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把人比喻的句子50字
【第1句】: 50個含有比喻的句子
1)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2) 皎潔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3) 月亮慢慢地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4) 春風像一支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5) 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 7) 東方天邊的彩霞時刻在變幻,如霜楓,如榴火,如瑪瑙,如琥珀。
8) 西湖像一塊碧玉,也像一面銅鏡。 9) 星星像一雙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0) 小姑娘的心靈像棉花一樣純潔。 11)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邊,穿著白衣服的仙女。
12) 春天像位愛美的姑娘,讓世界姹紫嫣紅。 13) 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
14) 春天是一首美妙的樂曲,讓世界充滿生機; 15) 春天是一只快樂的小鳥,讓世界充滿活力; 16) 春天是一個優美的舞蹈,讓世界充滿微笑。 17) 母親像明亮的太陽,讓我心中溫暖;母親像溫和的陽光,讓我滿懷期望;母親像參天的大樹,讓我感覺涼爽;母親像鼓起航帆,讓我順利的到達彼岸;母親像點燃的蠟燭,讓我看到光明;母親是大地,我就是小草;母親是綠葉,我就是鮮花;母親是金色的燈塔,時刻指明我前進的方向;母親是遮風擋雨的紙傘,呵護著我幼小的生命;母親是御寒的冬衣,時刻給我溫暖;母親是使人復蘇的動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進的風帆;母親是天邊的啟明星,總是早早地起來忙碌;母親是避風的港灣,讓歸航的我不再漂泊;母親是陳年的老酒,讓我深刻感受到濃烈的甘醇;母親是威嚴的老師,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母親是默默的老黃牛,忍辱負重,從不叫苦;母親是和平的信使,給鄰里之間帶來了和睦;母親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溫暖著我們的家;母親是我的鬧鐘,天天隨時把我喚醒。
18)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19)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20)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1) 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你所比喻的對象的特點,并且具體,有時候可以使抽象的是無具體化。在考慮文章中的比喻的好處時,還應該聯系具體的語句。
22)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23) 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24) 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顆顆寶石綴在湖面之上。 25) 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26) 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27) 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28) 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叭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麗的珠寶,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29) 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
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0) 石頭就是書。
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31) 荷葉上有幾顆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 32) 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33) 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34) 一到夜晚,整個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
35) 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來。 77) 運動員像離弦的箭一般向終點跑去。
78) 北極星像盞指路燈一樣掛在天空。 79) 夢像一條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想捉他,他已經跑了。
80) 夢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飄舞,想抓住他,他已經融化了。 81)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導著我們。
82)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靈飄逸的玉蝴蝶,扇動著薄翼,初降人間。 83) 像水晶一樣的雪飄落在冬季,像飄落的白茶花一樣鋪在大地。
84) 我的眼淚像斷了線似的掉了下來。 85)豆大的雨點像鞭子一樣毫不留情地抽打著一切。
86)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 (《安塞腰鼓》) 87)心像玻璃一樣碎了。
【第2句】: 用兩個比喻句寫一個人五十字
比喻 【第1句】:比喻: 【第1句】:定義 又叫打比方。即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第2句】:結構 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第3句】:種類 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征,可分為四種。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宛如、像……一樣、仿佛…… 似的”等連接。常見形式是“甲像乙。如: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連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岡。 此外,暗喻還有一些變體需注意的是: ①修飾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修飾與被修、飾限制與被限制的形式來實現比喻關系。例如: 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同位復指形式表現比喻關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湯 ③注釋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以注釋說明的形式表現比喻關系,常用破折號連接例如:五點鐘, 上工的汽笛響了。紅磚“罐頭”的蓋子—那扇鐵門一推開…… (3)借喻。不出現本體和喻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4)博喻。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 【第4句】: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第5句】: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就不是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比喻詞。 下面幾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親—同類事物做比較 (2)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測 (3)不要帶著思想包袱去工作—詞的比喻意
比擬
【第2句】: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作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
擬人修辭手法
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第1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 朱自清
【第2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第3句】: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朱自清
(2)擬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第1句】: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第2句】: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第1句】: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第2句】: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淀》孫犁)
夸張
【第3句】:夸張:
【第1句】:定義
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夸張。
【第2句】:種類
(1)擴大夸張。故意把食事物說的“大、多、高、深、強”等的夸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實說的“小、少、低、淺、弱”等的夸張手法。例如: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張。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的麥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氣來了。”
【第3句】:夸張的用法
表達鮮明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第4句】:運用夸張要注意的問題
(1)夸張不是浮夸,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
(2)夸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實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3)夸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嚴肅的匯告 、報告,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等文體,不宜使用夸張
的修辭。