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窗小語優美句子
【第1句】: 劉墉《螢窗小語》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第1句】: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辭婉約;古樸殘破,含蓄蘊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第2句】:寧靜常不僅決定于聲音,而包括自心的感覺。在群眾之中所獲得的寧靜,有時甚于一人獨處,因為那種寧靜更具有莊嚴、神圣的力量。
【第3句】:當你思想一雜亂,心情一緊張,感性就會變得遲飩,如果能達到氣靜神凝的境地,就能見平日所不能見,聽平日所不能聽,感平日所不能感。
【第4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人生無預演,時間難倒流。
【第5句】:我們必須不斷地權衡輕重得失,以決定犧牲的分量和等級。為了工作,我們可以犧牲娛樂;為了孩子我們可以犧牲睡眠;為了保全生命,我們可以拋棄身外之物。但是當我們遇到比生命更寶貴的事物時,則不得不犧牲生命。
【第6句】:人就這么一輩子!說來容易,想來卻很深沉;很幸運地擁有了它,不能白來這一遭!
【第7句】:讀書就像交朋友:有些書略略翻過即可,是點頭之交;有些書必須精讀細讀,是知心至交;又有些書得再三玩味、十分迷醉,如情人愛侶。
【第8句】:總之,書不能由別人幫你讀,朋友不能由旁人為你交,只有自己認識的朋友,一朝重逢,才能有許多驚喜,困境相遇,才能得許多助益。
【第9句】:世間的勞苦愁煩,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馱過這短短幾十年就煙消云散了嗎。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開的呢?
【第10句】:人不就這么一輩子嗎?短短數是寒暑,剛起跑便到達終點的一輩子;今天過去,明天還不知道屬不屬于自己的一輩子;此刻過去便再也追不回的一輩子;白了的頭發便再難黑起來,脫了的智齒便再難生出來,錯了的事便已經錯了,傷了的心便難康復的一輩子;一個不容我們從頭再活一次,即使在往回過一天、過一分、過一秒的一輩子。
【第11句】:不論美麗與丑陋,輕盈與遲緩只要由上帝創造一切都是完美的。
【第12句】:原來這世上什么東西都有一定的限度,生長有限度、生死有限度、能力有限度。這限度,使萬物能各守本分,各司其職;這限度也使我們能新陳代謝、世代交替。
【第13句】:為善不求福報,福報自來;讀書不為功名,功名自制。
【第14句】:再三的燃燒自己以求塑造,再三地淬礪自己以求鋒利。
【第15句】:有些東西我們擁有得過多,反而不覺得它的美好,何不將它分給其他的人呢。
《螢窗小語》是2006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墉。
劉墉,著名作家、畫家。一九四九年生于臺北,祖籍北京,現居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圣若望大學研究所及師大美術系畢業,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圣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圣文森學院副教授。全美水墨畫協會國際展主審,并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畫展三十余次。已出版文學作品、繪畫作品、文藝理論等70余種。被臺灣金石堂評為“最暢銷作家”。1993年開始在祖國大陸出版作品,總發行量已突破50000000冊。被譽為“特級熱銷作家。”
就拿他的《螢窗小語》來說,光看書名,就知道這十足是劉墉式的書寫———教你如何溫馨的處世,如何積極地勵志。從道理上說,這種公共性人生的,成功的經驗和道理,如果兌換成個人感性的直白式的書寫,容易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劉墉深諳此理,而這也是當下浮躁社會閱讀背景下讀者所需要的,對青少年來說,尤其如此。
參考資料
百科:/item/%E8%90%A4%E7%AA%97%E5%B0%8F%E8%AF%AD/3434022?fr=aladdin
【第2句】: 劉墉《螢窗小語》好詞好句
【第1句】:《約稿》-----別人愈是信任我們,我們愈當守信,以獲得更多的信賴;別人愈是贊美我們,我們愈當自我反省,以創造更高的成就。
【第2句】:《睡眠與長眠》-----勞碌久了能夠休止一下,喧囂久了能夠寧靜片刻,都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休止太久,就顯得死氣沉沉了。
