業心得體會感言500字
馬云創業成功的啟示作文500字
3000字不太可能,幾百字吧大學生創業不是一個賣情懷的詞匯,而是一個打拼的真正責任詞匯,記住,是責任。
著名科技網站尾猿會CEO、學習尾猿董事長賴仲達說過,創業,就是挖坑,因為夢想的種子根特別深。
然而一旦生根發芽,就是燦爛的果實。
馬云也是一樣,馬云在阿里巴巴創業初期,騙子,傳銷,接踵而來,但是他并沒有在意那些謠言。
所以,創業還要有堅實的信心。
馬云初期也是一樣,當時他曾經說過,哪怕所有團隊成員都否決我的提案,我一個賣房也要做起來。
創業不是吹噓,而是真打真的苦難過程,最后成長為大世界,我們是苦難,也是在享受這個苦難過程。
所以,給創業者一個警示:拿著創業者這一名詞來吹噓,就是一個泡沫而已,真正的創業,你都沒有這個時間可以去吹。
大家對于馬云的創業有何感想
男人的長相往往和他的才能成反比馬云語:賺錢模式越多越說明你沒有模式。
馬云語:做企業不是做俠客。
馬云語:建立自我、追求忘我。
馬云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
馬云語:永遠要相信邊上的人比你聰明。
馬云語:五年以后還想創業,你再創業。
馬云語: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是因為自己才會上當。
馬云語:其實很多人的問題是因為他們回答的全是對的。
馬云語:一個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我寧可喜歡一個一流的執行,三流的創意。
馬云語:蒙牛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的產品、服務和體系做出來的。
馬云語:最優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
馬云是個創業神話
觀看馬云創業視頻有什么感想
馬云創業感言 近日,在網上看到了激情飛揚的馬云的演講和被采訪的視頻;他的很多的話語給我的感觸很深。
我不是一個喜歡崇敬別人的人,不喜歡對某些人頂禮膜拜,只是把會別人的長處成功的方式,看到眼里并且記到心里,喜歡并且去實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句話。
其實馬云成功的原因歸根究竟是足夠的耐煩,毅力+創新和實用的操作以及讓很多人賺錢,盈利的模式+起到伯樂以及凝聚核心的效用+超前的市場前瞻性+成功的融資模式+成功的盈利模式+廣泛的草根的客戶群體。
僅次罷了,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有多難呢,其實其中的艱難每個創業者都知道。
無論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思科網絡,華為……還是現在其他風光無限的企業或個人,又有哪一個是生成富貴的
又有哪一個不是通過自己努力最終獲得成功的
愿喜歡創業的每個人都能成為馬云式的人
知道草根客戶對你的價值
加油
最后送上我改變過的馬云的話:我永遠相信只要永不放棄,我們還是有時機的,還是堅決相信一點兒,這世上只要有胡想,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不斷學習,不管競爭對手有多強大你總有成功跨越他的一天。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
看了馬云的事跡談談自己的理想或感想
1994年,馬云開始創業,其間經歷過多次失敗,他最終才收獲榮耀和成就,站到了一流企業家的行列。
5月20日,在一場演講之后,馬云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
盡管馬云在讀書時并非好學生,但是他仍然認為,大學生最好別輟學去創業。
另外,他認為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不過熱。
但在他看來,目前創業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
中國新聞周刊:在你看來,目前創業是不是過熱了
馬云:我自己覺得創業不應該叫做過熱,但是還是要有理性地去看待創業。
首先,創業是要有基礎設施的。
第二,創業容易持久難。
腦袋一拍就去創業,創業之初可能很有激情,如何持久是很難的。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們誕生了很多企業,但這些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和中國13億人口和巨大的經濟體是不匹配的。
我們需要很多企業,需要很多優秀的企業家。
但是,我們創業的氛圍,創業的基礎設施,創業的培訓,人才梯隊的建設,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善。
當然,我覺得今天那么多人創業,不是件壞事,但是我們也要想辦法為他們做好“保險帶”。
中國新聞周刊:對于大學生輟學創業,你怎么看
馬云:我本人覺得大學生第一個創業就是把書讀好。
有人說比爾·蓋茨不是大學沒讀完就去創業,不也成功了嗎
楊致遠沒讀博士,不也成功了嗎
