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句和翻譯
【第1句】: 古今名句
古今詩詞名句薈萃 【第1句】: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 【第2句】:殷鑒不遠(yuǎn),在夏后之世。(詩經(jīng)) 【第3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 【第4句】:黃鐘毀棄,瓦釜雷嗚。(屈原) 【第5句】: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毛詩序) 【第6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第7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第8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第9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李白) 【第10句】: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第11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 【第12句】: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 【第13句】: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 【第14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第15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第16句】: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 【第17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第18句】: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第19句】:山隨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第20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 【第21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第22句】: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第23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 【第24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第25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第26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第27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第28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 【第29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第30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第31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第32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 【第33句】: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 【第34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 【第35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 【第36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 【第37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第38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 【第39句】: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 【第40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41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第42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第43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 【第44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陸游) 【第45句】:竹死不變節(jié),花落有余香。(唐,邵謁) 【第46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 【第47句】:蟬噪林愈靜,鳥嗚山更幽。(王維) 【第48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 【第49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第50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第51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第52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張九齡) 【第53句】: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石達(dá)開) 【第54句】: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李世民) 【第55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56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 【第57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第58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第59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 【第60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
(白居易) 【第61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 【第62句】: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唐,許渾) 【第63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第64句】: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 【第65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李白) 【第66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 【第67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第68句】: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韓愈) 【第69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琵半遮面。(白居易) 【第70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清,趙翼) 【第71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第72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 【第73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宋,蘇麟) 【第74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第75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第76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第77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第78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 【第79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第80句】: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 【第81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第82句】: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 【第83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第84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第85句】: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 【第86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 【第87句】:空床臥聽風(fēng)吹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宋,賀鑄) 【第88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第89句】: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第90句】: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 【第91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 【第92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唐,韓) 【第93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流無人舟自橫。(韋應(yīng)物) 【第94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 【第95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第96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 【第97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于謙) 【第98句】: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高適) 【第99句】: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明。
【第2句】: 求古文的名句和翻譯
【第1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第2句】: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風(fēng)相鼠) 【第3句】: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詩經(jīng)大序) 【第4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第5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第6句】: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第7句】: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第8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第9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第10句】: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第11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第12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第13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第14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第15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第16句】: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第1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第18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第19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第20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第21句】: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第22句】: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第23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第24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第25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第26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第27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洳簧普叨闹?/p>
(論語述而) 【第28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第29句】: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禮記中庸) 翻譯: 【第1句】:了解我心情的人,認(rèn)為我心中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么要求呢! 【第2句】:人活著如果不重視禮儀,那么就如同死人 這句話表明人一定要重視禮儀,這是人和動物的區(qū)別之一 【第3句】: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第4句】:借助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諭知借助外勢力(多指朋友),來提高自己的見識,改正自己的錯誤. 【第5句】:從字面上看別人解人之困,授之以桃,而受惠之人卻以李相報,當(dāng)時有負(fù)于授桃之人了。桃之味比李美,李之實比桃小。
故疑此語為貶義。但人們?nèi)粘V型诒磉_(dá)時犯錯誤,說受人恩惠,過后報答,言曰;“投桃報李”,此種,要么看出受惠之人慳吝油滑,要么看出受惠之人謙遜誠實。
【第6句】:上天降下的災(zāi)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時的感受。
也可以理解為:人的命運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猶可違”,但是自己不上進(jìn),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第7句】:滿,驕傲、自滿;招,招來;損,損害;謙,謙虛;受,受到;益,好處、益處。
說明驕傲自滿招致?lián)p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 【第8句】:從:順隨。
順隨善良象登山一樣,順隨惡行象山崩一樣。比喻學(xué)好很難,學(xué)壞極容易。
【第9句】:壞事干多了,結(jié)果是自己找死。 【第10句】:居:處于;思:想。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huán)境里,也想到有出現(xiàn)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yīng)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zhǔn)備。
【第11句】: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第12句】:智,是自我之智。
明,是心靈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
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nèi);明者,知己知人,內(nèi)外皆明。智是顯意識,形成于后天,來源于外部世界,是對表面現(xiàn)象的理解和認(rèn)識,具有局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明,是對世界本質(zhì)的認(rèn)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
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覺悟者。
【第13句】:真實的、值得相信的話語不會用美裝扮起來(也就是花言巧語);花言巧語是不能相信的。 【第14句】:禍?zhǔn)窃斐筛5那疤幔S趾械湹囊蛩亍?/p>
