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比喻愛情的句子
【第1句】: 描寫月亮的愛情句子
北宋詩人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元夜戀舊的《生查子·元夕》是歐陽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詞的上片回憶從前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而周圍的環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情與景聯系在一起,展現了美的意境。
但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成為記憶。詞的下片,筆鋒一轉,時光飛逝如電,轉眼到了“今年元夜時”,把主人公的情思從回憶中拉了回來。“月與燈依舊”極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環境。“依舊”兩字又把人們的思緒引向上片的描寫之中,月色依舊美好,燈市依舊燦爛如晝。環境依舊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體。詞人于人潮涌動中無處尋覓佳人芳蹤,心情沮喪,辛酸無奈之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襟。舊時天氣舊時衣,佳人不見淚黯滴,怎能不傷感遺憾?上句“不見去年人”已有無限傷感隱含其中,末句再把這種傷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凄涼,由此美景也變為傷感之景,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淡漠冷清的傷感彌漫于詞的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世事難料,情難如愿。牽動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誰不曾渴慕,誰不曾誠意追索,可無奈造化捉弄,陰差陽錯,幸福的身影總是擦肩而過。舊時歡愉仍駐留心中,而癡心等候的那個人,今生卻不再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識的燕子呢?那曾有的愛情真是無比難測嗎?如果真的這樣,那些兩情相悅、纏綿悱惻的美麗韶華難道是在歲月中流走的嗎?誰也不曾料到呵,錯過了一季竟錯過了一生。山盟雖在,佳人無音,這是怎樣的傷感遺憾,怎樣的裂心之痛!
【第2句】: 月光與愛情的句子
太陽和月亮永遠都不可能在一起,他們都背負著歷史的使命,為了人類的光明付出了自己的愛情,這樣的愛情是不是很偉大
太陽和月亮是一對戀人,它們總是在相互追逐,因為追逐而相互錯過,但是,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享受兩種不同的美。有了它們的犧牲才有了我們這個明亮的世界啊。
年年中秋待月圓,月圓最是相思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等等,從這些古香古色的句子到今天的流行歌曲,我們已經再熟悉不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于用月亮表示圓滿,表白愛情。
似乎一場愛情里,少了月亮捧場,便會少了許多動人之處。所以《西廂記》中會幾次出現月下鶯鶯與張生傳情的場景:先是鶯鶯月下至西廂側花園焚香,張生于墻角吟詩:“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魂,不見月中人。”這是張生、鶯鶯首次相遇。后來張生托紅娘傳書,表達了亟盼與鶯鶯月下相會之意,鶯鶯回復了“待月西廂下”的句子,二人最終以月光鋪路成其好事,兩情相悅。
【第3句】: 關于月亮和愛情的詩句
古代唐詩中以月亮描寫愛情的詩歌有以下這些
【第1句】: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 》王 建
【第2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李商隱
【第3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望月懷遠》張九齡
【第4句】: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 》李商隱
【第5句】: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第6句】: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寫情》李益
【第7句】:獨上江樓思緲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江樓感舊》趙暇
【第8句】: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霜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第9句】: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憶揚州》徐凝
【第10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望月懷遠》張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