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變成了寫比喻句有哪些句子
【第1句】: “什么成了什么”寫成比喻句
【第1句】:陽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鏡子。
【第2句】:夜晚的北京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第3句】: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火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第4句】:戰(zhàn)士們成了下山的猛虎。
【第5句】:熱鬧的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第6句】:聽說明天放假,樂樂的臉樂成了一朵花。
【第7句】:廣場成了人的海洋。
【第8句】:非典期間,人們的團結(jié)筑成了一座長城。
【第9句】:我們成了祖國的花朵。
【第10句】: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第11句】:他壞事做盡,成了過街人人喊打的老鼠。
【第12句】:秋天的落葉鋪滿了我家門口,形成了一條淺黃色的大街。
【第13句】:他聽說自己考試考了第一名,他開心的成了一朵花。
【第14句】:春風成了一雙手,撫摸著孩子們稚嫩的臉龐。
【第15句】:稻子熟了,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
【第16句】:春天的植物園成了花的海洋。
【第17句】:孩子可愛的臉成了紅紅的蘋果!
【第18句】:松樹成了城市的門衛(wèi)。
【第19句】:下雨的時候,蓮葉成了小青蛙的綠色的大傘。
【第1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第2句】: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東西具體地說出,借其他類似事物加以說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飾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動,突出特點,渲染氛圍,側(cè)面烘托。
【第3句】:比喻句的形式:
比喻就是通常說的打比方,即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變抽象為具體,深奧為淺顯,還能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仿佛""真像"·····等。
【第4句】:如何判別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guān)鍵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體或喻體。
有的同學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詞語的句子就認為一定是比喻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第2句】: 把句子改寫成比喻句帶答案(20個)
點擊至文庫查看全文>
原發(fā)布者:無憂草1976
把句子改寫成比喻句【第1句】:瀑布飛流直下。【第2句】:鳥兒啼轉(zhuǎn)起來。【第3句】:金秋十月,桂花開了。【第4句】:洞庭湖的水真綠啊!【第5句】:奔騰的湖水從大壩的進水口直沖下來。【第6句】:他飛快地跑過來。【第7句】:秋天,楓樹的葉子紅了。【第8句】:排著隊的游客走進展覽廳。【第9句】:那荷花隨風飄動,十分好看。【第10句】:入夜,遠遠望去,小山村燈火點點。【第11句】:下課了,操場上熱鬧起來了。【第12句】:雨下得真大,大雨猶如珠簾般傾瀉而下.【第13句】:天空中有一顆星星一閃一閃的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擬人句【第1句】:小草發(fā)芽了。【第2句】:春天來了。【第3句】:太陽慢慢地從東邊升起來了。【第4句】:果園里,麻雀嘰嘰叫。【第5句】: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開始叫起來。【第6句】:溪水嘩嘩地向前流去。【第7句】:沉甸甸的稻子垂下來了。【第8句】:鮮花盛開。【第9句】:森林阻止了風、雨、旱災(zāi)。【第10句】:天空中的小星星一閃一閃的。【第11句】:青蛙呱呱叫。【第12句】:小草被風吹著。【第13句】: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第14句】:十字路口,紅綠燈提示行人及車輛注意安全。【第15句】:春筍鉆出了地面【第16句】: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第17句】:獵豹盯著一只羚羊,隨時準備捕食。【第18句】:一條短尾巴的大黑狗圍著她的雙腿起勁地跳著。(改成擬人句)【第19句】:風把荷花刮得搖擺不定。(改成擬人句)【第20句】:牽牛花開了【第21句】:小溪嘩嘩地向東流去【第22句】:太陽升高了,水珠蒸發(fā)了。【第23句】:燒焦的樹木低垂著【第24句】:大雨,一連下了五天五夜【第25句】:月亮被黑云遮住了【第26句】:成群的蜜蜂在花間飛舞.【第27句】:春天,小鹿在溪水邊走.【第28句】:夏天,蟬在樹上不停地叫.【第29句】:天空中撒滿了星星.【第30句】:柳枝隨風搖擺。【第31句】:手上的五指,根根都有作用。【第32句】:桃花心木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