【第15句】:合抱的粗木,是從細(xì)如針毫?xí)r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 【第16句】:樂于向?qū)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xué)習(xí),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第17句】: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第18句】: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zhǔn)備工作非常重要。 【第19句】: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fù)擔(dān)很重,就常憂慮、擔(dān)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第20句】:天氣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樹與柏樹永遠(yuǎn)是碧綠的. 【第21句】:只學(xué)習(xí)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就會在學(xué)業(yè)上陷入困境。
【第22句】: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義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第23句】: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第24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的態(tài)度。
【第25句】: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第26句】:當(dāng)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第27句】: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xué)習(xí),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
【第3句】: 論語名句及翻譯
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上)【第1句】: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xué)習(xí)了而時常溫習(xí),不也喜悅嗎?有朋友從遠(yuǎn)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第2句】: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第3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fù)習(xí)了呢?”【第4句】: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jǐn)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xué)了。”【第5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第6句】: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譯文】 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第7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xué)習(xí),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guī)矩。”【第8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xí)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獲,就可以做老師了。”【第9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jié)群眾而不互相勾結(jié),小人互相勾結(jié)而不團結(jié)群眾。”【第10句】: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xué)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危險。”【第11句】: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tài)度是明智的。”【第12句】: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第13句】: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第14句】: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guān)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
【第15句】: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第16句】: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第17句】: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第18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第19句】: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第20句】: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靈敏又好學(xué),向比自己學(xué)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中)【第21句】: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動。
【第22句】: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第23句】: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才是君子。”
【第24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xué)習(xí)不如喜歡學(xué)習(xí),喜歡學(xué)習(xí)不如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
【第25句】: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第26句】: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第27句】: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fā);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dǎo)。
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fù)教他了。”【第28句】: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
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第29句】: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
【第4句】: 千古名句賞析并翻譯
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逍遙---充分享受自由的智慧。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想讓自己獲得自由。
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因為人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約束,可有的人很快樂,有的人卻郁郁寡歡,為什么呢?因為人的胸懷有“大小之辨”,思想境界有高低之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如果自己服從天地的客觀規(guī)律,體察事物中的微細(xì)變化,將眼光投向無窮的宇宙空間,那么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影響到你(我)呢?所以,想達(dá)到逍遙的境界,就必須在精神上釋放自己,這樣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
【第5句】: 名人名言名句及解釋
【第1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他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
【第2句】:言者無罪,聞?wù)咦憬?---說的人沒有什么過錯,聽的人可以作為警戒 【第3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第4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尺雖比寸長,但也會有它的短處;寸雖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長處。
這句話是說任何人都各有長處,也各有所短。 【第5句】:滿招損,謙受益----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 【第6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第7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記取從前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第8句】:亡羊補牢,猶未遲也---失去羊之后,及時的修好羊圈,還來得及。
【第9句】: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zhàn)都不會失敗 【第10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第6句】: 論語中的名句及翻譯
【第1句】: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在學(xué)習(xí)時時常的復(fù)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不也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yuǎn)方而來,不也愉快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惱怒),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第2句】: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第3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fù)習(xí)了呢?” 【第4句】: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jǐn)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 【第5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第6句】: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譯文 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第7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于學(xué)習(xí);三十歲時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guī)律;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逾越規(guī)矩。” 【第8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復(fù)習(xí)舊知識時,又能領(lǐng)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做導(dǎo)師啊。” 【第9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jié)而不互相勾結(jié),小人互相勾結(jié)而不團結(jié)。” 【第10句】: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譯文 孔子說:“只學(xué)習(xí)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卻不學(xué)習(xí),就會勞神而無所得。” 【第11句】:子曰:“由,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導(dǎo)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才是真智慧啊!” 【第12句】: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
大的車沒有車的邊際,小的車沒有車內(nèi)的凳子,那怎樣行駛呢?” 【第13句】: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第14句】: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guān)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第15句】: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第16句】: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第17句】: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第18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一樣的過失)。”
【第19句】: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 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第20句】: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勤勉好學(xué),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學(xué)識比自己淺的人請教,看作是恥辱,所以稱他為‘文’。”
【第21句】: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動。孔子聽說了,說:“兩次,就可以了。”
【第22句】: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做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第23句】: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才是君子。”
【第24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不如以它為快樂的人。”
【第25句】: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第26句】: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第27句】: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fā);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dǎo)。
不能舉一例能理解多個類。
【第7句】: 古詩名句帶翻譯和出處的多給點啊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荷花》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fēng)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直。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fēng)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fù)能實。碧葉喜翻風(fēng),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yīng)與飛蓬匹。
蓮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fēng)。名蓮自可念,況復(fù)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蕩舟無數(shù)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fēng)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jìn)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fēng)(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fēng)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yuǎn)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shè),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yù)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zhí)m橈入白蘋。應(yīng)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錢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zhuǎn)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fēng)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fēng)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藕鄉(xiāng)隨思》現(xiàn)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zhèn)頭,藕鄉(xiāng)水泗蕩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xiāng)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yuǎn)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馀,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fēng)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xiāng)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思帝鄉(xiāng)》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