【第3句】:《膽大妄為》-----膽大妄為的不好,不是“膽大”,而在“妄為”。只知大膽而不小心,是有勇無謀;只知小心卻不大膽,常難有創造。兩者兼備,才能成功。
【第4句】:《收與發》-----不能發,還沒什么;不知收,危險就大了。
【第5句】:《四德》----古人說筆有“尖、齊、圓、健”四德,做人亦同。尖是專精,齊是廣識,圓是敦厚,健是風骨。專精而不廣識,難有大的創造;博學而不專精,力量便難集中;敦厚而無風骨,則易頹;勁拔而不敦厚,便易折。必須四德必備,才能成偉大的事業。
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辭婉約;古樸殘破,含蓄蘊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我們必須不斷地權衡輕重得失,以決定犧牲的分量和等級。為了工作,我們可以犧牲娛樂;為了孩子我們可以犧牲睡眠;為了保全生命,我們可以拋棄身外之物。但是當我們遇到比生命更寶貴的事物時,則不得不犧牲生命。
【第3句】: 螢窗小語的摘抄和賞析 賞析越多越好
【第1句】:世間的勞苦愁煩.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 不也馱過這短短幾十年就煙消云散了嗎? 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開的呢? 【第2句】:書不能由別人幫你讀,朋友不能由旁人為你交. 【第3句】:為善不求福報,福報自來; 讀書不為功名,功名自至. 【第4句】:我們無法為生發言,因為發言時我們已被生了下來, 我們也無法為死流淚,因為再抗議,還是要死. 【第5句】:讓我們家中的爐火,溫暖每顆寒冷的心; 讓我們階前的燈,照亮每個夜歸人的路. 【第6句】:正因為虛之后有盈,所以充滿希望; 正因為盈之后有虛,所以知道滿足. 【第7句】:如果沒有死的悲哀,就沒有生的喜悅. 【第8句】:石油需要經過現代科學的提煉才能使用, 前人的文化遺產也當由我們去整理才能發揚光大. 【第9句】:如果沒得描,自然不必描,也就不會越描越黑. 【第10句】:美國人的挺胸是健康;英國人的挺胸是矜持; 德國人的挺胸是自信;中國人的挺胸是風骨. 《得意事》 得意事,仿佛一瓶好酒,不宜拿出來給不嗜酒的人喝,因為他不懂得欣賞;不宜給醉了的人喝,因為他已不能欣賞;更別給酒鬼喝,因為他會一仰而盡;尤其不要給病人喝,以免病況加重;只適合找個安靜的地方,一人獨酌,陶陶然樂,醉了也不怕失態。
《凋與萎》 凋而不萎的花,欣欣地來,明麗地去,或是點整枝的火焰,或是落滿地的花雨,不論花開、花落,都美得艷,艷得凄。 萎而不凋的花,欣欣地來,卻不爽郎地去,來時固然明艷照人,去時卻引人怨嘆;只見顏色漸褪,芳姿漸損,殘破凄涼。
《完與美》 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詞婉約;古樸殘破,含蓄蘊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道路與指標》 人若失去了道路、失去了指標、失去了方向,再堅強而有毅力,也很難闖得出來。
《摸彩》 人們常以表面的感覺判斷,卻不在實質上著眼;而在傷心的時候,又常失去應有的觀察和判斷力,以致錯過大好的機會。 《伊頓中學》 生 環境愈簡單,學習的效果反而愈好。
《垃圾》 由小處看人,要比從大處觀察,更來得真實而準確呀! 《了解》 同樣一個城市,住得愈熟,愈覺得小。同樣的一條路,走得愈熟,愈覺得短。
同樣一本書,讀得愈熟,愈覺得薄。同樣一種技巧,學得愈熟,愈覺得容易。
同樣一個人,交得愈熟,愈覺得平凡。…… 了解,能使這個世界變得簡單。
《汰舊更新》 衣服臟了,當然要換,方法舊了,當然要改。但是在這更換之間,有東西是永遠要保存的。
《畫馬》 當馬向高處爬時,仿佛是你得意的時刻,愈得意愈要謙虛,所以人要向前俯;至于下山,則仿佛失意時,固然是往下坡溜,你、反而要坐得挺、撐得直。 《印第安人的墻》 把得意時別人的贊美留給失意時用,把敵人射來的箭接下,做為我們兵器短缺時的武器;把別人攻訐的言語化為有用的建議;把多余而只能造成罪惡的錢財,留給日后可能的貧困。
《指路與教學》 教書就如同指路,先要了解學生的志趣,然后告訴他方向,同時依他當時學習的狀況加以導引;導引時絕不能太快,除了要指示他學習的細節,并應標出重點,使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決定目的、認清方向、了解細節、標出重點;指路與教書,認路與學習,方法都是一樣的。
《儲藏室》 愈是學者,他儲藏有學問愈多,甚至沒發表的論文和正在醞釀的學說,會遠超過平常講述和已發表的作品。所以當我們審查一位學者的時候,不但要看他既出版的作品,也要探討他未完成和正在研究的東西。
