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心得感言
學弟子規心得體會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 學習弟子規>心得體會(一) 為了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建設,豐學習弟子規的體會與感受富校園文化,根據教育局的安排,我校號召全校師生誦讀《弟子規》。
學習圣人經典,傳承民族經典文化的讀書學習活動在我校開展。
現在,學生誦讀、學習《弟子規》的情景給我們的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師生誦讀、學習的過程中,使我受到了身心的洗禮與教育。
我從學習《弟子規》有四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
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
平時感到做得不錯,可仔細回想,做得并不是盡善盡美。
學習弟子規的體會與感受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
佛法里說人有四種恩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眾生。
上面已經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師的恩德,啟發我們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里頭;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眾生努力才有的結果。
時常懷著感恩之心,念念想著別人的恩德,人才不會那么自私,不會有那么多的不滿和怨言,人才會活得開心,社會才會和諧。
第三,為人要謙虛。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想讓別人喜歡與你
弟子規心得感悟
各位朋友,雖然我們生活在今日的太平盛世,物質文化等生活不斷豐富,樂多數的為人父母卻對子女的 家庭教育甚感疲憊。
往往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在學習上不求進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 的時尚,迷戀與娛樂場所,交些無意之友,在社會上招惹是非。
令父母大動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
我 認為多數源于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
因此我要將自己讀書感悟和見解全盤托出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通過讀《弟子規》使我深刻領悟其內涵和重要,此書全面系統地闡述做人、處事、交友、尊老、愛幼等 道德行為規范。
對當今建設文明和諧社會是百益而無害。
它能勝于法制強行,它能在人的心靈上起到道 德言行的約束,它能喚起人們的“仁愛”“慈悲”之心,從而能樹起人生的正確坐標,遠離是非避邪之 路。
俗話講:山有根,水有源,人的品行好壞確實與家庭教育有關。
比如:孔融四歲能讓梨、黃香九歲為父 暖被窩等。
都是圣賢教育的結晶,然而,現代的一些為人父母實在是忽視這方面的圣賢教育,肆意寵愛, 嬌慣孩子。
出門坐客惟恐孩子吃的少,兒子吃這個吧
要那個吧
逛商場先讓孩子挑玩具,逢人先談自 己孩子怎么調皮怎么乖。
有的甚至在孩子生日時大擺宴席,收合理。
致使孩子有一種高傲唯我獨尊的感 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奢侈腐化的種子。
在處事交往中總是愛上便宜父母,朝思暮想提孩子的學 習成績,只要孩子能好好學,可以竭盡全力不惜一切地達到孩子的所求欲望。
而忽視了 正確的圣賢教 育遺棄了道德行為地約束,導致有的孩子走出大學校門后還為報答父母多年來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而走上 違法之路,真是可悲可嘆
為此,我建議做人父母的要重視和培養道孩子的品德素質,從《弟子規》學起。
讓他們接受古圣先賢的 教育,令其 明辨是非,善惡,尊老愛幼。
自己要以身作則,處處為孩子作好表率,引導和啟發孩子們的 “孝心”、“愛心”和“感恩心”開拓孩子們的道德智慧,為他們傳授圣賢教育的典范。
總而言之我認為《弟子規》是圣賢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適用于家庭教育,并且還適用于各階層不同年齡 人的學習和效仿。
是正規人生糾正錯誤的良方。
從都應以《弟子規》為準則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
希望 所有的為人父母依照《弟子規》教育好下一代,讓古圣先賢的智慧在孩子們心中萌芽生根,為將來走向 社會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
使所有的父母都能體會到圣賢教育帶給社會與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100字左右
《弟子規》是民族的經典,它到家國,人格薄一本書,在每代人的虔讀和信奉中,嵌入了人類的精神史。
我們必須認同“精神的力量”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戰勝自然戰勝自我,走出困惑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決定的力量。
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導的人,才能完成個人真正的人生旅程。
正是這樣一本使我們洗滌靈魂,尋找精神,塑造信仰的偉大經典。
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它關系到家國,人格。
薄薄一本書,在每代人的虔誠閱讀和信奉中,嵌入了人類的精神史。
我們必須認同“精神的力量”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戰勝自然戰勝自我,走出困惑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決定的力量。
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導的人,才能完成個人真正的人生旅程。
正是這樣一本使我們洗滌靈魂,尋找精神,塑造信仰的偉大經典。
弟子規心得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
《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
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
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我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
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
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我覺得都是應該的。
有時,父母過于關心我,哆嗦了幾句,我反而討厭他們。
現在想想那多不應該啊
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就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為母親的我就應正確引導孩子誦讀《弟子規》。
讓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母親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 “寬為限,緊用功。
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意。
”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
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
如有時領導布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
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
這兩種錯誤都是我所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
現在讀過了《弟子規》后,我終于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
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今后,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養。
弟子規讀后感 300字
弟子規讀后感\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
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
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
\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什么意思
走路時要不緊不慢從容大方站立時要端莊直立作揖行禮時要把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禮時要表現得恭恭敬敬。
弟子規感想100字至200字的
學習弟子規,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要尊敬長輩,懂得了要關愛別人。
聽了劉老師的講課,讓我學會了守紀律,學會了體諒別人,學會了干家務,明白了自己事情要自己做。
這段時間在劉老師的的引導下,我堅持每天讀背經典,做家務,早晚問候爸爸、媽媽,見到老人主動行禮,見到叔叔阿姨主動問好,爸爸、媽媽和身邊的人都夸獎我越來越有禮貌了,表揚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開心極了,感到很自豪。
我知道,我能有這樣的進步,都是學習弟子規的結果。
以后,我要把這個好的習慣保持下去,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