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感言
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海明威的頒獎詞(不是獲獎感言)
瑞典皇家科學頒獎詞說的:“海明威作為我們這一時代偉題的創造者之一,在近25年國個歐洲的敘事藝術中具有明顯的重要性。
這一重要性,主要在于他那生動的對白,語言增減恰倒好處,既使人易懂,又令人難忘的境界。
他以精湛的技巧,再現了口語中的一切奧妙……”頒獎詞最后頌揚海明威:“溫暖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最城市而大無畏地創造了我們這苦難時代中真實的人物的作家。
”
海明威因什么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什么
獲獎原因是:“因為他精通于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中,同時也由于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
”對于這一贊譽,海明威是當之無愧的。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于1952年出版。
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斗而展開故事的講述。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Miller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
父親是醫生和體育愛好者,母親從事音樂教育。
6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從小酷愛體育、捕魚和狩獵。
中學畢業后曾去法國等地旅行,回國后當過見習記者。
第一次大戰爆發后,他志愿赴意大利當戰地救護車司機。
1918年夏在前線被炮彈炸成重傷,回國休養。
后來去加拿大多倫多市星報任記者。
1921年重返巴黎,結識美國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詩人龐德等。
1923年發表處女作《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隨后游歷歐洲各國。
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
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巨著《永別了,武器》的問世給作家帶來了聲譽。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獵。
1935年寫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說。
1937年發表了描寫美國與古巴之間海上走私活動的小說《有錢人和沒錢人》。
西班牙內戰期間,他3次以記者身份親臨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并創作了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40)。
他曾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斗爭。
1941年偕夫人瑪莎訪問中國,支持我國抗日戰爭。
后又以戰地記者身份重赴歐洲,并多次參加戰斗。
戰后客居古巴,潛心寫作。
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翌年獲普利策獎。
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卡斯特羅掌權后,他離開古巴返美定居。
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郁,1961年7月2日用獵槍自殺。
海明威去世后發表的遺作,主要有:《島在灣流中》(1970)和《伊甸園》(1986)。
他那獨特的風格和塑造的硬漢子形象對現代歐美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海明威用極其簡單的詞匯就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什么中國作家耗費寫的卻不行
美國作家威,獲得過諾文學獎。
他的《老人與海》在1954得諾貝爾文學獎。
歐內·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勛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用獵槍自殺身亡。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復雜,先后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他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海明威的作品標志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海明威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并且是“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
海明威的生平和文學生涯從一開始就爭議不斷。
無論海明威是作為一位傳奇式人物,還是作為一位作家,他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寫作技巧創造了一種簡潔流暢、清新洗練的文體,凈化了一代的傳統文風,在歐美文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十世紀的最后一位文化英雄海明威是蜚聲世界文壇的美國現代小說家,他在62年的生涯中,寫下了《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作品,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稱。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是一部融信念、意志、頑強、勇氣和力量于一體的書,它讓人徹底懂得了打不垮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究竟是個什么樣。
它、它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斗而展開故事的講述。
完美地體現了作者所說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海明威是一位美國作家,曾經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那么他是哪年獲得此獎的,又是因為哪部作品獲得此獎的呢
1954,老人獲諾貝爾獎,其他作品: ·洲的青山》 ·陽照常升 ·《戰地鐘聲》 ·《永別了,武器》 ·《第五縱隊·西班牙大地》 ·《曙光示真》 ·《不固定的圣節》 ·《過河入林》 ·《喪鐘為誰而鳴》 ·《危險的夏天》 ·《老人與海》 ·《伊甸園》 ·《死在午后》 ·《島在灣流中》 ·《有錢人和沒錢》 ·《乞力馬扎羅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說精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