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駿圖的優(yōu)美句子
【第1句】: 穆天子傳中記載八駿圖的句子
穆王八駿天馬駒,后人愛之寫為圖。
背如龍兮頸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壯。
日行萬里速如飛,穆王獨乘何所之?
四荒八極踏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屬車軸折趁不及,黃屋草生棄若遺。
瑤池西赴王母宴,七廟經(jīng)年不親薦。
璧臺南與盛姬游,明堂不復(fù)朝諸侯。
《白云》《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周從后稷至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
豈知才及四代孫,心輕王業(yè)如灰土。
由來尤物不在大,能蕩君心則為害。
文帝卻之不肯乘,千里馬去漢道興。
穆王得之不為戒,八駿駒來周室壞。
至今此物世稱珍,不知房星之精下為怪。
馬,強勁而豪邁,雄壯而有力,輕捷而敏銳,平和而合群,勇敢而馴服,勻稱而優(yōu)美,因而深得人類的歡心,視為親密的戰(zhàn)友、生死與共的朋友、吉祥的瑞獸。(易從網(wǎng))人們敬馬、愛馬、崇馬、尊馬、頌馬、贊馬,成為千百年來獨特的民俗文化現(xiàn)象,延續(xù)在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
【第2句】: 贊美八駿圖的詩
《八駿圖》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穆王八駿天馬駒,后人愛之寫為圖。
背如龍兮頸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壯。日行萬里速如飛,穆王獨乘何所之?四荒八極踏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屬車軸折趁不及,黃屋草生棄若遺?,幊匚鞲巴跄秆?,七廟經(jīng)年不親薦。
璧臺南與盛姬游,明堂不復(fù)朝諸侯。白云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周從后稷至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豈知才及四代孫,心輕王業(yè)如灰土。
由來尤物不在大,能蕩君心則為害。文帝卻之不肯乘,千里馬去漢道興。
穆王得之不為戒,八駿駒來周室壞。至今此物世稱珍,不知房星之精下為怪。
八駿圖,君莫愛?!队^八駿圖》年代: 唐 作者: 劉叉穆王八駿走不歇,海外去尋長日月。
五云望斷阿母宮,歸來落得新白發(fā)。《八駿圖詩》年代: 唐 作者: 元稹穆滿志空闊,將行九州野。
神馭四來歸,天與八駿馬。龍種無凡性,龍行無暫舍。
朝辭扶桑底,暮宿昆侖下。鼻息吼春雷,蹄聲裂寒瓦。
尾掉滄波黑,汗染白云赭。華輈本修密,翠蓋尚妍冶。
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車無輪扁斫,轡無王良把。
雖有萬駿來,誰是敢騎者?!栋蓑E圖》年代: 唐 作者: 羅隱穆滿當(dāng)年物外程,電腰風(fēng)腳一何輕。
如今縱有驊騮在,不得長鞭不肯行。《八駿圖》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
只今恃駿憑毛色,綠耳驊騮賺殺人?!囤w松雪八駿圖》年代: 明 作者: 王澤趙家王孫擅好書,更復(fù)畫馬如江都。
嘗從玉堂罷春直,慣寫天馬隨監(jiān)奴。馬來西宛龍八尺,勢或怒驚如鵲立。
似疑初浴滎河波,身上龍紋五花濕。王孫寫駿不寫形,運思已入天機精。
都將臨池古書法,落筆一掃千人驚。今逢此圖乃八匹,老我見之唯嘆息。
人間駑馬漫紛紜,天上龍文誰購得。憶昨八駿登瑤池,昆侖萬里天西陲。
風(fēng)行電邁景恍惚,翠蕤不動天王旗。古來八駿雖已矣,房星在天還不死。
雄姿伏櫪世豈無,胡乃唯稱穆天子?!兑ι賻熕匕蓑E圖》年代: 明 作者: 曾棨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
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肉鬃疊聳高崔嵬,權(quán)奇知此真龍媒。
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瑤池宴罷歸來早,絡(luò)月羈金照京鎬。
紫鞚飛時逐落花,雕鞍解處眠芳草。由來駿骨健且馴,弄影驕嘶不動塵。
有時渴飲天津水,五色照見波粼粼。圉官騎來難久駐,飲向春流最深處。
珠銜寶勒不敢疏,直恐飛騰化龍去。古來善畫韋與韓,此畫豈同凡馬看。
人間造次不可得,苜蓿秋深煙雨寒。
【第3句】: 贊美八駿圖的詩
《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穆王八駿天馬駒,后人愛之寫為圖。背如龍兮頸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壯。
