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嚴格要求自我的句子
【第1句】: 形容人嚴格要求自己的名言警句
形容人嚴格要求自己的名言警句:
【第1句】:要求自己要象秋風一樣嚴厲,對待別人如春天般的溫暖。
【第2句】:過者,圣賢所不能無也。自以為無過,而過乃大矣;自以為有過,而過自寡矣。
【第3句】: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第4句】:有圓缺,海水潮漲潮退,心情有起有伏。
【第5句】:樂觀主義者總是想象自己實現了目標的情景。
【第6句】: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第7句】:別人對自己如何評價是無關緊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點。
【第8句】: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第9句】: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第10句】: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第11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過就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12句】: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第13句】: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第14句】: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第15句】:一個人常常檢查自己的錯誤,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覺得心意困惑思慮阻塞,才能有所發奮創造。
【第16句】:要求別人詳盡嚴格,就會使人感到學好太難;對自己要求太少,就會阻礙進步。
【第17句】: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第18句】: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檢討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羞恥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第19句】: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第20句】:改造別人固然很難,但改造自己更不易。改造別人只要有個模式就可以了,而自我改造則需要堅強的意志。
【第21句】: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第22句】:待人以寬,責已以嚴。
【第23句】: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第24句】:閑談莫論人非。
【第25句】: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
【第26句】:助人為樂,能助人時應助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第27句】: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第28句】: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蘇轍
【第29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第30句】:明天的希望會讓我們忘了的痛苦。
【第31句】: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來苛求別人。
【第32句】:為人能恭敬而深思,經常檢查自己的錯誤,就會不斷進步,這些終究會有用處的。
【第33句】: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第34句】:放任自己的情緒而違反客觀規律,付出再多的勞動也不會有收獲。
【第35句】:處事積極,以主動的心態去處理問題。
【第36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37句】: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
【第38句】:自己的心不易了解,正象燈光只照別人不照燈臺自己那樣。比喻人往往對別人的缺點看得很清楚,但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卻不易看出來。
【第39句】: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第40句】: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第41句】: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林逋
【第42句】: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待人當于有過中求無過。
【第43句】:一個人懶惰,放松要求自己,便有禍患了。
【第44句】: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第45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第46句】: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第47句】: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第48句】: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棄自己的田地,卻要去替別人耕田,要求別人的很重,自己負擔的卻很輕。
【第49句】:民無信不立。——孔子
【第50句】: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第51句】:高尚的人一貫堅持自尊自愛,杜絕不正當的行為。
【第52句】: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筒
【第53句】:公開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著別人,深思熟慮憂患的人能約束自身。
【第54句】: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第55句】: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馮夢龍
【第56句】:歸咎于身,刻己自責。
【第57句】: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必患得患失,不計眼前利益。
【第58句】: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第59句】: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第60句】: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第61句】:一個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錯誤,這是由于糊涂的緣故。
【第62句】:喜歡責備別人的人,要求自己必然不嚴格。
【第2句】: 形容嚴格要求自己的名言有哪些
【第1句】: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6,必先自信。
【第2句】: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第3句】:事到全美處,怨我者難開指摘之端;行到至污處,愛我者莫施掩護之法。
【第4句】: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第5句】: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待人當于有過中求無過。
【第6句】:士當求進于己,而不可求進于人也。 ——出自(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第7句】:待己者,當于無過中求有過;待人者,當于有過中求無過。 【第8句】:學者果能嚴于攻己,又能恕以及物,為仁之道,其在是乎! 【第9句】:恭默深思,搜求己過,自然日新月異,到底有受用處。
【第10句】:事后而議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絲毫放寬,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 【第11句】: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出自(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第12句】:畏于己者,不制于彼。
——出自(宋)呂本中《官箴》 【第13句】:寧人負我,無我負人,此待己之道也。 ——出自(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第14句】:責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責人者實以長己之惡。 ——出自《魯齋先生集》卷八。
【第15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例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文: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多次對自己檢查反省,那么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它的意思是只有每天嚴格要求自己,才會讓自己吸取教訓避免犯錯,變得聰明機智。
【第3句】: 嚴格要求自己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誰不向前看,誰就會面臨許多困難
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
