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修身的優美句子
【第1句】: 有關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 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
—— 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 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 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 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爾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 貝多芬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 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鳩 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 夸美紐斯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紐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爾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 德也。 —— 培根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 慰藉。 —— 托馬斯·莫爾 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 于個人。
—— 羅素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 恩 格斯 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 來的一代。 —— 加里寧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筑的純鋼。
—— 列寧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恥。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 胡志明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
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 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
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奢則妄取茍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
【第2句】: 誰給10句關于文明修身的名言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第2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3句】: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第4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第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第6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第8句】: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
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第9句】: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第10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第11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第12句】: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第13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第14句】: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第15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第16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第17句】: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第18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第19句】: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第20句】: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第21句】: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
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第22句】: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第23句】: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第24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第25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第26句】:三思而后行。
——《論語》(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第27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第28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第29句】: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第30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譯:人家。
【第3句】: 文明修身格言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第2句】:子貢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第3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第4句】: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第5句】: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第6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7句】: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第8句】:不因果報方修德,豈為功名始讀書。
【第9句】:魚離水則鱗枯,心離書則神索。 10 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11 立足定須成白璧,讀書何止到青山。 12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夸學。
13 讀書有四個字最要緊,曰闕疑好問;做人有四個字最要緊,曰務實耐久。 14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第15句】:處草野之日,不可將此身看得小,居廊廟之日,不可將此身 看得大。 【第16句】: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第17句】: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 【第18句】:語言間盡可積德,妻子間亦是修身。
【第19句】:勿施小惠傷大體,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第20句】:品詣常看勝如我者,則愧恥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則怨尤自泯。 【第21句】: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第22句】: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第23句】: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第24句】: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第25句】:直不犯禍,和不害義。
【第26句】:道生于安靜,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儉,命生于和暢。 【第27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第28句】: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理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第29句】: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
【第30句】: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
【第31句】: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第32句】: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
【第33句】: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第34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35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第36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第37句】: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第38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39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第40句】: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第41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42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第43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第44句】: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
【第45句】:樂而不淫,衰而不傷。 【第46句】: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第47句】: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第48句】: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第49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第50句】: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第51句】: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第52句】:德不孤,必有鄰。 【第53句】:見其過而內自訟。
【第54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第55句】:仁者先難而后獲。
【第56句】: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第57句】: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第58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59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第60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第61句】: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 【第62句】:克己復禮以為仁。
【第63句】:非禮忽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第64句】: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第65句】: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第66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第67句】: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第68句】:君子以文會友,以反輔仁。
【第69句】:居外恭,執事敬,與人忠。 【第70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第71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第72句】: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第73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74句】:君子通達于仁義,小人通達于財利。
【第75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第76句】: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第77句】: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第78句】:緩事宜急干,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
【第79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第80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81句】: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第82句】:見事貴乎明理,處事貴乎心公。
【第83句】: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第84句】: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溫良者戒無斷。
【第85句】:心慎雜欲,則有余靈;目慎雜觀,則有余明。 【第86句】: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第87句】:寡欲故靜,有主則虛。 【第88句】:敬守此心,則心定;欲抑其氣,則氣平。
【第89句】: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第90句】:名譽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隱忍中大。
【第91句】: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第92句】:毋毀眾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設天下之理,以護一己之過。 【第93句】: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第94句】:困辱非憂,取因辱為憂;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 【第95句】:見人不是,諸惡之根。
見己不是,萬善之門。 【第96句】: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無心息天下之爭心。
【第97句】:大學者,非大樓之謂,大師之謂也。 【第98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第99句】:請留心你的行動,因為行動能變成習慣。
請留心你的習慣,因為習慣能成為性格。請留心你的性格,因為性格能決定你的命運。
赫拉克利特 100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
【第4句】: 有關”文明”的精美語句
【第1句】:文明是彼此溝通的橋梁。
【第2句】:綠色、文明是希望,讓我們一起來播種希望吧!
【第3句】: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第4句】: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第5句】: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第6句】: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第7句】: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第8句】: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
拓展資料:
文明[ wén míng ]
詳細解釋
【第1句】: 文采光明。
《易·乾》:“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第2句】: 指文采。與“質樸”相對。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則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則以青繒為囊,盛印於后也。謂奏劾尚質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
【第3句】: 謂文德輝耀。
《書·舜典》:“濬哲文明,溫恭允塞。” 孔穎達 疏:“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
【第4句】: 謂文治教化。
前蜀 杜光庭 《賀黃云表》:“柔遠俗以文明,懾兇奴以武略。”
【第5句】: 文教昌明。
漢 焦贛 《易林·節之頤》:“文明之世,銷鋒鑄鏑。”
【第6句】: 猶明察。
《易·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 文王 以之。”
【第7句】: 社會發展水平較高、有文化的狀態。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來,遂以俚詞塞責,則走入荒蕪一路,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第8句】: 新的,現代的。
《老殘游記》第一回:“這等人……只是用幾句文明的辭頭騙幾個錢用用罷了。”
【第9句】: 合于人道。
郭孝威 《福建光復記》:“所有俘虜,我軍仍以文明對待,拘留數時,即遣歸家。”
【第5句】: 文明優美句子
文明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文明是火,照亮前進的路;文明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文明是松,高潔傲寒;
文明是竹,疾風勁草;
文明是梅,歲寒清標;
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說文明.