日行萬里速如飛,穆王獨乘何所之?四荒八極踏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屬車軸折趁不及,黃屋草生棄若遺?,幊匚鞲巴跄秆纾邚R經(jīng)年不親薦。
璧臺南與盛姬游,明堂不復(fù)朝諸侯。白云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周從后稷至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豈知才及四代孫,心輕王業(yè)如灰土。
由來尤物不在大,能蕩君心則為害。文帝卻之不肯乘,千里馬去漢道興。
穆王得之不為戒,八駿駒來周室壞。至今此物世稱珍,不知房星之精下為怪。
八駿圖,君莫愛。
《觀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劉叉
穆王八駿走不歇,海外去尋長日月。五云望斷阿母宮,歸來落得新白發(fā)。
《八駿圖詩》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穆滿志空闊,將行九州野。神馭四來歸,天與八駿馬。
龍種無凡性,龍行無暫舍。朝辭扶桑底,暮宿昆侖下。
鼻息吼春雷,蹄聲裂寒瓦。尾掉滄波黑,汗染白云赭。
華輈本修密,翠蓋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
車無輪扁斫,轡無王良把。雖有萬駿來,誰是敢騎者。
《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羅隱
穆滿當(dāng)年物外程,電腰風(fēng)腳一何輕。如今縱有驊騮在,不得長鞭不肯行。
《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
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只今恃駿憑毛色,綠耳驊騮賺殺人。
《趙松雪八駿圖》
年代: 明 作者: 王澤
趙家王孫擅好書,更復(fù)畫馬如江都。嘗從玉堂罷春直,慣寫天馬隨監(jiān)奴。
馬來西宛龍八尺,勢或怒驚如鵲立。似疑初浴滎河波,身上龍紋五花濕。
王孫寫駿不寫形,運思已入天機精。都將臨池古書法,落筆一掃千人驚。
今逢此圖乃八匹,老我見之唯嘆息。人間駑馬漫紛紜,天上龍文誰購得。
憶昨八駿登瑤池,昆侖萬里天西陲。風(fēng)行電邁景恍惚,翠蕤不動天王旗。
古來八駿雖已矣,房星在天還不死。雄姿伏櫪世豈無,胡乃唯稱穆天子。
《姚少師所藏八駿圖》
年代: 明 作者: 曾棨
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疊聳高崔嵬,權(quán)奇知此真龍媒。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
瑤池宴罷歸來早,絡(luò)月羈金照京鎬。紫鞚飛時逐落花,雕鞍解處眠芳草。
由來駿骨健且馴,弄影驕嘶不動塵。有時渴飲天津水,五色照見波粼粼。
圉官騎來難久駐,飲向春流最深處。珠銜寶勒不敢疏,直恐飛騰化龍去。
古來善畫韋與韓,此畫豈同凡馬看。人間造次不可得,苜蓿秋深煙雨寒。
【第4句】: 飛鴻的八駿圖的四句詩句
飛鴻的《八駿圖》中的四句詩句是:
《房兵曹胡馬詩》
杜甫 [唐]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fēng)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閻飛鴻先后數(shù)十次赴草原,氣象萬千的草原風(fēng)光、遼闊無垠的大漠風(fēng)情、千姿百態(tài)的駿馬英姿,使他沉醉其中。他的作品風(fēng)格自然也狂放不羈,既有傳統(tǒng)水墨畫的神韻,又有現(xiàn)代畫的簡潔明快,以強烈的動感和視覺沖擊力見長?!洱堮R精神》墨韻酣暢,精氣神十足;《兄弟姐妹》風(fēng)華正茂,相依相偎,盡顯青春年華;《八駿圖》濃墨重彩,飽滿酣暢;《飲馬河畔》清澈明媚,歡快融融;《百駿圖》姿態(tài)各異,活靈活現(xiàn)……閻飛鴻以獨特的藝術(shù)語言,創(chuàng)造了一個萬馬騰躍的藝術(shù)世界。這個世界博愛宏大,令人神往。觀飛鴻之馬,猶如置身于恢宏博大的音樂大廳,一會兒如傾聽悠悠綿長的小夜曲,清風(fēng)習(xí)習(xí),小馬踢踏,娓娓動聽;一會兒如置身狂風(fēng)驟雨驚心動魄中,萬馬奔騰勢如破竹,洋溢著自然和原始的巨大力量,猶如一曲曲高亢激越的草原狂想曲,令人慷慨激昂!我想到了祖國的母親河——飛鴻的萬馬奔騰如同黃河的翻騰咆哮,這正是飽經(jīng)滄桑、充滿希望的中華民族靈魂的深刻呈現(xiàn),正是藝術(shù)家對藝術(shù)持之以恒、艱苦探索的毅力與精神,對藝術(shù)癡迷陶醉激越飽滿的創(chuàng)作熱情。
【第5句】: 八駿圖的詩詞作品
七律 題八駿圖
大漠常思鐵甲寒,黃沙漫漫掩函關(guān)。
春風(fēng)綠染幾叢柳,驛路書傳萬里山。
相伴三軍云水度,更同名將死生還。
回眸驃騎莫言老,依舊馬蹄恣意歡。