看盡滿地疏 趙新建《清塘荷韻》 雨打團荷。 《憶余杭》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采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臨江仙》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
【第8句】: 我要1000條古今名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唐·李白《春思》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南唐僧志安《絕句》 ②春雨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③春色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唐·杜甫《登樓》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唐王駕《春晴》 ④春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唐·王維《相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⑦其他帶“春”字的詩句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唐·李白《月下獨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長江一帆遠(yuǎn),落日五湖春——唐·劉長卿《餞別五十一南渡》 【第2句】:繪秋 秋風(fēng)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秋風(fēng)引》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fēng)辭》 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
——漢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落葉西風(fēng)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棄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元·黃庚《江村即事》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元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二、花鳥蟲魚類 【第1句】:繪花 ①不帶“花”字的詩句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宋·鄭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唐·齊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勉《墨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盧梅坡《雪梅》 ②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唐·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唐·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宋·蘇軾《浣溪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宋·李清照《如夢令》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唐·韓翃《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唐·李白《贈孟浩然》 天人寧許巧,剪水作飛花。
——唐·陸暢《驚雪》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縷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白調(diào)》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宋·蘇軾《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唐·張謂《早梅》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唐·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桃花一樹魚三尺,不醉月明船不歸。
——明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唐李白 《山中答問》 【第2句】:繪鳥 ①不帶“鳥”字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游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宋。
【第9句】: 古今名句
古今詩詞名句薈萃 【第1句】: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 【第2句】:殷鑒不遠(yuǎn),在夏后之世。(詩經(jīng)) 【第3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 【第4句】:黃鐘毀棄,瓦釜雷嗚。(屈原) 【第5句】: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毛詩序) 【第6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第7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第8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第9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李白) 【第10句】: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第11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 【第12句】: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 【第13句】: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 【第14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第15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第16句】: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 【第17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第18句】: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第19句】:山隨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第20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 【第21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第22句】: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第23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 【第24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第25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第26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第27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第28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 【第29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第30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第31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 【第32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 【第33句】: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 【第34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 【第35句】: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 【第36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 【第37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第38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 【第39句】: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 【第40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41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第42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第43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 【第44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陸游) 【第45句】:竹死不變節(jié),花落有余香。(唐,邵謁) 【第46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 【第47句】:蟬噪林愈靜,鳥嗚山更幽。(王維) 【第48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 【第49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第50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第51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 【第52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張九齡) 【第53句】: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石達(dá)開) 【第54句】: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李世民) 【第55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56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 【第57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第58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第59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 【第60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
(白居易) 【第61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 【第62句】: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唐,許渾) 【第63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第64句】: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 【第65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李白) 【第66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 【第67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第68句】: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韓愈) 【第69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琵半遮面。(白居易) 【第70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清,趙翼) 【第71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第72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 【第73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宋,蘇麟) 【第74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第75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第76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第77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第78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 【第79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第80句】: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 【第81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第82句】: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 【第83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第84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第85句】: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 【第86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 【第87句】:空床臥聽風(fēng)吹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宋,賀鑄) 【第88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第89句】: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第90句】: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 【第91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 【第92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唐,韓) 【第93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流無人舟自橫。(韋應(yīng)物) 【第94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 【第95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第96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 【第97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于謙) 【第98句】: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高適) 【第99句】: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明。
【第10句】: 高中語文詩詞名句翻譯
? 長歌行(節(jié)選)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ㄎㄨㄣ)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ㄑㄧ),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ㄑㄩㄥ)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ㄅㄧㄣ)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ㄊㄠ),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 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ㄒㄩㄣ),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ㄘㄨ)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秋浦歌 李白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ㄐㄧˋ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ㄍㄨㄟˋ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 寒食 韓翃(ㄏㄨㄥ)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高飛,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ㄅㄛ)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