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聽失敗者的感言
失敗者的感言
成功的人成功了,失敗的人卻還是會失敗。
那些成功的人以為別人努力了就會成功,可是他們又不是失敗者,又怎會理解失敗的人如何失敗的。
失敗感言
一次次的失敗讓我學會了很多,然而在這每次的失敗中,不外乎是自己自身的過錯。
當我滿懷信心迎接挑戰時同時也帶給我無盡的困擾,也許很矛盾,可是我們就生活在這矛盾的社會,這一次的我們,沒有盡力,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師兄說得很正確,盡管這次我們沒發揮好,但我們要在這次比賽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試著學習別人是怎么做的,而自己是怎么做的度要取長補短,學會發展自己的長錯。
少聽成功者經驗,原因很簡單,每個人成功經歷都不同
多聽失敗者教訓,因為成功前你明白不能犯失敗者同樣
對
成績挑戰前一名失敗者的感悟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做不好事情、完不成任務時總是喜歡把借口當作敷衍外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寧愿花時間、耗精力去找借口來逃避責任,也不愿花同樣的時間、精力去努力做事,把“這事不該我管”、“不是我不想做”、“我已盡力而為了”、“等等再說”之類的借口作為掩飾個人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
這無非是想掩蓋自己的過失和失職,求得別人的理解和原諒,實質上是推卸責任。
這只能讓自己暫時甩開包袱和擔子,得到身心的輕松,讓自己暫時逃避責任和義務,獲得了心里的平衡。
卻不知“陰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一個人若是習慣了為自己的失誤和失職找借口,責任心就會降低,就會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設法爭取成功,就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工作質量,進而慢慢失去忠誠和自信,降低熱情和激情,減弱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失去競爭力。
這樣的人多了,其所在團隊也會失去競爭力,難以在社會立足。
不找借口才能面對現實,迸發活力。
工作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責任心,一旦踏上了一個崗位,便是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就必須承擔責任,把責任當成提高工作成效的“催化劑”。
不能主觀上有原因,卻反而強調客觀因素,本末倒置找借口,這是人性弱點的反應,也是虛榮心的表現。
在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地存在不足,但只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總結失敗的經驗促成成功,也是收益多多。
不找借口才能看清形勢,收獲成功。
多份責任心,工作才能有激情,才有可能得到信任,并被欣賞重用。
我們最基本的責任就是工作敬業,對單位忠誠,對同志和群眾守信,這永遠是現代社會最寶貴的財富。
《責任比能力更重要》上這方面的案例不勝枚舉,值得研究與深思。
“不為失敗找借口”,要求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都需要記?。河胸熑胃胁攀枪ぷ鞒錾那疤幔锹殬I素質的核心。
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責任感,聰明才智、學識、機緣等固然是成功的因素,但缺少了責任,一切都是“水中月、霧中花”。
“不為失敗找借口”,要求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靠借口來推脫責任。
借口永遠是一個人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
人放棄了責任,也就等于放棄了生活,也將被生活所放棄不為失敗找借口”,要求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永遠保持工作的激情,永遠保持自律。
要求我們用心去做正確的事,并將事情做正確,要求我們把好事做好,實事做實。
“不為失敗找借口”的相對面就是“只為成功找辦法”。
工作、生活中誠然有許多困難,但如果我們充滿自信,而不是想方設法地找借口、逃避責任,那么困難也就不再是困難,而是我們達到目標的調味品,是我們業績中的閃光點。
“一流的人找辦法,末流的人找借口,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好的辦法令你事半功倍。
這就是這本書給我的感悟,正所謂是開卷有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自己要努力做到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于今天的努力”,徹底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始終保持強烈的壓力感、緊迫感, “今日事,今日畢”;始終堅持強烈的細節觀、創新觀,“積液成裘,聚沙成塔”,致力于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不平凡、簡單的事做成不簡單,致力于積小勝成大勝;始終堅持強烈的統籌性、前瞻性,學會“十根指頭彈鋼琴”, 避免“小事干不好,大事干不了,事事一團糟”
有沒有一些成功的感言
【第1句】: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
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第2句】: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馮兩努——香港著名推銷商)
【第3句】: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第4句】: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第5句】: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第6句】:賺錢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賺錢的種子,便成不了事業家。
【第7句】:蟻穴雖小,潰之千里。
【第8句】: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第9句】: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第10句】:銷售世界上第一號的產品——不是汽車,而是自己。
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銷給別人之前,你必須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銷給自己。
【第11句】: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第12句】:積極思考造成積極人生,消極思考造成消極人生。
【第13句】: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第14句】:別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
【第15句】: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第16句】:你的臉是為了呈現上帝賜給人類最貴重的禮物——微笑,一定要成為你工作最大的資產。
【第17句】: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
【第18句】:世上并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第19句】: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第20句】: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第21句】:出門走好路,出口說好話,出手做好事。
【第22句】: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到比賽的計分板上。
【第23句】:上帝助自助者。
【第24句】:怠惰是貧窮的制造廠。
【第25句】: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
(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第26句】:如果我們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須種植更多的玫瑰樹。
【第27句】: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28句】: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第29句】:回避現實的人,未來將更不理想。
【第30句】:先知三日,富貴十年。
【第31句】: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么東西。