七絕 題馬圖(一)
風(fēng)凋秋塞水云天,神駿輕蹄踏柳煙.
羌笛數(shù)聲催激越,誰攜玉韉與金鞍.
七絕 題八駿圖
也覓仙風(fēng)也覓蹤,桃源柳岸憶相逢。
銀蹄踏遍天涯路,已是河山第幾重?
七絕 題畫詩
水墨無聲紙上開,石橋一夢赴樓臺。
風(fēng)流時序隨云轉(zhuǎn),萬里河山對月裁。
《臨江仙》放馬南山
滄海桑田今幾度,漢唐舊事成煙。
征袍歸笈已經(jīng)年。黃塵吹寂滅。劍影與風(fēng)閑。
榮辱浮沉終有定,何須費盡周旋。
狼毫水墨白云箋。江河無逆轉(zhuǎn),今古月依然。
五律 琴瑟蹄聲
匹馬西風(fēng)立,悲嘶卓不群。
背余雞塞月,蹄踏雁門云。
朔漠旌旗列,荒原鼓角聞。
琵琶翻古調(diào),一曲憶從軍。
【第6句】: 八駿圖的欣賞詞
八駿圖 徐悲鴻
徐悲鴻所畫的奔馬,奔騰馳騁,桀驁不凡,自由奔放,歡快振奮,觀之令人驚心動魄,在寫實之中充滿了浪漫主義的風(fēng)格。畫家不僅把駿馬作為自己繪畫的象征,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是對自由和激情的贊美和謳歌。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托物抒懷,以此來表達(dá)自己的愛國熱情。
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fā)的意態(tài)。在技法上,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狀結(jié)構(gòu)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xiàn)了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徐悲鴻的馬是中西融合的產(chǎn)物,這種融合是極為成功的。
【第7句】: 關(guān)于馬的優(yōu)美的句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金秋?!薄恶R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薄斗耆刖┦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zhí)彀恶R,奇逸人中龍?!?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jīng)·小雅·車攻》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懔懔邊風(fēng)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fēng)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fēng)》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游》詞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元·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fēng)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fēng)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第8句】: 八駿圖上的詩詞寫的是什么
《房兵曹胡馬詩》 杜甫 [唐]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fēng)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釋義】 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
注家一般認(rèn)為作于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游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fēng)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于進(jìn)取的精神。
此詩前四句具體地描寫胡馬瘦骨棱起如刀峰 , 耳竹削似的尖聳 , 俊逸矯健 , 步履輕快,四蹄生風(fēng) , 是匹駿馬 。 后四句則贊美胡馬的本領(lǐng) , 指出其所到之處 , 沒有東西可阻擋之 , 值得策騎者信賴 , 甚至可將生命交托給它 , 由於胡馬如此驍勇快捷 , 故萬里亦可橫行 。
全詩贊美胡馬之余 , 亦抒發(fā)出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抱負(f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