《讓一步路》 水不平,則生波瀾;人不平,則生變亂;國不平,則生戰爭。使自己過得好,也讓鄰人吃得飽,自己才能享有長久的豐足。
讓一步路給別人走,“人際”與“國際”都是如此。 《火把》 名譽就是火把。
不要將它天天捧在眼前,那只會使你自我陶醉而再難有突破。不要把它不當一回事而隨意拋棄;因為愈是有名的人,出了錯,愈易為人們傳笑。
你應該把名譽舉在頂上,不為照亮自己所臉,不辦為照亮自己的路,更要為大家制造光明。 一支火把能點燃千萬去火把,一支火把也能焚燒整片的森林。
用你美好的名譽,去造就更多的人的美譽,而不要用你的名譽、地位和尊榮,去毀損任何看來微不足道的人。 《清苦與辛苦》 辛是辣,辛苦刺激而傷身。
清是淡,清苦平淡而養廉。 《翱翔》 能成大事業的人,都善于觀察。
他們應該有豁達的胸懷和開朗的性格,能夠在繁忙中保持冷靜,掌握時代的脈動;在地利人和中,以時勢造英雄。 《大器晚成》 早期的得意,常會阻礙我們未來的更高發展;早期的失意,反倒可能強迫我們步上人生艱困的旅途,登上最高的山峰。
《平凡的葉子》 做一片平平凡凡的葉子吧!在千萬同儕中偷偷地抽出嫩芽、悄悄地茁壯、漸漸地獨立,盡你的力量,制造營養、滋潤自己,也供應整棵樹的成長,然后在秋天淡淡地染上一抹嫣紅,幽幽地隨風飄落。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采納。
【第4句】: 《螢窗小語》讀后感
這幾天我讀了劉墉的《螢窗小語》,讀了之后覺得很好,里面有些文章寫得雖然不長,但意義深遠,給人啟迪,讓人忘不了。
我在讀的時候會把一些好的句子劃下來,這些劃下來的句子都是一些人生哲理,比如:惜福先要知福,知福先要知禍。再比如:有些東西我們擁有得過多,反而感覺不到它們的美好,何不將它分給那些需要他們的人呢?大家說是不是人生哲理呀。對于第二個哲理我是這樣想的,只有分享才能讓所有事物變得更加美麗,只有分享能讓美麗的鮮花變得更香,只有分享能讓本來就美麗的東西變得的更加美麗,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和諧。
有一篇文章我記得十分清楚,題目是《時間的痕跡》,這是一篇讓人抓住時間,改善自己,珍惜時間,好好利用。得文章,其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時間在每個物體上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跡,即使是一分一秒世界都在變化。過了一天你的生命也就少了一天,只有珍惜時間,抓住時間,才能讓每一天過得充實,過得美好,過得快樂。就像海倫凱勒說的一樣我們應該把每一天當做人生的最后一天來過,那樣才是最好的生活標準
《螢窗小語》這本書寫得很不錯,讓人看得進,記得住,受得到教育。
希望大家都來看一看,很不錯哦!
【第5句】: 求好句好段
1,《格列佛游記》:盲目可以使你增加勇氣,因為你看不到什么危險(評:雖然盲目會使人增加勇氣,但這卻是一種怯弱的表現。看不見危險不代表不接近危險,所以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危險,并與它戰斗。)
<;我是復制樓上滴>
2,《螢窗小語》:人就這么一輩子!
(評:人就這么一輩子,你可以積極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對它。看不開時想想它,以求
釋然吧!精神頹廢時想想它,以求振作吧!憤怒時想想它,以求平息吧!不滿時想想它,以
求感恩吧!因為不管怎么樣,你總很幸運地擁有這一輩子,你總不能白來這一遭啊!)
3,《林清玄文集》:有了風鈴,風雖然吹過了,還留下美妙的聲音。(評:,其實人生就像一趟旅程,不在乎最后的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有了心的風鈴,生命即使走過了,也會留下動人的痕跡。”高至心心為民的帝王將相,到戰死沙場的忠烈戰士,那些劫貧濟富的江湖俠客,下至樂于助人的平民百姓,他們有的走進土地里,有的火化飄散在風中,但,他們始終是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在路上,在史書上,在后代的心上。)
找的很不容易呢(第一段偷懶了啊,希望你用得上)
【第6句】: 劉墉有哪些真理名言
劉墉名言: 拿破侖是由炮兵干起,卓別林是從跑龍套的演員起步,如果他們當年不遷就那個低微的工作,可能有日后的成就嗎?所以我要說,低不就則高不成。
人的頭腦就好像倉庫,可以堆藏各種知識和記憶,會用腦的人,能把知識分門別類整理得極有條理,分析得極為清晰,而且懂得溫故知新,不斷充實,使自己的觀念永不落伍。 今天不論誰從世界上消失,明天太陽還是會從東邊出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多么大的變化,人們都能適應。