學習會使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第32句】:偉人所達到并保持著的高處,并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第33句】: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第34句】: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
【第35句】:夫婦一條心,泥土變黃金。
【第36句】: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第37句】:沒有口水與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
【第38句】: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于99個只有興趣者。
【第39句】:忍耐力較諸腦力,尤勝一籌。
【第40句】: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在于改變自己。
【第41句】:兩粒種子,一片森林。
【第42句】: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
【第43句】: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小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第44句】: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第45句】:未曾失敗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過。
【第46句】: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第47句】: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
【第48句】: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第49句】:忘掉失敗,不過要牢記失敗中的教訓。
【第50句】:不是境況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況。
【第51句】: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第52句】: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
【第53句】: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第54句】: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第55句】: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能夠捕到更多的蒼蠅。
【第56句】:真心的對別人產生點興趣,是推銷員最重要的品格。
【第57句】:自古成功在嘗試。
【第58句】: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第59句】:當一個人先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奮斗,他就是個有價值的人。
【第60句】:生命對某些人來說是美麗的,這些人的一生都為某個目標而奮斗。
【第61句】:推銷產品要針對顧客的心,不要針對顧客的頭。
【第62句】:沒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別人的幫助,也沒有人窮得不能在某方面給他人幫助。
【第63句】:凡真心嘗試助人者,沒有不幫到自己的。
【第64句】:積極者相信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世界,只要推動自己就能推動世界。
【第65句】: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價都比前一日高,因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積極。
今天太寶貴,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來。
【第66句】: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第67句】: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越多,登得越高。
讀偉大的悲劇對失敗者與勝利者有什么感想
成功是一種感受成功是一種感受成功是一種感受成功是一種感受 ①說到成功,人們有一個錯誤觀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認為,只有扭轉乾坤的壯舉,才算是成功的舉動;有人認為,只有領袖、名人,稱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則干脆斷言,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因為人生最終的結局是悲劇——后人肯定會超越前人。
這實在是一種可怕的自卑。
②其實,我們都是成功者,因為成功只是一種感受,一種自我意識的主觀感受。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每點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認認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樂就會常伴于我們身邊,我們的人生也就會因此而變得格外的豐富和生動。
不是嗎
作為一名學生,他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這是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作為一個農民,他播下的種子發芽了,莊稼收割了,這也是成功,也應該感到高興;在更多的時候,成功無需旁人認可,更不需別人來裁判;我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畫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過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不可避免要遭受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每經過一次失敗,對事物的認識就深入了一步,對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許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強了不少,這種種經歷和感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不也應該感到快樂嗎?否則,我們就會對人生失去一份應有的信心,面對困難,我們就會望而卻步。
④大膽而自豪地承認成功吧,認認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從品味中,汲取成功動力,開啟智慧,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這也許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家長聽課后的感想
家長聽課感受丁老師的課與我暑假所聽他的那節課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趣味學兒歌,激發學生興趣。
任何精彩的語言對于兒童的刺激都是有限的,喜歡活動是他們的天性,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中丁老師帶領學生學習兒歌,配上繪聲繪色的動作表演寓教于樂,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更有利于學生對兒歌的理解和掌握。
二、評價語言與獎勵相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過程不單是知識獲得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
特別是對學生的評價,不但影響師生的感情,更能影響學生的發展。
好的,積極的評價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動力。
丁老師在課堂中運用鼓勵的語言加上小小的貼畫獎勵,把學生積極性大大的調動起來。
就連我家孩子平常挺不愛表現的,上課也把小手高高的舉起。
當然再好的課也是有瑕疵的,我認為組織好課堂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也是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教師只有組織好課堂,才能夠更好地駕馭課堂,從而達到預期的最佳最優的教學效果。
丁老師在這方面還需加強。
篇二:家長學校聽課心得家長學校聽課心得一年級錢遠迪家長錢志行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一個孩子的成功就是一個家庭的成功,一個孩子的失敗就是一個家庭的失敗。
”如何將孩子撫養成人,對于每個父母來說都不會是一個問題,但如何教育、培養孩子
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如何讓孩子成為對國家和社會都有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