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人生境界的句子
【第1句】: 人生境界的名句
人做各種事的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了人的人生境界。從低到高,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1句】:孟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第2句】:孟子: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第3句】: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第4句】:孟子: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
【第5句】: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盡心章句上》
【第6句】: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楚辭漁父》
【第7句】:藺相如: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8句】: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第9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第10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第11句】: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靈烏賦》
【第12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第13句】: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家對聯
【第14句】: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絕命詩》
【第15句】: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第2句】: 人生的三種境界.詩句
人生三境界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引三首宋詞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故稱人生詞三境界. 第一種境界的詩句引自晏殊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種境界的詩句引自柳永的《鳳棲梧》: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境界的詩句引自辛棄疾的《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由王國維的三境界論,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劃分法:知之、好之、樂之;豐之愷認為:“物質、精神、靈魂”這是人生三層境界;有人認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也有人說為知、為己、為人;有人認為理想、事業、愛情;還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等等,林林總總,琳瑯滿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歷程,是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對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種境界是針對孩子說的,初識世界,純潔無瑕,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不會故意認錯,以致說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
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點:一群大人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說“6”“9”不掉頭,就出了個題:“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么簡單,結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個6歲的小女孩爭著說等于15,人們都向她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寶貝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并責怪自己的思想太復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時機。
這里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這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感覺到社會并不那么單純,現實也并不那么美好,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
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
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嘆息,以致出現了許許多多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這山望著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凈,欲壑難填,永遠也沒有滿足的境地。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滄海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
也許經歷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的事而傷腦費神。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
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們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也許事情會簡單許多,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國維所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希望能到達人生的最高境界,即這第三境界,體味那戰勝自我,超越極限后一覽眾山小的勝利感,然而在這自我提煉、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許多優秀的品質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歲月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所有的故事都沒有結果而結果,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需彷徨,無需猶豫,無需茫然。
我們應當往第三種境界發展,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從煩惱和執著中來,應到無煩惱無執著處去。
其實凡事看開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說明了人應當看戲者,觀棋者嗎。也許別人是對的,但我們也沒有錯,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成云煙,所有瘋狂之后總歸于平靜,我們除了平靜又能怎樣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平靜珍惜一切。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夢,接受世事無常。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第3句】: 表達看破人生的句子
看透人生的句子
【第1句】:什么都可以丟,但不能丟臉;什么都可以再來,唯獨生命不能再來;什么都可以拋去,唯有信仰不能拋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獨屈辱不能接受。你可以忘掉失敗,但不能忘掉教訓;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記歷史;你可以忘掉苦難,但不能忘卻艱辛;你可以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第2句】:生活在別人的眼神里,就會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你用別人的原則去要求自己,其實也不是不可行。但別人有千千萬,有明白人,也有二傻子,有聰明人,也有缺心眼。你不能用自己的原則去辨明這些,那你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讓別人在你世界中活著。
【第3句】:在生活中,分明有一種愛,叫做微笑。而這種愛,像掛在枝頭成熟了的開心果,任由你在人生的路上采摘,自由自在裝滿自己愛的行囊。這種愛,其實就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它與貧富、地位,處境沒有必然的聯系。
【第4句】:人生不只是只有艱險,它還時時充滿了誘惑與遐想,充滿了美的憧憬和渴望。諸如在步行間路遇一朵嬌艷的野花,于是我們便駐足觀賞卻忘了前行。就這樣,一朵野花便將我們迷惑,陶醉之中忘了自我。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掉進愛的深淵,幻想著愛情的綺麗和美妙,于是我們便忘了肩上的責任,沉醉在愛情的憧憬里,迷失了方向,忘記了當初的誓言。
【第5句】:每個人都擁有一次生命,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尊貴,也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卑賤。問題在于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懂得好好活著,生命對于他來說是恩賜;畏懼生命的人,撐著不死,生命對于他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第6句】:降臨到你身上的苦難,常常是上天要把你的心志磨勵得得更加堅強,成長得更加更加挺拔。苦難對于一個樂意和迫切成長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營養的補品!
【第7句】:人生是復雜的,有太多理不清的思緒;人生是虛幻的,有太多的美妙的幻想;人生是凄美的,有說不盡、講不完的壯麗;人生是幸福的,有享受不盡的愛的輕撫。人生猶如一個百味瓶,任你怎么聞辨終不知其味。紛繁復雜的氣味混雜一起讓我們難以澄清難以解釋,這就是人生。
【第8句】: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無恥;你可以不偉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聰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學,但不能無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樂觀,但不能厭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損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進取,但不能倒退。
【第9句】:心的征程便是人生的征程,而用心去感受世界萬物的過程就是生活。人生的美好來源于我們的發現和品味,人生的困苦更需要我們去品嘗和體驗。只有親身經歷過,我們才會發現人生的不平凡和壯麗。
【第10句】:看破是理,放下是事。要解脫,就要看破。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看破了,才能放下,看不破就放不下。
【第4句】: 請用三句古詞形容人生的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境界以西風刮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而他能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看到遠方看到天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能看到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爭的主要矛盾。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礎。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為此決心而努力奮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終不悔”。就是說盡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斗,繼續前進,為了事業一切在所不惜。在這個世界上干什么都沒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創新,也要善于等待。這是執著的追求,忘我的奮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周折,經過多年的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悟慣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有創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澆灌出來的鮮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也有不經過自己努力成功的,那是少有的,偶然的,不可靠的。機遇是存在的,但要能認識它及時抓住它,既使這樣成功還得通過努力奮斗。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生不會處處有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