文明是一條瀑布,飛濺著真誠的水花;
文明是一縷陽光,驅散了丑陋的迷霧。
文明是一縷春風,溫暖了失意者的心,
文明是一盆火,燃起春的希望.
文明如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制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文明如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第6句】: 有關”文明”的精美語句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還有這個
詩歌朗誦《歌頌文明》
一個不懂文明的人是很難進步的,而一個不懂文明的民族是很難真正獲得解放的。所以,我們理應從自身做起,擔負起一份自我改良的責任,讓文明常存于我們一言一行中。因為擁有文明,也就擁有了美好的一切!
做文明的人是一種無所失落的選擇,是對宇宙秩序與人類的深刻理解。因為文明本身就是輕松、灑脫、實在,“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地球!”文明有時就像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所說的那樣不可思議。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一個人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這些小小細節,來自于平常生活,也許并不起眼,容易疏忽,但它的體貼、慰藉與溫暖,能讓感受到的人如沐春風,心靈潤澤。
也許,發現生活中的不文明之處非常容易,但是,如果多多發現到那些出自于對他人尊重而為之的文明禮儀,比一味對惡習的譴責更能凈化心靈,它喚起的是一種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愛之情,人與人之間惺惺相惜、互敬互愛才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在這個注重細節的時代,一個稱呼、一句問候、一個舉動,都可能留給人深刻印象,印象的好壞就視乎你的言行是否出自對他人的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陶冶禮儀、踐行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
【第7句】: 關于文明禮儀的優美句子
交際是一門藝術,要講究禮儀,不同的場合都要注意禮貌用語。
初次見面應說:幸會;看望別人應說:拜訪;等候別人應說:恭候。 請人勿送應用:留步;對方來信應稱:惠書;麻煩別人應說:打擾。
請人幫忙應說:煩請;求給方便應說:借光;托人辦事應說:拜托。 請人指教應說:請教;他認指點應稱:賜教;請人解答應用:請問。
贊人見解應用:高見;歸還原物應說:奉還;求人原諒應說:包涵。 歡迎顧客應叫:光顧;老人年齡應叫:高壽;好久不見應說:久違。
客人來到應用:光臨;中途先走應說:失陪;與人分別應說:告辭。 贈送作品應用:雅正。
【第8句】: 誰知道關于文明修身的詩歌有哪些
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禮儀之邦 仁者愛人
中國是文明古國,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仁者愛人”。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
重振禮儀之邦
社會之良否,系乎禮俗之隆污。故弊禮惡俗,亟須厘正,以固社會根基。
禮,是人的臉譜。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即從一個人的禮貌,便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素質。禮,是人際關系的粘合劑。有禮就能拉近人與人的距離,無禮則使人遠去。中國人喜歡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殊不知中國還有句話已經傳了兩千年,那就是:“多行無禮,必自及也。”這里的“及”字是惹禍的意思,那就是說,經常不講禮貌的人,一定會惹出禍來。
唐代孔穎達說:“中國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如果說,在古代漢語中,“中國”更多地屬于一個地域的概念,“華夏”則更傾向于代表一個文化共同體,而維系這個共同體并引導它繁榮、進步的價值基礎,是“禮”和“義”。兩千多年來,“禮儀之邦”是中國無數仁人志士、圣君賢相所崇慕和追求的社會理想,同時,也是經由他們長期努力和奮斗而為中國贏得的譽稱。
價值失衡 惟利是圖
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競爭意識、奮斗意識等新倫理觀盛行一時,但也出現了很多“價值失衡”,有的人處處奉行“惟利是圖”的價值標準,市場秩序混亂,偷稅、漏稅、缺乏誠信時有可聞。由于各地發展水平不等,存在分配不公和機會不均,更由于法律不建全,使一些人對傳統的忍讓、節儉和謙遜產生懷疑,而崇拜金錢、講究享樂成為了目標,一些人為此往往不擇手段。
有錢無禮