自以為重要的人,必須知道這一點。 能成大事業的人,都善于舒散心情,他們多半有著豁達的胸懷和開朗的性格,能夠在繁忙激動之后,放松自己,享受寧靜,靜觀外界的發展,籌算未來的進度,并恢復元氣和沖力。
自私自利是不好的,但是“自思自立”、“自力自司”,不但好,而且必要。 平淡真好!平平地,不令我們顛躓;淡淡地,不讓我們昏醉;使我們坦坦蕩蕩地處世,明明確確地看人。
所以平淡也就是最美的“真”。 早期的得意,常會阻礙了我們未來的更高發展,早期的失意,反倒可能強迫我們步上人生艱困的旅途,登上最高的山峰。
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詞婉約,古樸殘破,含蓄醞籍,就是不完而美之最高境界。 一個脆弱的心靈不敢凝視美麗,因為他知道所有的美麗都會褪色,所有的生命都將逝去。
一個強壯的心靈敢于面對哀愁,因為他知道所有的哀愁都將淡遠;所有的哀愁,有一天,都能被咀嚼、被紀念、被轉化,成為大愛。 失敗的時候,你可以坐在地上,回頭看害你跌倒的坑洞,檢討自己為什么失敗;你也可以傷心、落淚,但是一邊擦眼淚,一邊站起身,準備再一次向前沖。
人在福中不知福,直到有一天苦了,才對比出以前的甜。所以甜中總有苦,福中總有禍的人,最能感受幸福。
所以,淡淡的君子之交最能長久,若即若離的愛情最堪回味。 這世上有什么,我們真能抓得住?健康,抓得住嗎?否則我們不必有健保;連有了健保,仍然難保健康。
愛情,抓得住嗎?否則不必訂婚、結婚。何況訂了婚,不一定能結婚;真結婚了,還可能離婚。
孩子,抓得住嗎?從他們出生,父母的心就懸著。抱著、牽著、扯著、喚著,他們還是要飛。
生命,抓得住嗎?我們不想生,還是哭哇哇地墜地;我們不想死,還是在哭聲中撒手。 “理直氣壯”不如“理直氣和”,后者更見涵養、更有風度! 在這個速度的時代,同一時間永遠只能做一件事的人,將可能被淘汰! 用時間好比用金錢,如果你知道怎樣用錢,也就應該知道怎樣用時間。
馬斷了腿,當然還能活!但是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著,又有什么意義! 一個人如果20歲而不美麗、30歲而不健壯、40歲而不富有、50歲而不聰明,就永遠失去這些了。 這個時間是不等人的,它殘酷得甚至不能給予失敗者一點同情。
你必須成功,因為你不能失敗! 不要輕視任何人,也不要輕視自己,因為那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貴人,你也可能成為別人的貴人! “無心”往往就是一種錯誤! 失意人前,勿談得意事;得意人前,勿談失意事。 失意時交的朋友,得意時常容易失去;得意時得罪得朋友,失意時也難挽回! 快樂的條件,非但不是無憂無慮,而且可能是有憂有慮!快樂是要付出代價的!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這么一個堡壘。
在人生得戰場上,他可以一站一站地敗退,但是到那最后地堡壘時,就算下面仍有退路,他也要堅決地與那堡壘共存亡。 當哥兒們有一天當上了警察,原來的哥兒們,就不再容易是哥兒們了 用非常的手段,應付非常的對手!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如果絕對的權力,會造成絕對的腐化。
那么;不斷的競爭,就能造成不斷的進步。 正所謂字字珠璣,道出天機,有多少做人的道理,都一一的道出了,如果你真的能參詳透,那你就會成為完人了! 人難免有些疵缺,不事遮掩小毛病的人,更能顯得真而不假。
相反地,那些被宣傳得盡善盡美,仿佛絕不犯錯、毫不自私的人,倒顯得有些不真實了。 人們常以表面的感覺來判斷事情,卻不在實質上著眼。
而當我們失望傷心的時候,常失去應有的觀察和判斷力,以致錯過大好的機會。 知命不是認命;知是了解、認是無奈;知是得到,認是放棄,許多人把認命當作知命,以為是一種成熟與豁達,實在犯了大錯啊。
清新、亮麗、爽朗,不事雕琢,于規律中表現不規律,于完美中帶有殘破,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精神吧。 學歷史也使人豁達,在觀千古的興廢盛衰、枯榮消長之后,發現這茫茫人海、漫漫時空,千變萬變,卻說不出歷史的定則,而成王敗寇,邦國定、疆臣逐,怎能不令人看破世事,豁然達觀呢? 人生就是如此,哭哇哇地墜地、笑嘻嘻地成長,然后學會了各種巧笑、嬌笑、傻笑、真笑和假笑,笑笑地過這一生,再于親友的哭泣中離去。
強打進入的螺絲釘遠不如慢慢旋入的結實,硬填鴨的學問,更遠不如真積力久來得深入。 只要誠誠懇懇地做事,實實在在地研究,不自欺、不欺人,才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現代人,彷佛水上的浮萍,看似相聚,卻又相離,看似繁華,卻又孤寂,看似無憂無慮,卻又空空虛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