雄心壯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不怕路遠,就怕志短
志高山峰矮,路從腳下伸
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
有志的人戰天斗地,無志的人怨天恨地
人生志氣立,所貴功業昌
PS: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無欲則剛 有容乃大
等你工作了你舊知道了,教師這個行業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單純
也許你會失望,會后悔
如果你想對的起自己的良心 你記住:
無所欲才無所懼-----才能真正的憑良心做事
自勵名言:
世人于患難憂慮之際,往往以酒色消悶,乃不智之至;須知古人于患難憂慮之際,正是德業長進之時,其功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健康。圣賢之所以弘道,仙佛之所以得證果,所爭皆在大磨折之日,將此心放得寬養得靈,有活潑的胸襟,有坦蕩的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于內傷,以充沛的精神,以達愿望。故曰:『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凡有自尊心的人每能奮發向上,若能夠配備謙虛求教的美德,那么他的事業會如順風送輕舟,一帆千里。相反地,自尊心過強,變成剛愎自用,難與人親近,那么自尊便陷入歧途,一事無成。
『 衡量生命的價值,是以思想言行,而非以壽命的長短』。
人世間一切的橫逆、災難和困苦,都是磨煉英雄豪杰心志的洪爐和鐵錘,只有經過千錘百煉之后,才能為國家擔負起艱巨的任務,創造光明的前途。所以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惡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個人作人做事必須誠實勤奮,即使是在沒有人聽見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絕對不可作見不得人的壞事;尤其當你處于窮困潦倒失意的時候,仍舊要奮發上進,這樣才是真正有作為的英雄好漢。
一個人只有在寧靜中,心緒才會像秋水一般清澈,這時才能發現人性的真正本源;
一個人只有在閑暇中,氣概才會像晴空一樣舒暢,這時才能發現人性的真正靈魂;
一個人只有在淡泊之中,內心才會像平靜湖水一樣,這時才能獲得人生的真正樂趣。所以說:『寧靜淡泊,觀心之道。』
人必須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只有謙虛,才能容納真正的學問和真理;同時必須要有擇善固執的態度,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抗拒財色的誘惑。
當你心中浮現物欲、情欲的邪念時,你應該立即警覺,理智地截止這種欲念的產生,這樣就可以扭轉災禍為幸福。
色欲和物欲像魔鬼一樣,誘惑我們失去理智走向歧途,只有用智慧的利劍,堅定意志地斬斷這俗世的煩惱和魔障。
靜默是與更高的智慧接觸,使我們免受情感的蒙蔽,消除偏見清除雜念,忘卻自我,靜如止水,心如明鏡,這樣才能令智慧涌出,心地明朗,眼光豁達遠大,更好的判斷事物、待人和處事。所以,每天抽出一此時間默想沉思,從而透出更大的智慧和靈感,啟悟人生最崇高的真理。
人生是一條數,生命的好與壞,是付出與收獲對比后的結果。
人生在世,必經患難,若沒有患難,就沒有成長。
天才,是一份靈感,九十九份血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志。
有志者事竟成。
窮己徹骨,尚有一分生涯,餓死不如讀死,學未愜意,正須百般磨練,文通即是運通。
成功的先決條件,是不變的信心,堅強的意志。
努力向前,默默耕耘,機會和成功,必屬于最堅忍的奮斗者。
當幸運之神要贈給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會用逆境嚴峻地考驗你,看看你的耐力與勇氣是否足夠。
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次數越多,成功的機會亦越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鐘來訪的客人。
多思則明;多學則精;多問則博。
【第4句】: 表達對自己有要求的那種句子說說,誰有
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名言: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一個人懶惰,放松要求自己,便有禍患了。 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
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來苛求別人。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閑談莫論人非。
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檢討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羞恥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待人當于有過中求無過。 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
--蘇轍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過就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個人常常檢查自己的錯誤,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覺得心意困惑思慮阻塞,才能有所發奮創造。 明天的希望會讓我們忘了的痛苦。
為人能恭敬而深思,經常檢查自己的錯誤,就會不斷進步,這些終究會有用處的。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高爾基 助人為樂,能助人時應助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改造別人固然很難,但改造自己更不易。
改造別人只要有個模式就可以了,而自我改造則需要堅強的意志。 民無信不立。
--孔子 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放任自己的情緒而違反客觀規律,付出再多的勞動也不會有收獲。
要求別人詳盡嚴格,就會使人感到學好太難;對自己要求太少,就會阻礙進步。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
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待人以寬,責已以嚴。
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棄自己的田地,卻要去替別人耕田,要求別人的很重,自己負擔的卻很輕。
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 處事積極,以主動的心態去處理問題。 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
--林逋做人要有素質,一分回答一分收獲。回答完畢,請選擇采納。
【第5句】: 表達嚴格的句子
【第1句】:要求自己要象秋風一樣嚴厲,對待別人如春天般的溫暖。
【第2句】:過者,圣賢所不能無也。自以為無過,而過乃大矣;自以為有過,而過自寡矣。
【第3句】: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第4句】:有圓缺,海水潮漲潮退,心情有起有伏。
【第5句】:樂觀主義者總是想象自己實現了目標的情景。
【第6句】: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第7句】:別人對自己如何評價是無關緊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點。
【第8句】: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第9句】: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第10句】: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第11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過就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12句】: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第13句】: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第14句】: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第6句】: 嚴格要求自己的名言警句
一、戰國 孔子《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說:“我每天從多方面反省自已: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了呢?對老師傳授的功課,是不是用心復習了呢?” 二、戰國 孔子《論語》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食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對工作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并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缺點,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 三、戰國 孔子《論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須先把器具打磨鋒利。 四、西周 周文王姬昌《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意思是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
五、戰國 孔子《論語》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不憑空臆測,不武斷絕對,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