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喻詞的句子是擬人句嗎
【第1句】: 有哪些是比喻句和擬人句
【第1句】: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第2句】: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第3句】: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
【第4句】: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
【第5句】: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點頭
微笑。
【第6句】: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第7句】:一個個紅石榴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可愛的笑臉,躲在樹枝間。
【第8句】: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第9句】:巨浪伸出雙臂把我猛地托起。
【第10句】:收音機天天說個不停,令鄰居十分討厭!!!!!!
【第11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蟋們在這里彈琴。
【第12句】:春尚淺,幾處山頂上的梅花卻掙扎著吐出紅苞來。
【第13句】:微風柔和地吹, 柔和地愛撫我的面孔。
【第14句】: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澀地打著朵。
【第15句】:落葉隨著風高低起舞。
【第16句】: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柔和的晚風輕撫著鬢角,吹去一切郁悶和煩惱。
【第17句】:陽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銀梨樹被蒙蒙細雨淋醒。
【第18句】:它脫下破舊的外衣,又開始新的生活;它貪婪地吮吸著春天那清新、甜潤的露珠兒,慢慢地長出逗人喜愛的嫩枝綠葉。
【第19句】:仲夏夜,清風徐徐吹來,明月追趕
晚霞,早早爬過山頭,掛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帶著一股清涼,驅趕著酷日留下的余熱。
【第20句】:蜘蛛把蒼蠅拖來拖去,等蒼蠅累得筋疲力盡,蜘蛛才高高興興地享用了這頓美餐。
【第21句】:當悲傷的水流入穩重的山,水這可憐兒的悲傷也勾起了山的悲傷,于是他們的心一起碎了;水把頭埋入地下,山卻把心的碎片一塊塊收好。于是就有了
迷亂復雜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態的石筍,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第22句】: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家;家就像紅布條,永遠系著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替代的溫暖.
【第23句】: 人生如一次長長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彎路,你得以平靜的心態面隊每一天,挑戰自我,執著向前,一如既往地朝著目的地走下去。當你到達終點站顧卻來徑時,才發現人生的旅途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甚至得少失多,而這一切已構成了你生命旅程的全部。
【第24句】: 夢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飄舞 想抓住他,他已經融化了
【第25句】: 大海是如此的變換末測,平靜卻又很兇猛,溫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鏡,像肆虐的猛獸,像母親的撫慰,像父親的鞭打。
【第26句】: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第27句】: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第28句】: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第29句】:秋天又邁著沉穩的腳步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悄無聲息地走開。
【第30句】:秋便以翩躚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第31句】:秋天是美麗的,在曼妙的韻律中舞著她的裙擺。
【第32句】:花兒在風中笑彎了腰.
【第33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著眼睛,似乎對你微笑.
【第34句】:向日葵不斷地面向太陽公公做運動.
【第35句】:春天像剛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第36句】: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嬰兒,嬌小可愛;
【第37句】:春天就像活潑的兒童,憧憬渴望;
【第38句】:春天就像健壯的青年,充滿朝氣;
【第39句】: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第40句】:鳴蟬在樹葉里長吟
【第41句】:風是調皮的,一會把那朵悠閑的云趕得滿天跑,還不斷變化她的面具,一會兒卷起地上的落葉,讓她們打著旋舞蹈。
【第42句】: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第43句】:小樹擺動著枝葉,向我們點頭笑
【第44句】:一排排柳樹倒映在水中,欣賞著自己的容貌。
【第45句】: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第46句】:真理它卻不會彎腰
【第47句】:蠟炬成灰淚始干
【第48句】:寧靜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竊竊私語
【第49句】: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第50句】: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第2句】: 什么樣的句子是擬人句
擬人,根據想象把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事物以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修辭方法.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物的人格化.擬人句有三個特點: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擬人句的識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征,看看有沒有人的喜怒哀樂?只要所描寫的事物具有了人的這些特征,那么這個句子就是擬人句.例“春姑娘翩翩起舞來到了人間”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這里顯然把春天當作人來寫,具有人的特點,其次,這句話中既沒有出現比喻詞,又沒有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這完全具有擬人句三個特點的,因此這句就是擬人句.。
【第3句】: 擬人句,比喻句的好處是什么求求各位
比喻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你所比喻的對象的特點,并且具體,有時候可以使抽象的是無具體化.在考慮文章中的比喻的好處時,還應該聯系具體的語句.能夠熟練的應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話,會使你的文章更加受歡迎.附:什么是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用冬而形象的句子來打一比方,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隱喻之分.什么是比喻句?其實比喻句就是把本體比喻成喻體組成的.什么叫本體和喻體呢?就是把一個物體和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這樣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們叫做了本體和喻體.有本體、喻體、喻詞的句子叫比喻句.擬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生eidjpcwjke赫5160867455倒。
【第4句】: 擬人句是比喻句嗎
不是比喻句
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借喻,隱喻
比擬分為:擬人,擬物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初中教材中說:“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區別原則,如果教師照本宣科,不僅初中學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學生也怕難于接受.我以為必須作進—步的全體闡釋。
(一)比喻與比擬的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系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惑知事物。比擬即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稱渭、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強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動,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體實在,于是本來較抽象、不太實在的事物變得具體實在了,當然就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由此可見,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別比喻和比擬最重要的標志。請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經成為甕中之鱉,不好玫暫且圍著算了。(徐海東《奠基禮》)
(2)他確乎有點像一橡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老舍《駱駝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楊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卻不會彎腰。(臧克家《勝利的狂飚》)
例(1)取甕中之鱉待擒這一點說明敵人當時的處境,二者有相似點, 能給人具體形象的感受,這是比喻。例(2)從樹的外形特點聯想到樣子的外貌、氣質特征,兩者有相似點,也屬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無生物,并無“露面”、“驚散”這樣的特征,現以生物的特征描寫它們.只是為了讓其情態逼真,躍然紙上,這是比擬。例(4)將無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屬比擬。
(二)比喻與比擬的句式結構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例如“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誨”(袁鷹《十月長安街》)。這是暗喻、由本體(長安街)、喻體(大海)、喻詞(成)構成,又如“我們之聞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魯迅(故鄉))。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與閏土之間形成的隔閡。它把本體和喻詞都隱去了,只用喻體代替本體。另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這卻是擬人句,將“波浪”當作人描寫,賦予它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擬雖然是兩種黨見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辭格,但只要我們把握了區分兩者的要領,就會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