但世界上也就一個比爾·蓋茨,也就一個楊致遠。
如果你不到20歲,我希望你把書讀好。
如果你已經進了大學,30歲之前最好找到一個好的老板跟他學習怎么做,一個好老板比一個好公司重要得多。
很多年輕人畢業的時候,腦子在想我進哪個公司好呢
進IBM好呢
還是阿里巴巴好呢
其實都差不多的,在大公司里面你只是一顆螺絲,但是一個優秀的老板,他會告訴你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
所以30歲之前,要找到一個好老板。
30歲到40歲的時候,要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創業的。
如果你想創業,30歲到40歲之間是合適的。
20歲左右,完善你的知識結構,20到30歲要學的是體驗,體驗什么呢
體驗災難、苦難、錯誤,沒有足夠的災難、苦難、錯誤、折磨,你是永遠不可能練出情商來的。
智商是可以讀書讀出來的,情商則是倒霉倒出來的。
所以,30歲之前智商和情商有些基礎以后,再選擇自己去創業。
40歲之前,要憑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組建一支優秀的團隊,一個人是做不了事情的。
夢想和理想是有差異的,夢想是你就一個人想想而已,理想是一個團隊一塊想,只有理想才能夠讓大家把它一點點做出來。
40歲如果說你創業還沒有成功,不等于你后面不會成功,但是創業成功的概率就小了很多。
40歲到50歲,請花時間做好自己,別東想西想,做好自己最喜歡、最能做的事情。
50歲到60歲你要把時間花在年輕人身上,他們將成為你的希望。
60歲以后,把時間花在沙灘上,老婆孩子身上,別多想工作了。
100個人創業,有95個人連聲音都沒有聽見就沒了,剩下的5個人,三四個人看起來會成功,然后你會看到他們一個個死下去,能贏的就是最后那一個人。
這一個人不是他多能干,不是他多了不起,而是他有各種各樣的機遇,并且各種各樣的苦難你都沒看見。
我也一樣,大家今天看到我,今天我們阿里巴巴的成功,但是你們沒有看到阿里巴巴經歷的痛苦、犯下的錯誤。
“廚房”里面其實是很骯臟的,只是我們走得出來,運氣很好。
有人說馬云很牛,再搞個阿里巴巴、淘寶試試看
我說搞不出來,時代過去了。
但是我們今天走過來了。
所有走過的人都這樣,他們都樂觀地看待未來,他們很少抱怨,他們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他們永遠相信別人比自己聰明,這些是所有成功者,不管你是男還是女,都必須要有的東西。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創業還是男性為主,女性適合創業嗎
馬云:有了互聯網以后,女性創業應該機會更多了,條件更好。
沒有互聯網之前,基本上是男性創業機會多一點,女性創業機會則少一些。
有了互聯網,特別是未來30年,服務性行業,未來女性可做的事情確實多了。
大家比的不再是肌肉,比的是腦子,比的是勇氣,比的是智慧,比的是體驗。
未來阿里巴巴會給女性創業提供更多資金和幫助。
馬云創業的觀后感
[馬云創業的觀后感]馬云一個不能熟悉在熟悉的人了,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辦人、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及非執行董事、軟銀集團董事……其實啊我是今天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馬云身兼這么職位,馬云創業的觀后感。
看了贏在中國,講述了他的一些創業經歷,從一個教師到現在的企業家。
在1992年與朋友一起創辦了杭州最早的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課余四處活動接翻譯業務。
當時經營挺艱難,一個月的營業額是幾百塊錢人民幣,可光是房租就要一千五六百元。
第一年實在不行了,馬云就坐了火車去義烏小商品進貨,賣禮品、包鮮花,賣禮品一個月可以掙個三四千塊錢,比翻譯社還要掙錢,觀后感《馬云創業的觀后感》。
可是后來馬云后堅持了自己的理念: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自己原始的目標,不能被利益充昏了頭。
第二次的創業,在95年創辦了中國黃頁,這是中國第一批網絡公司之一。
在97年的時候他帶著他的團隊回到了杭州創辦了阿里。
馬云在用人的時候他不要你是豪華的,因為在早先他請過很多高手,最后的結果卻是水土不服。
就好比把飛機的引擎裝在了拖拉機上,最終還是飛不起來一樣,我們在初期確實犯了這樣的錯。
那些職業經理人管理水平確實很高,但是不合適。
在闡述了企業必須用對人的道理之后,馬云接著強調了團隊自身提高的重要性。
最后馬云說:造就一個優秀的企業,并不是要打敗所有的對手,而是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力優勢,建立自己的團隊、機制、文化。
其實中喜歡的是
【第1句】:成功失敗要的是經歷,經歷是最大的財富
【第2句】:大象很難踩死螞蟻
【第3句】: 員工與團隊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