社會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道德失范導致腐敗,使市場經濟陷入無序競爭,有礙改革開放,也不利中國經濟與世界接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必然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應當引起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而光用法治的強制手段,不能全面實現安邦治國,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有著重要作用。
【第9句】: 誰知道關于文明修身的詩歌有哪些
人人從我做起來 要讓大地綠起來, 要讓天空藍起來, 要讓江河清起來, 要讓空氣凈起來, 要讓花兒開起來, 要讓鳥兒唱起來, 要讓環境好起來, 人人從我做起來。
文明禮貌 學習爭先雖重要, 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校規定都遵守, 見到老師有禮貌。
同學之間相友愛, 友誼小手牽的牢。 愛護公物放心上, 樹立新風我做到。
文明乘車歌 同學們,要記牢, 上下車時隊排好。 上了車,不亂跑, 準備零錢去買票。
車廂里,不大叫, 安安靜靜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搶, 老人孩子照顧到。
下車時,不擁擠, 耽誤時間易摔跤。 講文明,講禮貌, 開開心心上學校。
都夸白兔有禮貌 小白兔,過小橋, 走到橋上瞧一瞧, 哎呀呀,山羊公公走來了, 搖搖擺擺跨上橋。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橋頭把手招。
“公公請您先過吧, 一步一步要走好。” 河水聽了嘩嘩笑, 魚兒聽了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禮貌。
校園美 教學樓,真熱鬧。 楊柳青青花兒俏。
同學們,蹦又跳。 講文明,懂禮貌。
見老師,問聲好。 見同學,問聲早。
愛環境,出新招。 有垃圾,專人管。
見廢紙,彎腰撿。 護環境,人有責。
校園美,齊歡笑 參考資料: /zh/ty/%CD%AF%D2%A5%A3%B【第1句】:htm 分享 當你碰到某個對你特別的人 不要太輕易就感動 當你碰到某個你心儀的對象 也不要馬上深陷 當某天某個人向你告白 也請你慢慢發現他的好 當某天有個人對你傾吐 也不忘靜靜聆聽他的心 欣賞你的人可以讓你更加自信 批評你的人可以讓你欲挫欲勇 傷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堅強 依賴你的人可以讓你擁有能力 疼愛你的人可以讓你知道感恩 想依靠的對象可以讓你歇歇腳 沒有不好的人事物 只欠缺不好好體會的人 付諸熱情還以原色過個好的藝術生活 鄉宴同遭 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 在可以追逐的未來 我的雙眼保持眺望 我的雙耳仔細聆聽 唯恐疏忽錯過 后來才發現 那些緊握的手、唱過的歌、、、、、、 流過的淚、愛過的人、、、、、、 所謂的曾經 就是幸福 山東省校園文明詩歌參賽作品欣賞(二)——拷問“校園文明” -------------------------------------------------------------------------------- 發布時間:2005年11月10日 11:12 我----“文明”的使者 曾為校園文明的欣欣向榮而倍感欣慰的精靈 在如今 卻為曾為之自豪的家園 和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學子 而蒙羞 他們朝氣蓬勃 他們意氣風發 他們前程似錦…… 他們, 他們有著人們所給予的 許多天使般美好的贊譽 他們曾是我心中的驕傲 是他們,充實了校園的生活 是他們,美化了校園的環境 是他們,譜寫了校園的新曲 又是他們,推動著社會文明的進步…… 也同樣是他們 留下了令人赧顏的“事跡” 是誰,在草地上“閑情信步” 是誰,在墻壁上妙筆生“花” 是誰,在桌椅上“憤筆疾書” 又是誰,在考試時“眉飛色舞”?! 是他們,是他們! 我為之自豪的“天之驕子”們! 即使,我寧愿相信這只是他們的一時疏忽 即使,我寧愿相信這些人只是他們中的極少一部分 然而,人們還是會說 是他們,那些“天之驕子” 在破壞著校園的文明 在侵蝕著校園的美麗! 我嘆息,我流淚 我想以啼血的聲音和滴血的嘴唇吶喊 請珍視自己的行為 請珍愛自己的靈魂 莫讓圣潔的校園 沾染世俗的塵埃 莫讓校園的文明 因你而流淚哭泣!最后更新:2005-11-10 11:12:03 山東省校園文明詩歌參賽作品欣賞(一) 校園三部曲 文/公明 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04級土地資源管理系2班 前奏 凌晨一點鐘的太陽還在地球的另一側 寧靜的夜晚 夢是最活躍的精靈 窗臺的嘀嗒的響 時間剛與昨天說再見 靜靜聽著聲音 魅力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黎明協奏曲 啟明星輕輕拍醒熟睡的土地 天空開始有光的韻律 光子落到地面 時而短促,時而悠長 像晨操的號子 有男子的雄壯 也有女子的陰柔 像上課鈴一樣響亮 像起立的問候一樣此起彼伏 光明進行曲 人生的二分之一是白天 三分之一的睡眠 要用三分之二的精力 創造三分之三的價值 僅有六分之一的黑夜里 還在彈奏二分之一的光明 黃昏浪漫曲 夕陽浸染的林蔭小道 來來往往散步的行人 是薩克斯管里流出的音符 無論老人還是孩子 都悠閑的像音樂家口中吐出的綿長氣流 浸在黃昏里 輕輕地落下帷幕 尾聲 夜來了 舞臺后傳來洞簫的憂郁 有人和聲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