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和比喻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 反復修辭手法的句子
【反 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復)
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間隔反復)
【反 問】
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第2句】: 形容“反復”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釋義: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第2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釋義:今年我在這里看著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顏色衰減,明年花開時節不知又有誰還能看見那繁花似錦的勝況?
【第3句】:寄言榮枯者,反復殊未已——唐·白居易《讀史五首》
把自己的心事嫁接在植物的榮枯上面,反反復復的強調自己并不特殊。
【第4句】:春夏作頭,秋冬為尾。 循環反復無窮已。——唐·羅隱《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釋義:春天和夏天作為一年的開始,秋天和冬天作為一年的結尾,如此循環往復。
【第5句】: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唐·杜甫《草堂》
釋義:在知道作亂的那一刻,就知道勢橫而自敗。
【第6句】:歲久年深心反復,不覺情迷縈縛。——元·侯善淵《酹江月》
釋義:隨著年齡的增長,心里卻不斷的反復,反而把思緒給牽引住了。
【第7句】:反復弄小技,于道未為貞。——元·王冕《感懷 其二》
釋義:反反復復的在一些小的技術上,反倒忘記了最初的目的。
【第8句】:人事反復那能知,讒言入耳須臾離。宋·王安石《君難托》
釋義:人心的反復怎么會知道呢?一旦有小人在耳邊訴說讒言就離心了。
【第9句】:一點穿聯浩動,兩儀內、反復陰陽。——元·王處一《滿庭芳·心火真香》
釋義:一點串聯整個世界,在兩儀內,反反復復,循環陰陽。
【第10句】:但憐反復間,觀者為惆悵。——宋·張耒《有感三首其三》
釋義:反復吟誦,叫人心生惆悵,惆悵萬千。
【第3句】: 表示比喻的句子有哪些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把一個很平常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用另類而形象的句子來打一比方,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隱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實比喻句就是把本體比喻成喻體組成的。什么叫本體和喻體呢?就是把一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這樣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們叫做了本體和喻體。有本體、喻體、喻詞的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使語言生動形象。(一般表述為:生動形象地刻劃或描寫了……)
(5)引起(或激發、豐富)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6)突出(或烘托)事物的特點
(7)使說明事物(或事理)、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溫馨提示:在習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實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運用比喻句還應該注意比喻的手法只能用于不同類的事物之間的比喻,同類事物不能作比喻。
【第4句】: 形容一件事重復發生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野草,生命頑強,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久枯春綠,欣欣向榮,不屈不撓。
【第2句】:周而復始,那份愛殘缺的越來越多,許多碎片已經隨著歲月的侵蝕風化的了無痕跡。于是,夢便成了我唯一能寄托愛的地方,因為只有在夢里那份愛才是完整的。
【第3句】:傷害反反復復思念斷斷續續,心里有多了一份憂慮。
【第4句】:忘記,我在海邊坐了多久。視野里波濤反反復復,心中卻只是下雨的聲音。地球到底有多大,世界到底有多寬闊。是不是人們都帶著愛的痕跡生活。
【第5句】:反反復復,而且都振振有辭,導致當事人更不信服。
【第6句】:生活總是有著重重疊疊反反復復的糾結。
【第7句】:同時,這樣的一段時期,是反反復復,模棱兩可,困惑迷茫的。
【第8句】:如果如此運行,周而復始,延綿不竭,那將是一個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第9句】:這個推銷員三番五次的來我家,媽媽不勝其煩就買了他的東西。
【第10句】:三番五次驚動當地派出所所長,在所長的調解下,雙方開始協調解決。
【第11句】:他利用了她的善良,三番五次地向她借錢。
【第12句】:工廠的生產經理三番五次問我是否收到貨款,因為只有賬戶收到定金他們才能發貨。
【第13句】:母親三番五次地告誡她女兒要努力學習。
【第14句】:你三番五次地為難我,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第15句】:家三番五次來請他當顧問,都被他推辭了。
【第5句】: 初中課文中有哪些含“反復”修辭手法的句子
【第1句】: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比喻、擬人)
【第2句】: 多少年過去了,風兒把山頂上巖石的表層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細密;它又不辭辛苦地從遠處茂密樹林里捎來種子,讓雨水把它們喚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討得陽光喜歡了,陽光便慷慨地撫愛它們。于是,灰黑的火山石變綠了,懸崖上,山嶺間,一片郁郁蔥蔥,鳥兒也回來,為的是歌唱生命。(擬人)
【第3句】: —鴨群在船前形成一個倒置的扇面形,奮力向前推進,同時,造成了一個扇面形水流。每只鴨子本身,又有著自己用身體分開的小扇面形水流。它們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織成了似乎很有規律性的花紋。無論是小扇面形水流,還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比喻)
【第4句】: 陽光不喜歡峽谷,峽谷莫非不知道? 陽光是公平的嗎?峽谷莫非不明白?(反問)
【第5句】: 所以,他的搖籃映照著王朝盛世的余暉,他的靈柩投射著大地深淵最初的微光。(比喻)
【第6句】: 而在那個階段的人類社會,人民是什么?是無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寬容。司法是什么?是沒有公正。(設問、排比)
【第7句】: 他的武器是什么?這武器輕如和風,猛如雷電——一支筆。(設問)
【第8句】: 這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是思想反對物質的戰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爭,正義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的戰爭,是仁慈的戰爭,溫柔的戰爭。伏爾泰具有女性的溫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偉大的頭腦和浩瀚無際的心胸。(排比)
【第9句】: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比喻)
【第10句】: 可是,他們也無法向他解釋,于是上帝勃然大怒(擬人)
【第11句】: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借代)
【第12句】: 鴨們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們才忽然覺得自己已成了無家的漂游者了。它們將主人的船團團圍住,惟恐自己與這只惟一的使它們感到還有依托的小船分開。它們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覺絕不讓主人操心的樣子。有時,它們會將頭從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還在船上,才又將頭重新插回翅膀里。(擬人)
【第13句】: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比喻)
【第14句】: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比喻)
【第15句】: 這才是真正的蘆蕩,是杜小康從未見過的蘆蕩。到達這里時,已是傍晚。當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時(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