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月球背面的感言
如果請你為″嫦娥四號″寫一封登上月球背面的感言,你寫什么
感謝嫦娥姐姐守衛(wèi)邊疆,我們來接替你了。
如果請你代替“嫦娥四號″發(fā)表一封登上月球背面的感言你會怎么說。
從發(fā)射到月球就四天時間12月12日16時4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經(jīng)過約110小時奔月飛行,到達月球附近,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完成“太空剎車”,被月球捕獲,進入了近月點約100公里的環(huán)月軌道。
由于目前著陸區(qū)是夜晚,暫時還沒有辦法著陸,要繞著月球飛差不多半個月時間,等著陸區(qū)照到太陽再進行著陸
20年后我登上月球的感想200字
我的是去月球,不知過了多少年,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
我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向月球,在雄偉的中,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星系,有美麗的星球。
宇宙真是太美了 飛船終于著陸了,我一下船第一眼就看到奇異的景色,都是連綿起伏的環(huán)形山,都是一個個隕石坑。
一片荒涼的沙漠,天空是黑的,有星光。
月球是一片荒漠。
沒有任何生命。
在月球上看到最大的東西就是桃紅柳綠、鶯歌燕舞、柳綠花紅的地球。
月球上非常冷,只有零下幾度。
我忽然感覺自己非常輕盈,原來,地球上的重力是月球的四倍…… 該告別月球了,坐在飛船上,我坐在飛船上還在久久凝視著月球,讓我終身難忘
為什么說“嫦娥4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是一次另人驚艷的成就
美國肯尼迪總統(tǒng)說過兩句:“我們要在這個十年結(jié)束前,把宇航員送上月球,再安全送回來”,“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
今天我們同樣可以說:“我們選擇著陸月球背后,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更難”。
第一個實現(xiàn)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將會收獲眾多獨特的科研成果,對世界航天和天文界都將是巨大的貢獻:1,月球背面幾乎全是環(huán)形山\\\/撞擊坑(
【第97句】:5%),比正面多得多(69%),形成原因和目前的情況只有理論解釋,缺乏實地驗證;2,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是太陽系第二大超級隕石坑,早在1998年,NASA的月球勘探者號就發(fā)現(xiàn)這里存在水冰,而且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情況;3,嫦娥四號實際著陸地點位于該區(qū)域中部的馮·卡門環(huán)形山,它以錢學森的恩師的名字命名。
這里經(jīng)過了強烈碰撞,極可能曾經(jīng)被熔巖淹沒,各類物質(zhì)含量豐富,或許留有月幔最原始的成分,保留了月球最深層的秘密;4,“月球上氦三能量開發(fā)可供人類能源需求XX萬\\\/億年”的說法,相信大家已經(jīng)看過很多了,而理論上月球背面環(huán)境更容易產(chǎn)生氦三;5,月球背面有天然的“屏蔽”,沒有任何來自地球的輻射干擾,這意味著它有著無比完美的安靜環(huán)境做天文觀測;6,月球背面的月壤也極有可能與正面大不相同。
嫦娥四號任務實現(xiàn)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可以說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請描述中國第一次登月的詳細經(jīng)過
祖父經(jīng)常給祖沖之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其中張衡發(fā)明地動儀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祖沖之幼小的心靈.祖沖之常隨祖父去建筑工地,晚上,在那里他常同農(nóng)村小孩們一起乘涼、玩耍.天上星星閃爍,在祖沖之看來,這些星星很雜亂地散布著,而農(nóng)村孩子們卻能叫出星星的名稱,如牛郎、織女以及北斗星等,此時,祖沖之覺得自己實在知道得很少.祖沖之不喜歡讀古書.5歲時,父親教他學枟論語枠,兩個月他也只能背誦十幾句.氣得父親又打又罵.可是他喜歡數(shù)學和天文.一天晚上,祖沖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師說的“圓周是直徑的3倍”這話似乎不對.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媽媽绱鞋子的繩子,跑到村頭的路旁,等待過往的車輛.一會兒,來了一輛馬車,祖沖之叫住馬車,對駕車的老人說:“讓我用繩子量量您的車輪,行嗎?”老人點點頭.祖沖之用繩子把車輪量了一下,又把繩子折成同樣大小的3段,再去量車輪的直徑.量來量去,他總覺得車輪的直徑?jīng)]有1/3的圓周長.祖沖之站在路旁,一連量了好幾輛馬車車輪的直徑和周長,得出的結(jié)論是一樣的.這究竟是為什么?這個問題一直在他的腦海里縈繞.他決心要解開這個謎.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學習,祖沖之研究了劉徽的“割圓術(shù)”.所謂“割圓術(shù)”就是在圓內(nèi)畫個正6邊形,其邊長正好等于半徑,再分12邊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邊的長,然后再分
【第24句】:48邊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邊形各邊長之和就是圓的周長.祖沖之非常佩服劉徽這個科學方法,但劉徽的圓周率只得到96邊,得出3 .14的結(jié)果后就沒有再算下去,祖沖之決心按劉徽開創(chuàng)的路子繼續(xù)走下去,一步一步地計算出192邊形、384邊形 ?? 以求得更精確的結(jié)果.當時,數(shù)字運算還沒利用紙、筆和數(shù)碼進行演算,而是通過縱橫相間地羅列小竹棍,然后按類似珠算的方法進行計算.祖沖之在房間地板上畫了個直徑為1丈的大圓,又在里邊做了個正6邊形,然后擺開他自己做的許多小木棍開始計算起來.此時,祖沖之的兒子祖 已13歲了,他也幫著父親一起工作,兩人廢寢忘食地計算了十幾天才算到96邊,結(jié)果比劉徽的少0 .000002丈.祖 對父親說:“我們計算得很仔細,一定沒錯,可能是劉徽錯了.”祖沖之卻搖搖頭說:“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學根據(jù).”于是,父子倆又花了十幾天的時間重新計算了一遍,證明劉徽是對的.祖沖之為避免再出誤差,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復計算兩遍,直到結(jié)果完全相同才罷休.祖沖之從12288邊形,算到24567邊形,兩者相差僅0 .000000
【第1句】:祖沖之知道從理論上講,還可以繼續(xù)算下去,但實際上無法計算了,只好就此停止,從而得出圓周率必然大于3 .1415926,而小于3 .14159
【第27句】:很多朋友知道了祖沖之計算的成績,紛紛登門向他求教.之后,祖沖之又進一步得出圓周率的密率是355/113,約率是22/
【第7句】:直到1000多年后,德國數(shù)學家鄂圖才得出相同的結(jié)果.擴展資料祖沖之(429-500),字文遠。
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劉徽開創(chuàng)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shù)第七位,即在
【第3句】:1415926和
【第3句】: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shù)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shù)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
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shù)》《述異記》《歷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